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回 踏雪賞幽花 玉雪仙嬰雙入抱 飛光驚外道 金烏邪幕總無功
關燈
小
中
大
光陰易過,不覺滿了七日期限。
健兒正從殿旁一間小石室内端了一盤煨芋和一些鮮果進來,與雲鳳食用。
忽見金霞飛起,一閃不見,同時現出整座法壇。
楊瑾手掐法訣,面向裡立,口中梵呗之聲剛住。
再看沙、咪二小,身上仍各圍着一片布單,低眉合眼,端坐原處,人已長成十五六歲幼童形象,面前卻各多了一身道童裝束。
随聽楊瑾道:"你二人原有衣履已穿不得,急切間無處覓取。
是我這兩日乘着行法餘暇,将昔年上山時俗家父母所賜的兩匹綢緞制成兩身道裝,與你二人穿用。
塵世華服雖非修道人所宜,但此物乃今生父母所賜,當時不忍過拂親心,帶上山來,又不願以此濟貧,留存至今。
現時想起年久難免朽壞,我又要它無用,你二人此時又無衣着,正可暫且穿用。
等到峨眉拜谒教祖,賜了穿着,再行更換。
現在佛法已經圓滿,等我三人走開,速速換好相見吧。
"說罷,便同葉、淩二人同往前生居住的小石室内相待。
沙、咪二小也真勤謹,自從元神歸竅,便照大師所傳,運用玄功,靜俟成長,一毫都不曾松懈。
楊瑾再施展佛法相助,長到預拟身材,方始停歇,專做骨髓堅凝功夫。
到第七天上,二小自覺大功告成。
因原着衣履已在嬰兒剛成長時被大師行法脫卸,身上隻圍着一片布單,正愁沒有穿的,聞言大喜,連忙睜眼欲先謝恩時,三人已回身走去,喜洋洋縱下座來,拿起新衣,匆匆穿好。
健兒在旁見二小七日之内居然成了大人,雖然不免妒羨,也代二小歡喜不已。
一面忙着詢問經曆,一面幫着二小穿戴。
二小見他仍是藐躬小弱,同來四人隻他最為本分,所遇獨最落後,相形之下,好生不安。
健兒見二小喜容速斂,對己關切,也頗心感,便把日前遇合略為告知。
二小聞言大慰,重又喜氣洋洋,你一言,我一語,互相勸勉問詢,亂了一陣。
跟着穿着停當,忙同趕往隔室,見了三人,納頭便拜,伏地不起。
因是感恩太過,二小俱都啼笑相連,淚流滿面,話反一句說不出來。
連帶健兒也不禁淚下。
楊瑾見狀,笑道:"你們至誠心意,我已知道,不消說了。
日内将帶你們同往峨眉,師祖還賜你二人各有兩件法寶,少時便須傳授。
且和健兒到外面談一會再來吧。
"二小越發大喜,又叩了一陣頭,方始起立,轉身欲行。
楊瑾看出二小想要出洞,便問往哪裡去?二小顫聲答道:"還沒有向大師祖謝恩呢。
"楊瑾笑道:"師祖轉輪妙法,大幹造物魔鬼之忌,除法壇外,全洞均經佛法封禁,我還未撤,你們怎走得出?并且師祖此時已應人約,出山未歸,佛緣隻此。
就能見一面,也須将來,在去峨眉以前,是見不着了。
健兒已蒙極樂真人收錄,他此時正把你二人當作識途老馬,急欲一問幻象中的情景,向道心切,可愛可憐。
故此好多話未說,便令你們到外面暢談,莫辜負他盼望。
我們也有話談,快些去吧,喚你們再來好了。
"三小領命走出。
雲鳳見二小肩披鵝黃色荷葉雲肩,頭挽抓髻,短發拂額,甚是疏秀。
上身穿短袖衫,下身穿短褲,腰圍湖色緞戰裙,足穿芒履。
一個劍眉星眼,英姿韶秀;一個靈秀異常,精悍現于眉宇。
俱就原形放大,隻多了一身仙風道氣。
本來相貌英俊,加上這身裝束一陪襯,直和想象中的天府金童相似。
好生歡喜,直向楊瑾稱謝。
葉缤也是贊不絕口。
楊瑾便問:"比仙都二女如何?"葉缤笑道:"這個難說。
二女乃是孿生,我自出世以來,就沒見過這樣生具仙骨仙根,美秀靈慧的少女,異日一見自知。
除這二女外,隻見到這兩小人,所以贊美。
聽說峨眉頗有幾位年輕的道友,不知如何?前見三英中的餘英男,根骨自是上品,如論容貌,似尚稍遜。
即便能有比她還強的,要像二女的天真可愛,卻恐未必呢。
" 楊、淩二人聞言,好生驚異,便都記在心裡。
随把大師手谕所示此行機宜和神鸠、二小安排,商談了一陣。
然後喚進二小,傳授法寶,撤禁出洞。
去到前殿一看,芬陀大師尚未歸來,隻剩那隻惡骨已化的獨角神鸠守在殿裡。
此鳥本已通靈,自經大師連日佛法度化,業已悟徹前因。
因不複仇視,知道楊瑾是它主人,見面便即長鳴示意,甚是親呢。
隻有周身仍被牟尼珠所化金光彩虹圍繞未退,似耐不住法寶威力克制,以前兇焰盡斂。
楊瑾過去一撫弄它,便現乞憐之色。
楊瑾笑道:"我師父因你夙孽太重,意欲挽回他年劫數,本定為你代去惡骨之後,再用十日苦功,玉汝于成。
不料你孽重難挽,适有要事出門,不能如願。
欲借此寶之力,助你脫難,但我佛門至寶,外人初授,萬難佩用。
你無此寶防身,眼前一場大劫便躲不過。
為此使你暫受磨煉,再有兩三日,便能以你自身元丹與此寶相合運用。
恐你惡骨未化,野性猶存,難于忍受,一有反複,不堪造就。
因此不曾明說,卻早留有手谕,看你福緣如何。
今我見你果能心念純一,不生惡念,實堪嘉許。
現時忍受,關系目前大劫與他年成敗。
話已說明,難道還不明白麼?"神鸠聞言,好似省悟,又歡鳴了幾聲。
大小六人,便在殿中落座。
又守候了幾天,神鸠忽由金虹中脫身飛出。
楊瑾知它到了火候,便照大師手示,命它吐出元丹。
一面指揮金虹,教以臨敵運用之法。
次早兩童一鸠,俱都訓練純熟。
雲鳳嫌二小名字不雅,沙沙賜名沙餘,咪咪賜名米餘。
二名均系"二小人"三字合成,以示出身僬僥,不敢忘本;兼寓二人合力同心,共修善業,是二實一,是一實二,不可分拆之意。
楊瑾本想多訓練兩日再走,葉、淩二女心切觀光,俱欲早往。
略為商量,便将賀禮帶好,連同神鸠一齊上路。
飛行迅速,不消多時,便抵峨眉後山。
那二十六天梯在凝碧仙府的東南,隻楊瑾一人前生去過,還是因事繞行,依稀記得,知道不是往仙府的正路。
嵩山二老既令在此設伏,必有原因。
算計快到,便把遁光降落。
正在查看沿途地形,忽見右側相去裡許,有一簇淡煙飛揚。
如換旁人,早已疏忽過去。
楊瑾因見當日天氣格外晴明,那煙搖曳空中,看去稀疏,煙中景物卻被罩住,甚麼也看不見,隻管随風飄蕩,并不揚去。
又記得那二十六天梯是座突起嶺背的高崖,三面削立,獨偏西一面散列着二十六處天然磴道,可以盤旋曲折上升崖頂,崖勢孤突,極易辨識。
可是就在近側一帶,竟未尋到,心中奇怪。
運用慧目細一查看,那煙果是人為。
同時葉缤也已看出,對楊、淩二人道:"那旁煙霧,分明是異教中散睛迷蹤藏形之法。
能做到似煙非煙的輕靈地步,必非尋常人物。
開府盛會在即,峨眉諸位長老怎會容他在此賣弄玄虛?我們既然路過發現,何不上前查明來路,少效微勞,将它除去,免在仙府左近惹眼?"楊瑾略一沉吟,忽然省悟道:"我想起來了,那有煙的所在,正是二十六天梯那座危崖。
姊姊請再細看,此煙雖是旁門法術,但是正而不邪。
聞得峨眉門下盡多出身異派之士,也許奉命來此有甚布置,也未可知。
否則此崖原為應付妖鬼徐完之地,怎會容異派中人在此逗留作怪?我們近前一問,自知就裡。
如真是個異派妖邪,以我們三人之力,除他也非難事。
" 說罷,各将遁光一偏,連人帶神鸠,往那有煙之處飛去。
忽見煙中飛射出幾道光華,從對面迎來。
三人一看,知是峨眉門下,忙把遁光降落相待。
來人也自飛落,互相引見。
叙禮之後,見來者共是五人,除餘英男曾在元江見過外,下餘一是三英中的李英瓊,一是元元大師弟子紅娘子餘瑩姑,一是墨鳳凰申若蘭,一是女神嬰易靜。
同奉師命,率了齊霞兒的弟子米明娘,李英瓊的弟子米鼍、劉遇安來此修建茅棚,為古神鸠和沙、咪二小藏伏之所。
并在二十六天梯下面烏龍嶺脊上,分五方八面設下禁制,以備誅戮徐完帶來的三千妖魂。
申若蘭在紅花姥姥門下多年,深知各異派妖邪虛實禁忌。
知道徐完所經之處,一切兇魂厲魄無不俯首皈依。
與仇敵交手,事前常命門下妖鬼四出窺探,來去飄忽,瞬息千裡,防不勝防。
五人又各有職守,隻米氏兄妹、劉遇安和新來的二小人主持陣法。
當此強敵,惟恐行法時走漏機密,吃附近遊魂厲魄和來的妖鬼看破機密,預向徐完禀告,出甚差錯,特施此法,将那一帶地方掩蔽。
遙見衆人飛過,正值布置停妥,隻劉、米兄妹三人還在演習,英男、瑩姑又認出來人有葉、楊二人在内,知與抵禦妖鬼有關,忙同迎來。
匆匆說罷前事,便由易靜領路,指說妖鬼來的途徑與應付機宜,往煙中步行走去。
雙方多半初見,均互緻傾慕。
一會行近,易靜、申若蘭各自行法,将手一指,楊、葉、淩諸人便由嶺脊上移向淡煙之中。
葉缤這才看出裡面還設有一層禁制,如非易靜用縮地移形之法進去,自己和楊瑾雖然不怕,雲鳳等不知誤入,便吃不住,外人更是休想闖進。
再一細看,這五人個個仙根深厚,尤以二英、易靜為最。
峨眉弟子才見數人,已是如此,無怪門戶光大,冠蓋群倫了。
劉、米兄妹見三個到來,知是尊長,慌忙一齊拜倒,又與沙、咪、健兒分别叙禮。
英瓊、若蘭都是天真爛漫,稚氣未除,一個見了健兒小得希罕,一個見了古神鸠形态比起神雕鋼羽還要威猛得多,俱都贊賞不絕。
楊瑾視察一遍,問知嵩山二老另外還有安排,埋伏的人雖都是峨眉最小一輩人物,料無疏失。
便将沙餘、米餘二人連同神鸠留在當地,令随劉、米兄妹息止,不許躁妄擅專。
少時迷煙一撤,隻那茅棚有二老靈符隐蔽,四外禁制,不到發動,看不出來,仍是原來地形。
須在茅棚以内守候,不可走出離棚一丈以外,免被妖鬼看破。
囑咐之後,李、易等五人也須回山複命,便陪了楊、葉、淩三人,帶了健兒同往凝碧仙府飛去。
到了後洞飛雷徑外落下,對面髯仙的飛雷洞,已被史南溪等華山派妖人上次攻打峨眉時,用妖火震毀。
自從妙一真人夫婦回山,知道各派群仙好些都要先期趕來,特地行法,驅遣丁甲,将飛雷故址殘破山石全數移去,削出一片平崖,建了一座廣大亭子。
每日命衆弟子分别在亭内洞口兩處輪流守候,延接仙賓,并防妖邪乘隙闖入。
衆人到時,正該金蟬、石生二人值班延賓,石奇、施林把守洞口。
一見衆人飛落,金蟬、石生都愛健兒,搶着引路延客。
李英瓊笑道:"原是客人新來,才命你們分出一人接引,現有我和諸位師姊妹陪客,還要你們何用?你兩個不是因為我說那姓謝的孿生姊妹要來,怕有妖人随後追趕,特地向大師姊讨令,情願在此守望,為她打接應嗎?等才半日,怎又想離開了?"金蟬道:"我真上你的當了。
隻說那兩個姑娘小小年紀,竟有這麼大本領膽子,敢和軒轅老怪為敵,惟恐萬一被人追到此地,她義父未來,吃了虧,特意把衆同門新傳的七修劍和文姊的天遁鏡都借了來,準備給來的妖人一個下馬威,試試七修劍的威力。
哪知等了大半日,連和石弟在空中眺望好幾次,隻把客人接到了幾位,妖人和那雙胞姑娘不見一點影子。
還不如在裡面和諸位師兄師妹說笑有趣呢。
"英瓊搶口答道:"小師兄,虧你還說人家小。
照爹爹說起來,人家生相看去年小,真論年紀,且比你大得多呢。
拿妖人試新傳的法寶,這是多好買賣,我誰都沒有說,隻告訴玉清大師,被你聽去,總共等了半日,就埋怨人。
還是修道的呢,一點耐性都沒有。
" 葉缤本随楊、淩、易、餘諸人要走,一聽二人鬥口,心中一動,忙把衆人止住,在旁靜聽。
英瓊偶一回望,見來客尚在守候,雲鳳尚可,楊瑾與峨眉兩世至交也還勉強,葉缤是外客新來,當着人家争執,自覺失禮,不禁羞了個滿面通紅,賭氣對金蟬道:"我請易姊姊代為複命,你們都走,由我自和英男妹子接班輪值好了。
"金蟬未及回言,葉缤見英瓊不往下說,接口問道:"瓊妹說那姓謝的孿生雙女,何處相識?如何知她與軒轅老怪為敵?還到此地?能見告麼?"楊瑾也聽出英瓊所說,好似葉缤至友謝山昔年恩養的仙都二女謝璎、謝琳,便請衆人各就亭内玉墩上落座道:"葉姊姊不是外人,此來專為觀光,并無甚事,遲見教祖無妨。
就是那謝家二女,卻與她有淵源。
瓊妹請說此事經過,如真為妖人所迫,我們也好早為接應,免有疏失。
"英瓊便把前事告知。
葉缤聞言,才放了心。
原來英瓊和周輕雲、女神嬰易靜三人,自從追趕妖婦,誤傷紅發老祖門下,惹出亂子。
逃到中途,又遇李甯父女重逢,帶往依還嶺絕頂幻波池底,仗着李甯佛法相助,深入聖姑寝宮,得了許多法寶。
神雕佛奴也仗佛力救助,脫胎換骨,轉了一劫,換上一身白毛。
由李甯率領四人一雕,正往峨眉飛行之際,忽見兩道紅光簇擁着兩個白衣幼女,由南而北,往斜刺裡山谷中飛落下去,容貌不及看真,身材甚是美秀。
四人飛行甚高,又在後面,無甚破空聲息,兩女飛行特急,其去如電,一點也未覺察。
英瓊見二女身材幼小,至多十二三歲,卻有這麼深法力,劍光又是正而不邪。
知道各正派中劍光,除卻本門金蟬的霹靂雙劍一紅一紫,還有凝碧仙府新出世的七修劍中,有一口是火紅色外,似這樣宛如朱虹的飛劍,卻未聽說過,首先覺着奇怪。
想跟蹤下去,看個仔細,強要乃父停住,一同降落。
李甯隻把遁光停住,笑道:"我已不喜種因,我兒怎如此喜事?"英瓊笑道:"不是女兒多事,隻為常聽師長、師兄姊們說,如今正邪兩派都在物色門人,有許多人都被異教網羅,入了歧途,造孽無窮。
我們如能度到一個好資質的新同門,免被妖人物色了去,便無異多積好些善功。
那兩個女孩比女兒還小,有此本領,根骨必然甚厚。
這點年紀,師長決不會在妖邪橫行之時,放她們輕易出遊,那去的所在又不似個修道人寄居之所。
聽說近來散仙修士為避四九天劫,故意兵解者頗多。
萬一此二女師長新逝,妄自下山,或是一時無知,大膽出遊,遇見妖人強迫收去,豈不可惜可憐?好在離開府還有些日,也不急這片時耽擱,先看明了她們的路數,相機行事。
果如女兒所料,由爹爹援引,度入本門,豈非佳事?" 易靜也覺二女形迹奇突,說:"這種紅光飛劍,隻有一位前輩散仙運用,但隻聽說,沒有見過。
尤其此人得道多年,絕無娶妻生女之事,連男弟子都不肯收,何況女孩?"相助英瓊,在旁慫恿。
李甯笑道:"既你二人一定要去,我和輕雲在前面山頭相候也可。
不過現在異人甚多,極樂真人便是幼童形象,就你易姊姊也是生來矮小,宛如女嬰,但功行法力,哪樣不是極深造詣?切不可以相貌長幼定人高低。
此去先莫露面,隻由易姊姊用隐形之法暗中窺伺。
等你倆走後,我往前面山頭入定,默查前因,自知就裡。
她那飛行雖快,自問還能追上,等你二人回來,我自有區處。
如有師長便罷,否則,決不肯令其陷入旁門便了。
輕雲随我護法,你們去吧。
" 李、易二人大喜,忙即隐形,尾追下去。
落地一看,那地方乃是一條廣長山谷。
當中一段最寬,林木也最多,内有十幾株素不經見的奇樹。
那樹下半幹粗皮厚,蒼鱗如鐵,高約三丈。
上半不生旁枝,卻生着數十百片長達丈餘的翠葉,紋理形态俱與芭蕉無二,隻是寬大得多。
葉叢中心有一獨莖挺生,色如黃金。
莖頂上開着一朵海碗大的紅花,蓮瓣重疊,色甚鮮豔。
圍着花底,生着一圈長圓六棱,與莖同色的拳大果子。
易靜認得此樹名為佛棕,又名陀羅蕉。
此樹冬夏常青。
每十三年結實一次,雖不似朱果、萍實之類仙果靈效,卻是色香味三絕,服了也可長生。
隻是此樹秉磁鐵精氣而生,除銅椰島有百十株外,隻南海大浮山有一落星原,因是隕星所化,所産獨盛,不知怎會在此生長? 正尋思間,前見二女忽由林内走出,紅光已經斂去,各人手上拿着十多枚佛棕果,一同跳躍而來。
内中一個,從身畔取出一條薄如蟬翼的小網兜,向空一擲,立時烏雲缭繞,展布開來,約有丈許大小,撐空懸在路側大杉樹上。
然後喜孜孜走到佛棕林中,飛升樹抄翠葉之上
健兒正從殿旁一間小石室内端了一盤煨芋和一些鮮果進來,與雲鳳食用。
忽見金霞飛起,一閃不見,同時現出整座法壇。
楊瑾手掐法訣,面向裡立,口中梵呗之聲剛住。
再看沙、咪二小,身上仍各圍着一片布單,低眉合眼,端坐原處,人已長成十五六歲幼童形象,面前卻各多了一身道童裝束。
随聽楊瑾道:"你二人原有衣履已穿不得,急切間無處覓取。
是我這兩日乘着行法餘暇,将昔年上山時俗家父母所賜的兩匹綢緞制成兩身道裝,與你二人穿用。
塵世華服雖非修道人所宜,但此物乃今生父母所賜,當時不忍過拂親心,帶上山來,又不願以此濟貧,留存至今。
現時想起年久難免朽壞,我又要它無用,你二人此時又無衣着,正可暫且穿用。
等到峨眉拜谒教祖,賜了穿着,再行更換。
現在佛法已經圓滿,等我三人走開,速速換好相見吧。
"說罷,便同葉、淩二人同往前生居住的小石室内相待。
沙、咪二小也真勤謹,自從元神歸竅,便照大師所傳,運用玄功,靜俟成長,一毫都不曾松懈。
楊瑾再施展佛法相助,長到預拟身材,方始停歇,專做骨髓堅凝功夫。
到第七天上,二小自覺大功告成。
因原着衣履已在嬰兒剛成長時被大師行法脫卸,身上隻圍着一片布單,正愁沒有穿的,聞言大喜,連忙睜眼欲先謝恩時,三人已回身走去,喜洋洋縱下座來,拿起新衣,匆匆穿好。
健兒在旁見二小七日之内居然成了大人,雖然不免妒羨,也代二小歡喜不已。
一面忙着詢問經曆,一面幫着二小穿戴。
二小見他仍是藐躬小弱,同來四人隻他最為本分,所遇獨最落後,相形之下,好生不安。
健兒見二小喜容速斂,對己關切,也頗心感,便把日前遇合略為告知。
二小聞言大慰,重又喜氣洋洋,你一言,我一語,互相勸勉問詢,亂了一陣。
跟着穿着停當,忙同趕往隔室,見了三人,納頭便拜,伏地不起。
因是感恩太過,二小俱都啼笑相連,淚流滿面,話反一句說不出來。
連帶健兒也不禁淚下。
楊瑾見狀,笑道:"你們至誠心意,我已知道,不消說了。
日内将帶你們同往峨眉,師祖還賜你二人各有兩件法寶,少時便須傳授。
且和健兒到外面談一會再來吧。
"二小越發大喜,又叩了一陣頭,方始起立,轉身欲行。
楊瑾看出二小想要出洞,便問往哪裡去?二小顫聲答道:"還沒有向大師祖謝恩呢。
"楊瑾笑道:"師祖轉輪妙法,大幹造物魔鬼之忌,除法壇外,全洞均經佛法封禁,我還未撤,你們怎走得出?并且師祖此時已應人約,出山未歸,佛緣隻此。
就能見一面,也須将來,在去峨眉以前,是見不着了。
健兒已蒙極樂真人收錄,他此時正把你二人當作識途老馬,急欲一問幻象中的情景,向道心切,可愛可憐。
故此好多話未說,便令你們到外面暢談,莫辜負他盼望。
我們也有話談,快些去吧,喚你們再來好了。
"三小領命走出。
雲鳳見二小肩披鵝黃色荷葉雲肩,頭挽抓髻,短發拂額,甚是疏秀。
上身穿短袖衫,下身穿短褲,腰圍湖色緞戰裙,足穿芒履。
一個劍眉星眼,英姿韶秀;一個靈秀異常,精悍現于眉宇。
俱就原形放大,隻多了一身仙風道氣。
本來相貌英俊,加上這身裝束一陪襯,直和想象中的天府金童相似。
好生歡喜,直向楊瑾稱謝。
葉缤也是贊不絕口。
楊瑾便問:"比仙都二女如何?"葉缤笑道:"這個難說。
二女乃是孿生,我自出世以來,就沒見過這樣生具仙骨仙根,美秀靈慧的少女,異日一見自知。
除這二女外,隻見到這兩小人,所以贊美。
聽說峨眉頗有幾位年輕的道友,不知如何?前見三英中的餘英男,根骨自是上品,如論容貌,似尚稍遜。
即便能有比她還強的,要像二女的天真可愛,卻恐未必呢。
" 楊、淩二人聞言,好生驚異,便都記在心裡。
随把大師手谕所示此行機宜和神鸠、二小安排,商談了一陣。
然後喚進二小,傳授法寶,撤禁出洞。
去到前殿一看,芬陀大師尚未歸來,隻剩那隻惡骨已化的獨角神鸠守在殿裡。
此鳥本已通靈,自經大師連日佛法度化,業已悟徹前因。
因不複仇視,知道楊瑾是它主人,見面便即長鳴示意,甚是親呢。
隻有周身仍被牟尼珠所化金光彩虹圍繞未退,似耐不住法寶威力克制,以前兇焰盡斂。
楊瑾過去一撫弄它,便現乞憐之色。
楊瑾笑道:"我師父因你夙孽太重,意欲挽回他年劫數,本定為你代去惡骨之後,再用十日苦功,玉汝于成。
不料你孽重難挽,适有要事出門,不能如願。
欲借此寶之力,助你脫難,但我佛門至寶,外人初授,萬難佩用。
你無此寶防身,眼前一場大劫便躲不過。
為此使你暫受磨煉,再有兩三日,便能以你自身元丹與此寶相合運用。
恐你惡骨未化,野性猶存,難于忍受,一有反複,不堪造就。
因此不曾明說,卻早留有手谕,看你福緣如何。
今我見你果能心念純一,不生惡念,實堪嘉許。
現時忍受,關系目前大劫與他年成敗。
話已說明,難道還不明白麼?"神鸠聞言,好似省悟,又歡鳴了幾聲。
大小六人,便在殿中落座。
又守候了幾天,神鸠忽由金虹中脫身飛出。
楊瑾知它到了火候,便照大師手示,命它吐出元丹。
一面指揮金虹,教以臨敵運用之法。
次早兩童一鸠,俱都訓練純熟。
雲鳳嫌二小名字不雅,沙沙賜名沙餘,咪咪賜名米餘。
二名均系"二小人"三字合成,以示出身僬僥,不敢忘本;兼寓二人合力同心,共修善業,是二實一,是一實二,不可分拆之意。
楊瑾本想多訓練兩日再走,葉、淩二女心切觀光,俱欲早往。
略為商量,便将賀禮帶好,連同神鸠一齊上路。
飛行迅速,不消多時,便抵峨眉後山。
那二十六天梯在凝碧仙府的東南,隻楊瑾一人前生去過,還是因事繞行,依稀記得,知道不是往仙府的正路。
嵩山二老既令在此設伏,必有原因。
算計快到,便把遁光降落。
正在查看沿途地形,忽見右側相去裡許,有一簇淡煙飛揚。
如換旁人,早已疏忽過去。
楊瑾因見當日天氣格外晴明,那煙搖曳空中,看去稀疏,煙中景物卻被罩住,甚麼也看不見,隻管随風飄蕩,并不揚去。
又記得那二十六天梯是座突起嶺背的高崖,三面削立,獨偏西一面散列着二十六處天然磴道,可以盤旋曲折上升崖頂,崖勢孤突,極易辨識。
可是就在近側一帶,竟未尋到,心中奇怪。
運用慧目細一查看,那煙果是人為。
同時葉缤也已看出,對楊、淩二人道:"那旁煙霧,分明是異教中散睛迷蹤藏形之法。
能做到似煙非煙的輕靈地步,必非尋常人物。
開府盛會在即,峨眉諸位長老怎會容他在此賣弄玄虛?我們既然路過發現,何不上前查明來路,少效微勞,将它除去,免在仙府左近惹眼?"楊瑾略一沉吟,忽然省悟道:"我想起來了,那有煙的所在,正是二十六天梯那座危崖。
姊姊請再細看,此煙雖是旁門法術,但是正而不邪。
聞得峨眉門下盡多出身異派之士,也許奉命來此有甚布置,也未可知。
否則此崖原為應付妖鬼徐完之地,怎會容異派中人在此逗留作怪?我們近前一問,自知就裡。
如真是個異派妖邪,以我們三人之力,除他也非難事。
" 說罷,各将遁光一偏,連人帶神鸠,往那有煙之處飛去。
忽見煙中飛射出幾道光華,從對面迎來。
三人一看,知是峨眉門下,忙把遁光降落相待。
來人也自飛落,互相引見。
叙禮之後,見來者共是五人,除餘英男曾在元江見過外,下餘一是三英中的李英瓊,一是元元大師弟子紅娘子餘瑩姑,一是墨鳳凰申若蘭,一是女神嬰易靜。
同奉師命,率了齊霞兒的弟子米明娘,李英瓊的弟子米鼍、劉遇安來此修建茅棚,為古神鸠和沙、咪二小藏伏之所。
并在二十六天梯下面烏龍嶺脊上,分五方八面設下禁制,以備誅戮徐完帶來的三千妖魂。
申若蘭在紅花姥姥門下多年,深知各異派妖邪虛實禁忌。
知道徐完所經之處,一切兇魂厲魄無不俯首皈依。
與仇敵交手,事前常命門下妖鬼四出窺探,來去飄忽,瞬息千裡,防不勝防。
五人又各有職守,隻米氏兄妹、劉遇安和新來的二小人主持陣法。
當此強敵,惟恐行法時走漏機密,吃附近遊魂厲魄和來的妖鬼看破機密,預向徐完禀告,出甚差錯,特施此法,将那一帶地方掩蔽。
遙見衆人飛過,正值布置停妥,隻劉、米兄妹三人還在演習,英男、瑩姑又認出來人有葉、楊二人在内,知與抵禦妖鬼有關,忙同迎來。
匆匆說罷前事,便由易靜領路,指說妖鬼來的途徑與應付機宜,往煙中步行走去。
雙方多半初見,均互緻傾慕。
一會行近,易靜、申若蘭各自行法,将手一指,楊、葉、淩諸人便由嶺脊上移向淡煙之中。
葉缤這才看出裡面還設有一層禁制,如非易靜用縮地移形之法進去,自己和楊瑾雖然不怕,雲鳳等不知誤入,便吃不住,外人更是休想闖進。
再一細看,這五人個個仙根深厚,尤以二英、易靜為最。
峨眉弟子才見數人,已是如此,無怪門戶光大,冠蓋群倫了。
劉、米兄妹見三個到來,知是尊長,慌忙一齊拜倒,又與沙、咪、健兒分别叙禮。
英瓊、若蘭都是天真爛漫,稚氣未除,一個見了健兒小得希罕,一個見了古神鸠形态比起神雕鋼羽還要威猛得多,俱都贊賞不絕。
楊瑾視察一遍,問知嵩山二老另外還有安排,埋伏的人雖都是峨眉最小一輩人物,料無疏失。
便将沙餘、米餘二人連同神鸠留在當地,令随劉、米兄妹息止,不許躁妄擅專。
少時迷煙一撤,隻那茅棚有二老靈符隐蔽,四外禁制,不到發動,看不出來,仍是原來地形。
須在茅棚以内守候,不可走出離棚一丈以外,免被妖鬼看破。
囑咐之後,李、易等五人也須回山複命,便陪了楊、葉、淩三人,帶了健兒同往凝碧仙府飛去。
到了後洞飛雷徑外落下,對面髯仙的飛雷洞,已被史南溪等華山派妖人上次攻打峨眉時,用妖火震毀。
自從妙一真人夫婦回山,知道各派群仙好些都要先期趕來,特地行法,驅遣丁甲,将飛雷故址殘破山石全數移去,削出一片平崖,建了一座廣大亭子。
每日命衆弟子分别在亭内洞口兩處輪流守候,延接仙賓,并防妖邪乘隙闖入。
衆人到時,正該金蟬、石生二人值班延賓,石奇、施林把守洞口。
一見衆人飛落,金蟬、石生都愛健兒,搶着引路延客。
李英瓊笑道:"原是客人新來,才命你們分出一人接引,現有我和諸位師姊妹陪客,還要你們何用?你兩個不是因為我說那姓謝的孿生姊妹要來,怕有妖人随後追趕,特地向大師姊讨令,情願在此守望,為她打接應嗎?等才半日,怎又想離開了?"金蟬道:"我真上你的當了。
隻說那兩個姑娘小小年紀,竟有這麼大本領膽子,敢和軒轅老怪為敵,惟恐萬一被人追到此地,她義父未來,吃了虧,特意把衆同門新傳的七修劍和文姊的天遁鏡都借了來,準備給來的妖人一個下馬威,試試七修劍的威力。
哪知等了大半日,連和石弟在空中眺望好幾次,隻把客人接到了幾位,妖人和那雙胞姑娘不見一點影子。
還不如在裡面和諸位師兄師妹說笑有趣呢。
"英瓊搶口答道:"小師兄,虧你還說人家小。
照爹爹說起來,人家生相看去年小,真論年紀,且比你大得多呢。
拿妖人試新傳的法寶,這是多好買賣,我誰都沒有說,隻告訴玉清大師,被你聽去,總共等了半日,就埋怨人。
還是修道的呢,一點耐性都沒有。
" 葉缤本随楊、淩、易、餘諸人要走,一聽二人鬥口,心中一動,忙把衆人止住,在旁靜聽。
英瓊偶一回望,見來客尚在守候,雲鳳尚可,楊瑾與峨眉兩世至交也還勉強,葉缤是外客新來,當着人家争執,自覺失禮,不禁羞了個滿面通紅,賭氣對金蟬道:"我請易姊姊代為複命,你們都走,由我自和英男妹子接班輪值好了。
"金蟬未及回言,葉缤見英瓊不往下說,接口問道:"瓊妹說那姓謝的孿生雙女,何處相識?如何知她與軒轅老怪為敵?還到此地?能見告麼?"楊瑾也聽出英瓊所說,好似葉缤至友謝山昔年恩養的仙都二女謝璎、謝琳,便請衆人各就亭内玉墩上落座道:"葉姊姊不是外人,此來專為觀光,并無甚事,遲見教祖無妨。
就是那謝家二女,卻與她有淵源。
瓊妹請說此事經過,如真為妖人所迫,我們也好早為接應,免有疏失。
"英瓊便把前事告知。
葉缤聞言,才放了心。
原來英瓊和周輕雲、女神嬰易靜三人,自從追趕妖婦,誤傷紅發老祖門下,惹出亂子。
逃到中途,又遇李甯父女重逢,帶往依還嶺絕頂幻波池底,仗着李甯佛法相助,深入聖姑寝宮,得了許多法寶。
神雕佛奴也仗佛力救助,脫胎換骨,轉了一劫,換上一身白毛。
由李甯率領四人一雕,正往峨眉飛行之際,忽見兩道紅光簇擁着兩個白衣幼女,由南而北,往斜刺裡山谷中飛落下去,容貌不及看真,身材甚是美秀。
四人飛行甚高,又在後面,無甚破空聲息,兩女飛行特急,其去如電,一點也未覺察。
英瓊見二女身材幼小,至多十二三歲,卻有這麼深法力,劍光又是正而不邪。
知道各正派中劍光,除卻本門金蟬的霹靂雙劍一紅一紫,還有凝碧仙府新出世的七修劍中,有一口是火紅色外,似這樣宛如朱虹的飛劍,卻未聽說過,首先覺着奇怪。
想跟蹤下去,看個仔細,強要乃父停住,一同降落。
李甯隻把遁光停住,笑道:"我已不喜種因,我兒怎如此喜事?"英瓊笑道:"不是女兒多事,隻為常聽師長、師兄姊們說,如今正邪兩派都在物色門人,有許多人都被異教網羅,入了歧途,造孽無窮。
我們如能度到一個好資質的新同門,免被妖人物色了去,便無異多積好些善功。
那兩個女孩比女兒還小,有此本領,根骨必然甚厚。
這點年紀,師長決不會在妖邪橫行之時,放她們輕易出遊,那去的所在又不似個修道人寄居之所。
聽說近來散仙修士為避四九天劫,故意兵解者頗多。
萬一此二女師長新逝,妄自下山,或是一時無知,大膽出遊,遇見妖人強迫收去,豈不可惜可憐?好在離開府還有些日,也不急這片時耽擱,先看明了她們的路數,相機行事。
果如女兒所料,由爹爹援引,度入本門,豈非佳事?" 易靜也覺二女形迹奇突,說:"這種紅光飛劍,隻有一位前輩散仙運用,但隻聽說,沒有見過。
尤其此人得道多年,絕無娶妻生女之事,連男弟子都不肯收,何況女孩?"相助英瓊,在旁慫恿。
李甯笑道:"既你二人一定要去,我和輕雲在前面山頭相候也可。
不過現在異人甚多,極樂真人便是幼童形象,就你易姊姊也是生來矮小,宛如女嬰,但功行法力,哪樣不是極深造詣?切不可以相貌長幼定人高低。
此去先莫露面,隻由易姊姊用隐形之法暗中窺伺。
等你倆走後,我往前面山頭入定,默查前因,自知就裡。
她那飛行雖快,自問還能追上,等你二人回來,我自有區處。
如有師長便罷,否則,決不肯令其陷入旁門便了。
輕雲随我護法,你們去吧。
" 李、易二人大喜,忙即隐形,尾追下去。
落地一看,那地方乃是一條廣長山谷。
當中一段最寬,林木也最多,内有十幾株素不經見的奇樹。
那樹下半幹粗皮厚,蒼鱗如鐵,高約三丈。
上半不生旁枝,卻生着數十百片長達丈餘的翠葉,紋理形态俱與芭蕉無二,隻是寬大得多。
葉叢中心有一獨莖挺生,色如黃金。
莖頂上開着一朵海碗大的紅花,蓮瓣重疊,色甚鮮豔。
圍着花底,生着一圈長圓六棱,與莖同色的拳大果子。
易靜認得此樹名為佛棕,又名陀羅蕉。
此樹冬夏常青。
每十三年結實一次,雖不似朱果、萍實之類仙果靈效,卻是色香味三絕,服了也可長生。
隻是此樹秉磁鐵精氣而生,除銅椰島有百十株外,隻南海大浮山有一落星原,因是隕星所化,所産獨盛,不知怎會在此生長? 正尋思間,前見二女忽由林内走出,紅光已經斂去,各人手上拿着十多枚佛棕果,一同跳躍而來。
内中一個,從身畔取出一條薄如蟬翼的小網兜,向空一擲,立時烏雲缭繞,展布開來,約有丈許大小,撐空懸在路側大杉樹上。
然後喜孜孜走到佛棕林中,飛升樹抄翠葉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