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九回 仗異寶 橫掃紫雲宮 困磁光 失機銅椰島

關燈
衆人正準備回山之際,朱梅笑問英瓊道:"你的神雕佛奴呢?"英瓊聞言,方想起來時,因為甬道神沙厲害,曾吩咐神雕隻在空中飛巡,不可下落,卻忘了大海茫茫,附近數千裡,并無它存身之所。

    自己二次入宮時,就未見它影子。

    這時方才想起,不知飛往何方。

    連忙引吭呼喚,不見神雕飛下。

    正要飛空尋找,輕雲攔道:"你那神雕耳目最是靈敏,平時數百裡内聞呼即至,你連喚數聲不見影子,不是不耐久候,飛轉峨眉,便是出了别的事故。

    朱師伯既那般說法,必然知道,為何舍近求遠?"英瓊聞言,忙向朱梅拜問。

    朱梅道:"你那神雕本就通靈,自來峨眉,道行益發增進。

    它本來自負,這次恐它為甬道神沙所傷,不許下去。

    它在空中盤飛時久,不覺厭倦,當時恰巧有兩個許飛娘約請赴宴的妖人從崇明島趕來赴宴,被它在遠處看見,不等近前,便迎上去。

    那妖人是姑侄兩人,一老一幼,初見神雕,妄想收它。

    不料一照面,便被神雕抓去飛叉,将小的一個抓裂投入海中。

    那老的一個看出不妙,便即往回路遁走。

    神雕貪功不舍,展翼追去,兩下裡飛行均極迅速。

    正在追逐之際,恰值我從峨眉趕來,無心中看見,最初相隔尚有十裡遠近。

    彼時我因紫雲官事機緊急,緩到一刻,必有人要遭毒手。

    又認得那逃走的妖人,是江蘇崇明島金線神姥蒲妙妙,邪法頗非尋常,恐神雕閃失,曾用千裡傳音之法,連喊數聲,神雕竟未回顧。

    兩下裡本是背道而馳,瞬息間相去已是數百裡外。

    我當時錯以為神雕兩翼藏有白眉禅師神符,至多被困一時,決無大害,無暇分身,并未回頭追去。

    如今未歸,必在島上被妖法陷住。

    此時大功告成,援救易氏弟兄無須多人。

    你與輕雲有紫郢、青索雙劍,隻要遇事謹慎,百邪不侵。

    再将天遁鏡帶去,必能成功無疑。

    "又命石生将鏡交與英瓊,吩咐即時動身,往崇明島趕去。

    二人一聽神雕有難,慌忙接鏡,拜别起身。

     朱梅又對衆人道:"易氏弟兄現在必是被困在銅椰島上。

    島主天癡上人門徒衆多,雖是異派,并不為惡多事。

    他二徒少年任性,不知進退,咎有應得。

    我與島主曾有數面之交,既不便前去,又不能下去,事出兩難。

    隻可暫由易靜、蓉波、紅藥三人前去通名拜島,看他如何對付,相機行事。

    我自在暗中趕去相助。

    餘人由金蟬、石生率領,回轉峨眉複命便了。

    " 說罷,又吩咐易靜等三人一些應付機宜,各按地方分别起身。

     且不說金蟬、石生展動彌塵幡,帶了新入門的弟子,回轉峨眉複命。

    卻說易靜、紅藥、蓉波三人駕遁光離了迎仙島,照朱梅所說方向,往銅椰島飛去。

    先是大海茫茫,波濤浩瀚,渺無邊際。

    飛行了好一陣,才見海天相接處,隐隐現出一點黑影,浮沉于驚濤駭浪之中。

    知道離島已近,連忙按落遁光,淩波飛行。

    眼看前面的島越顯越大,忽見島側波浪中突出許多大小鲸魚的頭,一個個嘴吻刺天,紛紛張翕之際,便有數十道銀箭直往天上射去。

    再往島上一看,島岸上椰林參天,風景如畫。

    岸側站定二三十個短衣敞袖,赤臂既足的男女,每人拿着三五個椰實之類,彈丸一般往海中躍去,正在戲鲸為樂。

    正要近前,那些男女想已看見三人來到,倏地有四個着青半臂的少年,往海中躍去,俱都踏在一條鲸魚項上,将手一揮,那四條鲸魚立時撥轉頭,沖破逆浪,直向三人泅來,其行如飛,激得海中波濤像四座小山一般,雪花飛湧,直上半天,聲勢甚是浩大。

     三人早得矮叟朱梅指教,不等來人近前,忙即由易靜為首,一按劍光,飛身迎上前去,說道:"煩勞四位道友通禀,南海玄龜殿易靜,奉了家父易周之命,偕了同門師姊妹陸蓉波、廉紅藥,專誠來此拜谒天癡上人,就便令舍侄易鼎、易震負荊請罪。

    "那四人見了易靜等三人面生,正要喝問,一聞此言,立即止鲸不進,互相低語了幾句,為首一人說道:"來人既拜谒家師,可知銅椰島上規矩?"易靜躬身答道:"略知一二。

    "那人道:"既然知道,就請三位道友同上鲸背,先至島岸,見了我們大師兄,再行由他引見家師便了。

    "說罷,其餘三條鲸項上所站的青衣少年,俱往為首那人的鲸背上縱來,讓出三條巨鲸,請三女乘行。

     三女也不客氣,把手一舉,飛向三鲸項上立定。

    那四人将手一揮,在前引導,同往海岸前泅去。

    這時海面群鲸俱已沒入海中。

    岸上二十多個男女,也都舉手迎賓。

    等三人由鲸背上飛身抵岸,人群中便有一個長身玉立,豐神挺秀的白衣少年,從人群中迎上前來。

    這人便是島主天癡上人的大弟子柳和,本是潮洲海客柳姓之子,三歲喪母,随父航海,遇着飓風,翻船之際,乃父情急無奈,将他綁在一塊船闆上面,放入海中,任他随水漂流。

    不想一個浪頭将他打在一隻大鲸魚的背上。

    也是他生有夙根,由那鲸背了他,泅遊數千裡,始終昂頭海面,未曾沒入水裡。

    直泅到銅椰島附近,被天癡上人看見,救上岸來。

    彼時上人成道未久,門下尚無弟子,愛他資質,便以椰汁和了靈丹撫育,從小便傳授他道法。

    雖是師徒,情逾父子。

    上人後來續收了四十七個弟子,獨他在衆弟子中最得鐘愛。

    上人島規素嚴,門人犯規,重則飛劍枭首,輕則鞭笞,逐出門牆。

    當許飛娘約請異派仙賓往紫雲宮祝壽時,路過南海覆盆島,見下面有一個穿青半臂,短袖跣足的男子在那裡練飛叉,迥異尋常家數,猜是海外散仙之流,按落遁光,上前問訊。

    才知是上人第十九名弟子,名叫哈延,奉命在覆盆島采藥煉丹的。

     飛娘一想:"久聞天癡上人大名,門下弟子個個精通道法,各人練就飛叉,勝似尋常飛劍。

     隻是這多年來,從未聞他預聞外事。

    如能将他師徒鼓動,勾起嫌隙,豈非峨眉又一個大勁敵?"便用一番言語蠱惑哈延,說峨眉如何妄自尊大,不分邪正,專與異派為仇,勸他加入自己一黨,同敵峨眉。

    叵耐哈延知道師門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