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回 大熊嶺魔火化藍枭 三柳坪神針誅黑醜

關燈
易發覺。

    他不見人,人卻見他,稍一發動陣法,原形立現。

    他見庵門忽隐,雲霧四起,迷茫無路,已覺不好。

    等我入陣現身,竟妄想以所煉妖法和幽靈陰火取勝。

    白骨老妖與妖屍谷辰路道相同,這厮是他門下,定然二妖相合,奉命而來。

    意欲生擒,拷問機密,因妖屍長于地聽之術,恐被驚覺。

    便一面破去妖法,假裝發動旗門中的乾天神雷,将這厮震迷;一面又和劉道友等述說,故意呼喚這厮,讓妖屍聽去,然後擒來這裡。

    實則這厮隻是吃仙法禁住,知覺一點未喪,隻要解禁,即能出聲言動。

    我們隻知妖屍此次蓄謀大舉,他也惟恐我們算出底細,洞中設有魔法,颠倒蹤迹,因此底細難知。

    難得生擒到他的手下死黨,此時又無甚事。

    尋常拷問,他必不招。

    師叔最精五行禁制妙法,何不試上一試?此法雖然殘酷,這厮師徒積惡如山,已經滿盈,以暴制暴,也不為過。

    師叔以為如何?" 鄭颠仙笑道:"妖屍不知可會被你瞞過麼?"玉清大師道:"我也想到這等做作,他未必不疑。

    不過這厮乃是白骨老妖愛徒,如恐洩露機關,徑下毒手,一則現正二妖合力,需人相助之際,惟恐白骨老妖不快;二則我應變迅速,擒到以後,先放衆道友入陣,将他送來此地,然後就全陣收去。

    妖屍便是不顧友情,想下毒手置這厮于死地,先有旗門仙法阻隔,嗣又移來這裡,也辦不到。

    适才劉道友走後,我曾細心觀察,并無朕兆。

    妖屍也許信以為真,當這厮真個失去知覺了呢。

    否則那白骨老妖居心狠毒,與妖屍不相上下,又是他的徒弟,下手更易。

    妖屍既有求于人,即有顧忌。

    他知這厮已落敵手,萬無生路,與其任他洩露機密,還受無邊痛苦,倒不如由他自行處死好得多,豈有聽其自然之理?"颠仙道:"話雖如此,我看這厮目露兇光,隻有憤恨,而無懼色。

    妖屍不是不知我們難犯,既敢令其輕身涉險,不是另有脫身之道,便是另有熬刑之法。

    定要拷問,還須事先查看清楚,免得白費心力。

    " 玉清大師本在暗中留意羅枭神色,見他聽到這裡,怒目獰視颠仙,眼裡似要冒出火來,心中明白,故意試道:"我看不會。

    這厮如有甚麼玄妙準備,适才劉道友送他來時,已經施為逃走了。

    師叔五行禁制中,隻土木二禁最難忍受,使人啼笑皆非。

    好在他跑不掉,等我撤法,就請試上一試,看是如何,再作計較吧。

    "颠仙方要答言,玉清大師瞥見羅枭口角微現一絲笑意,越發斷定所料不差。

    手指羅枭,搶先說道:"你休睡在夢裡,以為我們隻要将禁法撤去,你便可借用五遁逃形之法逃生;那土木二遁,逃時更是容易。

    可知你師徒鬼域伎倆,我們俱已深知。

    所以劉道友提來時,不令你身與五行之物相觸,淩空提起。

    實則他也過慮,休說你已受我禁制,在未撤以前,任你神通廣大,也是施展不開;就是此時撤去禁制,此洞有仙法封閉,絲毫聲息都已隔絕,所有你那教下逃生妖法一齊失效。

    借用五遁逃形之法或許能行,但我們已有防備,勢必在拷問之前,破了你護身和逃形妖法,然後撤禁,依次行刑。

    反正一死,早說實話,免受若幹大罪。

    "随說,手朝羅枭當胸虛劃了一下,羅枭上身衣服立即分裂自解,胸前果有一道形如骷髅的妖符,隐映肉裡。

    羅枭自知機密敗露,無論何方,俱難逃命,二目兇光頓斂,目注玉清大師,意似有話要說,為仙法所禁,不能出口。

    玉清大師道:"你且莫忙,等我破了妖法,自然容你張口。

    " 羅枭知道絕望,熱淚不由奪眶而出。

    玉清大師也不睬他,由懷中取出七根金針,向羅枭胸前擲去,七絲金光閃處,釘在妖符上面。

    正撤禁法,想要問話時,忽聽羅枭厲聲怒吼:"你們好…"底下"狠"字還未出口,倏地全身起火,晃眼化為灰燼。

    鄭颠仙和玉清大師終是行家,見狀知為妖屍所算。

    知道妖屍和白骨神君此舉實非得已,但能保全,仍要保全,羅枭雖為妖法自焚,靈氣未必全滅。

    此時全洞仙法封禁,遁逃不出,遲早有人開洞出進,稍有空隙,便被二妖将殘餘靈氣收去,仍可聚煉成形,重為人害。

    一見火發,雙雙不約而同,各将手一搓一放,便有雷火連珠發将出去。

    轟隆之聲,震撼全洞,滿地都是金光烈火流走。

    最後又用禁法将劫灰收集一處,叱開石地,深埋在内,方始停手。

     原來妖屍和白骨神君因羅枭自告奮勇,堅請探敵,惟恐閃失,層層俱有防備,機詐百出,并與羅枭說明臨危舍身之策。

    羅枭自恃妖法高強,又與妖師心靈相感,千裡無阻,自信極深。

    及至來到苦竹庵,首先遇見鐵姝被困,才知果非易與。

    雖然内怯,無如來時誇了大口,又恃妖法妙用。

    心想:"我隻偷探虛實,不與敵人交手,形迹絕隐,難道還會閃失?"及至誤入旗門,方欲解體逃遁,便吃玉清大師擒住,始終沒有逃脫機會。

    不合默運心靈告急,二妖聞警,斷他必死,便在洞中運用妖法,靜俟時機,自行殺害,免洩機密,還受無量苦楚。

     玉清大師和鄭颠仙隻料定羅枭身有妖符,可以乘機逃遁,或是抗刑不招。

    哪知妖符具有多重妙用:如不為人識破,無論仙劍、法寶、五行禁制,隻一沾身,立可借以兵解;即使當地防備周密,元神遁逃不出,也可施展本門妖法,隐去形迹,或附在别的人物之上,稍有空隙,立即遁去;如被看出,不等對方破法,被擒人心神一動,立即自焚而死。

    羅枭先還想設詞延挨,隻要不破那妖符,稍延時刻,仍可有設法逃遁之望。

    及見那符本來深隐肉裡,外觀不見,衣解以後,不俟敵人行法,先自現出,便知妖屍和魔師要他速死。

    偏又口張不得,連整話都未說出一句,便化劫灰慘死,形神俱滅了。

    颠仙和玉清大師那麼道法高深的人,竟會錯了一着,事後想起,不禁相對失笑。

    所幸明夜之事,早有峨眉掌教真人和神駝乙休頂示仙機,一切有了準備。

    雖不深知妖屍機密,有甚出奇法寶,但也不足為慮。

    本來順便拷問,能知妖屍底細更好,無關宏旨,說過拉倒。

    衆弟子也告辭出來,去到前殿。

    走時已将盡興,便不再飲,同往殿中打坐養神。

     到了次日清晨,玉清大師正往前殿和衆人閑談,慕容昭、慕容賢姊妹二人忽然走來,手持颠仙手示,與衆觀看。

    大意是: 弟子辛青現在後山深處三柳坪制造獨木舟,現将功竣。

    還有歐陽霜由卧雲村運回的七禽毒果,因成熟以前,先後屢受妖人天門神君林瑞師徒等人傷害,雖有仙法封禁,防範周密,到底遺失了些;加以種植不夠年份,收成不足。

    今晚應用已恐不敷,惟恐再受妖人暗中盜毀,特意運藏後洞。

    因不能由三柳坪溪邊裝載,現在後洞地底開了一條地道,直通江心。

    須在申初以前,将所制木舟由三柳坪溪中行駛到庵前江岸下新辟水洞停泊,由水底将五谷蛛糧裝入舟中,以備夜來應用。

    但是連日各異派妖邪虎視眈眈,大敵環伺。

    辛青制舟之地雖有仙法封禁,極其隐秘,但是兩地相隔不下百裡,水道迂回。

    妖屍饒有玄機,長于天視地聽,一經行動,難免不被覺察,暗遣妖黨作梗。

    現命慕容姊妹前往護運,并令衆人分出三人同往相助。

    餘人除玉清大師另有要事外,齊集江邊照護。

    妖屍此外為一仇敵牽制,不到子夜雖不能來,但是白骨神君同惡相濟;此時還有不少别的異派妖邪,有的立意破壞,有的觊觎寶物。

    令衆看完,願去的即随慕容姊妹起身,不可出聲議論。

    此事行動務宜缜秘,以防洩露…… 衆人看罷,淩雲鳳首先起立,站到慕容姊妹一邊。

    俞允中、戴湘英見雲風去,也相繼起立。

    玉清大師早知此事,見雲鳳眉間隐映殺氣,尚無晦色,知道此行必有幹戈。

    便把雲鳳招至面前,用手在掌心寫了"諸事留意,不可造次"八字。

    雲鳳含笑點首。

    慕容昭随将颠仙靈符取出,招衆同立,先用靈符潛光隐迹,然後同駕劍遁,由殿前破空飛起,往三柳坪星馳而去。

     那三柳坪在大熊嶺西南亂山之中,地勢險惡,四面山嶺雜沓,到處森林綿亘,荊棒匝地,加以毒岚惡瘴終年不散。

    隻有當中現出一片平地,野草豐肥,高幾過人,内中蛇腴四伏,毒蚊成陣。

    亘古以來,不見人迹,端的隐僻非常,險惡已極。

    坪大約有二十畝,崖壑環亘,宛若石城,僅東面有一丈許寬的缺口。

    此地林木獨少,隻有三株古柳樹,大均六七抱,已為雷所擊,折斷死去。

    柳前不遠是一深潭,伏泉上湧,長年沖激成一條小溪,水作朱砂色,由東缺口奔流而出,曲折繞行于萬山之中,會合全山溪澗伏流,婉蜒入江,為元江源流之一。

     元江一名紅河,便因有一段水紅之故。

    辛青乃颠仙門下最得力的女弟子,随師最久,法力劍術俱都高出同輩。

    前些年奉命采藥,無意經此,彼時三棵古柳樹新遭雷擊。

    當地危崖上産有兩種極難得的靈藥,辛青連去好幾次,将藥采完才罷。

    三柳坪地名也是辛青取的。

     颠仙上月召集弟子密議,說起元江取寶要三隻載蛛糧的法船,須以整株大木刨制,如能覓到雷擊之木尤妙。

    如尋不到,隻要千年以上的徑丈巨木也可。

    好在本山森林甚多,并不為難。

    但那制舟之地必須隐秘,還要近水之處,始能合用。

    辛青想起三柳坪那三株大樹,該地又與江流相通。

    尤妙是樹身高大,當中一段樹幹并不甚彎,質甚堅實,與常柳十九樹老腹空者不同。

    雷火燒毀空殘之處盡可避開。

    細一尋思,一經加工,便是天然舟形,不似山人所用獨木舟,整木搖橹,式樣蠢笨,真再合适沒有。

    于是當即禀明。

    過不多日,颠仙便率辛青同往,見了那等地勢,心中大喜,立即指示機宜,命其如法制作。

    彼時大金蛛不曾借到,事尚隐秘。

    颠仙偶想起事關重大,為防萬一,設下兩層禁制,并用移形換影之法,将原有景象掩飾。

    不料果然有備無患,否則妖屍和各妖邪如知有人在彼制造木舟,必早趕往破壞,辛青獨力難支,事敗不說,弄巧命都難保。

     這日清早,颠仙本定派人往接。

    慕容姊妹剛剛領命起身,颠仙便接辛青告警信符。

    當初辛青制舟時,因那木舟非比尋常,須要算準時日,行法祭煉,兼旬始成。

    除禁制防範外,另傳信符三道,以備遇敵求援之用,各按輕重焚化。

    颠仙知道辛青細心謹慎,所焚隻是頭道信符,必是當地有甚可疑朕兆,因值功虧一篑,接應人尚未前往,焚符告警。

    等了一陣,不見續報,可知事甚輕微,業已應付過去。

    或是本不相幹,辛青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