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八回 雲騰鶴舉 飛劍斬毒虺 電掣雷轟 神光殲巨憝

關燈
雲鳳和三小起步之處,相隔原不過裡許遠近。

    空中的風寒而不猛,并未将人吹向别處。

     這時的雲鳳腳程目力迥勝往常,原不難頃刻找到,剛往前跑出沒有半裡,便見兩個小人在前行走。

    雲鳳當他們已然及地,竟和自己下落之時不相上下。

    妖巢密迩,恐有警覺,未便出聲遙喚。

    正待追将過去,忽又想起,三個小人怎剩兩個?如說有一人受傷,行路不該如此從容;再者,走的又是相反的道路,他們路熟,不應如此。

    再一細看那小人衣着,雖和沙、咪等三人相差不多,背上卻未背着行囊,一個手上還提着一個小籃,裡面好似裝有花果之類,越看越覺不是。

    猛想起這些年,妖人曾強索去許多小人,莫非留了一些,供他役使,沒有全數傷害,故爾在此出現?乍見生人,難免驚竄。

    好在彼此走的是同一方向,便把腳步益發放輕,一路掩藏着,跟蹤前進。

    等到相隔漸近,竟聽出那兩小人也會人言,正在低聲且談且行,雲鳳更是驚訝。

    偶然趁他們彼此轉臉問答,看清兩小面目。

    有一個竟是帶着兇狠神态,臉上都是戾氣,迥非小人洞中所見群小個個面容清俊之狀。

    另一個手裡持着一根帶刃的鋼鈞,隐隐放出黃光,與日裡所見妖人兵器上發出來的光華相似,益知所料不差。

     看前面山麓下,三小尚無蹤影。

    嫌那兩小人的語聲聽不真切,索性又趕前了些,聽他們說些甚麼。

    等到兩下裡相隔不過丈許,便聽那提籃的道:"小王手下雖有那駝婆會出主意,這些年也未見她找過一個山外的大人前來。

    再說先王留有遺命,也不準找,恐怕引鬼入室,自取滅亡。

    何況又是甚麼劍仙的徒弟呢。

    我想那大人必是路過無疑。

    太祖師說,等七天傷好,前往一查,看他祭壇上供的有人和祭品沒有,便知分曉。

    并說你人聰明,還要帶了你去,命你入洞查問呢。

    這次說好便罷,不好,便要掃滅全洞,将人不分男女老少,全捉了來。

    費上七年苦功,用一萬生魂,煉那十地小人圈,去尋傷他的人報仇呢!你我父母宗族,俱在那裡,家法厲害,到時不容徇私,你看怎好?"持鈎的道:"管他呢。

    反正如今我們十八個人,都學會了法術。

    太祖師說,不久便有半仙之分,還可随時變成大人,和太祖師一樣,要甚麼有甚麼,多麼稱心。

    他們憐顧我們時,當時也不單挑我們上祭了。

    就拿現在說,除早晚輪班,采藥燒丹,看守法台外,哪一樣不任性舒服?每年太祖師受祭回來,還得吃兩次人肉果品。

    一人單走,也不怕蛇蟲鳥獸侵害。

    不比在洞中強得十倍嗎?譬如那年來時,和那幾個一樣,被他吸血祭旗,莫非這時也惦記他們麼?我們隻聽太祖師的話,叫怎樣就怎樣,包有好處就是。

    "提籃的道:"這都不提。

    不過我想那大人如是過路劍仙,與全洞的人何幹?要是小王請來,隻恐太祖師尋了去,也未必勝得過。

    我看他雖然臉臂受傷,須要調養。

    但據他說,當日仙法仙寶俱未顧得使用,僅可此時尋去,卻要等七日之後,不是有些怕那大人,便是打算故意挑剔,好将全洞小人一網打盡。

    你忘了上次他得那本仙書時,曾說今年恰巧是子年子月子日子時,天地交泰,隻是不知小人洞中夠不夠九千九百九十九名人數這句話麼?"持鈎的聞言怒道:"你怎麼說這些話?如非平日有交情,又為我受過罪,我便給你告發去。

    如不把他們都掃滅盡了,山陰鴉王怎得出頭呢?洞内外共有一萬七千多人,太祖師也用不了許多,正好趁此時機,讓鴉王即位。

    等仙法學成,再向太祖師禀明,回去當國師。

    鴉王聽話,便當國師;否則便去了他,自己為王。

    隻是按時與太祖師進貢,甚麼都不用怕。

    高興時再變作大人,出山去和别的大人玩上幾天,有多麼好呢!"提籃的聞言半晌不語。

    一會說道:"那青白花,好容易昨日才被我尋到,這裡第二次了。

    我已得了一次功,你還沒有。

    好在太祖師剛剛入定不久,今日要到過午方起,又不值班,有的是閑工夫。

    你看雲兒開了,星月出來了,正好尋找。

    看看附近還有沒有,再尋到,大家同去報功。

    尋到日出開采時,如仍是那一株,便給了你去獻功吧。

    聽說這花又名晨露,果子中的一包汁水,吃了能成仙呢。

    "持鈎的聽說,要将功勞讓他,略轉了點喜容。

     雲鳳才知持鈎小人是鴉利的同黨,難怪生相兇惡。

    順山麓遙望前面山腰,積雪皚皚,暗雲圍擁,沙、咪等三人尚無蹤影。

    暗忖:"那開青白花的仙草,既受妖人重視,定是靈藥無疑。

    何不随這二小人前去,看明白了以後,再行處置?"便不露面,仍舊緊緊跟随。

    又走出數十步,持籃小人說:"到了,仙草就在上面岩石縫裡長着,我們快去守着,等花瓣一開,花心果子便熟,我們忙下手采摘,不要錯過了機會。

    "随說随往山上跑去。

    雲鳳聞言,往前一看,兩小人所去之處,乃是一片峭壁,高約百丈,廣才數丈,像一面鏡屏,懸嵌在離地三十餘丈的山崖中間。

    四周都是滿布苔藓的怪石,山徑也甚險陡,兩小人動作甚快,連爬帶縱,眨眼工夫,已到了峭壁之下。

    将手中籃、鈎背在身後,手足并用,似壁虎一般,附壁緩緩爬行而上,那般光滑直立的石壁,上起來竟似手足粘在上面一樣。

     雲鳳志在得那仙草,如從正面上去,恐被覺察驚走。

    見側面不遠怪石甚多,高低錯落,散置山崖之間,如由此上去,不特可以隐身,還可繞行到那峭壁上去。

    先端詳好了形勢,将真氣一提,繞向側面,施展蜻蜓點水的功夫,一路鶴行鹭伏,且隐且縱,頃刻到達。

    見峭壁忽然中斷,靠山一面,現出一個可容三四個大人的洞穴。

    正不知走對了沒有,忽聞穴中清香撲鼻。

    探頭一看,穴壁斧裂,石縫中生着一株從未見過的奇花。

    花隻一朵,形如牡丹,青邊白瓣,微露紅心,将開未開,含苞欲吐,隐放光華,異香襲人。

    未開時,已有尺許大小,估計全開了,少說也有二尺周圍。

    方在端詳,忽聽兩小人語聲由下漸近。

    忙将身藏入穴内,側耳一聽,隻聽持籃的說道:"昨日黃昏時,我在無心中發現。

    這花最是奇怪,上次開放時,正值天色将明之際,花不開,果便不熟,而且不能先用手觸。

    有花之處,都有毒蛇怪物把守。

    最好等到它突然往外長出,去接晨露之時,你用鈎把它鈎住,我立時就采,到手便往下縱,才保不緻被穴中蛇蟲怪物傷害。

    恰好有這石窩子,可坐可立,進退容易,成了固好,不成,好在還沒和太祖師說,也不妨事。

    "雲鳳聞言,往穴中一看,并無蟲獸之類潛伏,隻穴頂懸着一個形如蜂窩的東西,當時也沒在意。

    再聽兩小所說,俱是花怎樣才能采得之法,便一一記在心裡。

    高興頭上,猛想起沙、咪等三人快要下來,其勢不能在此久候。

    偏那兩小人隻在壁口石窩裡等待,不肯上來。

    剛想誘他們入穴,将他們捉住,再接了沙、咪等三人。

    至于是先除妖人,還是先取仙草,算計好了時間,再作計較。

     猛聽小人"噫"了一聲,雲鳳悄悄出穴,探頭往下一看,兩小人已貼壁飛墜,滑了下去。

    前側面山腳,沙、咪等三人正繞山麓跑來,眼看兩下裡快要遇上。

    這才明白小人飛墜之故,喊聲:"不好!"正要跟蹤縱下,忽聽身後穴壁似有爆裂之音,接着又是"喳"的一聲炸響。

    剛一回顧,一團光華突從身後擦面而過。

    閃開一看,正是那朵青白色的奇花,業已完全開放,中間紅心不見,現出一個金光閃閃的五色果子。

    雲鳳見那奇花竟不等清晨,遽然開放,固是喜出望外。

    但知道花開不久即隐,下面沙、咪等三人又将遇敵,事難兼顧。

    匆促中舉劍一揮,将花斫落在手。

    花一落,花葉立時縮了回去。

    再看洞壁裂縫,依然連莖帶葉,俱無蹤影,耳邊似聞洞頂窸窣有聲。

    不暇再做端詳,連忙跑向崖口,雙足一蹬,往下縱去。

    身才離崖,便聽花洞中轟地一聲,好似飛出一物,身已淩空,不及回觀。

     那沙沙、咪咪、尼尼三人,先由冰雪中滑落,沿途倒也順溜。

    及至滑行到了半山以下無雪之處,再想照舊滑落,勢已不能。

    隻得收住勢子,一路攀藤缒蘿,縱越而下。

    仗着小人都是身輕體靈,目力敏銳,那一帶的山徑峭壁甚多,上面大都附生着藤蔓,易于援落。

    雖不如雲鳳飛身直躍來得神速,兩下裡相差也不到半個時辰。

    及地以後,算計雲鳳仙人必定早到。

     以為妖人巢穴相隔還有二三十裡,深藏在山凹深崖之内,此時正當深夜,不緻被人發覺,又有仙人在前相候,不由膽壯氣豪,并沒怎樣留神觀察,便順山麓朝前跑去。

    才跑出二三十丈遠近,沙沙、尼尼正并肩前馳,忽聽咪咪在後喚止。

    二人回身問故,咪咪道:"你們快看前邊轉角處跑來兩個小人,内中一個,不是鴉利的死黨籲籲麼?他自那年鴉利被放山陰,意圖行刺,不想奸謀被他父親勾勾發覺,奏知小王,知他詭計多端,發往山陰,必定生事。

    不幾日便值貢祭妖人之期,将他捆住,送往祭壇,做了祭品。

    怎麼還在這裡,沒被妖人吃了呢? "尼尼也驚訝道:"那一個提籃的,不也是因犯大罪,與他同時綁去充祭品的颠颠麼?怎都還在?這兩個東西,都是又奸又壞,既然未死,定做了妖人黨羽。

    大仙不知在前面沒有?我們最好藏起來,等他們走過再出去,見了大仙的面。

    再請示定奪。

    "沙沙忿然道:"這兩個東西,一個是叛賊,一個是犯上的敗類,以前受他們害的人甚多。

    隻說喂了妖人,不想還在,正好借此除他們以正國法。

    看神氣,他們已看見了我們,躲有甚用?有大仙在前面,還怕他們麼?再者妖人每年劫去的人甚多,你我三人都有親友在内,也許沒有全死,樂得相機行事,先朝這厮們打聽下落。

    你二人靠後,待我上前。

    "話一說罷,沙沙當先,二人随後,一同迎上前去。

    雙方都走得快,一會便碰了頭。

     籲籲原認得三人,并從妖人後兩年劫留未殺的小人口中,得知沙沙、咪咪、尼尼三人近年選充宮廷侍衛,已成了小王心腹将士。

    雪山左近,多年無人敢來,恰值妖人受傷敗回的第三天,便有人乘黑夜偷偷到此,當然必有所為,定是奉了王命,來打探妖人的死活。

    一心想把三人擒往妖人那裡獻功。

    将手中鈎一橫,喝問道:"大膽走狗,偷入仙山,想做甚麼?快快說了實話便罷,否則将你三個捉住,獻與太祖師,教你們不得好死!"沙沙原有一番話語,想和兩小先禮後兵,略探妖人動靜,與劫去的小人死活。

    一見他目露兇光,勢焰逼人,全無一點同類情分;又聽他做了妖人徒孫,猜出自己來意,與他好說,定然無用,不禁氣往上撞。

    一看除這兩小外,并無别人,下手越快,越有便宜。

    忙和尼尼、咪咪一使眼色,口裡答道:"籲籲,你不要急。

    不錯,我們是奉王命來的,可是對于仙人,并無惡意。

    你兩個可能帶我們去見仙人麼?"一邊說,一邊身子往前湊。

    等到身臨切近,猛地一舉手中刀,朝着籲籲當頭就斫。

     誰知籲籲奸狡,早就有了防備,一見刀到,罵聲:"該死的東西!"手中鈎往上一擋,鈎刀相碰,鈎上火星一亮,冒起一股黃煙。

    沙沙聞着一股子奇臭之氣,立時翻身栽倒。

    那咪咪、尼尼二人得了沙沙暗示,各舉手中刀,徑撲颠颠。

    沙沙一倒地,咪咪着了急。

    他在洞中原有神箭之稱,動起手來,總是刀弩同時并用。

    當下先朝颠颠放了一毒箭,然後刀弩齊施,直取籲籲。

    那颠颠當初也非善類,見咪、尼二人奔來,回手拔出身後的一面小幡,正想行使邪法迷人。

    不防咪咪一箭先到,正中面門,立時應聲而倒。

    尼尼趕将過去,就勢又斫了一刀。

    近旁籲籲用黃煙将沙沙迷倒,打算生擒回去報功,忽見咪咪奔來,人未到箭先到,接連兩三箭射來。

    知他從小弩箭厲害,一面躲閃,一面又想施放鈎中暗藏的毒煙時,猛聽空中一聲大喝,一個大人飛将下來。

    籲籲雖然兇狠刁猾,新近又學會一點小邪術,膽子越大,畢竟平生所見的大人隻駝女和妖人兩個,乍見雲鳳自天飛墜,自然疑神疑怪,不由吓了一大跳。

    就在這張皇顧盼的當兒,咪咪、尼尼相繼趕到。

    休看人小,卻是手疾眼快,機敏異常,還未容雲鳳動手,雙雙搶上前去,雙刀齊下,籲籲猝不及防,想逃已是遲了。

    雲鳳連喊:"不要殺死,留活的問話!"咪、尼二人聞言,忙将刀一偏。

    咪咪的刀先到,收勢略緩,隻歪了歪。

     籲籲見勢不佳,想舉鈎來擋,連臂揚起,恰巧被這一刀連腕帶手中鈎一齊斫落。

    籲籲負痛,剛悲号了一聲,又被尼尼一刀背打在左肩之上,倒于就地,痛暈過去。

    尼尼連忙按住。

    咪咪拾起地上鐵鈎,忙跑過去,将沙沙拖了過來,對雲鳳述說經過。

     雲鳳自幼闖蕩江湖,見過許多門派中的迷藥兵刃。

    接過一看,便認出中有機簧,藏着迷魂藥粉。

    再見那閃閃放光之處,乃是幾塊類似水晶的寶石嵌在上面,畫着一些符篆。

    細查形式,好似斷去了一截。

    暗忖:"這鈎必是江湖下流綠林中人用的暗器,被妖人得來,畫上一些符篆,給與小人,以作防身之用。

    此山素無人迹,對頭隻有蛇獸之類,這藥粉如能使蛇獸昏迷,藥性定然猛烈無比。

    适才從空下望,隻見鈎上冒起一股黃煙,沙沙便已暈倒。

    好似上畫符篆,僅隻是一種點綴,故作驚人吓獸而已,并無多大作用,厲害的還是這些藥粉。

    小人随手使用,未搶上風,必定預先聞有解藥。

    "使命咪、尼二人搜搜兩小身上,果從兜囊中搜出一些東西,内有兩個二寸長短、手指粗細的玻璃瓶,中貯藥粉,一黃一綠。

    回望颠颠,身受重傷,呻吟垂絕,半睜雙目,望着衆人,還未死去。

    先把黃藥瓶塞拔開,往他鼻端一湊,立時閉目死去。

    拔塞時,雲鳳雖離較遠,但微聞奇臭,便覺有些頭悶心煩,連忙塞好。

    再把綠藥瓶塞拔開,覺有清馨之味透出,聞了神爽。

    再倒了一些在草葉上,倒入颠颠鼻中,不多一會,便聞呻吟之聲,知是解藥無疑。

    便用手指挑了些,彈在沙沙鼻孔之中,居然悠悠醒轉,見雲鳳在前,慌忙跪倒拜謝。

    這時那籲籲也蘇醒轉來,颠颠毒發身死。

     雲鳳因想知道服食青白花中仙果的詳情,吩咐将屍首藏過一旁,拿了兩小身上搜出來的零碎東西,将籲籲擒往僻靜之處,審問妖人現狀,以及妖窟中的虛實動靜。

    沙、咪等領命辦理,一同轉入右側山縫裡去。

    籲籲先還不肯實說,經不起尼尼能說,用小人言語,連哄帶吓。

    說雲鳳就是前日用法寶重傷妖人的神仙,因見小人每年無辜受害,奉了天帝之命前來降罰。

    上千條雙頭怪蛇,何等厲害,被她在一個時辰以内斬盡殺絕。

    現時到來,隻誅妖人一個,與别人無幹,颠颠和你一死一傷,乃由于自己不好,先要動手傷人之故,仙人并不管這些事。

    日前鴉利造反,也是大仙平定,叛逆大罪,俱未誅戮一人,何況你們。

    你隻說了實話,大仙仙法高深,能起死回生,不但饒恕不死,還許特降鴻恩,将你斷臂醫好。

    除妖之後,與别的小人一同送回老家中去。

     籲籲人極兇狡,聞言尋思了一會,才将信将疑,有了允意,忍痛趴伏在地,向雲鳳叩頭求饒。

    雲鳳知他最壞,能通人語,便先問他妖窟中情形,打算慢慢再拿話套他花中仙果服法用處,以免起疑。

    籲籲道:"太祖師自從近年得了白陽真人的十三頁天書圖解,時常自言自語,欲學天書,須把以前所學道法全部丢去,未免可惜;不然,又恐不能将天書道法學全。

     後來遇見太師伯湖北花山孫洞玄真人,教他兩樣都學之法。

    由此把每日打坐時刻分為兩次: 一次練舊功,是在白日午未申三時;一次練新功,是從亥時起練到寅未卯初。

    因這次比日裡要緊得多,除了随身換班的十一護法童子外,還埋伏了各種仙法。

    外人一進去,必要昏迷倒地,直到他功課做完,起身處治。

    一經被擒,休想活命。

    起初要去小人,俱被他将生魂收去,以作祭煉寶幡仙幢之用。

    自得仙書,聽了太師伯之勸,每次總要挑出幾個不殺,用仙法修了歧舌,教會人言,收為徒孫,各傳道法。

    如今連我和死去的颠颠,已有三十五個小人了。

     預計要收七十二個,還差着一半呢。

    此時他正在入定,人和死了一般,要到天明之後才醒。

     大仙如要前去殺他,倒是時候,不過屋中仙法厲害。

    那冰屋共有前、左、右三個門戶。

    左門看不出,内中仙法最是厲害。

    前門和右門,俱要差些,尤其是右門,更無甚希奇。

    大仙進了右門,隻須将迎門那面長幡一搖,裡面埋伏便破去一半了。

    我将這機密洩漏,不敢指望别的,隻求大仙先将我斷臂醫好,再把你手上那朵花賞給我聞上一聞,就感恩不盡了。

    " 雲鳳先聽妖人得了白陽真人十三頁圖解,不禁驚喜,知道又是一番仙緣巧遇,便靜心聽他說了下去。

    後來聽籲籲說那冰屋情形,既然左門厲害,當然願誘來人進入,為何不易使人看出?已知有詐。

    再一聽他索要仙花一聞,越猜這小人詭詐,不懷好意。

    故意問道:"你知我這朵花哪裡來的麼?"籲籲滿臉好笑,答道:"這花聽太師祖說,乃山腹五金之精,與千萬年玄冰極寒真氣,融洽孕育而生,隻本山才有。

    雖然難得,不過清香好看,聞了止痛,并無多大用處。

    大仙适才腳底沒有煙雲,又沒光華圍身。

    前日太師祖也說,大仙好似不會騰空,定是崔五姑新收徒弟,不知用甚厲害法寶,出其不意取勝,故此當時未追。

    現在又同尼尼他們一路來,必非雲中飛落。

    落腳的地方,又當天鏡崖前,那裡正有一朵花出現,我們還沒采到手,不知怎地會落在大仙手中?大仙要它無用,如賜與我,本山奇花異果甚多,多取來奉上如何?"雲鳳聞言,暗罵:"好一個不知死活的小孽障!死在眼前,還敢使詐愚人。

    " 等他說完,喝道:"該死的東西!竟敢在我面前鬧鬼。

    此花名為晨露。

    你們采時,須等天明。

    我隻路過,略施仙法,便唾手而得。

    你當我不知來曆麼?妖人窟穴所有埋伏,豈能困我? 無論打從何門進入,妖術邪法,立時瓦解。

    我不過一念仁慈,想饒你一命,才命你供出實話。

    你卻一味花言巧語,打算行詐,豈非自尋死路?快些說了實話便罷,如若不然,休想活命!" 籲籲見雲鳳知道那花來曆,看出虛假,當時惜命,也頗害怕,隻得含淚答道:"實不瞞大仙說,以前太祖師并不知本山有此仙花。

    後來在天書中悟出,便命我等閑時遍山尋找。

    那花出現時,多在黃昏暗處。

    我等眼睛俱用仙水洗過,能在暗中看物。

    手裡又有法寶兵器,無論是甚毒蛇猛獸,隻須将法寶兵器一抖,冒出一股神煙,立時昏倒,不用解藥,萬不會醒。

     一年多工夫,隻死了的颠颠尋見過一次,太祖師甚是歡喜。

    花片可以醫治各樣瘡傷,不能服食。

    如我這條斷臂,如得一片,齊斷處包紮,當時止血止痛,不消七日,即可接上。

    花中仙果,最為貴重,生吃下去,可抵道家百年修煉之功。

    隻是從花心采摘時,須細細認準它向上微彎的一面,順着勢子一折就落。

    采到手,再就斷處一吸,果中仙露便就到了嘴。

    如果手勢稍偏,一折不斷,便難再折。

    尤其不可用刀去切,一切金鐵,必與金鐵同化,一般堅硬,汁水立枯。

    太祖師頭一次得了此花,不知就裡,除花片采下做藥外,仙果變成了一枚金果,至今尚在,效用全失,事後甚是懊悔。

    又命我等搜尋,終未尋到。

    今日傍晚,颠颠來說,他又尋到一朵,剛剛出現。

    因上次花開是在淩晨,天書上也有這種解說,不開不但不能采摘,手一觸動,立即縮入石中隐去,再也不出。

    更不能有三人在側。

    因上次得花時,曾在那花附近見有一朵,可惜被它隐去。

    以為這次或許也是兩朵,偷偷約我同去采來獻功。

    現在看出大仙這朵花片上,有上次我們同伴扯落的缺口手印,仍是以前隐去的那一朵,才知大仙得自崖上,以為大仙路過采得,不知就裡;颠颠又死,無人對證。

    想騙到手,吃了果中仙露,再求大仙釋放,逃回王洞。

    一切無知,望乞大仙不要怪罪,饒恕一命吧。

    "随說随哭,叩頭不止。

     雲鳳原本心軟,見他臂血淋淋,哀哀哭訴,痛得面都變了紫色,心想:"我何必與這區區小人一般見識?且将仙果采下服了,如果所說不差,放他何妨?"一看那花心中異果,果如籲籲所言,果柄向上面略彎。

    觑準向背,輕輕一折,随手斷落。

    斷處水珠直冒,清香撲鼻。

    試用口一嘗,甘芳滿頰,涼沁心脾。

    一口氣把它吸光,立覺神爽身輕,舒适無比,知道不謬。

    不欲失信小人,便命咪咪去将斷臂尋來,将花交與沙沙拿着,摘下一片,親自與他綁紮停當,命其急速自行逃回老家去,以免少時玉石俱焚。

    籲籲叩頭稱謝已畢,行時哭說,歸途大鳥蛇獸甚多,兵刃和囊中防身之物俱已失去,請求發還。

    并說祭壇被攝,多年未歸,要請沙、咪二人伴送到左側轉角之處,略微指點,便可尋路回去了。

    雲鳳因那有毒藥冒黃煙的兵器害人,不允發還。

    一查适才搜出之物,尚有兩張弓、六枝小箭,叫他試了試。

    除比小王手下所用弓勁箭利外,似無異狀,其餘也無甚奇特的東西。

    隻把兩面小妖幡扣下,餘者都給還了。

    她因為前面轉角是個登山的缺口,相隔不過十丈,不疑有變,便命沙、咪二人如言相送。

    沙、咪二人聞命無奈,隻得同了籲籲起身。

     因為那地方在妖窟的另一面,急等送完籲籲回來同行,沙沙一忙,也未将手中花放下。

     雲鳳知二人腿快,少去即轉,未喚住,隻拿着那枚吸空了的仙果,在手裡端詳審視,全未在意。

    咪咪留心,知道籲籲的話靠不住,卻不知要鬧甚鬼,正在心疑,已随了籲籲走到山缺口邊。

    這時籲籲迥非初見時兇狠之态,滿口俱是悔過之言。

    沙沙聽了他的甜言蜜語,還不怎樣。

    咪咪始終加以防備,見他到了缺口處,後面雲鳳、尼尼已被轉角處危石擋住,看不見人,還沒有作别之意;又見那缺口形勢隻是山腹中裂,現一巨罅,不特望不見來的路徑,而且不能打此上山,與他所說在此可以指點路徑之言不符,越發疑心。

    忙喝問道:"籲籲,你要我們送你到哪裡去?這裡又不是登山的道路,看不見山那邊,怎麼指點你的歸途?你如真不知方向,就在這裡指說尚可,否則我們随侍大仙,俱有要事在身,那我們就不奉陪了。

    "籲籲早看出雲鳳不會騰雲駕霧,以為決非妖人對手,哪裡肯往回路走。

    不過心恨沙、咪二人勾引雲鳳來此,當時暗算力有不敵,特意假作請二人指點路徑為名,誘到山缺口裡,雲鳳看不見的地方,來個冷不防,用邪法将二人迷倒,繞山側小徑逃回去,與妖人報信。

    及見沙沙來時,手中仙花并未放下,更趁心意。

    口裡說着好聽的話,身子漸漸緊挨着沙沙并肩而行,隻盼再走近缺口兩三丈,便即下手。

    忽聞咪咪在身後喝間,吃了一驚,忙回臉答道:"你哪裡知道,這缺口出去,便是山那邊。

    現在暗中,你眼力不濟,再走十幾步,就可看出了。

    "咪咪喝道:"幾十裡厚的山,這一點遠近就可通過?你哄鬼呢!有話快說,再如往前,我們走了。

    "說罷,便去拉沙沙,忽聽空中嗡嗡作響,還未及擡頭觀望,籲籲情知咪咪起了疑心,又見他伸手拉住沙沙,回顧雲鳳、尼尼,已被山石隐住。

    心想:"再不下手,就來不及了。

    " 忙答道:"兩位既不肯送我上路,我以前雪山實未來過,請你們把方向途徑略說一些如何? "咪咪氣忿忿地正在解說,籲籲便乘此時機默誦邪咒,暗使妖法。

    沙沙也看出他聽話時神态不對,身子隻往自己湊來,也覺有異,但未想到他斷臂初接,死裡逃生,會有那麼大膽子。

     剛在心疑,籲籲業已誦完邪咒,忽然将身朝沙沙一撲,一手将沙沙手中仙花奪去,縱步如飛,往山缺口中逃走。

     其實籲籲當時如用妖法,沙、咪二人必然被害無疑。

    隻因心涎那朵仙花,知此花不能沾土,恐二人迷倒時落在地上。

    又因右手新接,不能使用,剩下一隻左手,無法兼顧。

    意欲先将仙花劈手搶來,銜在口中,回身便跑,二人必然追趕,再用左手掐訣行法。

    誰想人算不如天算,命中注定該死。

    沙、咪二人見花被他搶去,又驚又怒,各舉刀箭拔步便追。

    就在二人剛剛起步,籲籲将要行法之際,忽聽空中嗡嗡之聲越近。

    咪咪一按手中弩箭,尚未發出,忽又聽前面轟的一聲,從空中飛下數十條半尺長短黃晶晶的飛蜈蚣,一窩蜂似齊往籲籲頭上撲去。

    接着便聽一聲慘叫,籲籲連人帶花,被那數十條蜈蚣咬住,淩空而起,手足掙了幾掙,便沒聲息,想已被蜈蚣咬死。

    眨眼工夫,隐入暗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