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回 探地穴 侏儒建奇勳 鬥妖屍 仙童消隐患
關燈
小
中
大
不拿這箭當先鋒,朝前試試?如果再見金光一閃,立時丢了箭就走,那大口隻顧吞箭,走脫必還來得及。
"二小互一商量,俱覺有理。
便由咪咪持箭當先,緩步前進。
誰知身量大小,那箭又沉又長,咪咪隻拿着箭柄一頭,越發頭重了些,心神目光又專注到前面,手裡微一疏忽,箭鍊那頭往下一落,正碰在石地上面。
那箭原是上古異寶,一下劃到地上,铮的一聲,立時石火飛濺,刺碎了尺許長一條裂縫。
這時蹲伏榻前的那隻神鸠,自被毒草醉死,昏迷了數千年,毒性漸消,已離回醒之日不遠。
此鳥原本通靈,身雖死去,心仍明白,近百十年間,妖屍等每日進出動作,均能覺出。
被這一響驚動,知道主人适才業已走開,何來此聲?不禁把雙翼微微展了一下。
二小以前在小王洞中就受過大鳥侵害,又聽楊瑾說此鳥靈異,見那雙翼才展開不過三分之一,已經滿室風生,吹人欲倒,知道厲害。
吓得慌不疊地輕悄悄縱過一邊,伏身榻側,哪敢再動。
幸是那神鸠靈明未複,僅能微展雙翼,不能起飛,目瞑口閉,也不能視物出聲。
一聽再沒有别的響聲,室内外又全無其他動靜,不似有敵人潛入神氣,也就罷了。
二小等了一會,不見神鸠再有動作,重又捺定心神,鼓起勇氣前進。
因為受了一場虛驚,格外膽怯。
算計那張大口出現時,正當中間,恰巧将三個怪頭遮住,與橫列的三榻一般長短。
況且中、左二榻之間,又蹲伏着那隻妖鳥神鸠。
如由右邊貼壁繞向它後面,或許不緻波及,并且不易驚動妖鳥。
越想越對,當下改走石壁繞去,仍由咪咪持箭前行,沙沙尾随在後。
果然一直走向榻後,俱無迹兆。
再一看那藏寶之所,壁間地上全是空空,隻中榻後石地上畫有八卦太極,餘者并無一物。
覺徒自擔驚害怕,枉費辛勞。
忽聽妖屍笑聲,由上面遠遠傳來,料是妖屍回轉,恐被看破形迹,吓得亡命一般,仍繞石壁跑向前面,将那支長箭放在原處。
剛剛放好,妖屍窮奇的笑聲已由遠而近。
二小潛伏右榻側面,連大氣也不敢出。
不多一會,壁間依煙過處,忽然現一絕大圓洞。
妖屍窮奇,從洞内走将出來,先往左榻,拿起那三支長箭,插入腰間。
走向中榻後面,低頭伸開兩手,往左推了一下。
起身時手裡已拿着一面古鏡,鏡中青漾漾一片,正是适才與少年對敵之物。
妖屍面對着鏡,滿臉獰笑之容,抱在懷裡,看去甚是喜歡。
隔不一會,将鏡放在榻上。
又俯身下去,照前樣推了兩推,捧出一座古鼎,大小不過二三尺,通體金色。
鼎蓋上蹲着一個異獸,鼎腹上也滿刻着許多奇禽異獸與山嶽風雲水火之狀,還有不少丹書古篆,形制奇古,光彩燦然。
妖屍略一端詳,一手揭開鼎蓋,口中喃喃,不知念些甚麼。
立時鼎中飛出先見的那張大口,連鼎帶妖屍全都遮住。
一會隐去,複回原狀。
妖屍将鼎蓋放好,左手舉着,右手搔了搔頭,朝鼎腹上古篆文仔細看了又看,面上似有懷疑之容。
幾次伸出手,又縮了回去。
最後好似實在忍不住,口中又複喃喃念咒,聲音與前微異。
猛地怪眼一睜,高舉右手,照準鼎腹上拍去。
鼎上立時發出無數禽鳴獸嘯,輕鳴巧叫,怒吼長吟,雜然并作,彙為繁響,種類何止千百,震撼全洞,震耳欲聾。
妖屍忙取古鏡朝鼎一照,劃然齊止,更沒聲息。
妖屍喜極忘形,抱着那鼎亂跳,口中不住"磔磔"怪笑,聲若枭鳴。
二小看在眼裡,方知二寶藏在榻後地底,并且看出鏡能制鼎,隻要不揭鼎蓋,那大口也不會飛出。
隻不知取時用甚方法,是否照樣向地下一推,便可取出。
正驚喜注視間,說也真巧。
妖屍寶藏地下石穴之内,上有太極八卦禁制,存放時照例須用禁法封閉。
偏生他是暗中悟出一些九疑鼎的奧妙,背了戎敦,私自下來取試,果然有些靈驗,照此研讨,必能悟徹微妙。
正得意歡躍問,忽聽戎敦在上面怒吼怪叫之聲遠遠傳來。
知已覺察,目前還不願意和他翻臉,恐被走來看破,起了疑心,忙将二寶仍放地下,左右各一旋轉,起身便走。
去時慌張,也忘了行法封閉。
二小見妖屍剛進壁間圓門,濃煙過處,妖屍不見,右壁恢複原狀,便聽二妖屍在壁中争鬧之聲,由近而遠,漸漸消逝。
大意是戎敦怪窮奇居心叵測,不應違約私入地穴。
窮奇卻說:"因在上面想起今日得那三支寶箭,比那日所收女子寶物勝強十倍,正可拿來略加祭煉,用以禦敵。
适才業自鼎中取出,放在榻上,你也看見,走時隻顧彼此争論,忘了取出。
見你正有事,沒和你說,剛下去,你便連吼帶叫趕了來,并未違約取寶偷試。
"戎敦又問明似聽得地底鳥獸之聲,何來等語。
底下二小沒有聽清。
料知妖屍走遠,虛實全得。
除避開妖鳥外,更用不着再害怕。
連忙如飛跑過榻去,仔細往地下一看,那八卦當中的太極圖竟似活的,所含青白之丸全都凸出。
前見與地相平,稍有不同,仿佛可以推動。
不知妖屍沒有行法封閉,尚恐入伏受陷,端詳商量了一會。
沙沙決計冒險一試,叫咪咪站得遠些。
也學妖屍的樣,按定右邊青丸,往左用力一推,人小力微,竟未推動,可是也沒受着傷害。
咪咪見狀,也奔了過來,兩下一商量,豁出一同被陷,兩下合力動手。
那太極圖大約數尺,二人站在圖外,要俯身下去,方能夠住。
青白二丸推時,連吃奶的氣力都使出來,白累了一身冷汗,一毫不曾推動。
二小心終不死,又一揣想妖屍取寶時情形,好似兩手分轉。
這陰陽兩儀推動時,想必還有逆順之分。
悟到機密,重又下手。
二小一推青丸,一推白丸,果然絲的一聲,輕輕巧巧,随手而轉。
陰陽兩儀忽然迸轉,錯開一半,陰儀縮入石裡,右側現出一個六尺多深的孔洞,底下放着一面古鏡。
沙沙聽了聽,下面沒有聲息。
忙縱身下去,拿起一看,正是那面有青漾漾光華的昊天鏡。
其質非金非玉,甚是沉重。
背有蝌蚪文的古篆和雲龍奇鳥之形,看似隆起,摸上去卻又無痕,非刻非繪,深沒入骨。
正面乍看,仍是先前所見青濛濛的微光。
定睛注視,卻是越看越遠。
内中花雨缤紛,金霞片片,風雲水火,一一在金霞中現形,随時轉幻,變化無窮。
咪咪也縱身下去,看了一會,都是喜出望外。
依了咪咪,恨不得偷将出來,才稱心意。
沙沙卻說:"寶物虛實雖得,無奈我等道力不濟,看适才妖屍走出神氣,連隐身相随同出,都是萬難。
楊師祖和恩師,明晚子時必然到此,她們曾說一舉成功,決不會錯。
我們現在取出寶鏡,沒處存放,又走不脫,轉使妖屍驚疑搜尋。
若放在身側,我們隐身之法如隐不住鏡上光華,立時便有殺身之禍,大事不妥。
為今之計,莫如原樣放好,不去動它。
等二位師長到此,隻和她們一說取用之法,較為穩妥。
" 咪咪道:"你又想錯了。
我們此來,原為建立奇功,天與不取,豈非自棄?那鼎看神氣又大又重,我們隻看看,且莫動它。
那寶鏡好似能制服九疑鼎,關系非小,無論多麼為難冒險,也不可輕易放過,總不在深入虎穴才好。
依我打算,二妖屍正在争奪,大可借此行一反間之計,先将鏡取出,找地方藏好,我們并立在它前頭,能隐過寶光,不被妖屍覺察。
等二位師長到來,獻鏡取鼎,固是妙極;即使不成,自少年男女逃去,并無人來,隻有先前那個妖屍私來試寶,寶鏡無端失去,那矮胖妖屍必疑心他玩花招,不肯甘休,萬一妖屍自相殘殺,我們豈不坐山觀虎鬥?等死傷了一個,三屍隻剩一屍,二位師長除他,豈不更容易了麼? " 沙沙一想也對,便将鏡拿起,一同縱了上來。
咪咪還想觀看寶鼎,沙沙怕弄出亂子,加以勸阻。
咪咪不聽,強着沙沙,将鏡先放在地上,一同推動太極圖中圓珠,兩儀還原,穴口複閉,再推卻又不動。
試一逆轉了兩下,再行順轉,這次改作陽儀隐去,左側現出一樣大小的洞穴,立見金霞萬道,自穴底閃射上來,照得人眼花缭亂,不能逼視。
沙沙不肯下去。
咪咪未免也有些膽怯,因見鏡能制鼎,便叫沙沙持鏡照定那鼎,自己下去,看一看真相,即行縱上。
沙沙依言。
咪咪入穴,仔細一看,滿鼎腹俱是萬類萬物的形相,由天地山川、風雲雷雨,至日月星辰、飛潛動植及從未見過的怪物惡鬼,小而昆蟲鱗介,無不畢具,中間還夾有許多朱書符篆。
最奇怪的是那鼎通體不過數尺方圓,可是上面所有萬物萬類的形相,多至不可勝計,不特神采生動,意态飛舞,那麼無量數的東西,不論大小,看上去都是空靈獨立,各有方位,毫不顯出混雜擁塞之象。
咪咪膽大好奇,接連繞鼎走了三匝,想看看鼎腹上到底有多少希奇古怪的東西。
誰知鼎腹竟是常時變幻,每次所見,俱各不同。
方知鼎腹所現諸般形相,包羅萬有,恒河沙數,無有窮盡。
再看鼎蓋上蟠伏着的那個怪物,生得牛首蛇身,象鼻獅尾,六足四翼,前腿高昂,末後四腿逐漸低下,形相猛惡已極。
鼎蓋不大,那怪物卻是神威兇猛,勢欲飛舞,越看越令人害怕。
心想:"鼎裡面那張大口,不是甚麼怪物,妖屍既能随意使它出現,往前飛出,收寶傷人,如今站在它後頭,想必不緻受害。
目前寶穴詳情,業已深悉,所差隻此一點。
自己和沙沙,僅有數月微未道行,放在妖屍手裡,還不是和死個螞蟻一樣,居然僥幸,成此奇功,可見仙緣深厚,全出天助。
倘再能悉此鼎微妙,豈非盡美盡善?"當時雄心正壯,也不先和沙沙商量,隻說得一聲:"沙哥,拿鏡照好,我要揭這鼎蓋一看。
" 沙沙見他老在寶穴中盤桓,本就擔心,連催數次不應,正在焦急,聞言大驚,忙喊:"萬萬使不得!"咪咪早防到他作梗,口裡說着話,已手托鼎蓋,微微掀起。
誰知九疑鼎與寶鏡大不相同,鼎沿剛一顯露,便見無量金星紅絲如飙輪電旋,就要沖開鼎蓋而出。
光霞強烈,耀目難睜。
同時一片轟隆之聲,發自其内,恍如萬雷始震,聲勢駭人。
咪咪吓了一大跳,知道厲害,欲待按下鼎蓋,不特關它不上,仿佛鼎中有絕大神力,連手帶身子統被吸住,往裡收去,莫想掙脫分毫,不禁驚叫欲絕。
原來沙沙因為急于攔阻,手中寶鏡偏了一偏,沒有照準鼎口,緻有此失。
這時瞥見鼎蓋甫啟,咪咪人被吸住,晃眼就要收入鼎内,一時情急,除用鏡破解外,别無生路。
驚慌駭亂中,雙手舉着那面昊天鏡,朝鼎上對照下去。
這陰陽生克之理,說也奇怪,那麼厲害的聖陵至寶,吃鏡中青濛濛的微光照射上來,立時金星齊斂,紅霞全收。
咪咪身已半入,危機相間,何啻一發之微,忽覺眼底光霞隐處,吸力盡退,隻見亮晶晶一團東西,正往鼎中落去。
他膽子也大得出奇,當這生死瞬息之際,仍未忘了涉險,随手撈住,奮力縱退出來,鼎蓋竟輕松松落下蓋好。
咪咪臉都吓成了土色,哪敢停留,不顧看手中所持何物,慌忙縱上。
因鼎已發出響聲,惟恐妖屍驚覺,趕來查看,忙與沙沙合力,仍舊推動兩儀,回了原位,掩好寶穴。
一看那鼎中得來之物,乍看隻是帶有青白微光,混混沌沌,并不十分透明的一粒雞蛋形大小的圓珠。
及至反複定睛注視,那珠子甚是異樣。
如若順立,青白二光立時分開,青光上升,白光下降,再隔一會,上段便現出無數日月星辰、風雲雷雨的天象,下半截便現出山川湖海、飛潛動植之形。
與鼎腹所見大同小異,但這個裡面的萬類萬物卻似活的,不過動作稍慢罷了。
若一倒立,重又混沌起來。
小小一丸東西,裡面包藏若許無量事
"二小互一商量,俱覺有理。
便由咪咪持箭當先,緩步前進。
誰知身量大小,那箭又沉又長,咪咪隻拿着箭柄一頭,越發頭重了些,心神目光又專注到前面,手裡微一疏忽,箭鍊那頭往下一落,正碰在石地上面。
那箭原是上古異寶,一下劃到地上,铮的一聲,立時石火飛濺,刺碎了尺許長一條裂縫。
這時蹲伏榻前的那隻神鸠,自被毒草醉死,昏迷了數千年,毒性漸消,已離回醒之日不遠。
此鳥原本通靈,身雖死去,心仍明白,近百十年間,妖屍等每日進出動作,均能覺出。
被這一響驚動,知道主人适才業已走開,何來此聲?不禁把雙翼微微展了一下。
二小以前在小王洞中就受過大鳥侵害,又聽楊瑾說此鳥靈異,見那雙翼才展開不過三分之一,已經滿室風生,吹人欲倒,知道厲害。
吓得慌不疊地輕悄悄縱過一邊,伏身榻側,哪敢再動。
幸是那神鸠靈明未複,僅能微展雙翼,不能起飛,目瞑口閉,也不能視物出聲。
一聽再沒有别的響聲,室内外又全無其他動靜,不似有敵人潛入神氣,也就罷了。
二小等了一會,不見神鸠再有動作,重又捺定心神,鼓起勇氣前進。
因為受了一場虛驚,格外膽怯。
算計那張大口出現時,正當中間,恰巧将三個怪頭遮住,與橫列的三榻一般長短。
況且中、左二榻之間,又蹲伏着那隻妖鳥神鸠。
如由右邊貼壁繞向它後面,或許不緻波及,并且不易驚動妖鳥。
越想越對,當下改走石壁繞去,仍由咪咪持箭前行,沙沙尾随在後。
果然一直走向榻後,俱無迹兆。
再一看那藏寶之所,壁間地上全是空空,隻中榻後石地上畫有八卦太極,餘者并無一物。
覺徒自擔驚害怕,枉費辛勞。
忽聽妖屍笑聲,由上面遠遠傳來,料是妖屍回轉,恐被看破形迹,吓得亡命一般,仍繞石壁跑向前面,将那支長箭放在原處。
剛剛放好,妖屍窮奇的笑聲已由遠而近。
二小潛伏右榻側面,連大氣也不敢出。
不多一會,壁間依煙過處,忽然現一絕大圓洞。
妖屍窮奇,從洞内走将出來,先往左榻,拿起那三支長箭,插入腰間。
走向中榻後面,低頭伸開兩手,往左推了一下。
起身時手裡已拿着一面古鏡,鏡中青漾漾一片,正是适才與少年對敵之物。
妖屍面對着鏡,滿臉獰笑之容,抱在懷裡,看去甚是喜歡。
隔不一會,将鏡放在榻上。
又俯身下去,照前樣推了兩推,捧出一座古鼎,大小不過二三尺,通體金色。
鼎蓋上蹲着一個異獸,鼎腹上也滿刻着許多奇禽異獸與山嶽風雲水火之狀,還有不少丹書古篆,形制奇古,光彩燦然。
妖屍略一端詳,一手揭開鼎蓋,口中喃喃,不知念些甚麼。
立時鼎中飛出先見的那張大口,連鼎帶妖屍全都遮住。
一會隐去,複回原狀。
妖屍将鼎蓋放好,左手舉着,右手搔了搔頭,朝鼎腹上古篆文仔細看了又看,面上似有懷疑之容。
幾次伸出手,又縮了回去。
最後好似實在忍不住,口中又複喃喃念咒,聲音與前微異。
猛地怪眼一睜,高舉右手,照準鼎腹上拍去。
鼎上立時發出無數禽鳴獸嘯,輕鳴巧叫,怒吼長吟,雜然并作,彙為繁響,種類何止千百,震撼全洞,震耳欲聾。
妖屍忙取古鏡朝鼎一照,劃然齊止,更沒聲息。
妖屍喜極忘形,抱着那鼎亂跳,口中不住"磔磔"怪笑,聲若枭鳴。
二小看在眼裡,方知二寶藏在榻後地底,并且看出鏡能制鼎,隻要不揭鼎蓋,那大口也不會飛出。
隻不知取時用甚方法,是否照樣向地下一推,便可取出。
正驚喜注視間,說也真巧。
妖屍寶藏地下石穴之内,上有太極八卦禁制,存放時照例須用禁法封閉。
偏生他是暗中悟出一些九疑鼎的奧妙,背了戎敦,私自下來取試,果然有些靈驗,照此研讨,必能悟徹微妙。
正得意歡躍問,忽聽戎敦在上面怒吼怪叫之聲遠遠傳來。
知已覺察,目前還不願意和他翻臉,恐被走來看破,起了疑心,忙将二寶仍放地下,左右各一旋轉,起身便走。
去時慌張,也忘了行法封閉。
二小見妖屍剛進壁間圓門,濃煙過處,妖屍不見,右壁恢複原狀,便聽二妖屍在壁中争鬧之聲,由近而遠,漸漸消逝。
大意是戎敦怪窮奇居心叵測,不應違約私入地穴。
窮奇卻說:"因在上面想起今日得那三支寶箭,比那日所收女子寶物勝強十倍,正可拿來略加祭煉,用以禦敵。
适才業自鼎中取出,放在榻上,你也看見,走時隻顧彼此争論,忘了取出。
見你正有事,沒和你說,剛下去,你便連吼帶叫趕了來,并未違約取寶偷試。
"戎敦又問明似聽得地底鳥獸之聲,何來等語。
底下二小沒有聽清。
料知妖屍走遠,虛實全得。
除避開妖鳥外,更用不着再害怕。
連忙如飛跑過榻去,仔細往地下一看,那八卦當中的太極圖竟似活的,所含青白之丸全都凸出。
前見與地相平,稍有不同,仿佛可以推動。
不知妖屍沒有行法封閉,尚恐入伏受陷,端詳商量了一會。
沙沙決計冒險一試,叫咪咪站得遠些。
也學妖屍的樣,按定右邊青丸,往左用力一推,人小力微,竟未推動,可是也沒受着傷害。
咪咪見狀,也奔了過來,兩下一商量,豁出一同被陷,兩下合力動手。
那太極圖大約數尺,二人站在圖外,要俯身下去,方能夠住。
青白二丸推時,連吃奶的氣力都使出來,白累了一身冷汗,一毫不曾推動。
二小心終不死,又一揣想妖屍取寶時情形,好似兩手分轉。
這陰陽兩儀推動時,想必還有逆順之分。
悟到機密,重又下手。
二小一推青丸,一推白丸,果然絲的一聲,輕輕巧巧,随手而轉。
陰陽兩儀忽然迸轉,錯開一半,陰儀縮入石裡,右側現出一個六尺多深的孔洞,底下放着一面古鏡。
沙沙聽了聽,下面沒有聲息。
忙縱身下去,拿起一看,正是那面有青漾漾光華的昊天鏡。
其質非金非玉,甚是沉重。
背有蝌蚪文的古篆和雲龍奇鳥之形,看似隆起,摸上去卻又無痕,非刻非繪,深沒入骨。
正面乍看,仍是先前所見青濛濛的微光。
定睛注視,卻是越看越遠。
内中花雨缤紛,金霞片片,風雲水火,一一在金霞中現形,随時轉幻,變化無窮。
咪咪也縱身下去,看了一會,都是喜出望外。
依了咪咪,恨不得偷将出來,才稱心意。
沙沙卻說:"寶物虛實雖得,無奈我等道力不濟,看适才妖屍走出神氣,連隐身相随同出,都是萬難。
楊師祖和恩師,明晚子時必然到此,她們曾說一舉成功,決不會錯。
我們現在取出寶鏡,沒處存放,又走不脫,轉使妖屍驚疑搜尋。
若放在身側,我們隐身之法如隐不住鏡上光華,立時便有殺身之禍,大事不妥。
為今之計,莫如原樣放好,不去動它。
等二位師長到此,隻和她們一說取用之法,較為穩妥。
" 咪咪道:"你又想錯了。
我們此來,原為建立奇功,天與不取,豈非自棄?那鼎看神氣又大又重,我們隻看看,且莫動它。
那寶鏡好似能制服九疑鼎,關系非小,無論多麼為難冒險,也不可輕易放過,總不在深入虎穴才好。
依我打算,二妖屍正在争奪,大可借此行一反間之計,先将鏡取出,找地方藏好,我們并立在它前頭,能隐過寶光,不被妖屍覺察。
等二位師長到來,獻鏡取鼎,固是妙極;即使不成,自少年男女逃去,并無人來,隻有先前那個妖屍私來試寶,寶鏡無端失去,那矮胖妖屍必疑心他玩花招,不肯甘休,萬一妖屍自相殘殺,我們豈不坐山觀虎鬥?等死傷了一個,三屍隻剩一屍,二位師長除他,豈不更容易了麼? " 沙沙一想也對,便将鏡拿起,一同縱了上來。
咪咪還想觀看寶鼎,沙沙怕弄出亂子,加以勸阻。
咪咪不聽,強着沙沙,将鏡先放在地上,一同推動太極圖中圓珠,兩儀還原,穴口複閉,再推卻又不動。
試一逆轉了兩下,再行順轉,這次改作陽儀隐去,左側現出一樣大小的洞穴,立見金霞萬道,自穴底閃射上來,照得人眼花缭亂,不能逼視。
沙沙不肯下去。
咪咪未免也有些膽怯,因見鏡能制鼎,便叫沙沙持鏡照定那鼎,自己下去,看一看真相,即行縱上。
沙沙依言。
咪咪入穴,仔細一看,滿鼎腹俱是萬類萬物的形相,由天地山川、風雲雷雨,至日月星辰、飛潛動植及從未見過的怪物惡鬼,小而昆蟲鱗介,無不畢具,中間還夾有許多朱書符篆。
最奇怪的是那鼎通體不過數尺方圓,可是上面所有萬物萬類的形相,多至不可勝計,不特神采生動,意态飛舞,那麼無量數的東西,不論大小,看上去都是空靈獨立,各有方位,毫不顯出混雜擁塞之象。
咪咪膽大好奇,接連繞鼎走了三匝,想看看鼎腹上到底有多少希奇古怪的東西。
誰知鼎腹竟是常時變幻,每次所見,俱各不同。
方知鼎腹所現諸般形相,包羅萬有,恒河沙數,無有窮盡。
再看鼎蓋上蟠伏着的那個怪物,生得牛首蛇身,象鼻獅尾,六足四翼,前腿高昂,末後四腿逐漸低下,形相猛惡已極。
鼎蓋不大,那怪物卻是神威兇猛,勢欲飛舞,越看越令人害怕。
心想:"鼎裡面那張大口,不是甚麼怪物,妖屍既能随意使它出現,往前飛出,收寶傷人,如今站在它後頭,想必不緻受害。
目前寶穴詳情,業已深悉,所差隻此一點。
自己和沙沙,僅有數月微未道行,放在妖屍手裡,還不是和死個螞蟻一樣,居然僥幸,成此奇功,可見仙緣深厚,全出天助。
倘再能悉此鼎微妙,豈非盡美盡善?"當時雄心正壯,也不先和沙沙商量,隻說得一聲:"沙哥,拿鏡照好,我要揭這鼎蓋一看。
" 沙沙見他老在寶穴中盤桓,本就擔心,連催數次不應,正在焦急,聞言大驚,忙喊:"萬萬使不得!"咪咪早防到他作梗,口裡說着話,已手托鼎蓋,微微掀起。
誰知九疑鼎與寶鏡大不相同,鼎沿剛一顯露,便見無量金星紅絲如飙輪電旋,就要沖開鼎蓋而出。
光霞強烈,耀目難睜。
同時一片轟隆之聲,發自其内,恍如萬雷始震,聲勢駭人。
咪咪吓了一大跳,知道厲害,欲待按下鼎蓋,不特關它不上,仿佛鼎中有絕大神力,連手帶身子統被吸住,往裡收去,莫想掙脫分毫,不禁驚叫欲絕。
原來沙沙因為急于攔阻,手中寶鏡偏了一偏,沒有照準鼎口,緻有此失。
這時瞥見鼎蓋甫啟,咪咪人被吸住,晃眼就要收入鼎内,一時情急,除用鏡破解外,别無生路。
驚慌駭亂中,雙手舉着那面昊天鏡,朝鼎上對照下去。
這陰陽生克之理,說也奇怪,那麼厲害的聖陵至寶,吃鏡中青濛濛的微光照射上來,立時金星齊斂,紅霞全收。
咪咪身已半入,危機相間,何啻一發之微,忽覺眼底光霞隐處,吸力盡退,隻見亮晶晶一團東西,正往鼎中落去。
他膽子也大得出奇,當這生死瞬息之際,仍未忘了涉險,随手撈住,奮力縱退出來,鼎蓋竟輕松松落下蓋好。
咪咪臉都吓成了土色,哪敢停留,不顧看手中所持何物,慌忙縱上。
因鼎已發出響聲,惟恐妖屍驚覺,趕來查看,忙與沙沙合力,仍舊推動兩儀,回了原位,掩好寶穴。
一看那鼎中得來之物,乍看隻是帶有青白微光,混混沌沌,并不十分透明的一粒雞蛋形大小的圓珠。
及至反複定睛注視,那珠子甚是異樣。
如若順立,青白二光立時分開,青光上升,白光下降,再隔一會,上段便現出無數日月星辰、風雲雷雨的天象,下半截便現出山川湖海、飛潛動植之形。
與鼎腹所見大同小異,但這個裡面的萬類萬物卻似活的,不過動作稍慢罷了。
若一倒立,重又混沌起來。
小小一丸東西,裡面包藏若許無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