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回 偷秘籍 密煉花煞罡 聚陰魂 暗設玄牝陣
關燈
小
中
大
那道銀光,更是當年淩雪鴻常用之物,不知有多少邪魔外道,死在這銀光之下。
料定來人必是淩雪鴻轉劫的楊瑾無疑,不禁大吃一驚,不敢亂施妖法抵擋,忙将保護法器的那道劍光飛上前去迎敵。
不想楊瑾天性疾惡,又加畢修是本門敗類,兩世深仇,恨之切骨。
知他奸狡刁頑,動手時早有成算,特地将兩件法寶同時施為,使他措手不及。
寶刀銀光,畢修用本門飛劍還可支持些時。
那法華金輪乃神尼芬陀佛門降魔異寶,勢又迅急,如何能以抵禦。
劍光化成一道長虹,剛飛上去将金霞銀光抵住,正待伸手取了法器遁走,就這瞬息之間,倏地眼前銀光奇亮,飛劍竟被裹住,絞在一起。
同時那百丈金霞由分而合,直向法壇上當頭罩下。
事出倉猝,萬分危急。
畢修如稍緩須臾,隻要被黃霞籠罩,縱能用魔教中赤屍遁法僥幸逃得活命,也必帶重傷無疑,還算他臨危知機,應變神速,一見來勢猛疾,自知萬無幸理,終是逃命事大,顧不得再搶壇上法器,忙即施展赤屍遁法,咬破舌尖,往上一噴。
立時法台上起了一片血光,煙霧蒙蒙中現出許多與畢修身貌相同的幻影,四散奔逃,真身卻從血光煙雲中逃走。
楊瑾眼看敵人授首,一見這等情狀,還不知畢修逃出圈外,隻料是分身化形之法,大喝道:"無知妖道!這等障眼法兒,也敢賣弄!"一指寶輪,那百丈金霞便奔流激湍般向四方八面數百畝方圓分散開來,将幻影、法台一齊罩住。
再喝一聲:"疾!"金霞飙輪電禦,疾轉了數十百次,一聲爆響,壇上法器首先破裂,氛煙淨掃處,所有法壇上的幡幢及一切法器等品,全數絞為灰燼。
楊瑾先見許多幻影,俱為金霞籠罩,無一漏網,以為内中當有真身,不及逃遁。
事後仔細一看,幻影全滅,所毀之物各有痕迹,惟獨畢修屍首不見,更無絲毫殘餘之迹,才知中計,吃他暗施妖法逃走。
下手如此周密神速,仍未使其伏誅,心中好生不快。
再看木樁上的孕婦,早在事前慘死。
畢修先時隻顧強令厲魄入竅,加重祭煉,再被寶光一照,業已煙消骨碎,返魂無術,隻得任之。
妖道雖可痛恨,但當場被逃去,急切間定難尋覓。
聖陵取寶,為日無多,不宜再作耽延。
既然此賊尚在人間,訪出底細,歸來除他未晚,目前還是取寶要緊。
說時遲,那時快,先後還不到半盞茶的光景。
原意收了畢修飛劍,行法葬了死孕婦,免其暴骨山野,便自往聖陵進發。
可是銀光和飛劍還糾纏在一起。
按說敵人遁走,無人主持,又是原先本門中的飛劍,收起來本極容易。
等主意打定,去收時,頗覺費力。
二次又運用玄功,往回一招,寶刃銀光才裹住敵人飛劍,緩緩降落下來。
等到離身三丈,忽然加快,以為無事。
剛将寶刀、飛劍分開,伸手待收,那飛劍倏地比電還疾,嗖嗖嗖一片破空之聲,徑往斜刺裡飛射出去。
楊瑾先見敵人逃後,飛劍仍與寶刀相持,已疑敵人不舍此劍,潛身暗處,其逃不遠。
運用慧目四處細查,又不見一點妖氛邪氣,好生奇怪,收時頗為留意。
繼見由難轉易,快要到手,才放了心。
哪知先疑已差,自身該有那旬日墓穴之災。
畢修就此棄劍而逃,本可無事,偏生他神雷之劫肇因于此,也難幸免。
當時雖得脫身,終不舍那飛劍,見被銀光裹住,知道厲害,不敢明收。
先是暗運真氣,強争無效。
同時又見楊瑾四外谛視,料已生疑,恐被覺察,忽生急智,将身躲離遠些,以備逃時容易。
一面行險,将劍光由緩而速,逐漸放松。
心想:"萬一仇敵業已看破行藏,始終用銀光将劍裹住收去,那是活該晦氣。
原是他本門之物,一落人手,略加吐納習練,便能運用自如,休想失而複得。
否則,二寶一分,稍有間隙,立可火速收回逃走。
"打好如意算盤,暗運玄功,靜待時機之來。
因他出身正派門下,人又奸詐非常,知用妖法隐身近處,必被看破。
雖用邪術遁走,隐起時,卻冒膽改用追雲叟所傳隐形之法。
楊瑾見無妖氣,暫時被他瞞過,稍微輕敵,疏忽了些,便中詭計,那飛劍竟被他收去,如何不氣。
匆匆不暇再計别的,喝得一聲:"好個大膽的妖逆!"腳頓處,便駕遁光照準劍光去處,破空飛起,電射般追去。
畢修身劍業已合一,真如喪家之犬,連劍光一齊隐卻,舍更是舍不得,急不如快,又無潛光斂影之能,拼命奔逃了一陣。
回望敵人緊迫不舍,早晚被她追上,便是死數,心中又恨又急。
正在無可奈何,猛想起自己真個是臨事心迷,其蠢到了極處。
師父胡嘉受許飛娘重托,日夜在歧山頂上候她不着,難得相逢狹路,正好引她入伏。
為何不擇方向,一味亂逃,豈非自讨苦處?一看前途所經方向,正與歧山并行,相隔還不算遠,變計改向,還來得及,忙即一催遁光,往左側斜飛出去。
楊瑾追了一陣,逐漸追近,方拟再近一些,便可施展法寶。
一見畢修改了方向,自然不舍,追得又近了些。
猛一眼看見歧山在望,想起恩師行時諄囑。
暗忖:"這厮鬼祟百出,莫要真個為了追他,遇見強敵,誤了事機。
"想到這裡,微一停頓,遁光便慢了下來。
一咬銀牙,正待轉身。
畢修已經飛出老遠,偶一回顧,敵人大有轉身之勢,哪肯輕放。
深知楊瑾前生心性剛烈,适遇情形仍然未改。
前面歧山不遠,既不來追,正可勻出工夫施為。
知道反追上去激她,不患她不入伏中計。
當下忙從囊内取出胡嘉傳授的七面妖旗,先用一面往空一擲,立時便有一道五色煙光上沖霄漢,然後回身追趕。
裝作不認得楊瑾神氣,大喝道:"大膽狗丫頭,叫甚麼名字?竟敢暗算你畢真人。
前面我已設下仙法,為何知難而退?莫非怕本真人将你擒住作爐鼎麼。
"楊瑾停追斜飛并沒有多遠,忽覺後面有了破空之聲。
回身一看,畢修竟敢追來,身後有一幢五色妖雲上升,仿佛有恃。
又聽出言不遜,不禁大怒。
暗付:"适見這厮雖隔多年,并無甚出奇伎倆。
生前勁敵多半死亡,難道恩師所說歧山之伏,竟是此賊不成?"正忿怒狐疑間,畢修出語越發污穢,人卻遙對不前。
楊瑾想就此退走,心實不甘,便一催光,二次追去。
滿拟破了妖法,見機退走,不同他伏誅與否,反正決不多延時刻。
心裡雖想得好,事卻大謬不然。
追了一程,眼望前面,畢修收了飛劍,隐身妖雲之中。
便将法華金剛輪取出,百丈金霞飛轉處,煙雲盡掃,畢修不見。
正待回身,前面又有第二幢妖雲升起,畢修又複現身,追來辱罵。
氣恨不過,又追,迫近妖雲,使金輪一照,二次又複化去。
第三幢妖雲又在遠處與畢修相次出現。
明知誘敵,一則怒恨按捺不住,二則疾惡輕敵之心太甚。
似這樣三次過去,已離岐山鳳凰嶺不過裡許。
楊瑾氣得把心一橫:"此賊如此可惡!休說我有至寶護身,縱有妖陣,也困我不住。
來時恩師隻說到後三日中,聖陵開放,未說一準時日。
現在是期前趕往,盡有餘閑,不見得便為此所誤。
縱落此賊算計,為妖屍捷足先登,仍可跟蹤趕往。
惡氣難消,今日豁出受旬日困苦,甯甘誤事,也必将此賊殺死。
"想到這裡,便催動遁光,往前追去,似這樣連沖破了五幢妖雲。
畢修見已經誘至歧山鳳凰嶺地邊上,還不見胡嘉現身迎敵。
敵人遁光裡放出萬道金霞,所過之處,邪氣似風卷殘雲一般,休想抵禦分毫。
七面妖旗,隻剩了兩面。
來勢比電還疾,眼看趕近。
再有片刻工夫,這第六、七面妖旗一毀,定被追上。
要是胡嘉恰在此時他往,自己又不明魔陣用法,豈非死路?忙中無奈,隻得豁出棄去那口飛劍,仍照先前隐身遁走,方為上策。
主意想好,前面咫尺,便是第六幢妖雲所在之處,偶一回顧,楊瑾追離身後僅有數十丈之遙。
一催劍光,身剛飛入妖雲之中,身後金霞已經射到,知道不妙。
胡嘉處心積慮,在此候敵,已非一日,不緻離開。
想是看出敵人勢大,知難而退,故意不出交鋒。
危機頃刻,再一味逃下去,追上準死無疑。
當時驚慌失措,便借着煙雲隐蔽這分秒之間,顧不得再施展第七面妖旗誘敵,一指劍光,離卻本身,仍舊往前飛去,緊接着行法隐了身形,往斜刺裡逃走。
原意楊瑾必朝劍光追趕,仍可誘敵更進;即便不能,僅隻飛劍被她收去,也可無害。
誰知楊瑾先時疏忽,被他瞞過,上了一次當,業已留心,早就防到他又施故伎。
再加畢修分光隐遁之時,金輪寶光恰巧射到。
楊瑾見前面煙雲盡處,人影一閃,劍光稍停了停,仍舊朝前飛去,知他舍劍圖逃。
同時又想起畢修原在追雲叟門下,适才定用的本門隐身之法,所以看不出妖氣來。
雖然看破,心裡還拿他不定,一面運用玄功,試一收那劍光,竟是随手飛來。
愈知所料不差,畢修仍在近處,逃走未遠。
忙停下遁光,再用本門禁法,去破那隐身之法。
畢修因先時收劍,才被敵人看破,幾緻性命莫保。
及見胡嘉不出,以為存心怯敵,一時絕望,決意棄劍逃生,不想弄巧成拙。
敵人知微神速,一晃眼工夫,已将飛劍收去。
接着猛覺機伶伶一個冷戰,身上一緊,立時現了身形。
不禁吓了個亡魂皆冒,連忙咬破舌尖,一片血光從口中噴出。
正待化身逃遁,楊瑾法華金輪放出百丈金霞,已經照到。
就在這危機一發之際,倏地眼前一暗,耳聽一人在空中厲聲喝道:"徒兒快往東南退出,待我親拿賤婢。
"畢修聽出是胡嘉口音,心中大喜,徑往東南方遁去。
不提。
這裡楊瑾剛破了畢修隐身之法,放起法華金輪,眼看百丈金霞钊飛電禦,就要将畢修裹住,猛覺眼前奇暗,尖風如箭,刺得遍體生疼,頭上似有千萬斤重物,當頭壓到。
知道陷入埋伏,忙用飛劍圍繞全身,又将法華金輪招回護體。
緊接着将鎮魔諸寶相次施為,化成一團數十畝方圓的金光霞彩,與暗雲濃霧沖突起來。
滿拟邪不勝正,區區妖法,萬萬禁不住佛門至寶一擊。
誰知胡嘉用的是玄陰魔法,有挪移五行、颠倒乾坤之妙,非比尋常。
寶光所照之處,雖将邪霧妖氛沖蕩成一個光衖,可是光霞以外,仍是黑暗非常。
沖蕩轉折了一陣,連方向都分别不出來,更看不見妖人存身何處。
楊瑾見妖陣中除暗影沉沉,不辨東西外,更無别的動靜,先還不甚在意。
後來認定一個方向,照前直沖,憑着沖光迅速,以為總可沖出,與妖人對面,決一勝負。
沖了一陣,前面老是一片深黑,杳無止境。
才想到妖人用的是挪移五行魔法,如不先将陣法破去,似這樣飛行十年,也離不了原處。
正在焦急,覺适才被妖風吹了一下,周身酸痛不已,隻得強自按捺,暫停飛行。
索性和在仙霞嶺遇見許飛娘時一般,盤膝坐在金輪之上,運用金剛禅法打坐。
過有兩三個時辰,剛将身上所中邪氣,用本身真火化盡。
楊瑾正在冥心定性、默運氣機之際,遙聞離身十裡之外高處,畢修向一人低語道:"師父,你既将賤婢困住,怎還不下辣手,等待何時?"另一人答道:"我這九子母天魔玄陰大陣非同小可,無論何派真仙,一經深入内陣,決無幸免。
适才隻怪你膽子太小,已然誘敵到此,眼看深入玄牝,再進裡許,便可出其不意,用玄陰之火,将她煉上三日,全身化為融泥而死。
不想你卻害怕逃走。
我那玄牝法器,設在陣底,原意仍可誘她入陣。
偏生賤婢飛行甚速,又和陣地背道而馳,所用法寶更是神妙,我連用長地之法,僅能将她止留原地,沖不出去。
除了等她心疑易向,掉頭飛行,終難入網。
此時停了多時不動,周身光霞籠罩,必是适才為玄陰之氣所中,周身酸疼,在那裡運用坐功。
此事心急不得,我等以逸待勞。
她身上酸疼一止,見久
料定來人必是淩雪鴻轉劫的楊瑾無疑,不禁大吃一驚,不敢亂施妖法抵擋,忙将保護法器的那道劍光飛上前去迎敵。
不想楊瑾天性疾惡,又加畢修是本門敗類,兩世深仇,恨之切骨。
知他奸狡刁頑,動手時早有成算,特地将兩件法寶同時施為,使他措手不及。
寶刀銀光,畢修用本門飛劍還可支持些時。
那法華金輪乃神尼芬陀佛門降魔異寶,勢又迅急,如何能以抵禦。
劍光化成一道長虹,剛飛上去将金霞銀光抵住,正待伸手取了法器遁走,就這瞬息之間,倏地眼前銀光奇亮,飛劍竟被裹住,絞在一起。
同時那百丈金霞由分而合,直向法壇上當頭罩下。
事出倉猝,萬分危急。
畢修如稍緩須臾,隻要被黃霞籠罩,縱能用魔教中赤屍遁法僥幸逃得活命,也必帶重傷無疑,還算他臨危知機,應變神速,一見來勢猛疾,自知萬無幸理,終是逃命事大,顧不得再搶壇上法器,忙即施展赤屍遁法,咬破舌尖,往上一噴。
立時法台上起了一片血光,煙霧蒙蒙中現出許多與畢修身貌相同的幻影,四散奔逃,真身卻從血光煙雲中逃走。
楊瑾眼看敵人授首,一見這等情狀,還不知畢修逃出圈外,隻料是分身化形之法,大喝道:"無知妖道!這等障眼法兒,也敢賣弄!"一指寶輪,那百丈金霞便奔流激湍般向四方八面數百畝方圓分散開來,将幻影、法台一齊罩住。
再喝一聲:"疾!"金霞飙輪電禦,疾轉了數十百次,一聲爆響,壇上法器首先破裂,氛煙淨掃處,所有法壇上的幡幢及一切法器等品,全數絞為灰燼。
楊瑾先見許多幻影,俱為金霞籠罩,無一漏網,以為内中當有真身,不及逃遁。
事後仔細一看,幻影全滅,所毀之物各有痕迹,惟獨畢修屍首不見,更無絲毫殘餘之迹,才知中計,吃他暗施妖法逃走。
下手如此周密神速,仍未使其伏誅,心中好生不快。
再看木樁上的孕婦,早在事前慘死。
畢修先時隻顧強令厲魄入竅,加重祭煉,再被寶光一照,業已煙消骨碎,返魂無術,隻得任之。
妖道雖可痛恨,但當場被逃去,急切間定難尋覓。
聖陵取寶,為日無多,不宜再作耽延。
既然此賊尚在人間,訪出底細,歸來除他未晚,目前還是取寶要緊。
說時遲,那時快,先後還不到半盞茶的光景。
原意收了畢修飛劍,行法葬了死孕婦,免其暴骨山野,便自往聖陵進發。
可是銀光和飛劍還糾纏在一起。
按說敵人遁走,無人主持,又是原先本門中的飛劍,收起來本極容易。
等主意打定,去收時,頗覺費力。
二次又運用玄功,往回一招,寶刃銀光才裹住敵人飛劍,緩緩降落下來。
等到離身三丈,忽然加快,以為無事。
剛将寶刀、飛劍分開,伸手待收,那飛劍倏地比電還疾,嗖嗖嗖一片破空之聲,徑往斜刺裡飛射出去。
楊瑾先見敵人逃後,飛劍仍與寶刀相持,已疑敵人不舍此劍,潛身暗處,其逃不遠。
運用慧目四處細查,又不見一點妖氛邪氣,好生奇怪,收時頗為留意。
繼見由難轉易,快要到手,才放了心。
哪知先疑已差,自身該有那旬日墓穴之災。
畢修就此棄劍而逃,本可無事,偏生他神雷之劫肇因于此,也難幸免。
當時雖得脫身,終不舍那飛劍,見被銀光裹住,知道厲害,不敢明收。
先是暗運真氣,強争無效。
同時又見楊瑾四外谛視,料已生疑,恐被覺察,忽生急智,将身躲離遠些,以備逃時容易。
一面行險,将劍光由緩而速,逐漸放松。
心想:"萬一仇敵業已看破行藏,始終用銀光将劍裹住收去,那是活該晦氣。
原是他本門之物,一落人手,略加吐納習練,便能運用自如,休想失而複得。
否則,二寶一分,稍有間隙,立可火速收回逃走。
"打好如意算盤,暗運玄功,靜待時機之來。
因他出身正派門下,人又奸詐非常,知用妖法隐身近處,必被看破。
雖用邪術遁走,隐起時,卻冒膽改用追雲叟所傳隐形之法。
楊瑾見無妖氣,暫時被他瞞過,稍微輕敵,疏忽了些,便中詭計,那飛劍竟被他收去,如何不氣。
匆匆不暇再計别的,喝得一聲:"好個大膽的妖逆!"腳頓處,便駕遁光照準劍光去處,破空飛起,電射般追去。
畢修身劍業已合一,真如喪家之犬,連劍光一齊隐卻,舍更是舍不得,急不如快,又無潛光斂影之能,拼命奔逃了一陣。
回望敵人緊迫不舍,早晚被她追上,便是死數,心中又恨又急。
正在無可奈何,猛想起自己真個是臨事心迷,其蠢到了極處。
師父胡嘉受許飛娘重托,日夜在歧山頂上候她不着,難得相逢狹路,正好引她入伏。
為何不擇方向,一味亂逃,豈非自讨苦處?一看前途所經方向,正與歧山并行,相隔還不算遠,變計改向,還來得及,忙即一催遁光,往左側斜飛出去。
楊瑾追了一陣,逐漸追近,方拟再近一些,便可施展法寶。
一見畢修改了方向,自然不舍,追得又近了些。
猛一眼看見歧山在望,想起恩師行時諄囑。
暗忖:"這厮鬼祟百出,莫要真個為了追他,遇見強敵,誤了事機。
"想到這裡,微一停頓,遁光便慢了下來。
一咬銀牙,正待轉身。
畢修已經飛出老遠,偶一回顧,敵人大有轉身之勢,哪肯輕放。
深知楊瑾前生心性剛烈,适遇情形仍然未改。
前面歧山不遠,既不來追,正可勻出工夫施為。
知道反追上去激她,不患她不入伏中計。
當下忙從囊内取出胡嘉傳授的七面妖旗,先用一面往空一擲,立時便有一道五色煙光上沖霄漢,然後回身追趕。
裝作不認得楊瑾神氣,大喝道:"大膽狗丫頭,叫甚麼名字?竟敢暗算你畢真人。
前面我已設下仙法,為何知難而退?莫非怕本真人将你擒住作爐鼎麼。
"楊瑾停追斜飛并沒有多遠,忽覺後面有了破空之聲。
回身一看,畢修竟敢追來,身後有一幢五色妖雲上升,仿佛有恃。
又聽出言不遜,不禁大怒。
暗付:"适見這厮雖隔多年,并無甚出奇伎倆。
生前勁敵多半死亡,難道恩師所說歧山之伏,竟是此賊不成?"正忿怒狐疑間,畢修出語越發污穢,人卻遙對不前。
楊瑾想就此退走,心實不甘,便一催光,二次追去。
滿拟破了妖法,見機退走,不同他伏誅與否,反正決不多延時刻。
心裡雖想得好,事卻大謬不然。
追了一程,眼望前面,畢修收了飛劍,隐身妖雲之中。
便将法華金剛輪取出,百丈金霞飛轉處,煙雲盡掃,畢修不見。
正待回身,前面又有第二幢妖雲升起,畢修又複現身,追來辱罵。
氣恨不過,又追,迫近妖雲,使金輪一照,二次又複化去。
第三幢妖雲又在遠處與畢修相次出現。
明知誘敵,一則怒恨按捺不住,二則疾惡輕敵之心太甚。
似這樣三次過去,已離岐山鳳凰嶺不過裡許。
楊瑾氣得把心一橫:"此賊如此可惡!休說我有至寶護身,縱有妖陣,也困我不住。
來時恩師隻說到後三日中,聖陵開放,未說一準時日。
現在是期前趕往,盡有餘閑,不見得便為此所誤。
縱落此賊算計,為妖屍捷足先登,仍可跟蹤趕往。
惡氣難消,今日豁出受旬日困苦,甯甘誤事,也必将此賊殺死。
"想到這裡,便催動遁光,往前追去,似這樣連沖破了五幢妖雲。
畢修見已經誘至歧山鳳凰嶺地邊上,還不見胡嘉現身迎敵。
敵人遁光裡放出萬道金霞,所過之處,邪氣似風卷殘雲一般,休想抵禦分毫。
七面妖旗,隻剩了兩面。
來勢比電還疾,眼看趕近。
再有片刻工夫,這第六、七面妖旗一毀,定被追上。
要是胡嘉恰在此時他往,自己又不明魔陣用法,豈非死路?忙中無奈,隻得豁出棄去那口飛劍,仍照先前隐身遁走,方為上策。
主意想好,前面咫尺,便是第六幢妖雲所在之處,偶一回顧,楊瑾追離身後僅有數十丈之遙。
一催劍光,身剛飛入妖雲之中,身後金霞已經射到,知道不妙。
胡嘉處心積慮,在此候敵,已非一日,不緻離開。
想是看出敵人勢大,知難而退,故意不出交鋒。
危機頃刻,再一味逃下去,追上準死無疑。
當時驚慌失措,便借着煙雲隐蔽這分秒之間,顧不得再施展第七面妖旗誘敵,一指劍光,離卻本身,仍舊往前飛去,緊接着行法隐了身形,往斜刺裡逃走。
原意楊瑾必朝劍光追趕,仍可誘敵更進;即便不能,僅隻飛劍被她收去,也可無害。
誰知楊瑾先時疏忽,被他瞞過,上了一次當,業已留心,早就防到他又施故伎。
再加畢修分光隐遁之時,金輪寶光恰巧射到。
楊瑾見前面煙雲盡處,人影一閃,劍光稍停了停,仍舊朝前飛去,知他舍劍圖逃。
同時又想起畢修原在追雲叟門下,适才定用的本門隐身之法,所以看不出妖氣來。
雖然看破,心裡還拿他不定,一面運用玄功,試一收那劍光,竟是随手飛來。
愈知所料不差,畢修仍在近處,逃走未遠。
忙停下遁光,再用本門禁法,去破那隐身之法。
畢修因先時收劍,才被敵人看破,幾緻性命莫保。
及見胡嘉不出,以為存心怯敵,一時絕望,決意棄劍逃生,不想弄巧成拙。
敵人知微神速,一晃眼工夫,已将飛劍收去。
接着猛覺機伶伶一個冷戰,身上一緊,立時現了身形。
不禁吓了個亡魂皆冒,連忙咬破舌尖,一片血光從口中噴出。
正待化身逃遁,楊瑾法華金輪放出百丈金霞,已經照到。
就在這危機一發之際,倏地眼前一暗,耳聽一人在空中厲聲喝道:"徒兒快往東南退出,待我親拿賤婢。
"畢修聽出是胡嘉口音,心中大喜,徑往東南方遁去。
不提。
這裡楊瑾剛破了畢修隐身之法,放起法華金輪,眼看百丈金霞钊飛電禦,就要将畢修裹住,猛覺眼前奇暗,尖風如箭,刺得遍體生疼,頭上似有千萬斤重物,當頭壓到。
知道陷入埋伏,忙用飛劍圍繞全身,又将法華金輪招回護體。
緊接着将鎮魔諸寶相次施為,化成一團數十畝方圓的金光霞彩,與暗雲濃霧沖突起來。
滿拟邪不勝正,區區妖法,萬萬禁不住佛門至寶一擊。
誰知胡嘉用的是玄陰魔法,有挪移五行、颠倒乾坤之妙,非比尋常。
寶光所照之處,雖将邪霧妖氛沖蕩成一個光衖,可是光霞以外,仍是黑暗非常。
沖蕩轉折了一陣,連方向都分别不出來,更看不見妖人存身何處。
楊瑾見妖陣中除暗影沉沉,不辨東西外,更無别的動靜,先還不甚在意。
後來認定一個方向,照前直沖,憑着沖光迅速,以為總可沖出,與妖人對面,決一勝負。
沖了一陣,前面老是一片深黑,杳無止境。
才想到妖人用的是挪移五行魔法,如不先将陣法破去,似這樣飛行十年,也離不了原處。
正在焦急,覺适才被妖風吹了一下,周身酸痛不已,隻得強自按捺,暫停飛行。
索性和在仙霞嶺遇見許飛娘時一般,盤膝坐在金輪之上,運用金剛禅法打坐。
過有兩三個時辰,剛将身上所中邪氣,用本身真火化盡。
楊瑾正在冥心定性、默運氣機之際,遙聞離身十裡之外高處,畢修向一人低語道:"師父,你既将賤婢困住,怎還不下辣手,等待何時?"另一人答道:"我這九子母天魔玄陰大陣非同小可,無論何派真仙,一經深入内陣,決無幸免。
适才隻怪你膽子太小,已然誘敵到此,眼看深入玄牝,再進裡許,便可出其不意,用玄陰之火,将她煉上三日,全身化為融泥而死。
不想你卻害怕逃走。
我那玄牝法器,設在陣底,原意仍可誘她入陣。
偏生賤婢飛行甚速,又和陣地背道而馳,所用法寶更是神妙,我連用長地之法,僅能将她止留原地,沖不出去。
除了等她心疑易向,掉頭飛行,終難入網。
此時停了多時不動,周身光霞籠罩,必是适才為玄陰之氣所中,周身酸疼,在那裡運用坐功。
此事心急不得,我等以逸待勞。
她身上酸疼一止,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