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回 探地穴 侏儒建奇勳 鬥妖屍 仙童消隐患

關燈
那兩道青光,後來越往前飛越慢。

    穴中的五色煙光,也随時變幻不定。

    有一次,前面忽然垂下一片五色煙幕,阻住去路。

    青光到此,略停了停,從頭一道青光中射出一團奇亮無比的藍光。

    初出時,不過彈丸大小,一經射入煙幕之中,立時無聲爆裂,化為光雨,藍晶晶萬芒電射,耀目難睜,煙幕當時沖破,化為殘煙消滅。

    二小福至心靈,想起楊瑾之言,妖屍在寶穴中埋伏甚多,那些煙光彩霧,必是厲害妖法。

    見青光所到之處,恰似風卷殘雲,勢如破竹。

    那兩人又是身劍相合,沒現真形,雖看出也是妖屍的仇敵,但是其意難測,摸不清是敵是友。

    如果不被覺察,處置得宜,不特可以借他力量帶入,探明穴中虛實,還可與他們一同進退,少時随之出險;如被看破,豈不是在妖屍之外,又添了一重危機? 想到這裡,未免有些膽怯,不敢追随過近,始終保持十來丈左右距離。

    他快我快,他慢我慢,亦步亦趨,加意戒備,相機進止。

    一路留神觀察穴中形勢,絕似大半隻斷了的金環。

     甬道渾圓,大約數丈,四外石質,一色暗紅,甚是光滑堅實;仿佛本是極堅厚的實地,經人力硬将它打通成的彎長大洞一般。

    自從穴口下降,穴徑漸寬,一直往下溜斜,降約二三百丈,又彎了回來,漸漸變頂為底。

    如是常人,步行經此,殊難立足。

    仗着二小身輕體健,甬道彎環甚大,又有青光前導,隔老遠便可看出,尚未失腳。

    隻是上下相去太高,二小行至快轉折處,往下縱落時,免不了有些聲息。

    前面青光似已聽出身後有了動靜,内中一道竟往回路飛來,一直飛到轉彎的上面老遠,才如閃電般飛掣回轉,一瞥而過,仍與先行那道青光會合前進。

    那兩個劍仙把穴底一切都當妖屍妖法看待,一例掃除,絕不留情。

    二小如被青光稍微挨着一點,怕不身首異處。

    幸是洞大人小,又靈警異常。

    着地之際,自知腳底稍重,首先有了戒心,見青光往回一動,便知不妙,慌不疊地貼壁伏好,青光已從身旁閃過。

    那青光見後面無迹可尋,也料身後聲響決非無故。

    但是二小隐身之法出諸白發龍女崔五姑仙傳,又經楊瑾用本門心法加意指點,看不出邪氛妖氣,萬沒料到會有這麼兩個僬僥細人潛伺在側。

    雖然起了疑心,無奈事機緊迫,稍縱即逝,前途阻難尚多,無暇細為觀察,隻索罷了。

    二小剛剛避過,驚魂未定,那青光又從老遠飛掣回來,差點沒被掃上。

    二小常聽雲鳳講說飛劍厲害,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僥幸脫死,益發不敢絲毫大意。

     又尾随了百餘丈,途中漸有濃煙、鬼怪之類發現。

    青光中照樣發射出一團藍光,無聲無息,将它消滅。

    那谷徑也漸漸彎向平處。

    行到後來,前面忽似路盡,遙望漆黑一片石壁,空無所有。

    青光到此又停了停,依樣放出一團藍光,千星爆射,沖向壁間,激蕩開千層濃霧。

     妖煙散後,現出一座圓門。

    兩道青光便合在一處,往門中飛去。

    才知并非石壁,仍是妖法作用。

    忙即跟蹤追入一看,門内乃是一所極廣大的圓形石窟。

    窟頂上面懸着一團白光,宛如既望明月,冰輪乍湧,銀輝四射,照得到處通明,清白如晝。

    全窟廣約十畝,高大平曠,更無他物。

    隻靠裡一面圓壁上,一排并列着五個腰圓形洞門,洞高數丈,洞與洞相隔亦數丈。

    中、左、右三洞中,當間裡面各放着一座大小形式不同的古鼎,俱有紅黑金三色的輕煙筆直上升,離鼎三丈,凝結成一朵蓮花般的異彩,亭亭靜植,聚而不散。

    鼎後面仿佛有一長大石榻,榻上卧着一個古衣冠的大人。

    餘下的兩洞裡面,卻是空的。

    二小知青光遲早驚動妖屍,必起惡鬥,時刻都在提心吊膽,留神退藏之所。

    一眼将那右側空洞看中,忙輕輕跑了過去,先算計好青光進出路徑,躲向洞側窺伺。

    準備如果來人斬得妖屍,專為除害報仇而來,不是觊觎至寶,自己坐收漁人之利,固然絕妙;否則便随之退出,回去報信。

    如果來人慘敗,脫身不得,也可隐藏起來,妖屍終究要離開,随它同出,不緻殃及池魚。

    即使都不如願,淩、楊二位師尊明晚必要來此盜寶斬妖,縱因道淺力薄,不配裡應外合,臨時告知虛實,總算未虛此行。

     主意剛打點好,那兩道青光已飛近當中三洞門外,忽又停住,不往裡面沖入。

    約有半盞茶時,青光閃處,現出一男一女,俱是玄門裝束。

    男的年約二十多歲,生的猿臂鸢肩,蜂腰鶴膝,眉目英朗,神采奕奕。

    适間青光并未收回,像一條長大青蛇一般,斜繞左肩右脅之間,回環數匝,寒光閃閃,電轉虹飛。

    前胸還挂着一張與他人一般長的大弓。

    背後斜背着一個矢囊,箭長七八尺,有茶杯般粗細,共是八支,箭鍊上直泛烏光,射出數尺以外。

    女的年紀比男的略小,長身玉立,姿容雅秀,顧盼英武。

    腰間挂着一個革囊,鼓繃繃的,不知中貯何物。

    所用青光,也和男的一樣,斜繞肩脅數匝。

    現身之後,互相指點門内,低聲細語,好似有些作難神氣。

    因那洞壁是個圓形,從側面細看,可以觀察中洞以内景物。

    二小見二人法力高強,來時那般勢盛,怎會成功在即,反倒膽怯起來?好生不解。

    忙回首定睛,往當中圓門内仔細一看,當中三洞外面雖然各有一門,裡面卻是通開的一間廣大石室。

    三妖屍各據一榻,仰卧其上,頭朝門外,腳微向裡聚攏。

    每一妖屍的身後洞壁上面,都懸有一團煙霧,簇擁着一個貌相猙獰,比栲栳還大上一倍的奇怪人頭,六隻怪眼齊射兇光,注定三妖屍的腳下,一動不動。

    所看之處,似有一團金光霞彩,被妖屍石榻遮住,看不見是何寶物。

    此外還有一隻奇形怪狀的大鳥,蹲伏在中左二妖屍之側,瞑目若死。

    那壁間怪首,看去雖然醜惡可怖,但是目光呆滞,隻注視到一處,眨也不眨,如泥塑木雕一樣。

    連四外圍繞的濃煙也似呆的,不見飛揚,好似專為吓人而設。

    細加觀察,并無甚過分出奇之處。

    倒是妖屍頭前那三座大鼎形式奇古,金紅黑三色煙光上升結為異彩,鼎腹之下各多出一根半尺粗細的鐵柱插入地底。

     側耳靜聽,隐隐聞得烈火風雷之聲,從鼎中透出。

    更可怪的是,鼎與地皮色質竟是相同,恰似上下連成一體,生根鑄就。

    猛想起來時楊瑾曾說,藏寶穴中妖屍窮奇恐禁法埋伏無功,特地下穿重壤,勾引地肺中的水火風雷,以防萬一。

    鼎腹鐵柱,是通連地肺的樞紐,妖屍高枕無憂,定恃此物。

    所以來人那麼大的本領道法,竟會望門卻步,不敢擅行闖入。

     正揣測間,來人想因妖屍醒覺不遠,臉色益發急遽,又互相商量了幾句。

    那少年忙取下身上佩帶的大弓長箭,照準門内三個怪頭,張弓待發。

    女的意似無奈,秀眉往上一皺,一手拉開腰間革囊,也未見取出甚麼法寶,便身劍合一,化成一道青光,飛将起來。

    這裡少年弓已拉滿,一并排三支長箭,同時帶起一溜烏光,電掣星流,直往妖屍身後壁上怪首飛去。

    二小方以為寶弓寶箭決無虛發,那三個怪頭必被射中無疑。

    誰知那三道烏光一進圓門,鼎上煙花立即搖動。

    三箭剛從妖屍上面越過,說時遲,那時快,就在這一眨眼工夫都不到的當兒,猛見洞内金光一亮,妖屍腳後倏地現出數丈長一張大口,正遮在怪頭前面。

    微一開合之間,大口中便飛射出無數金星紅絲,如狂風卷雪,急浪漩花一般,将三道烏光一齊裹住。

    少年見狀大驚,連忙伸手去招,已是無及,眼看萬千金星紅絲裹定三道烏光,隻吞吐了兩下,便被吸進口去,烏光斂處,無影無蹤。

    壁間怪頭,依然猙獰。

    那張大口也隐而不見。

     咪咪上次和玄兒随了楊、淩二女脫險,見識過聖陵至寶九疑鼎的妙用。

    大口一出現,這才知道三個怪頭目光注視之處,便是妖屍聖陵二寶存放所在。

    虛實已得,好生欣喜。

    隻恨自己法力淺薄,不敢妄入取禍。

    否則乘着妖屍假死之時,縱不全得,至不濟也盜走它一件。

    二小這裡胡思妄想,大禍業已逐漸發作。

     這地底圓穴五洞,系窮奇所辟。

    中洞無華氏,右洞乃子戎敦,左洞窮奇;餘下兩洞,一是妖道鐘敢所居,一是神鸠潛修之所。

    自從盜得了聖陵二寶,無法分贓,三妖屍爾詐我虞,各有私心,誰也不肯放心誰。

    嗣經妖道調處,作為公有之物,同在一處,探幽索隐,窮研玄妙。

    又由窮奇将當中三洞裡面打通,漸漸連各人假死煉形的時辰,都移并在一起,起止出入,一律同時,以示無私。

    妖道日前一死,更增戒心。

    全洞上下内外,廣布妖法,層層設伏。

     自知藏寶地穴無殊天羅地網,加以三屍合力在上面防守警備,無論多大道行的能手,休說盜取二寶,進來也屬萬難。

    隻每日假死都同在一個時辰起止,諸多可慮。

    除用個人數千年煉就的寶鼎發揮妙用,穿透地層,勾通地肺中的水火風雷,以作禦敵之用外,又将後天元神寄向壁間,注定寶物藏處,互為監察。

    另施太陰通靈妙術,使先天元神在煉形之際,與鼎上煙光凝成的異彩蓮花息息相通。

    并将九疑鼎蓋揭開,放置腳後。

    敵人如若侵入,即使各層埋伏禁法全被破去,深入重地,不進三屍假死之室便罷,隻要進了當中三洞的門,擾動煙光上凝結成的彩蓮,三屍的先後天元神有了警覺,立可群起應戰,不愁來人飛上天去。

    再如來人看出有異,或是略知底細,必然人不入内,卻用飛劍法寶去斬那後天元神。

    隻要飛過身去,挨近聖陵至寶,九疑鼎便會發動發揮妙用,化成一張大口,無論來人是多厲害的飛劍法寶,即使僥幸不被收去,也決不能奏絲毫功效。

     這時恰值妖屍修煉形神吃緊之際,忽然警覺有了敵人,照着一切部署,原是有恃無恐。

     況且時限将滿,再遲片刻,即可完成本日功果。

    三屍不謀而合,反正敵人奈何自己不得,已經入網,出路須經室内,逃走不脫,本欲暫時不理,挨到時至,再起擒殺。

    萬不料來人是個勁敵,又誤認正中洞内妖屍是個主體,必更兇惡;卻不知鸠後無華氏當時初與白陽真人苦鬥傷了元氣,打落了好些道行,三妖屍當中,隻他比較最弱。

    一見後羿射陽弩被大口連收去了三箭,不禁又驚又怒,嗣見寶箭雖失,三妖屍一個也未驚醒,仗着本身道法玄妙,猛生一汁,把心一橫,向那女的一打手勢。

    女的便從革囊中取出日前從一個左道妖人手中得來的異寶,然後身劍相合,化成兩道青光,往門内飛去。

    等到飛近妖屍腳後,大口将要出現,倏地往回一收。

    飛劍與身相合,不比别的法寶易于閃失,大口放出金星紅絲一裹,未被裹住。

    兩道青光略分上下,似閃電一般掣将轉來,飛到妖屍胸前,雙雙先後往下一落,仿佛似有東西阻住。

    少年男女似早料到妖屍有禁法護身,一面運用玄功,雙雙向妖屍頸腹間絞去;同時女的将适取法寶豁出失落不要,全數施展出來;男的又從青光中發出昆侖門下降魔至寶,一團藍光,打向妖屍頭上,爆散開來。

    這四下夾攻,女的所用法寶又是左道旁門中所煉最狠惡污穢的三陰神鉛滅陽彈,共是四十九個,專破煉氣煉神人的毒物,妖屍怎能禁受。

    三屍為防暗算,身外設有五行挪移禁制與兩儀護體之法,即使有人用法寶乘隙來傷,隻要元神不死,并無妨害。

     也是無華氏運數當終,該遭此劫,遇見這樣對頭克星。

    偏生又因敵人來勢甚惡,一時小心過甚,恐九疑鼎無人主持,隻能防守,威力有限,意欲起身禦敵。

    恰在些時,将先後天元神一齊複正,想使用九疑鼎,連人帶劍一齊收去。

    頭剛一擡,猛見青光中迸出一團藍晶晶的精光,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