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回 隐迹戲群兇 惡犯伏誅 妖徒授命 對枰淩大敵 窮神妙法 駝叟玄功

關燈
,已有謝家姊姊和你們動手,我本不該再上,因你們不服氣,特意教訓一下。

    如今你們放心,莫怕挨打,除非再來賊黨,我癞秃是不好意思動手了。

    " 仙都二女和沙、米、健兒五人,見癞姑滿口便宜話,神情言動無不滑稽,俱都哈哈大笑。

    二妖徒也被鬧得急也不是,惱也不是,暗中咬牙切齒。

    冷不防雙雙揚手,又是兩道暗赤光華,電一般朝癞姑射去。

    正值仙都二女見妖人劍光厲害,難于取勝,癞姑一雙空手,反将妖人打得暈頭轉向,自覺不是意思,便将兩柄碧蜈鈎發出,恰與赤光迎個正着。

    二妖人見狀,心正驚急,忽聽癞姑笑道:"賊黨尋來,免我手癢,再好不過,又該我上場了。

    "說時,便有兩道光華飛落,來者正是朱赤午和召富。

    他二人也是到了凝碧崖側入伏,尋找妖禽、妖猿不見,和常、洪二人差不多的遭遇,進退兩難。

    後聞二人喝罵之聲,遙見劍光飛舞,知遇強敵,追尋了來。

     朱赤午在黃猛門下,也是眼明手快、心毒意狠的人物,法寶又多。

    人未臨場,先打好主意,一到更不答話,左手一揚,先發出四絕神叉。

    同時左肩搖處,又飛出一片彩霞,裹住一柄銀光如電的三尖兩刃小刀,朝衆人面上飛去。

    同來的召富,也将劍光放出。

    癞姑一見後來二妖人法寶甚多,尤其那柄長才尺許的刀光有彩煙圍繞,必是極毒極穢之寶。

    恐有疏失,來勢太急,不及招呼衆人小心,想用神雷擋它一下。

    剛揚手發出,忽聽三仙禽同聲鳴嘯。

    緊跟着一片彩雲帶起呼呼狂風,疾逾奔馬,由頭上一瞥而過,神雷也已爆發。

    滿空雷火飛舞中,敵人的青白黑綠四色叉光連同飛劍,俱被仙都二女碧蜈鈎圈住,絞在一起,并未傷人。

    那片彩雲,正是仙府獨角神鹫電馳飛來,就空中一抓,将那三尖兩刃小刀抓去。

    同時,石上古神鸠口射紫焰,将刀光四外彩霧一吸而盡。

    四仙禽聚立石上,除仙鶴外,各用一爪抓住适得的飛刀、飛劍,互相睇視鳴嘯,得意非常,不時偏頭注視妖人,大有鄙夷之色。

     衆妖人見仙禽也如此厲害,方在駭異,癞姑已縱身入場,動起手來。

    一個人時在人叢中忽上忽下,忽前忽後,得空便用大力金剛掌打上一下,端的神出鬼沒,隐現無常。

    四妖人見二女劍氣紅光還在其次,那兩道亮晶晶的翠虹卻非尋常。

    本就全力相持,不敢大意,哪經得起這麼一個捷逾神鬼的強敵,在身側出沒隐現。

    最厲害的是,任何法術法寶都傷她不了,有時反被破去,稍微疏忽,便吃一下重的。

    幹生氣着急,無可奈何。

    可是癞姑早和仙都二女商妥,不要敵人的命,隻由二女正面迎敵,去破法寶飛劍。

    自己用玄功變化和本門佛光護體,抽空便給敵人一下。

    總算妖人見機,常鶴先自生警,妖法護身之外,并運有真氣,将全身要害護住。

    雖不曾再受重傷,一樣也是難耐,神情狼狽已極。

     正在此時,金蟬和石生恰好趕到。

    二人一邊觀戰,一邊聽沙餘、米餘述說前事。

    二人隻顧看得有趣,不住拍手叫好,竟忘了照玉清大師的柬帖行事。

     似這樣鬥了多時,四妖人疲于奔命,欲罷不能,雖有一身妖法,無暇施為。

    同時空中飛劍和四絕叉又吃碧蜈鈎各絞斷一道,餘者也是勉力支持,不敢還擊,大有相形見绌之勢。

    耳聽仙都二女高喊:"妖賊!急速跪地服輸,由我們押往太元洞去,禀告女主人,便能免死。

     "自覺危機已迫,人是丢不起,除卻四人合力,将本門極惡毒的妖法施展出來,拼命死中求活,更無良策。

    常鶴首用暗語示意,四人立即聚在一起,先将護身煙光化合為一,将全身緊緊籠罩。

    然後各自咬破舌尖,一口鮮血噴将出去,化為畝許大小一片血光飛起,晃眼展布開來,朝衆人當頭罩下。

     四妖徒不施邪法,還不至于送命。

    這一施為,旁邊沙、米二人見二女、癞姑應敵,自己不得上前,早就手癢。

    因癞姑先前叮囑,這次隻準拿妖人開心,專破法寶,掃其顔面,不可傷他們。

    先來二妖人吃二女、癞姑敵住,好容易盼到又來了兩個妖人,正好出手。

    不料來勢太快,二女應敵也快,兩柄碧蜈鈎已先飛出,恰好敵住,也占着上風。

    沙、米不便參與,方悔下手太慢。

    及見妖人互打手勢,聚在一起;又聽身邊金蟬告訴石生,留意妖人要施邪法。

     于是心更躍躍欲動,惟恐金、石二人搶先,又難出手,血光一起,更不尋思,各把牟尼珠發出,脫手便是兩團栲栳大的金光。

    二小隻見衆人打得熱鬧,想拿敵人試試法寶威力,哪知佛門至寶,妖人如何禁受。

    所噴血光,又是妖人元丹精氣所萃,與本身息息相關。

    金光到處,立即震散,化為無數赤煙消滅,四妖人真氣擊散,立受内傷,同聲怒吼,口噴鮮血,幾乎暈倒。

    因是事出意外,初行法時還以為敵人縱能抵敵,也不過用飛劍法寶護身,自己也不求勝,先乘隙遁去,事後再打報仇主意,不料會遇到專破邪法的克星。

    知難活命,心中怨毒,悲憤已極。

    反正是死,乘着一息尚存,徑将各人所有法寶全數施展出來,一時飛起十餘道暗綠暗赤的煙光,朝衆人打去。

    癞姑見狀,一不做,二不休,雙手一搓,神雷似雨雹一般朝前打去。

    妖人重創之餘,無術逃避,全數被雷打死。

    同時金、石、沙、米四人見敵人法寶太多,也各将法寶、飛劍放出。

    妖人已死,所放法寶、飛劍無人主持運用,哪禁得起十來道霞光異彩,電舞虹飛,略一絞結,便都了帳。

    衆人隻顧有興,等到癞姑一聲喝止,已化為殘螢斷煙而散了。

     癞姑埋怨衆人道:"妖人這些法寶雖是邪法煉成,内中頗有珍物。

    我們得來,稍加祭煉,便能應用。

    就自己不喜歡,将來送人也好。

    怎這等随便糟蹋?也是他們惡貫滿盈,我們本心不想傷他們,偏要找死,使出這類太陰赤血神焰。

    我見他們真氣已被佛光擊散,拼被師伯叔們說上兩句,結仇我又不怕,樂得成全了。

    妖師一個沒有尋來,必被乙、淩諸位老前輩阻住,也許仙籁頂還有熱鬧可看呢。

    "金蟬聞言,也失驚道:"玉清大師交我一封柬帖,吩咐到此給妖人和解,不可多傷他們性命。

    因見你們打得有趣,看了高興,忘打招呼,都除去了。

    不日開府,弄這許多死屍,真是惹厭。

    "謝琳笑道:"這個無妨。

    乙真人還囑咐我們,多大亂子都有他擔待。

    殺死妖人,想必無妨。

    倒是死屍惹厭。

    "石生道:"這有甚麼難處?叫佛奴它們抓出山去,丢了就是。

    "癞姑笑道:"隻它們鬼得多,各得了一兩口飛刀、飛劍,不知要送誰呢。

    "說時,三仙禽見妖人一死,已各将爪上刀劍光華咽入腹内,互相嗚嘯,喜躍非常。

    金蟬笑道:"怎這麼沒出息?一聽送人,惟恐有人要,趕忙吃了。

    " 正說笑間,忽見袁星飛馳而來,對衆人說道:"小師伯和諸位仙姑快看去,現在又添了好些妖人,連先有的,正和乙大師伯他們在各處鬥法呢。

    聽說元元太師伯和随侍的師伯叔們,還幾乎中了妖人暗算。

    我去偷看了一眼,吃人趕了回來。

    熱鬧極了。

    "金、石二人聞言,忙令神鹫和佛奴将死屍由凝碧崖上空運走。

    并說:"如因仙法禁制,飛不出去,或先覓地藏好,或由我去請乙師伯暫撤禁制,放你們出去,免得污穢仙府。

    "衆仙禽紛紛鳴叫點頭。

    沙、米、健兒三人也要随行。

    金蟬道:"凝碧崖有芝仙在彼,關系重大,開府以前,不可無人防守。

    你們那兩件法寶頗好,隻可随我們崖上遙觀,時刻留心老楠巢那邊,不可離開,以免來了能手,袁化和衆仙禽萬一有甚須助之處。

    "二小忙答遵命。

     衆人随即起身,飛到凝碧崖頂一看,乙、淩諸人和二妖女、一白須發的老妖人正鬥得不可開交。

    原來衆妖徒都是兇狡一流,盡管彼此同門,卻是互相傾軋忌妒,面和心違。

    尤其獨角金剛陽健禀性乖僻,與誰都合不來。

    行時見常鶴和洪大肚、朱赤午和召富互使眼色,各自結伴同行,無人理會,心中有氣。

    心想:"随衆同去,既顯不出自己,遇上禍事卻是有份。

     本領又不如人,反正有功勞也輪不上。

    敵人如此厲害,枭、猿一去不歸,弄巧就許被敵人困住,師父尚有戒心。

    他們既不要我,樂得偷懶。

    "于是緩緩前進,試穩了步再走。

    飛到左側崖下,回觑師父,已被山石遮住,便即降落。

    一邊觀看景緻和過往人物,一邊順路往凝碧崖一面走去。

     也是命不該絕。

    陽健法力雖然不濟,心思卻極細密、不似那些妖猿驕狂。

    自到仙府,便處處留心,又喜觀看美景。

    衆妖人仙館聚議盜取芝仙之事,複又和猿長老、龍山二女起了内讧,俱沒留神外面景物,獨他一到,便憑窗四望,凝碧崖一帶與九宮岩相隔本近,看得尤為真切。

    初出時,未覺異樣。

    這一落後,正趕上衆妖徒入伏,神駝乙休施展仙法,變了原來形勢。

    又當四仙對弈構思之際,本沒把妖人師徒放在眼裡,不曾防到會步行走來。

    陽健還沒走到,便覺前面山形似與前見不同,心中奇怪。

    及至走近,為防師父看見,特意尋一隐僻之處立定,再往前路細一觀察,越覺情形有異。

    暗忖:"适才分明見這裡還有一條瀑布,又有山石,怎都不見?"不由生了戒心。

    方在尋思,忽見一醜一俊兩個道裝童子,突自身後危崖上降落。

    二童正是易鼎、易震,原為乙休送信飛落。

     陽健貼崖而立,又将身形隐去,所以當時連乙、淩諸仙俱未發現。

    陽健知道崖頂無人,怎會二童由上飛落?正想回頭上望,忽聽一人哈哈笑道:"妖猿伏誅,老怪物此時必已警覺。

    駝子,你這棋老下不夠,拿老怪物開心多好。

    你再不把禁法撤去,我的時候一到,就不奉陪了。

    "陽健聞言,知道妖猿既死,枭、狍必也兇多吉少,哪裡還敢停留,飛起便逃。

    半路途中,又聽另一人喝道:"我駝子向來不殺漏網之魚,你既在我眼底逃過,不必驚慌。

    歸告汝師,枭、狍已經伏誅,這都是我駝子命人做的。

    他那四個徒弟也難活命。

    如不服氣,隻管尋我。

    我和淩花子卻不似主人好說話,量不寬厚,勸他及早縮頭,免找晦氣。

    " 陽健聽那說話的聲音就在耳邊,吓得心寒膽戰,連頭都沒敢回,晃眼飛回。

    見黃、卓等四人正立九宮岩頂前眺,面現驚疑之色。

    回頭一看,适來之處,崖頂老松之下,現出老少五人。

    内中有一身材高大的駝子,極似平日所聞神駝乙休。

    忙把前事說了。

     黃猛怒道:"都是你們這些孽畜,受了五台、華山兩派所愚,硬說這裡有芝人、芝馬,内中主腦多是末學新進,隻會一口飛劍,便即夜郎自大,妄開仙府,可以手到成功。

    我雖是覺得無此容易,以為總有幾分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