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回 靈根不昧 再世修真 狹路逢仇 初番涉險

關燈
順着地脈入内盜去。

    偏巧我因修煉金丹,為異日飛升之用,三百六十年中僅有的幾天,聖日在即,須要及早回山準備,不能前往。

    令師雖為你遲卻一甲子飛升,這等難逢的時機,亦決不肯輕易錯過。

    便是東海三仙與優昙道友,也為了這個緣故,在這前後數十日内,一樣不能下山。

     其餘正派各道友,不是道力不濟,便是别有原因,不能前往。

    當年我二人曾經細加推算,陵中兩件異寶:昊天寶鑒和一座九疑鼎,尚有一劫,難免落于古妖屍之手。

    雖有複得之望,一經失算,得來大是費手。

    并且稍一不慎,将妖屍放出,贻禍生靈頗大。

    如能明燭幾微,搶先下手,以人力來戰勝定數,做到哪裡是哪裡。

    能搶在妖屍前面,将此二寶得到手内,固然絕妙;即或晚了一步,被他捷足先登,趁他鼎中奇文沒有參透,隻知尋常用法,立時跟蹤追去奪來,就便将妖孽一網打盡,省得為禍人間,也是功德無量。

    當時慎重人選,決定俟你轉劫之後,命你代往,如今正是時候了。

    此事雖以速為妙,但是白陽山無華氏父子,與四兇中的窮奇、三古妖屍,盤算此寶已數千年,他們又備知底細,你去早了,聖帝靈符功效猶存,誤入必有奇禍。

    尤其不可使各異派妖邪聞知機密,以免中途作梗。

    去遲了,又必落在妖屍後面。

    務須加倍慎重,不可絲毫疏忽。

    别的令師自有交代,我回山去了。

    "說罷,袍袖展處,一片金霞閃過,蹤迹不見。

     楊瑾慌忙下拜,四顧無人,正要駕起劍光飛去,忽聽身後有人急喊仙姑。

    回頭一看,正是适才解救的樵夫王榮父子。

    想起他二人被害之事還未代辦,剛一停步,菊兒便飛也似跑将過來,雙膝跪下,高喊:"仙姑度我。

    " 原來菊兒人極聰明,先承楊瑾解救贈金,父子二人方欲拜謝訴苦,忽聽一聲斷喝,飛來一道青色電光,同時恩人身上也飛出一道金光,将青光絞住,絞在一起。

    緊接着半空飛來一男一女,恩人也将身飛起老遠迎敵。

    王榮父子本是樵夫人家,一見兩下裡都騰空飛起,滿天都是五色華光亂閃,他父子幾曾見過這等奇事,吓得慌忙下拜不疊。

    繼見兩下裡互相高聲叱罵,放出來的光華如電掣龍飛一般,上下星馳,像是打仗神氣。

    因楊瑾有贈金救命之恩,與飛娘、孫福這一面自然感想不同。

    于是料定先來的是神仙下凡,救世的活菩薩;後來的定是妖怪魔鬼變化無疑。

    菊兒膽大心靈,先是越看越欣羨,一心隻盼仙姑用法寶将妖怪殺死,求她收去,當個徒弟,學成道法,既可報了親仇,又可在空中走走。

    因見仙人飛出又高又遠,還恨不得趕近前幾十步,好看個仔細,一點也不知害怕。

    王榮卻因後來的是兩位,隻有一個放光的,已是數十丈五色光焰飛起,将仙人團團圍住。

    仙人勝了還好,萬一仙人雙拳難敵四手,為妖怪所傷,自己和菊兒焉有性命?正用手招菊兒覓地逃避,忽見仙人隐身妖怪塵霧之中,金光似金蛇般在裡亂竄,益發害怕,喊聲:"不好!"強拖了菊兒,往後便跑。

    約有百步遠近,百忙中走岔了路,身後是個絕崖,無路可通。

    欲待返回覓路,正趕上楊瑾、飛娘先後各自大顯神通,放出千尺金霞,百丈火焰,天雲林樹,俱被映成一片金紅顔色。

    适才站的那一帶地方,宛如火海一般,哪裡還敢前行。

    情急驚惶間,一眼瞥見崖旁有一石洞,便拉了菊兒往裡鑽去。

    父子二人跪在地上,不住禱告:"天神佛菩薩,快些保佑仙人赢了吧!"跪求了一陣,菊兒更不時探頭外望。

    經過了些時辰,忽聽一聲雷響,震耳欲聾。

    再定睛一看,煙雲盡散,仙人無恙。

    後來的一男一女,已不見人影。

    卻多了一個道裝幼童,遠遠地站在當地。

    看仙人對他甚是恭敬,叩頭下去,連禮也不回。

    菊兒本幾次和乃父說,要拜在仙人門下。

    一見這般情景,估量妖怪定被仙人放天雷打死,滿心歡喜。

    忙喊:"爹爹,快去拜見仙人,好報我們的仇。

    妖怪死了啊!"說罷,撥頭出洞,往前飛跑。

    王榮出洞,見狀大喜,忙也随後追去。

    到時,極樂真人已經飛走。

    父子二人拜罷,菊兒便跪求收錄。

     楊瑾見他資質頗佳,便命他起來,先問受害之事。

    才知王榮就在前山三十裡外大樹莊居住,家境寒苦,全仗打獵樵采為生。

    當地有一姓章的土豪,平日魚肉鄉裡,無惡不作。

    勾結三仙觀妖道胡蓬,會有一身武功,養了不少惡奴。

    近年惡子長成,益發橫行,專一霸占良家妻女,稍有姿色的婦女,都已不敢出門一步。

    王榮還有一妻一女。

    乃女年才十五,名喚桂兒,甚是美貌。

    一家四口,全會幾手拳棒。

    因住家在僻處,土豪不甚留意。

    這日母女二人正擡了兩桶水,往門前畦田澆菜。

    也是合該生事,王榮父子俱不在家。

    恰巧狗子章來富放失了一隻玩的翠鳥,帶了手下惡奴,滿村莊搜尋,到處騷擾,吵得雞飛狗跳,人畜不安。

    尋經王家菜畦,從籬落外面看見王妻母女,色心大動。

    硬說他鳥值五十兩銀子,被她母女偷偷弄死,當時無錢賠,便要搶人作抵。

    王妻頗有機智,知他不懷好意,暗和桂兒使了個眼色,自己假裝争辯,将身子擋在桂兒前面,放桂兒進去,經由後門逃走,自己當門而立。

    兩下裡言語失和,動起手來,王妻自然打不過人多,隻幾下,便被打倒。

    等狗子搶入門去,一搜人時,才知王家房後隻半裡多路,便可通往深山中的羊腸曲徑,名曰九十九螺環,内中洞穴甚多,慣出毒蛇。

    因為那山雖與仙霞嶺相連,景緻卻差得遠,又無甚出産,連林木都極少,山峰又高,而險惡異常,輕易無人走進。

    桂兒姊弟年幼貪玩,常和鄰兒往山裡捉迷藏、打野兔燒吃為樂,附近幾條山環,卻是極熟。

    狗子哪裡尋找得着蹤影。

    當時向王妻留話:三天之内,或是交人,或是交錢;否則先打了人,以後送官追繳。

     王榮父子回來,見家中已是一團稀糟,女兒又逃得沒了影子。

    王榮雖然生長山中,全家會武,無奈性情良善,再者自知論力論勢,均非仇家敵手。

    送女上門,去下火坑,自然甯死不願;欲待舍财免禍,家中又無餘财。

    偏生女兒又一去不回,更怕她尋了短見。

    思量無計,好歹先尋到了女兒再說,實在不行,便棄家逃走。

    誰知尋遍山中,按照菊兒所知乃姊常遊之處,并無蹤影。

    尋到天明,正痛愛女,狗子已命人前來,惡聲追讨人财。

    氣的菊兒伸出一雙小拳,幾次要和仇人拼命,俱被王妻強止。

    來人去後,王榮癡心還想支吾,尋到愛女,便即全家逃走。

    但一連數日,不見一絲迹兆,連屍骨遺物都無有。

    章家知他尋女,也曾命人暗地跟蹤,一見桂兒委實失蹤,氣沒處出,又改口來逼索鳥價。

    王妻因此橫禍,急病在床,勢将不起。

    王榮先是想逃,這一來連逃也不能夠。

    一面還得防備十三四歲的愛子任性,向仇家惹事。

    每日還得樵獵,以供日用。

    狗子更是惡毒,或銀或人,王榮如不交上,不特不肯甘休,并向全村聲言:誰也不許買他的山禽野獸。

    又因妖道胡蓬算出桂兒未死,下了禁法,斷卻他進城道路;一面追他尋女自贖。

    王榮父子見村中買賣無人敢來過問,急得無法。

    欲進城去賣,隻要一出官路,便是暈頭轉向,鬼打牆似白跑一天,仍然落在原處。

    後來知是妖法,隻得坐以待斃,将就煮些獸肉蔬菜,暫延殘喘。

    不幾天,王妻急病身死。

    王榮父子草草埋葬,越發悲憤慘苦,意欲求死。

    這日到了仇家交人或是交财的未次限期,越想越傷心。

    知各路口俱有仇黨耳目與妖道禁法,逃不出去。

    隻房後山徑,因王榮未往山中狂喊,将乃女尋回,又當是條死路,中斷絕壑,不能飛出山去,沒有怎樣防備。

    便假作尋女為名,父子二人連哭帶喊,走了進去,由所知秘徑,抄往仙霞嶺。

    原意菊兒身上未受禁制,可以逃走,此行萬一能尋到女兒更好,否則便命菊兒一人逃走。

    自己覓地自盡,化為厲鬼,再尋仇人報仇。

    到了仙霞嶺,含着痛淚,和菊兒一說。

    菊兒天性本孝,無端受此奇冤慘禍,久欲伺隙行刺仇人洩忿,隻為恐連累乃父不敢。

    一聞乃父意欲自盡,立即大哭暴跳起來,說道:"爹爹怎這麼沒志氣?我還當逃到這裡,有甚主意想呢。

    要是尋死,左右不會死二回,那還不如把仇報了,給他抵命呢。

    "王榮也哭道:"乖兒子,我還怕沒你知道?要想報仇,除非先給他銀子,緩過去再設法。

    你年紀還小,我又身受妖道邪法,今日知我尋你姊姊,還不覺怎樣,往日離家十裡,便昏頭了。

    我是沒法活了,我王家總要留條根呀。

    "說罷,便要往懸崖下跳去。

    被菊兒一把拉住,說:"爹爹要死,我也跟着一起。

    要不這般白死,我不幹。

    "父子二人正在争論不已,恰巧來了救星楊瑾。

     楊瑾救人之後,剛問何故尋死,菊兒年幼,正在情急之際,話無條理,張口便搶答道: "小狗種強逼我爹爹要五十兩銀子呢。

    "楊瑾先當是窮人欠債,還不起,來尋短見。

    這小孩雖是寒家,生得十分清秀聰明,已是心喜。

    見老的還在哽咽垂淚,恐其不肯深信陌路相逢,便以多金相贈。

    忙先取出大小兩錠七十兩銀子,遞了過去,說還債之外,餘作生理。

    一言甫畢,忽聽小孩急道:"哪個該小狗種的債?我爹爹為人善良,這是無端詭詐,還逼死兩條人命呢!"楊瑾聞言,料知中有冤屈,正欲盤問,飛娘已是趕來尋仇,接着便是楊瑾與許飛娘鬥法,最後由李靜虛把許飛娘趕走等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