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回 魁影爆冰魂 滟滟神光散花雨 佛燈飛聖火 昙昙幻境化金蛛
關燈
小
中
大
妙非常,私心向往,已非一日。
上次慈雲寺、青螺峪鬥劍,以及史南溪等妖人攻打凝碧崖,均值閉關煉丹,正在火候,未得前去,常引以為深憾。
加以好久未接師父谕旨,雖知峨眉開府盛典,決不會不令參與,終想早一點與這些自生有來的新同門相見。
并且探聽師父的口風,将來有無移往仙府清修福分。
于是借着省師為由,往雲靈山趕去。
白雲大師還收有一個小徒弟,名叫雲紫绡,非常美秀聰明,禀賦也好。
上年見時,紫绡因自己入門未久,好劍尚沒一口,而三位師姊不特各有仙劍随身,道法尤極高強,先背了人,向大師姊郁芳蘅讨要,請其便中代為物色。
得了答應以後,暗想:"師父曾說,功夫練時雖難,隻要肯下苦功,終有成時。
惟獨好劍,須看各人緣法,難得求到。
大師姊雖然答應,知道何年到手?若是三位師姊全都托到,比較指望多些。
"于是又向李、萬二師姊求說。
三女本極愛這小師妹,禁不起一陣軟磨央告,全都允了,并還答應必為辦到,下次省師,也許便可帶來。
至不濟,各人采用五金之精現煉,也煉出三口來,決不使她失望。
紫绡自是喜極,謝了又謝。
三女都是疾惡如仇,遇上異派妖邪,從不輕饒。
本意再遇敵人,隻将敵人殺死,不将他飛劍絞斷,以便留贈師妹,不過略費一點改煉之功,并不為難。
誰知分手以後,一年多工夫,外功雖積不少,異派妖邪隻遇到過兩次,均被連人帶劍一齊逃走。
此次回山,覺得難向紫绡交代,起程時為難了一陣。
萬珍說:"現時煉劍決等不及,妖人遇不到,我們不會尋上門去麼?如由陝、甘兩省繞着路走入川,那一帶多是異派妖孽巢穴,再要露出一點形迹,我不尋他,他也放我們不過,豈不就有奪劍之望麼?"郁芳蘅覺着此去華山、終南山一帶,俱是妖邪中首腦所栖之地,惟恐一不小心,弄巧成拙,這等做法,大是不妥,意欲攔阻。
李、萬二女自恃飛劍神妙,遁法精奇,又有絕好護身法寶,即不能勝,也無妨害,執意不聽。
俱說既然答應了小師妹,怎好意思空手前去?至少也得先給她找到一口。
郁芳蘅強她倆不過,也真心愛這小師妹,隻約定慎重行事。
要避開華山一處,免與烈火祖師等敵人首腦相遇,敗多勝少,平自吃虧。
隻能暗中尋敵,不可公然炫露,挑逗強敵。
李、萬二人志在得劍,不是尋敵拼鬥,也就允了,講好後即起身。
事也真巧。
三人飛離終南山不遠,李文衍說:"前行便入漢中,這等飛行,怎能遇見敵人?"正想把劍光露出。
郁芳蘅天生慧眼,忽然望見左側山拗中寶氣隐隐透出地面,心中一動,忙率二女趕去一看。
隻見那地方是一極晦暗的深谷,兩面陰崖低覆,不見天日,谷徑窄險,又無出路,寶埋地底頗深。
萬、李二女臨近均未看出,如非過時目光所及恰是地方,連郁芳蘅也難看出。
細一辨認,竟是金精所淬,越發高興。
隻是地上已有發掘痕迹,隻不知前人既已看出寶氣,怎會淺嘗辄止,未将寶物取走?也不管他,忙即行法發掘出來,乃是一個三尺多長,兩尺寬的石匣,外有符咒禁錮。
三人恰是内行,略運玄功施為,石匣立開。
一看内中寶物,正好是三口寶劍和一個符咒密封的古玉瓶。
寶氣自劍上發出。
玉瓶高才五寸,除形制古雅,玉色溫潤外,并無奇處。
無意巧獲,稱心如意,不由喜出望外。
正要拿了起身,忽見一道青光自空飛墜,其疾如電,落地便問:"何方道友,奪我現成?"三女因見來人是個少女,劍光正而不邪,口雖發話,并未動手,也就先以禮見。
兩下裡一問來曆,才知那女子乃衡山白雀洞金姥姥羅紫煙的小徒弟向芳淑,新近奉命出山積修外功。
日前無心中偷聽兩異派門下女童說話,得知這裡地底藏有寶物,隻是前寶主人埋藏嚴密,又有好些禁制。
女童之師碧桃仙子崔瑣,背着人費了三月光陰,才将谷口禁法破去,昨日才發現藏寶的真實地方。
向芳淑得知就裡,立即跟蹤趕來。
到時崔瑣剛将地面禁法破去,正在破土。
彼此道路不同,沒有幾句話,便動起手來。
這晚正值雷雨很大,二人連鬥劍帶鬥法,相持了三天,未分上下。
鬥到未了,崔瑣情急詐敗,将向芳淑誘向離此數十裡外一個同黨妖人那裡,合力夾攻。
向芳淑持有師傳鎮山之寶納芥環護身,雖然百邪不侵,勝卻萬難。
所幸妖女存有私心,恐人分她寶物,沒對同黨說出為何争鬥,也不好意思獨自退陣。
正相持不下,忽然一道金光夾着百丈雷火,光中一隻大手自天空飛下,将妖法破去。
妖婦和妖黨也被向芳淑乘機殺死。
連忙趕回藏寶之處,三女已先得手了。
三女曾在師父座上見過金姥姥,知是師門至交。
便是向芳淑,也聽她師姊何玫、崔绮說起過對方。
三女想不到向芳淑小小年紀,已有這麼深造就,本心喜贊;又知所說必不會假。
無如小師妹之約不能不踐,寶劍還沒得到一口,好容易無意而得其三,又鬧了一場空歡喜。
依了郁芳蘅,既是自己人,要想一齊交還。
萬珍心終不舍,便和向芳淑說明心意,暫時借一口去應酬小師妹,異日如能物色到别的好劍,再當奉還。
哪知向芳淑甚為慷慨,笑答: "此劍名為三陽一氣劍,乃漢未仙人張免煉魔之寶。
三劍失一,靈效便減,不能分開。
本來無主之物,見者有份。
我們都是自家姊妹,小妹已有師傳飛劍,本來多餘。
雖然為它費了不少精神心力,還遭陰火焚身之險,要是适才被外人路過,乘隙取走,又當如何,令師妹既無劍用,恰好取用。
小妹隻要這玉瓶好了。
"說罷,徑自伸手由石匣中将玉瓶取到手内,口裡笑道:"即此已承相讓,足見盛情,小妹前途還有一人相待,恕不奉陪了。
"說罷,揚手為禮,不俟還言,徑自破空飛去。
萬珍說:"這位道友倒真大方,連客氣都不容我們表示就走了。
這一來,我們一人送小師妹一口多好。
"李文衍人最精細,笑道:"隻恐她還有别的深意吧?她兩位師姊背後常說她刁鑽口甜,專一會哄師父疼她。
那玉瓶我們沒有細看,她就趕來,走得那麼急,又那麼高興,必比這劍強得多呢。
你想劍名她都知道,焉有不知此瓶來曆用法之理、分明怕我們知道底細,後悔食言,所以就着口風得了就走。
你說她大方,我看正是小氣呢。
"郁芳蘅道:"她所說決不會假。
我們志在得劍,本要一口,她卻三口全讓,也算講交情的了。
我們雖有淵源,終是初會,沒甚情分。
依我看,全數歸她,不是也沒得說麼?先看這劍的本質如何?" 李文衍方說:"我想不會大好。
"铮铮三響,眼前精光耀處,三劍已同時出匣。
原來萬珍更是心急,先取了一口在手内,随手一拔,不料石匣中兩口也相繼自出。
果如向芳淑所雲,三陽相生相應,收發同一,不再分散。
三人各取一口,再一細看,劍柄三星凸起,劍長三尺三寸。
手中略一舞動,便發出丈許長的芒尾,端的追虹耀目,照眼欲花。
尤其劍光共是七層顔色,閃爍幻映。
舞動一口,那兩口也自同時顫動,似要脫手飛去。
知是神物利器,不是尋常。
李、萬二女因此益發斷定那玉瓶比此還要奧妙。
都覺向芳淑以小人之心相度,取走無妨,不該不說明來曆,拿了就走。
郁芳蘅笑道:"事已過去,還說甚麼?反正人家東西,就好仍是她的,管她則甚?倒是此劍火氣太重,就此送與小師妹,不知她年來進境深淺,一個駕馭不住,三口不比一口,易出危險。
就有師父指點,終是煉純一點,使她到手,就能使用的好,免得她又費事擔心,美中不足。
我們索性成全到底,前行試它一回。
如可應用,不必再用遁法,就禦此劍飛行,就勢把它煉純好了。
"萬珍笑道:"大師姊真愛小師妹,為了成全她,連形迹都不再隐晦了。
此劍彩光炫耀,容易勾引敵人,招搖出事來,莫又怪我。
我愛看沿途景緻,是不愛高飛的。
"李文衍笑道:"你也最愛小師妹的,怎也小氣起來?"萬珍笑道:"不是小氣,是嫌大師姊太偏心。
她入門最久,我們人門時甚麼也不會,幾曾這樣關愛過?"說罷,引得郁、李二女都笑起來。
當下就地坐下,各将劍囊佩好,照着本門心法,運用玄功,真氣與劍相合。
初意不過此劍太好,許能即時運用,并無把握。
誰知竟與劍的前主人路道約略相同,隻是初用,不如本身原有飛劍可以與身相合,飛行絕迹罷了。
就這樣,三女已覺出于意外,欣喜非常。
急于起身,也沒等到運用純熟,一見能用,便同禦劍飛起。
郁芳蘅初意劍光彩芒太強,易于驚動敵人,心願已遂,本拟高飛,不再惹事。
偏生萬珍喜事仇邪,先前所說雖是笑話,私心仍想遇到敵人,試試此劍威力,特意拉了李文衍低飛。
萬珍所禦之劍,恰是一口少陽劍,為劍中主體。
三陽相生,以少為主。
郁芳蘅初得,不知就裡,以為得到後時間太短,功夫未到,難于高飛,越覺劍好,越想将它運用熟了,再贈小師妹。
估量幾處強敵老巢己過,遇上一些小醜也不妨事,便即任之。
一會飛向終南後山上空,正要橫空飛過,萬珍偶一回顧,下面嶺麓飛起一道劍光,看出是華山派的路數,正合心意,也沒招呼郁、李二女,先自回身飛迎下去。
少陽一動,太陽、中陽二劍相繼牽引。
又見萬珍回身迎敵,隻得一同飛回。
火大歲池魯隻見敵人飛行不速,劍光強而不甚靈活,以為敵人入門未久,雖有好劍,不善運用,意欲人劍兩得,哪知上了大當。
三女均想試試此劍如何,自己的劍先不應敵,隻用遁法停在空中,各運真氣指揮三劍飛上前去。
兩下裡才一交接,池魯便覺自己的劍本質太差,私心還在妄想收取,又另放起兩道劍光。
剛飛出手,忽聽敵人一聲清叱,立有三道白光飛出,驚虹電掣,晃眼便将池魯所放暗赤色的劍絞住。
同時三女再用手一指,三陽劍三道彩虹忽然會合,穿入劍光叢中,迎着頭一道赤光,隻一壓一絞之際,立時滿天星火迸射如雨,絞成粉碎。
總算池魯知機,見勢不佳,又急又痛心,一面忙運玄功,奮力将下餘兩劍強收回來。
一面飛身逃走,回手揚處,飛起一串梭形碧焰,直朝三女打去。
三女不知池魯是華山派門下數得出的健者,所用法寶均極厲害,誤認碧焰是華山派所煉陰雷魔焰,匆促之間忘了使用護身法寶,意欲用太乙神雷破他。
尚幸久經大敵,俱都謹慎,一面揚手發雷,一面收回劍光将身護住,以防萬一。
滿拟神雷可以震散妖焰,三手揚處,神雷剛剛發出,猛聽空中大喝:"三位姊姊不可造次,此乃烈火老妖的幽靈碧焰梭。
"聲到人到,一圈五色彩光圍着一個黃衣少女,手裡好似持着一個玉瓶,瓶口放出五色寶氣,其疾如電,由斜刺裡飛将過來,長鲸吸海般照在那一串梭形碧焰之上,彩氣往回一卷,便全收去。
這時碧焰與三女劍光不過略微挨着一些,三女便覺周身冷顫了一下,方覺不妙,來人已将它收去。
同時妖人池魯驟出不意,見狀大驚,情急之下,揚手又是幾絲紅、黑、綠三色針光飛出。
哪知敵人瓶口寶氣到處,依舊石沉大海。
連失重寶,不由膽戰心寒。
敵人周身彩光圍繞,隻看出是個女子,連相貌身材全看不出,從來未聽說過,更不知是何路數,如此厲害。
師傳重寶已失,敵人個個厲害,彼衆我寡,哪裡還敢再延下去。
吓得一縱妖遁,在滿天雷火光霞中化為一溜綠火,一閃而逝。
說時遲,那時快,這隻是瞬息間事。
妖人一逃,來人也在彩光環繞之下,星馳飛去,晃眼無蹤。
郁芳蘅、李文衍、萬珍三女雖沒看清來人容貌,但覺聲音甚熟。
又認出那玉瓶正是适才石匣中物,尤其那護身的一環彩光,為金姥姥鎮山至寶納芥環,曾經見過,分明向芳淑趕來無疑。
見她來去匆促,寶玉瓶又如此神妙,越料定适才存有不可告人之隐。
必是深知此寶厲害,又知三人路過終南,必與妖人相遇,那幽靈碧焰梭乃華山派教祖烈火祖師六件異寶之一,厲害非常,故此返回。
适才如被打中,固無幸理;就是自己飛劍不怕邪污,與之接觸,也必有感應,死雖不至于,人卻難免受傷。
連郁芳蘅都有點暗怪向芳淑不夠朋友,既是自己人,就應互相關照,所掘藏珍已然相讓,豈能食言反悔?明知前途有險,隻那玉瓶可破,就不同行,也該預先說明,也好作一準備。
事前既不明言,卻在暗中跟來逞能,破了妖人法寶,便即飛去,連面都不照。
久聞碧焰梭是發邪火,一經沾上,刺骨焚心,萬無幸理。
雖說有劍光護身,一見不好,可将師門護身至寶施展出來,不緻受害。
但是适才劍光已與敵寶相觸,有了感應,應變稍遲,受傷實所難免。
既來暗助,早些下手也罷,偏又等碧焰梭近身始行發動,好似有心顯顯能耐。
總之種種都與情理不合。
李、萬二人更是氣忿,形于詞色。
互相談論了幾句,仍駕三陽一氣劍,往前飛去。
這裡火太歲池魯沒有尋到嬌妻,反折了兩件師門至寶,痛惜憤恨,氣就本不打一處來,立意要把妖婦找到才罷,誰知這次卻很容易。
由敵人手裡遁逃之後,剛飛出去幾十裡路,便見下面山谷中桃花盛開。
知道妖婦生平最愛桃花,暗罵:"該死!此地是她常遊之所,怎地獨未尋到?"因恐警覺,又被滑脫,老遠按落了遁光,潛行前進,一路搜索,居然尋到兩淫孽歡會的桃花林内。
本心還想尋到以後和她好說,隻求她回心轉意,不作那煞風景的事。
反正任多健壯的面首,到她手裡不出半年,不死即棄。
美人尤物,終是自己長有之物,何苦嘔這閑氣?及至伏身在側一看,對手不特生得玉人也似,并還是一個行家。
二人相抱,各展身手,那熱烈微妙的神态,休說妖婦以前所戀舊歡,竟連自己也未經過這等奇趣。
照此情形下去,妖婦勢必舍己就彼,自己連做綠毛君的身份都要失掉了。
當時一股股的酸氣直攻腦門,濁怒暴激,再也按捺不住,怨深恨極,拼着和妖婦再鬧一個狠的,決計冷不防先将情敵殺死,再作計較。
上次慈雲寺、青螺峪鬥劍,以及史南溪等妖人攻打凝碧崖,均值閉關煉丹,正在火候,未得前去,常引以為深憾。
加以好久未接師父谕旨,雖知峨眉開府盛典,決不會不令參與,終想早一點與這些自生有來的新同門相見。
并且探聽師父的口風,将來有無移往仙府清修福分。
于是借着省師為由,往雲靈山趕去。
白雲大師還收有一個小徒弟,名叫雲紫绡,非常美秀聰明,禀賦也好。
上年見時,紫绡因自己入門未久,好劍尚沒一口,而三位師姊不特各有仙劍随身,道法尤極高強,先背了人,向大師姊郁芳蘅讨要,請其便中代為物色。
得了答應以後,暗想:"師父曾說,功夫練時雖難,隻要肯下苦功,終有成時。
惟獨好劍,須看各人緣法,難得求到。
大師姊雖然答應,知道何年到手?若是三位師姊全都托到,比較指望多些。
"于是又向李、萬二師姊求說。
三女本極愛這小師妹,禁不起一陣軟磨央告,全都允了,并還答應必為辦到,下次省師,也許便可帶來。
至不濟,各人采用五金之精現煉,也煉出三口來,決不使她失望。
紫绡自是喜極,謝了又謝。
三女都是疾惡如仇,遇上異派妖邪,從不輕饒。
本意再遇敵人,隻将敵人殺死,不将他飛劍絞斷,以便留贈師妹,不過略費一點改煉之功,并不為難。
誰知分手以後,一年多工夫,外功雖積不少,異派妖邪隻遇到過兩次,均被連人帶劍一齊逃走。
此次回山,覺得難向紫绡交代,起程時為難了一陣。
萬珍說:"現時煉劍決等不及,妖人遇不到,我們不會尋上門去麼?如由陝、甘兩省繞着路走入川,那一帶多是異派妖孽巢穴,再要露出一點形迹,我不尋他,他也放我們不過,豈不就有奪劍之望麼?"郁芳蘅覺着此去華山、終南山一帶,俱是妖邪中首腦所栖之地,惟恐一不小心,弄巧成拙,這等做法,大是不妥,意欲攔阻。
李、萬二女自恃飛劍神妙,遁法精奇,又有絕好護身法寶,即不能勝,也無妨害,執意不聽。
俱說既然答應了小師妹,怎好意思空手前去?至少也得先給她找到一口。
郁芳蘅強她倆不過,也真心愛這小師妹,隻約定慎重行事。
要避開華山一處,免與烈火祖師等敵人首腦相遇,敗多勝少,平自吃虧。
隻能暗中尋敵,不可公然炫露,挑逗強敵。
李、萬二人志在得劍,不是尋敵拼鬥,也就允了,講好後即起身。
事也真巧。
三人飛離終南山不遠,李文衍說:"前行便入漢中,這等飛行,怎能遇見敵人?"正想把劍光露出。
郁芳蘅天生慧眼,忽然望見左側山拗中寶氣隐隐透出地面,心中一動,忙率二女趕去一看。
隻見那地方是一極晦暗的深谷,兩面陰崖低覆,不見天日,谷徑窄險,又無出路,寶埋地底頗深。
萬、李二女臨近均未看出,如非過時目光所及恰是地方,連郁芳蘅也難看出。
細一辨認,竟是金精所淬,越發高興。
隻是地上已有發掘痕迹,隻不知前人既已看出寶氣,怎會淺嘗辄止,未将寶物取走?也不管他,忙即行法發掘出來,乃是一個三尺多長,兩尺寬的石匣,外有符咒禁錮。
三人恰是内行,略運玄功施為,石匣立開。
一看内中寶物,正好是三口寶劍和一個符咒密封的古玉瓶。
寶氣自劍上發出。
玉瓶高才五寸,除形制古雅,玉色溫潤外,并無奇處。
無意巧獲,稱心如意,不由喜出望外。
正要拿了起身,忽見一道青光自空飛墜,其疾如電,落地便問:"何方道友,奪我現成?"三女因見來人是個少女,劍光正而不邪,口雖發話,并未動手,也就先以禮見。
兩下裡一問來曆,才知那女子乃衡山白雀洞金姥姥羅紫煙的小徒弟向芳淑,新近奉命出山積修外功。
日前無心中偷聽兩異派門下女童說話,得知這裡地底藏有寶物,隻是前寶主人埋藏嚴密,又有好些禁制。
女童之師碧桃仙子崔瑣,背着人費了三月光陰,才将谷口禁法破去,昨日才發現藏寶的真實地方。
向芳淑得知就裡,立即跟蹤趕來。
到時崔瑣剛将地面禁法破去,正在破土。
彼此道路不同,沒有幾句話,便動起手來。
這晚正值雷雨很大,二人連鬥劍帶鬥法,相持了三天,未分上下。
鬥到未了,崔瑣情急詐敗,将向芳淑誘向離此數十裡外一個同黨妖人那裡,合力夾攻。
向芳淑持有師傳鎮山之寶納芥環護身,雖然百邪不侵,勝卻萬難。
所幸妖女存有私心,恐人分她寶物,沒對同黨說出為何争鬥,也不好意思獨自退陣。
正相持不下,忽然一道金光夾着百丈雷火,光中一隻大手自天空飛下,将妖法破去。
妖婦和妖黨也被向芳淑乘機殺死。
連忙趕回藏寶之處,三女已先得手了。
三女曾在師父座上見過金姥姥,知是師門至交。
便是向芳淑,也聽她師姊何玫、崔绮說起過對方。
三女想不到向芳淑小小年紀,已有這麼深造就,本心喜贊;又知所說必不會假。
無如小師妹之約不能不踐,寶劍還沒得到一口,好容易無意而得其三,又鬧了一場空歡喜。
依了郁芳蘅,既是自己人,要想一齊交還。
萬珍心終不舍,便和向芳淑說明心意,暫時借一口去應酬小師妹,異日如能物色到别的好劍,再當奉還。
哪知向芳淑甚為慷慨,笑答: "此劍名為三陽一氣劍,乃漢未仙人張免煉魔之寶。
三劍失一,靈效便減,不能分開。
本來無主之物,見者有份。
我們都是自家姊妹,小妹已有師傳飛劍,本來多餘。
雖然為它費了不少精神心力,還遭陰火焚身之險,要是适才被外人路過,乘隙取走,又當如何,令師妹既無劍用,恰好取用。
小妹隻要這玉瓶好了。
"說罷,徑自伸手由石匣中将玉瓶取到手内,口裡笑道:"即此已承相讓,足見盛情,小妹前途還有一人相待,恕不奉陪了。
"說罷,揚手為禮,不俟還言,徑自破空飛去。
萬珍說:"這位道友倒真大方,連客氣都不容我們表示就走了。
這一來,我們一人送小師妹一口多好。
"李文衍人最精細,笑道:"隻恐她還有别的深意吧?她兩位師姊背後常說她刁鑽口甜,專一會哄師父疼她。
那玉瓶我們沒有細看,她就趕來,走得那麼急,又那麼高興,必比這劍強得多呢。
你想劍名她都知道,焉有不知此瓶來曆用法之理、分明怕我們知道底細,後悔食言,所以就着口風得了就走。
你說她大方,我看正是小氣呢。
"郁芳蘅道:"她所說決不會假。
我們志在得劍,本要一口,她卻三口全讓,也算講交情的了。
我們雖有淵源,終是初會,沒甚情分。
依我看,全數歸她,不是也沒得說麼?先看這劍的本質如何?" 李文衍方說:"我想不會大好。
"铮铮三響,眼前精光耀處,三劍已同時出匣。
原來萬珍更是心急,先取了一口在手内,随手一拔,不料石匣中兩口也相繼自出。
果如向芳淑所雲,三陽相生相應,收發同一,不再分散。
三人各取一口,再一細看,劍柄三星凸起,劍長三尺三寸。
手中略一舞動,便發出丈許長的芒尾,端的追虹耀目,照眼欲花。
尤其劍光共是七層顔色,閃爍幻映。
舞動一口,那兩口也自同時顫動,似要脫手飛去。
知是神物利器,不是尋常。
李、萬二女因此益發斷定那玉瓶比此還要奧妙。
都覺向芳淑以小人之心相度,取走無妨,不該不說明來曆,拿了就走。
郁芳蘅笑道:"事已過去,還說甚麼?反正人家東西,就好仍是她的,管她則甚?倒是此劍火氣太重,就此送與小師妹,不知她年來進境深淺,一個駕馭不住,三口不比一口,易出危險。
就有師父指點,終是煉純一點,使她到手,就能使用的好,免得她又費事擔心,美中不足。
我們索性成全到底,前行試它一回。
如可應用,不必再用遁法,就禦此劍飛行,就勢把它煉純好了。
"萬珍笑道:"大師姊真愛小師妹,為了成全她,連形迹都不再隐晦了。
此劍彩光炫耀,容易勾引敵人,招搖出事來,莫又怪我。
我愛看沿途景緻,是不愛高飛的。
"李文衍笑道:"你也最愛小師妹的,怎也小氣起來?"萬珍笑道:"不是小氣,是嫌大師姊太偏心。
她入門最久,我們人門時甚麼也不會,幾曾這樣關愛過?"說罷,引得郁、李二女都笑起來。
當下就地坐下,各将劍囊佩好,照着本門心法,運用玄功,真氣與劍相合。
初意不過此劍太好,許能即時運用,并無把握。
誰知竟與劍的前主人路道約略相同,隻是初用,不如本身原有飛劍可以與身相合,飛行絕迹罷了。
就這樣,三女已覺出于意外,欣喜非常。
急于起身,也沒等到運用純熟,一見能用,便同禦劍飛起。
郁芳蘅初意劍光彩芒太強,易于驚動敵人,心願已遂,本拟高飛,不再惹事。
偏生萬珍喜事仇邪,先前所說雖是笑話,私心仍想遇到敵人,試試此劍威力,特意拉了李文衍低飛。
萬珍所禦之劍,恰是一口少陽劍,為劍中主體。
三陽相生,以少為主。
郁芳蘅初得,不知就裡,以為得到後時間太短,功夫未到,難于高飛,越覺劍好,越想将它運用熟了,再贈小師妹。
估量幾處強敵老巢己過,遇上一些小醜也不妨事,便即任之。
一會飛向終南後山上空,正要橫空飛過,萬珍偶一回顧,下面嶺麓飛起一道劍光,看出是華山派的路數,正合心意,也沒招呼郁、李二女,先自回身飛迎下去。
少陽一動,太陽、中陽二劍相繼牽引。
又見萬珍回身迎敵,隻得一同飛回。
火大歲池魯隻見敵人飛行不速,劍光強而不甚靈活,以為敵人入門未久,雖有好劍,不善運用,意欲人劍兩得,哪知上了大當。
三女均想試試此劍如何,自己的劍先不應敵,隻用遁法停在空中,各運真氣指揮三劍飛上前去。
兩下裡才一交接,池魯便覺自己的劍本質太差,私心還在妄想收取,又另放起兩道劍光。
剛飛出手,忽聽敵人一聲清叱,立有三道白光飛出,驚虹電掣,晃眼便将池魯所放暗赤色的劍絞住。
同時三女再用手一指,三陽劍三道彩虹忽然會合,穿入劍光叢中,迎着頭一道赤光,隻一壓一絞之際,立時滿天星火迸射如雨,絞成粉碎。
總算池魯知機,見勢不佳,又急又痛心,一面忙運玄功,奮力将下餘兩劍強收回來。
一面飛身逃走,回手揚處,飛起一串梭形碧焰,直朝三女打去。
三女不知池魯是華山派門下數得出的健者,所用法寶均極厲害,誤認碧焰是華山派所煉陰雷魔焰,匆促之間忘了使用護身法寶,意欲用太乙神雷破他。
尚幸久經大敵,俱都謹慎,一面揚手發雷,一面收回劍光将身護住,以防萬一。
滿拟神雷可以震散妖焰,三手揚處,神雷剛剛發出,猛聽空中大喝:"三位姊姊不可造次,此乃烈火老妖的幽靈碧焰梭。
"聲到人到,一圈五色彩光圍着一個黃衣少女,手裡好似持着一個玉瓶,瓶口放出五色寶氣,其疾如電,由斜刺裡飛将過來,長鲸吸海般照在那一串梭形碧焰之上,彩氣往回一卷,便全收去。
這時碧焰與三女劍光不過略微挨着一些,三女便覺周身冷顫了一下,方覺不妙,來人已将它收去。
同時妖人池魯驟出不意,見狀大驚,情急之下,揚手又是幾絲紅、黑、綠三色針光飛出。
哪知敵人瓶口寶氣到處,依舊石沉大海。
連失重寶,不由膽戰心寒。
敵人周身彩光圍繞,隻看出是個女子,連相貌身材全看不出,從來未聽說過,更不知是何路數,如此厲害。
師傳重寶已失,敵人個個厲害,彼衆我寡,哪裡還敢再延下去。
吓得一縱妖遁,在滿天雷火光霞中化為一溜綠火,一閃而逝。
說時遲,那時快,這隻是瞬息間事。
妖人一逃,來人也在彩光環繞之下,星馳飛去,晃眼無蹤。
郁芳蘅、李文衍、萬珍三女雖沒看清來人容貌,但覺聲音甚熟。
又認出那玉瓶正是适才石匣中物,尤其那護身的一環彩光,為金姥姥鎮山至寶納芥環,曾經見過,分明向芳淑趕來無疑。
見她來去匆促,寶玉瓶又如此神妙,越料定适才存有不可告人之隐。
必是深知此寶厲害,又知三人路過終南,必與妖人相遇,那幽靈碧焰梭乃華山派教祖烈火祖師六件異寶之一,厲害非常,故此返回。
适才如被打中,固無幸理;就是自己飛劍不怕邪污,與之接觸,也必有感應,死雖不至于,人卻難免受傷。
連郁芳蘅都有點暗怪向芳淑不夠朋友,既是自己人,就應互相關照,所掘藏珍已然相讓,豈能食言反悔?明知前途有險,隻那玉瓶可破,就不同行,也該預先說明,也好作一準備。
事前既不明言,卻在暗中跟來逞能,破了妖人法寶,便即飛去,連面都不照。
久聞碧焰梭是發邪火,一經沾上,刺骨焚心,萬無幸理。
雖說有劍光護身,一見不好,可将師門護身至寶施展出來,不緻受害。
但是适才劍光已與敵寶相觸,有了感應,應變稍遲,受傷實所難免。
既來暗助,早些下手也罷,偏又等碧焰梭近身始行發動,好似有心顯顯能耐。
總之種種都與情理不合。
李、萬二人更是氣忿,形于詞色。
互相談論了幾句,仍駕三陽一氣劍,往前飛去。
這裡火太歲池魯沒有尋到嬌妻,反折了兩件師門至寶,痛惜憤恨,氣就本不打一處來,立意要把妖婦找到才罷,誰知這次卻很容易。
由敵人手裡遁逃之後,剛飛出去幾十裡路,便見下面山谷中桃花盛開。
知道妖婦生平最愛桃花,暗罵:"該死!此地是她常遊之所,怎地獨未尋到?"因恐警覺,又被滑脫,老遠按落了遁光,潛行前進,一路搜索,居然尋到兩淫孽歡會的桃花林内。
本心還想尋到以後和她好說,隻求她回心轉意,不作那煞風景的事。
反正任多健壯的面首,到她手裡不出半年,不死即棄。
美人尤物,終是自己長有之物,何苦嘔這閑氣?及至伏身在側一看,對手不特生得玉人也似,并還是一個行家。
二人相抱,各展身手,那熱烈微妙的神态,休說妖婦以前所戀舊歡,竟連自己也未經過這等奇趣。
照此情形下去,妖婦勢必舍己就彼,自己連做綠毛君的身份都要失掉了。
當時一股股的酸氣直攻腦門,濁怒暴激,再也按捺不住,怨深恨極,拼着和妖婦再鬧一個狠的,決計冷不防先将情敵殺死,再作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