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回 一篑虧功 橋陵失寶 浃旬有難 古墓羁身
關燈
小
中
大
偷入,觸動玄機,決不緻于發射。
當下便料到要應恩師前言,被妖屍捷足先登,把來時高興,無形中打消一半。
再往前時,那神箭竟到處都有,四處散射,不下四五十枝。
算計那箭發射之時,必然猛烈。
隻是途中不見來人受傷痕迹,聖陵異寶多半失去。
懊喪之餘,尚存希冀,便在寝門外又跪拜通誠了一番,方行起身走入。
發現神箭之後,恐陵内或許還有埋伏,益發戒備前行。
才一入門,便聞異香。
那座内寝廣約八九畝,形式正方,四壁雕刻着許多戰迹。
迎面一座數丈長方的石案,上設樽俎鼎彜之類的祭器。
案前地上,有九座大鼎。
兩旁一面一個大油釜,釜中各有一朵萬年燈,燈油還存大半,光焰停勻,靜沉沉的,高達尺許。
聖帝真靈,便停在案後石榻懸棺之上。
楊瑾滿腹虔敬,不敢谛視,隻覺身材奇偉,沒有看見面目。
靈前及左右有好些頂盔披甲、執戟佩弓的衛士端然正立,服飾奇古,身材高大。
先還當是木石制成的古誦,再一審視,個個神态欲活。
除因年代湮遠,身子已與木石同化外,一切均與生人無異,才看出都是當時效忠自殉之臣。
端的是莊嚴肅穆,别有一番景象。
這時楊瑾雖知事前有人來過,聖陵至寶十有九已被妖屍盜走。
但是内寝尚有其它埋伏,神箭威力厲害,或許能将妖屍驚走,心中尚存着萬一之想。
及至照着芬陀大師所說,敬謹戒慎着走向五鼎後面藏寶之處一看,那兩件聖陵至寶早已不翼而飛。
失寶之事,原在意中,雖未過分驚愕,卻是悔恨非常,不該不守師戒,苦追窮寇,以緻白費許多心力。
此去白陽山向妖屍取寶,還不知要有多少險阻艱難。
正在尋思懊喪,轉身時不小心,身子将靈前長案碰了一下。
立時一陣香風過處,隐隐聽得四壁金鐵交鳴之聲,靈前執戟衛士躍躍欲動,面上似有怒容。
恐渎聖靈,不敢再延時刻,連忙倒身退出。
到了門外,又恭恭敬敬跪祝了一番,四壁金鐵之聲方始漸止。
等将甬路走完,方要行法破土上升,前面寶光照處,忽然瞥見甬道入口處壁間挂着一個柬帖。
取下一看,乃是追雲叟白谷逸所留。
大意說:因受東海三仙諸道友之托,得知妖屍和楊瑾競向聖陵取寶,先到先得之事。
偏生群仙都在這些日内有事不能分身。
追雲叟也是如此,為了楊瑾,還少了許多修為,特地丢下一半功行趕來,已被妖屍捷足先登,在楊瑾到的前兩日,聖陵剛開放的下半夜,将至寶盜走。
知楊瑾随後必到,但是此時尚有他事,不是見面時機,留此代面。
請楊瑾乘着妖屍寶剛到手,不能深悉其中妙用,速往白陽山一行,雖難免旬日困身之厄,終必得手,自己也要随後趕去相助。
楊瑾一算時日,如在歧山陷入魔陣的前半日就從地下行法遁走,還來得及,可以趕上。
先是疏忽,輕敵吃虧;未後卻受了謹慎的害,萬想不到胡嘉地底下沒有埋伏玄陰神幕。
這一陰錯陽差,全功盡棄,後悔已自無及。
難受了一陣,無法,隻得重振精神,駕起遁光,往白陽山飛去。
劍光迅速,一路并無阻隔,不消半日,飛到妖屍無華氏父子的墓穴外面落下。
這時已是第二日的晨間,朝墩融融,正照谷中,樹色山光,秀潤欲滴。
楊瑾心事在懷,無暇留連景物。
因穴中情形已承芬陀大師解說過,心裡一忙,略一端詳内外形勢,看看有無妖法埋伏,便往洞中走進。
原意潛蹤深入,先窺好虛實和藏寶之所,盜出聖陵至寶,再和妖屍動手,以免又再疏忽,應那旬日困身之厄。
偏生數有前定,一任楊瑾事前打算得好好的,中途仍生變故。
幾緻禍遭不測。
楊瑾本是隐身入洞,剛入洞行沒多遠,便見前面内洞深處有幾點星光出現,明滅閃動,變幻不定。
楊瑾知是内洞的神燈妖火,并沒怎樣在意。
及至又前行了裡許,忽遇木栅阻隔。
那木栅看隻半截,由外可以觀内,但是暗藏無邊阻力,尋常飛越不過。
楊瑾識得禁法妙用,便也運用玄功,用五行克制之法沖了過去。
楊瑾潛光匿影,本來不易為妖屍覺察。
無巧不巧,恰值那隻妖鳥正在白陽真人那塊怪碑後面瞑目假寐,生人一到裡面,怪碑禁法便自發動。
楊瑾見碑前一個怪物飛撲上來,知也是禁法作用,恐将妖屍驚動,不去破它,仗着隐了身形,便用遁法讓過。
可是那妖鳥何等靈警,已自警醒,怪鳴報警。
穴中妖屍、妖道立時覺察。
個中窮奇最是險詐多謀,首先飛出一看,洞底禁法俱已發動,妖鳥四處追逐,不見人影。
知來人是個勁敵,恐妖鳥有失,一面出聲喝止,一面退入穴中,與妖道等設下詭計,誘敵入阱。
楊瑾剛讓過怪物,不見怪鳥來撲,料知此物嗅覺必靈,意欲暗中下手,沒有施展法寶。
正尋思避讓間,忽聽前面不遠起了怪聲,黑暗中似有一個高大人影往後隐去。
同時碧光閃爍,妖鳥與那幾點星光全都不見。
雖知驚動敵人,心中還想暗中入内,探明敵情再說,故仍舊隐身前行。
這時妖屍和妖道暗中已排好陣法相候,楊瑾一去,恰巧落入他們的圈套。
任是怎樣小心,無奈妖屍有萬年道行,神出鬼沒,變化無窮,倉猝間哪裡觀察得透。
就這樣,妖屍尚恐來人機警,不易上當,等一切布置停當,又命妖道師徒連同妖鳥,故意裝作尋覓敵人,将法寶飛刃等放起,四下搜索。
楊瑾進到墓門内寝之外,不見敵人出戰,方在疑慮,忽然先後兩道黃光從門内飛出,滿處盤繞。
接着妖鳥出現,又有許多妖火紅光四散飛奔。
雖知妖屍道力不比尋常,法力決不止此,未存輕敵之念,仍估量敵人看不見自己,所以放出法寶,胡亂擊刺,有心不去睬它。
偏那妖鳥追定自己身後不舍,有一次竟差點沒被啄上。
暗想此鳥能聞嗅尋體,如不除去,終覺讨厭。
況且敵人已有覺察,因知自己深入,防備更嚴,也難下手。
當下想了個計策:從法寶囊内取出前生所煉的五火須彌針與七支坎離梭,準備殺死妖鳥。
假意和那些黃光妖火對敵不勝,往外退出。
自己卻從紛亂中暗隐身形,乘隙入門。
反正二寶經過兩世修為,已與身合,便是暫時失落,終可收回,何況未必。
主意打定,一出手,先是五道極細的紅光直取妖鳥。
接着又是七根紫熒熒數尺長的光華,與妖道師徒的黃光妖火鬥在一起。
那五火神針專射妖物七竅,原極厲害。
誰知妖鳥竟然不畏,昂頸一聲怪嘯,便飛出三個綠火球,将神針敵住。
楊瑾見狀,方知此鳥也非易與,不耐久戰。
暗運玄功,一指二寶,便作勢往外飛去,一面忙着進入墓門。
到了内寝一看,有一個空石榻,地下立着不少古屍。
兩旁也有兩個大油釜,比聖陵所見略小一些,隻釜中燈火不一樣,光焰熒熒,正是初入洞時所見妖火。
細看四壁,隻是一間極高大的石室,除入口外,并無通路。
那些古屍靈的裝束身容,都是當時從殉之人,與芬陀大師
當下便料到要應恩師前言,被妖屍捷足先登,把來時高興,無形中打消一半。
再往前時,那神箭竟到處都有,四處散射,不下四五十枝。
算計那箭發射之時,必然猛烈。
隻是途中不見來人受傷痕迹,聖陵異寶多半失去。
懊喪之餘,尚存希冀,便在寝門外又跪拜通誠了一番,方行起身走入。
發現神箭之後,恐陵内或許還有埋伏,益發戒備前行。
才一入門,便聞異香。
那座内寝廣約八九畝,形式正方,四壁雕刻着許多戰迹。
迎面一座數丈長方的石案,上設樽俎鼎彜之類的祭器。
案前地上,有九座大鼎。
兩旁一面一個大油釜,釜中各有一朵萬年燈,燈油還存大半,光焰停勻,靜沉沉的,高達尺許。
聖帝真靈,便停在案後石榻懸棺之上。
楊瑾滿腹虔敬,不敢谛視,隻覺身材奇偉,沒有看見面目。
靈前及左右有好些頂盔披甲、執戟佩弓的衛士端然正立,服飾奇古,身材高大。
先還當是木石制成的古誦,再一審視,個個神态欲活。
除因年代湮遠,身子已與木石同化外,一切均與生人無異,才看出都是當時效忠自殉之臣。
端的是莊嚴肅穆,别有一番景象。
這時楊瑾雖知事前有人來過,聖陵至寶十有九已被妖屍盜走。
但是内寝尚有其它埋伏,神箭威力厲害,或許能将妖屍驚走,心中尚存着萬一之想。
及至照着芬陀大師所說,敬謹戒慎着走向五鼎後面藏寶之處一看,那兩件聖陵至寶早已不翼而飛。
失寶之事,原在意中,雖未過分驚愕,卻是悔恨非常,不該不守師戒,苦追窮寇,以緻白費許多心力。
此去白陽山向妖屍取寶,還不知要有多少險阻艱難。
正在尋思懊喪,轉身時不小心,身子将靈前長案碰了一下。
立時一陣香風過處,隐隐聽得四壁金鐵交鳴之聲,靈前執戟衛士躍躍欲動,面上似有怒容。
恐渎聖靈,不敢再延時刻,連忙倒身退出。
到了門外,又恭恭敬敬跪祝了一番,四壁金鐵之聲方始漸止。
等将甬路走完,方要行法破土上升,前面寶光照處,忽然瞥見甬道入口處壁間挂着一個柬帖。
取下一看,乃是追雲叟白谷逸所留。
大意說:因受東海三仙諸道友之托,得知妖屍和楊瑾競向聖陵取寶,先到先得之事。
偏生群仙都在這些日内有事不能分身。
追雲叟也是如此,為了楊瑾,還少了許多修為,特地丢下一半功行趕來,已被妖屍捷足先登,在楊瑾到的前兩日,聖陵剛開放的下半夜,将至寶盜走。
知楊瑾随後必到,但是此時尚有他事,不是見面時機,留此代面。
請楊瑾乘着妖屍寶剛到手,不能深悉其中妙用,速往白陽山一行,雖難免旬日困身之厄,終必得手,自己也要随後趕去相助。
楊瑾一算時日,如在歧山陷入魔陣的前半日就從地下行法遁走,還來得及,可以趕上。
先是疏忽,輕敵吃虧;未後卻受了謹慎的害,萬想不到胡嘉地底下沒有埋伏玄陰神幕。
這一陰錯陽差,全功盡棄,後悔已自無及。
難受了一陣,無法,隻得重振精神,駕起遁光,往白陽山飛去。
劍光迅速,一路并無阻隔,不消半日,飛到妖屍無華氏父子的墓穴外面落下。
這時已是第二日的晨間,朝墩融融,正照谷中,樹色山光,秀潤欲滴。
楊瑾心事在懷,無暇留連景物。
因穴中情形已承芬陀大師解說過,心裡一忙,略一端詳内外形勢,看看有無妖法埋伏,便往洞中走進。
原意潛蹤深入,先窺好虛實和藏寶之所,盜出聖陵至寶,再和妖屍動手,以免又再疏忽,應那旬日困身之厄。
偏生數有前定,一任楊瑾事前打算得好好的,中途仍生變故。
幾緻禍遭不測。
楊瑾本是隐身入洞,剛入洞行沒多遠,便見前面内洞深處有幾點星光出現,明滅閃動,變幻不定。
楊瑾知是内洞的神燈妖火,并沒怎樣在意。
及至又前行了裡許,忽遇木栅阻隔。
那木栅看隻半截,由外可以觀内,但是暗藏無邊阻力,尋常飛越不過。
楊瑾識得禁法妙用,便也運用玄功,用五行克制之法沖了過去。
楊瑾潛光匿影,本來不易為妖屍覺察。
無巧不巧,恰值那隻妖鳥正在白陽真人那塊怪碑後面瞑目假寐,生人一到裡面,怪碑禁法便自發動。
楊瑾見碑前一個怪物飛撲上來,知也是禁法作用,恐将妖屍驚動,不去破它,仗着隐了身形,便用遁法讓過。
可是那妖鳥何等靈警,已自警醒,怪鳴報警。
穴中妖屍、妖道立時覺察。
個中窮奇最是險詐多謀,首先飛出一看,洞底禁法俱已發動,妖鳥四處追逐,不見人影。
知來人是個勁敵,恐妖鳥有失,一面出聲喝止,一面退入穴中,與妖道等設下詭計,誘敵入阱。
楊瑾剛讓過怪物,不見怪鳥來撲,料知此物嗅覺必靈,意欲暗中下手,沒有施展法寶。
正尋思避讓間,忽聽前面不遠起了怪聲,黑暗中似有一個高大人影往後隐去。
同時碧光閃爍,妖鳥與那幾點星光全都不見。
雖知驚動敵人,心中還想暗中入内,探明敵情再說,故仍舊隐身前行。
這時妖屍和妖道暗中已排好陣法相候,楊瑾一去,恰巧落入他們的圈套。
任是怎樣小心,無奈妖屍有萬年道行,神出鬼沒,變化無窮,倉猝間哪裡觀察得透。
就這樣,妖屍尚恐來人機警,不易上當,等一切布置停當,又命妖道師徒連同妖鳥,故意裝作尋覓敵人,将法寶飛刃等放起,四下搜索。
楊瑾進到墓門内寝之外,不見敵人出戰,方在疑慮,忽然先後兩道黃光從門内飛出,滿處盤繞。
接着妖鳥出現,又有許多妖火紅光四散飛奔。
雖知妖屍道力不比尋常,法力決不止此,未存輕敵之念,仍估量敵人看不見自己,所以放出法寶,胡亂擊刺,有心不去睬它。
偏那妖鳥追定自己身後不舍,有一次竟差點沒被啄上。
暗想此鳥能聞嗅尋體,如不除去,終覺讨厭。
況且敵人已有覺察,因知自己深入,防備更嚴,也難下手。
當下想了個計策:從法寶囊内取出前生所煉的五火須彌針與七支坎離梭,準備殺死妖鳥。
假意和那些黃光妖火對敵不勝,往外退出。
自己卻從紛亂中暗隐身形,乘隙入門。
反正二寶經過兩世修為,已與身合,便是暫時失落,終可收回,何況未必。
主意打定,一出手,先是五道極細的紅光直取妖鳥。
接着又是七根紫熒熒數尺長的光華,與妖道師徒的黃光妖火鬥在一起。
那五火神針專射妖物七竅,原極厲害。
誰知妖鳥竟然不畏,昂頸一聲怪嘯,便飛出三個綠火球,将神針敵住。
楊瑾見狀,方知此鳥也非易與,不耐久戰。
暗運玄功,一指二寶,便作勢往外飛去,一面忙着進入墓門。
到了内寝一看,有一個空石榻,地下立着不少古屍。
兩旁也有兩個大油釜,比聖陵所見略小一些,隻釜中燈火不一樣,光焰熒熒,正是初入洞時所見妖火。
細看四壁,隻是一間極高大的石室,除入口外,并無通路。
那些古屍靈的裝束身容,都是當時從殉之人,與芬陀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