第二二○回 巽語度金針 大道同修 功參内外 乾焰生火宅 玄關一渡 業判仙凡
關燈
小
中
大
少人均可同時通行嗎?我們不過交情太深,意欲成敗與共罷了。
既恐兩誤,那我們分作兩人一隊,隻作同路,各不相幹。
倘能一同通過,豈不也好?" 于是,六人分作三起。
諸葛警我重又告誡:"你們六人,或憑根骨,或憑功候,俱非不能通過。
但是各人基禀功力,不能相等,如何強使一路?"六人俱都含笑唯諾。
靈雲見狀生疑,再三叮囑,欲令先後繼進,不要一路。
旁立諸同門也多勸說。
六人堅持不允,答說:"既是各走各,我們隻想一同走出,有何不可?"易氏弟兄更說:"師姊如不放心,可令蟬、石弟分開,他一人單作一起好了。
同進同出,卻是議定,不能更改。
" 靈雲不便再說,隻得聽之。
六人随同向洞參拜,假意兩人一起,并肩分行,以示區别。
靈雲等四人見金、石二人跪地行禮時,口中喃喃,似在祝禱,狀甚誠敬,若有所求。
另外兩起弟兄,卻隻行禮,各把目光瞟住金、石二人,似頗專注。
靈雲心又生疑,正在觀察,金、石二人已先起立,其餘四人也相随起立。
金、石二人雙雙将手一揚,六人同時各駕遁光,做三起往洞中飛去。
方幸不會違言,哪知六人遁光飛抵洞口,好似早有默契,依然一起往前飛去。
靈雲大驚,心正愁慮。
諸葛警我先頗不知金、石二人和英瓊一樣,先是有恃無恐,後頗擔心。
及見六人遁光會合之後,飛行忽緩,洞中也不現險兆,分明智珠在握,早有成算。
猛想起衆人都在勸阻,隻八姑一人微笑不語,必有緣故。
心方一動,忽聽八姑對靈雲道:"靈妹,無須憂疑。
休說令弟和石師弟根骨至厚,為本門最有緣福之人,便同行四弟兄,哪個不是福星照命,喜透華蓋,豈是失陷之象?他們年輕好友,志同道合,誓共安危,心意又複純一,就是人多也無妨害。
何況二位師弟自開府客去之後,身旁隐蘊精光,我每自遠處留心察看,時見寶氣籠罩全身。
前日又把玉清道友約往一旁密談,歸來喜容滿臉。
跟着,易氏兄弟去向易師妹求教如何可以通行左右二洞,易師妹又曾說: '你有好友不去求助,放下現鐘,卻來鑄銅。
我一人帶不得兩個,再說又是自家侄兒。
就聽師尊說過,此次下山,全憑各人緣福。
如有通融,縱不見怪,也為外人所笑。
你二人尋我有甚用處?'二人忙去尋找石師弟,正值令弟和甄氏兄弟也尋石生,一同遇上。
我正在仙籁頂調鶴,遙見六人在飛虹橋上聚談了一會,俱都興高采烈,歡喜非常。
複又分人去尋商師弟,卻是先喜後憂,掃興而回。
證以今日令弟所說之言,恰與相合。
分明成竹在胸,不知從何處得來異寶,又受了高明指教,才會如此。
否則他們雖有童心,也都具有慧根,得過本門傳授,哪能不知利害輕重,以身試險,誤人還要誤己呢?" 靈雲正要答話,嶽雯笑道:"齊師妹不必憂疑,他們六人決可成功無疑了。
"靈雲等忙往洞内一看,隻見最前面煙光滾滾,一隻白虎周身俱放毫光,口噴銀花,宛如箭雨。
六人的遁光便附在虎身上面,頭上更有一片三角形的金光,每面各有千百層祥霞,反卷而下,恰似一匹鲛绡将遁光罩住,冉冉而沒,随滅随生,珠簾靈雨,毫不休歇。
所過之處,洞中煙光霞彩,前擁後逐,其勢甚盛,與前幾人不同,攔阻不住,這時業已過了中段。
靈雲本不知靈峤二仙女賜寶之事,見狀知八姑料中,心雖寬了一半,到底關心太甚,惟恐多厲害神妙的法寶護身,到此火宅玄關一樣闖不過去。
六人不是年輕道淺,便是以前所學并非玄門正宗,前半仗有異寶護身,僥幸無阻;到了出口将近,火宅乾焰一起,便難闖過;再如心志有一不純,便累全局。
方在優喜交集,諸葛警我笑對衆人道:"這才叫憑着法寶之力硬闖呢。
他六人的法寶以前我俱見過。
如是會後所得,金、石二弟自一開府便置身高雲,分司鐘、磐,直到送走群仙,方始下來。
後又和我們在一處歡宴,并未進殿,似無機緣授受。
如說是易、甄兄弟必有之物,看适才情景,又是金、石二弟為主體,分明不像。
左右兩洞禁制威力之大,連适才英瓊師妹以佛門之寶護身飛渡,更有癞姑功力高強之人同行,也無如此容易;易、廉二位半仗法寶,半仗深知微妙,巧于趨避,更不足比。
本來通行火宅的人,法力越高、法寶越神妙的,阻力越大。
适才慧光以靜制動,前半段雖未見甚極大阻力,哪似他們六人這等動靜相因,遊行自在?你看煙光四起,雲霞如潮,變幻明滅,前阻後湧,我們外看隻是美觀悅目,洞中身經的人,卻是處處險阻,厲害非常。
他們竟能行所無事,始終一般快慢往前行進,有如身擁千萬寶炬,行于大霧之中,一任霧露縱橫,全無阻滞。
此寶得自何方?竟有如此威力,豈非奇絕!衆位小弟兄尚有如此遇合,吾道大昌,真可計日而待。
" 靈雲見諸葛警我也如此說法,剛放下心去,洞中火焰蓮台忽現。
遁光到此,更不再進,在蓮焰之上停有半刻,那景象也與前次不同。
先是萬朵焰花騰騰直上,勢甚強烈,可是遁光也愈發鮮明,以後蓮焰漸弱,倏地祥光一閃,遁光、蓮焰全都隐去,洞中又複原狀。
請葛、嶽、鄭三人齊稱:"難得!想不到小師弟們竟能衆心如一,道力也如此堅定。
他們和癞姑一樣,到了緊要關頭,甘冒危難以試道力,膽勇已是過人。
最難的是修為年淺,法力不如遠甚,偏能在火宅玄關乾焰包圍之中,戰勝諸般欲魔,安然入定,清淨空靈,一絲不為魔擾。
尤妙在易、甄四弟,也能終始影從如一,不受一毫搖動。
照此情形,便無至寶護身,依然也能通過。
此寶素來不經聞見,定是天府秘珍,由外方前輩真仙暗中傳授無疑的了。
"金蟬等六人有的年力較淺,有的入門未久,加以童心未退,言動天真。
在衆同門中,隻有限幾人資禀法力俱都不濟,自愧弗如,餘者多半視若幼童小弟,盡管期愛甚殷,并不敬服。
見他們竟安然通過,又是六人同行,好些人都把事看容易,以為視此六人尚且能行,何況于我。
六人雖說持有至寶,但那火宅玄關,任何至寶到彼,也要失去若幹效用,既能勉強仗以通過,也必受些苦痛險阻。
這六人怎會毫無阻攔,并還以身試險,在火宅乾焰之上入定,以試道力,而竟無害?彼我相較,不禁心雄膽壯起來。
除朱文和周輕雲、莊易和嚴人英、餘英男和申若蘭三對,連同黃玄極、徐祥鵝、悟修、石奇、淩雲鳳等十一人是早已預定通行外,尚有男弟子中的邱林、施林、尉遲火、周雲從、商風子,女弟子中的郁芳蘅、李文衎、萬珍、餘瑩姑、吳玫、崔绮、向芳淑等十二人,也因之奮起,俱欲前往。
諸葛警我見這些同門中有幾個人決難通得過去,師長已有前命,不便明勸。
便對衆人道:"大約明日便須随各位師尊前輩趕往銅椰島,為乙師伯和天癡上人兩家解和,時光有限,這樣早就完事,自然是好。
不過通行此洞,實比左洞艱難,而且有險。
休看先行諸人,通行此洞仿佛容易,實則過去的人各有各的機緣,遇合既巧,仙福尤厚。
能得通行無阻,一半實由幸緻,真論本身功力,多未必夠。
就是這樣,各人多少也必有一些險遇。
我們不要隻見他們一會便自過去,卻沒看出他們所受的苦難經曆,以為容易,實是大錯。
師恩深厚,必在暗中垂佑,去的人雖不緻過分失足隕身,遭那應有兇危,但一有疏忽,關系成敗與修為遲速,卻非小可。
諸位師弟師妹,去隻管去,第一,不可以前人作比,心生僥幸,看得太易;第二,此事全仗自己功力和道心堅定,到了緊要關頭,誰也助你們不得。
人多同行無妨,一進洞務要分開;前行六人隻是偶然,千萬不可仿效。
真正功候相等,志同道合,各有奇珍至寶,意欲互相為用,增厚護身之力,未始不可。
但也隻能限于兩人,多則心念難一,反易受累。
最好的神智空靈,物我兩忘,和平日修煉入定一樣。
如若道淺魔高,妄念一起,苦難立生,禁受不住。
便以毅力堅忍,強自熬煉,雖落下乘,也能過去。
如若信心毅力稍遜,索性舍此就彼,去往左元十三限,能通過去,一樣下山;不能,也不緻受此一劫之苦。
" 衆人有的功力較深,心堅志勇,雖不後退,卻知所說實情,用意良厚,聞言益自謹慎。
有的心稍畏怯,隻因性情好勝,已告奮勇,恥于落後。
心想:"既蒙師恩收錄,自問平日無過,如有兇危,當不坐視。
索性拼受諸般苦難,一切聽天由命,管甚麼成敗利鈍?"既拼以身殉道,心神轉而安泰。
内中隻有幾個稍存私心,見為首四人自初上來便即脫難,尤其這位大師兄,諄諄告誡,不嫌詞費,說得那等艱危,而結局全部無事。
而過去的人,多半後學新進,論起修為年力,決非己比。
自信太深,聞言毫未動念,以為意有所指,不是對己而發,或者以為隻是照例文章。
成見橫梗胸中,依然不以為意。
齊聲謝諾之後,便各立定,禮祝告行,相次同往洞中飛去。
衆人雖然功力心志高下不一,但都知道,效法諸葛警我那等上乘功力走法,一則太難,二則變生倉促,難以抵禦,都是禦劍飛行,另有法寶護身。
數十道金紅青白光華,或單或雙,蜂擁飛入。
洞原不大,共隻十餘丈深廣,而衆人所用法寶飛劍俱非常物,如在别處,任何一人的劍光,也足滿耀全洞有餘,何況人數這麼多。
起初英瓊以次三起人進去,劍光法寶看去仍似往日,洞也不見加大,卻似前途遙遠,多半俱覺奇怪。
以前不論人數多寡,隻是一撥進去,還不怎顯。
這時人數既多,又分成了二十來撥,一飛進去,洞中立呈奇景。
仍隻一個和前同樣大小的洞,可是各人所經之處,景象各殊,絕不一緻。
仿佛數十道光華,正飛行于海闊天空之境,上下四外漫無涯際。
深沉沉,煙雲彌漫,光霞回旋,變滅無窮。
除卻入口仍是那麼高大外,洞中竟不知有多深多遠多大。
明明數十道光華在洞中飛駛,隻原定結伴的幾對不曾分開,二十來撥彼此各不相顧,所現景象卻是層次井然,有快有慢。
各人所經之處,煙光明滅,異态殊形,也各不同。
乍看,洞光霞彩亂閃,燦爛無俦。
定睛細視,無不曆曆分明。
衆人見師長法力無邊,神妙至于如此,紛紛驚贊不置。
鄭八姑、齊靈雲、秦紫玲等,因和餘英男、申若蘭、朱文、周輕雲等久共患難,情分更深,自較别的同門更為關切。
自
既恐兩誤,那我們分作兩人一隊,隻作同路,各不相幹。
倘能一同通過,豈不也好?" 于是,六人分作三起。
諸葛警我重又告誡:"你們六人,或憑根骨,或憑功候,俱非不能通過。
但是各人基禀功力,不能相等,如何強使一路?"六人俱都含笑唯諾。
靈雲見狀生疑,再三叮囑,欲令先後繼進,不要一路。
旁立諸同門也多勸說。
六人堅持不允,答說:"既是各走各,我們隻想一同走出,有何不可?"易氏弟兄更說:"師姊如不放心,可令蟬、石弟分開,他一人單作一起好了。
同進同出,卻是議定,不能更改。
" 靈雲不便再說,隻得聽之。
六人随同向洞參拜,假意兩人一起,并肩分行,以示區别。
靈雲等四人見金、石二人跪地行禮時,口中喃喃,似在祝禱,狀甚誠敬,若有所求。
另外兩起弟兄,卻隻行禮,各把目光瞟住金、石二人,似頗專注。
靈雲心又生疑,正在觀察,金、石二人已先起立,其餘四人也相随起立。
金、石二人雙雙将手一揚,六人同時各駕遁光,做三起往洞中飛去。
方幸不會違言,哪知六人遁光飛抵洞口,好似早有默契,依然一起往前飛去。
靈雲大驚,心正愁慮。
諸葛警我先頗不知金、石二人和英瓊一樣,先是有恃無恐,後頗擔心。
及見六人遁光會合之後,飛行忽緩,洞中也不現險兆,分明智珠在握,早有成算。
猛想起衆人都在勸阻,隻八姑一人微笑不語,必有緣故。
心方一動,忽聽八姑對靈雲道:"靈妹,無須憂疑。
休說令弟和石師弟根骨至厚,為本門最有緣福之人,便同行四弟兄,哪個不是福星照命,喜透華蓋,豈是失陷之象?他們年輕好友,志同道合,誓共安危,心意又複純一,就是人多也無妨害。
何況二位師弟自開府客去之後,身旁隐蘊精光,我每自遠處留心察看,時見寶氣籠罩全身。
前日又把玉清道友約往一旁密談,歸來喜容滿臉。
跟着,易氏兄弟去向易師妹求教如何可以通行左右二洞,易師妹又曾說: '你有好友不去求助,放下現鐘,卻來鑄銅。
我一人帶不得兩個,再說又是自家侄兒。
就聽師尊說過,此次下山,全憑各人緣福。
如有通融,縱不見怪,也為外人所笑。
你二人尋我有甚用處?'二人忙去尋找石師弟,正值令弟和甄氏兄弟也尋石生,一同遇上。
我正在仙籁頂調鶴,遙見六人在飛虹橋上聚談了一會,俱都興高采烈,歡喜非常。
複又分人去尋商師弟,卻是先喜後憂,掃興而回。
證以今日令弟所說之言,恰與相合。
分明成竹在胸,不知從何處得來異寶,又受了高明指教,才會如此。
否則他們雖有童心,也都具有慧根,得過本門傳授,哪能不知利害輕重,以身試險,誤人還要誤己呢?" 靈雲正要答話,嶽雯笑道:"齊師妹不必憂疑,他們六人決可成功無疑了。
"靈雲等忙往洞内一看,隻見最前面煙光滾滾,一隻白虎周身俱放毫光,口噴銀花,宛如箭雨。
六人的遁光便附在虎身上面,頭上更有一片三角形的金光,每面各有千百層祥霞,反卷而下,恰似一匹鲛绡将遁光罩住,冉冉而沒,随滅随生,珠簾靈雨,毫不休歇。
所過之處,洞中煙光霞彩,前擁後逐,其勢甚盛,與前幾人不同,攔阻不住,這時業已過了中段。
靈雲本不知靈峤二仙女賜寶之事,見狀知八姑料中,心雖寬了一半,到底關心太甚,惟恐多厲害神妙的法寶護身,到此火宅玄關一樣闖不過去。
六人不是年輕道淺,便是以前所學并非玄門正宗,前半仗有異寶護身,僥幸無阻;到了出口将近,火宅乾焰一起,便難闖過;再如心志有一不純,便累全局。
方在優喜交集,諸葛警我笑對衆人道:"這才叫憑着法寶之力硬闖呢。
他六人的法寶以前我俱見過。
如是會後所得,金、石二弟自一開府便置身高雲,分司鐘、磐,直到送走群仙,方始下來。
後又和我們在一處歡宴,并未進殿,似無機緣授受。
如說是易、甄兄弟必有之物,看适才情景,又是金、石二弟為主體,分明不像。
左右兩洞禁制威力之大,連适才英瓊師妹以佛門之寶護身飛渡,更有癞姑功力高強之人同行,也無如此容易;易、廉二位半仗法寶,半仗深知微妙,巧于趨避,更不足比。
本來通行火宅的人,法力越高、法寶越神妙的,阻力越大。
适才慧光以靜制動,前半段雖未見甚極大阻力,哪似他們六人這等動靜相因,遊行自在?你看煙光四起,雲霞如潮,變幻明滅,前阻後湧,我們外看隻是美觀悅目,洞中身經的人,卻是處處險阻,厲害非常。
他們竟能行所無事,始終一般快慢往前行進,有如身擁千萬寶炬,行于大霧之中,一任霧露縱橫,全無阻滞。
此寶得自何方?竟有如此威力,豈非奇絕!衆位小弟兄尚有如此遇合,吾道大昌,真可計日而待。
" 靈雲見諸葛警我也如此說法,剛放下心去,洞中火焰蓮台忽現。
遁光到此,更不再進,在蓮焰之上停有半刻,那景象也與前次不同。
先是萬朵焰花騰騰直上,勢甚強烈,可是遁光也愈發鮮明,以後蓮焰漸弱,倏地祥光一閃,遁光、蓮焰全都隐去,洞中又複原狀。
請葛、嶽、鄭三人齊稱:"難得!想不到小師弟們竟能衆心如一,道力也如此堅定。
他們和癞姑一樣,到了緊要關頭,甘冒危難以試道力,膽勇已是過人。
最難的是修為年淺,法力不如遠甚,偏能在火宅玄關乾焰包圍之中,戰勝諸般欲魔,安然入定,清淨空靈,一絲不為魔擾。
尤妙在易、甄四弟,也能終始影從如一,不受一毫搖動。
照此情形,便無至寶護身,依然也能通過。
此寶素來不經聞見,定是天府秘珍,由外方前輩真仙暗中傳授無疑的了。
"金蟬等六人有的年力較淺,有的入門未久,加以童心未退,言動天真。
在衆同門中,隻有限幾人資禀法力俱都不濟,自愧弗如,餘者多半視若幼童小弟,盡管期愛甚殷,并不敬服。
見他們竟安然通過,又是六人同行,好些人都把事看容易,以為視此六人尚且能行,何況于我。
六人雖說持有至寶,但那火宅玄關,任何至寶到彼,也要失去若幹效用,既能勉強仗以通過,也必受些苦痛險阻。
這六人怎會毫無阻攔,并還以身試險,在火宅乾焰之上入定,以試道力,而竟無害?彼我相較,不禁心雄膽壯起來。
除朱文和周輕雲、莊易和嚴人英、餘英男和申若蘭三對,連同黃玄極、徐祥鵝、悟修、石奇、淩雲鳳等十一人是早已預定通行外,尚有男弟子中的邱林、施林、尉遲火、周雲從、商風子,女弟子中的郁芳蘅、李文衎、萬珍、餘瑩姑、吳玫、崔绮、向芳淑等十二人,也因之奮起,俱欲前往。
諸葛警我見這些同門中有幾個人決難通得過去,師長已有前命,不便明勸。
便對衆人道:"大約明日便須随各位師尊前輩趕往銅椰島,為乙師伯和天癡上人兩家解和,時光有限,這樣早就完事,自然是好。
不過通行此洞,實比左洞艱難,而且有險。
休看先行諸人,通行此洞仿佛容易,實則過去的人各有各的機緣,遇合既巧,仙福尤厚。
能得通行無阻,一半實由幸緻,真論本身功力,多未必夠。
就是這樣,各人多少也必有一些險遇。
我們不要隻見他們一會便自過去,卻沒看出他們所受的苦
師恩深厚,必在暗中垂佑,去的人雖不緻過分失足隕身,遭那應有兇危,但一有疏忽,關系成敗與修為遲速,卻非小可。
諸位師弟師妹,去隻管去,第一,不可以前人作比,心生僥幸,看得太易;第二,此事全仗自己功力和道心堅定,到了緊要關頭,誰也助你們不得。
人多同行無妨,一進洞務要分開;前行六人隻是偶然,千萬不可仿效。
真正功候相等,志同道合,各有奇珍至寶,意欲互相為用,增厚護身之力,未始不可。
但也隻能限于兩人,多則心念難一,反易受累。
最好的神智空靈,物我兩忘,和平日修煉入定一樣。
如若道淺魔高,妄念一起,苦難立生,禁受不住。
便以毅力堅忍,強自熬煉,雖落下乘,也能過去。
如若信心毅力稍遜,索性舍此就彼,去往左元十三限,能通過去,一樣下山;不能,也不緻受此一劫之苦。
" 衆人有的功力較深,心堅志勇,雖不後退,卻知所說實情,用意良厚,聞言益自謹慎。
有的心稍畏怯,隻因性情好勝,已告奮勇,恥于落後。
心想:"既蒙師恩收錄,自問平日無過,如有兇危,當不坐視。
索性拼受諸般苦難,一切聽天由命,管甚麼成敗利鈍?"既拼以身殉道,心神轉而安泰。
内中隻有幾個稍存私心,見為首四人自初上來便即脫難,尤其這位大師兄,諄諄告誡,不嫌詞費,說得那等艱危,而結局全部無事。
而過去的人,多半後學新進,論起修為年力,決非己比。
自信太深,聞言毫未動念,以為意有所指,不是對己而發,或者以為隻是照例文章。
成見橫梗胸中,依然不以為意。
齊聲謝諾之後,便各立定,禮祝告行,相次同往洞中飛去。
衆人雖然功力心志高下不一,但都知道,效法諸葛警我那等上乘功力走法,一則太難,二則變生倉促,難以抵禦,都是禦劍飛行,另有法寶護身。
數十道金紅青白光華,或單或雙,蜂擁飛入。
洞原不大,共隻十餘丈深廣,而衆人所用法寶飛劍俱非常物,如在别處,任何一人的劍光,也足滿耀全洞有餘,何況人數這麼多。
起初英瓊以次三起人進去,劍光法寶看去仍似往日,洞也不見加大,卻似前途遙遠,多半俱覺奇怪。
以前不論人數多寡,隻是一撥進去,還不怎顯。
這時人數既多,又分成了二十來撥,一飛進去,洞中立呈奇景。
仍隻一個和前同樣大小的洞,可是各人所經之處,景象各殊,絕不一緻。
仿佛數十道光華,正飛行于海闊天空之境,上下四外漫無涯際。
深沉沉,煙雲彌漫,光霞回旋,變滅無窮。
除卻入口仍是那麼高大外,洞中竟不知有多深多遠多大。
明明數十道光華在洞中飛駛,隻原定結伴的幾對不曾分開,二十來撥彼此各不相顧,所現景象卻是層次井然,有快有慢。
各人所經之處,煙光明滅,異态殊形,也各不同。
乍看,洞光霞彩亂閃,燦爛無俦。
定睛細視,無不曆曆分明。
衆人見師長法力無邊,神妙至于如此,紛紛驚贊不置。
鄭八姑、齊靈雲、秦紫玲等,因和餘英男、申若蘭、朱文、周輕雲等久共患難,情分更深,自較别的同門更為關切。
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