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回 三女負荊 千鲸掀巨浪 雙童遇救 矮叟戲癡仙

關燈
鞭數,晃眼工夫,哈延上身早着了好幾下,身上立時起了無數道紫杠。

    痛得他兩手緊攀玉環,渾身抖顫,牙關錯得直響,兩隻怪眼瞪得差點突出眶外,看神氣苦痛已極。

    易震因他是個罪魁禍首,恨如切骨,見他受了這般毒打,好生快意。

    全沒想到天癡上人存心這樣,既保持了銅椰島尊嚴,等異日易周尋上門來時,又好堵他的口,還可問他索賠折斷的千年銅椰古樹。

    打完哈延,便要輪到他弟兄二人頭上。

     易鼎雖然知道厲害,但是事已至此,也沒可奈何,隻得懸着心,看仇敵受責,聊快一時。

    二童揮鞭迅速,不消片刻,已打了一百餘下。

    哈延雪白的前胸後背,滿是紫黑色肉杠,交織墳起。

    二童子仍是毫不詢情地一味抽打不休。

    正打得熱鬧之間,忽聽遠處傳來三下鐘聲,天癡上人将頭朝左側為首的一個少年一揚。

    那為首少年便跪下來,說了幾句,意思好像代哈延求情,說話聲音極低,聽不清楚。

    餘人見狀,也都相繼跪下。

    上人冷笑道:"既是你等念在同門義氣苦求,也罷,且容這業障暫緩須臾,饒卻饒他不得。

    現有外客到此,還不快去看來。

     "當下吩咐止刑。

    二童長鞭住處,哈延落了下來,遍體傷痕,神态狼狽已極。

    一落地便勉強膝行到寶座前,跪伏在地,人已不能動轉。

    這時那為首少年業已謝恩退了出去。

     上人道:"有人拜島,不知是否舊交?這裡不是會客之所,爾等仍在此相候,我到前面浴日闌會他。

    "說罷,仍由服侍諸童扶了寶座,往前走去。

    走到石室前面盡頭,上人将手一指,立時壁間青光亂轉,頃刻間,現出一個三丈多高大的圓門。

    除了兩旁諸少年和那手執刑具的四個童子外,俱都随定寶座,跟了出去。

    易氏弟兄先前隻猜那裡是片玉石牆壁,通體渾成,并無縫隙。

    如今忽又現出圓門,算計外面還有異景。

    恰巧上人出去,并未封閉,扭轉頭順圓門往外一看,這兩間大石室想是依山而築。

    門外那間要低得多,看得甚是清楚。

    上人仍然在諸童圍侍中,端坐在寶座之上。

    隻兩旁少去兩排玉墩,添了幾個略微同樣的青玉寶座,盡頭處,敞着向外面,設有一排台階,兩邊有玉欄幹,有些類似殿陛,餘者也都差不多。

    來客尚未走到。

    再看室内跪伏的哈延,已由兩個少年扶起。

    先前行刑二童,各從一個同樣的葫蘆裡取出幾粒青色透明的丹藥。

    另一少年取來一玉瓶水,将丹藥捏散,化在裡面,搖了兩下,遞與哈延口邊,喝了幾口。

    然後由那行刑二童各含了滿口,替換着朝哈延噴去,凡是受傷處全都噴到。

    眼看那麼多條鞭傷,竟是噴一處好一處。

    等到一瓶子水噴完,哈延已可起立。

     先跪倒謝了衆同門求情之恩,又向二童謝了相救之德。

    二童低語道:"恩師法嚴,我兩個奉命行刑,不敢從輕,實出不已。

    現在拼着擔點不是,随了各位前輩師兄略盡私情,雖可暫時止痛,這新傷初愈,二次責打,還要難熬。

    師兄休得見怪。

    "哈延自是遜謝。

    易鼎正看得出神,易震偶一回頭,忽然"咦"了一聲。

    易鼎回頭往圓門外一看,适才出去的那個為首少年,正領了三個女子,恭恭敬敬,曆階而升。

    一見便認出當中走的是自家姑姑女神嬰易靜。

    其餘二女,一個是陸蓉波,一個是廉紅藥。

    俱是同破紫雲宮自己人,不知怎會到此?料與自己有關,不由驚喜交集。

    見易震幾乎要出聲招呼,忙用眼色止住。

     易靜早看到兩個侄兒綁吊在裡屋之内,心中雖然有氣,并未形于詞色,仍如未見一般,從從容容,随了引導,行近寶座前立定,躬身施了一個禮,說道:"晚輩易靜,因往紫雲宮助兩位道友除魔,事後才知兩個舍侄追敵未歸,忽奉家父傳谕,命晚輩同了媖姆門下廉紅藥,峨眉齊真人門下陸蓉波,來此拜山請罪。

    就便帶了兩個無知舍侄回去,重加責罰。

    不知上人可能鑒此微誠否?"上人聞言,微笑道:"我當令尊不知海外還有我這人呢。

    既承遠道惠臨,總好商量。

    且随我去裡面,再一述這次令侄輩在此行為如何?"說罷,不俟還言,将手一揚。

    那寶座便掉轉方向,仍由諸童扶持,往圓門中行進。

    易靜、紅藥、蓉波三人隻得跟着進去。

    寶座剛回原位,上人吩咐看座。

    那為首少年将手朝着地下一指,便冒起三個錦墩,一字排開在寶座前側面。

     上人命三女落座之後,才笑指哈延,對三女道:"這便是我那孽徒哈延,因受妖婦許飛娘蠱惑,往紫雲宮赴宴,失去寶物,壞了我門中規矩,咎有應得,原與令侄輩無關。

    隻是他未奉師命,違棄職守,犯的乃是本門戒條,在外卻無過惡,事前又不知你們和紫雲三女為難。

    道家往來宴會,常有之事。

    适才已派人問明,當時他見你們兩家動手,本要回來,無奈你們防備緊嚴,心辣手狠,一味殘殺不休,令侄輩又不肯網開一面。

    他心裡不服,才用法寶傷人,原想借此逃走。

    誰知令侄輩不容,破了他的法寶。

    他已地行逃遁,還要執意斬盡殺絕,仗着令尊神梭威力,苦追不舍,非置諸死地不可。

    這也是他孽由自作,不去管他。

    後來追到我銅椰島,我門下均守我規矩,并未敢速然動手,隻由海岸上幾個值日的門人騎鲸上前,訊問來曆姓名。

    此時令侄輩如照實說出,以禮來見,不特不緻被老夫擒住,還須重責哈延以謝,豈不是好?叵耐令侄輩一味逞強,見了我的門人,不分青紅皂白,才一照面,便即倚強行兇。

    他們未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