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是三乘寶車。
運載衆生出火宅故。
法寶猶如一切明燈。
能照三塗黑闇處故。
法寶猶如弓箭矛槊。
能鎮國界摧怨敵故。
法寶猶如險路導師。
善誘衆生達寶所故。
善男子,三世如來所說妙法。
有如是等難思議事。
是名法寶不思議恩。
善男子,世出世間有三種僧。
一菩薩僧。
二聲聞僧。
三凡夫僧。
文殊師利及彌勒等是菩薩僧。
如舍利弗目犍連等。
是聲聞僧。
若有成就别解脫戒真善凡夫。
乃至具足一切正見。
能廣為他演說開示衆聖道法利樂衆生。
名凡夫僧。
雖未能得無漏戒定及慧解脫。
而供養者獲無量福。
如是三種名真福田僧。
複有一類名福田僧。
於佛舍利及佛形像。
并諸法僧聖所制戒深生敬信。
自無邪見令他亦然。
能宣正法贊歎一乘。
深信因果常發善願。
随其過犯悔除業障。
當知是人信三寶力。
勝諸外道百千萬倍。
亦勝四種轉輪聖王。
何況馀類一切衆生。
如郁金華雖然萎悴。
猶勝一切諸雜類華。
正見比丘亦複如是,勝馀衆生百千萬倍。
雖毀禁戒不壞正見。
以是因緣名福田僧。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供養如是福田僧者,所得福德無有窮荊供養前三真實僧寶。
所獲功德正等無異。
如是四類聖凡僧寶。
利樂有情恒無暫舍。
是名僧寶不思議恩。
爾時五百長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聞佛法音。
得悟三寶利益世間。
然今不知以何義故。
說佛法僧得名為寶。
願佛解說顯示衆會及未來世敬信三寶一切有情。
永斷疑網得不壞信。
令入三寶不思議海。
爾時佛告諸長者言:善哉善哉。
汝善男子,能問如來甚深妙法。
於未來世利益安樂一切衆生。
譬如世間第一珍寶具足十義。
莊嚴國界饒益有情。
佛法僧寶亦複如是。
一者堅牢。
如摩尼寶無人能破。
佛法僧寶亦複如是,外道天魔不能破故。
二者無垢。
世間勝寶清淨光潔不雜塵穢。
佛法僧寶亦複如是,悉能遠離煩惱塵垢。
三者與樂。
如天德瓶能與安樂。
佛法僧寶亦複如是,能與衆生世出世樂。
四者難遇。
如吉祥寶希有難得。
佛法僧寶亦複如是,業障有情億劫難遇。
五者能破。
如如意寶能破貧窮。
佛法僧寶亦複如是,能破世間諸貧苦故。
六者威德。
如轉輪王所有輪寶能伏諸怨。
佛法僧寶亦複如是,具六神通降伏四魔。
七者滿願。
如摩尼珠随心所求能雨衆寶。
佛法僧寶亦複如是,能滿衆生所修善願。
八者莊嚴。
如世珍寶莊嚴王宮。
佛法僧寶亦複如是,莊嚴法王菩提寶宮。
九者最妙。
如天妙寶最為微妙。
佛法僧寶亦複如是,超諸世間最勝妙寶。
十者不變。
譬如真金入火不變。
佛法僧寶亦複如是,世間八風不能傾動。
佛法僧寶具足無量神通變化。
利樂有情暫無休息。
以是義故。
諸佛法僧說名為寶。
善男子,我為汝等略說四種世出世間有恩之處。
汝等當知。
修菩薩行應報如是四種之恩。
爾時五百長者白佛言:世尊,如是四恩甚為難報。
當修何行而報是恩。
佛告諸長者言:善男子,為求菩提。
有其三種十波羅蜜。
一者十種布施波羅蜜多。
二者十種親近波羅蜜多。
三者十種真實波羅蜜多。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能以七寶滿於三千大千世界。
布施無量貧窮衆生。
如是布施但名布施波羅蜜多。
不名真實波羅蜜多。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發大悲心為求無上正等菩提。
以自妻子施與他人心無吝惜。
身肉手足頭目髓腦。
乃至身命施來求者,如是布施但名親近波羅蜜多。
未名真實波羅蜜多。
若善男子善女人。
發起無上大菩提心。
住無所得。
勸諸衆生同發此心。
以真實法一四句偈。
施一衆生。
使向無上正等菩提。
是名真實波羅蜜多。
前二布施未名報恩。
若善男子善女人。
能修如是第三真實波羅蜜多。
乃名真實能報四恩。
所以者何。
前二布施有所得心,第三施者無所得心。
以真實法施一有情。
令發無上大菩提心。
是人當得證菩提時。
廣度衆生無有窮荊紹三寶種使不斷絕。
以是因緣名為報恩。
爾時五百長者,從佛聞是昔所未聞報恩之法。
心懷踴躍得未曾有。
發心求趣無上菩提。
得忍辱三昧入不思議智。
永不退轉。
爾時會中八萬四千衆生。
發菩提心得堅固信。
及此三昧海會大衆。
悉得金剛忍辱三昧。
悟無生忍及柔順忍。
或證初地得不起忍。
無量衆生發菩提心住不退位。
爾時佛告五百長者,未來世中一切衆生。
若有得聞此心地觀報四恩品。
受持讀習解說書寫廣令流布。
如是人等福智增長。
諸天衛護。
現身無疾。
壽命延長。
若命終時即得往生彌勒内宮。
睹白毫相超越生死。
龍華三會當得解脫。
十方淨土随意往生。
見佛聞法入正定聚。
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智慧。
運載衆生出火宅故。
法寶猶如一切明燈。
能照三塗黑闇處故。
法寶猶如弓箭矛槊。
能鎮國界摧怨敵故。
法寶猶如險路導師。
善誘衆生達寶所故。
善男子,三世如來所說妙法。
有如是等難思議事。
是名法寶不思議恩。
善男子,世出世間有三種僧。
一菩薩僧。
二聲聞僧。
三凡夫僧。
文殊師利及彌勒等是菩薩僧。
如舍利弗目犍連等。
是聲聞僧。
若有成就别解脫戒真善凡夫。
乃至具足一切正見。
能廣為他演說開示衆聖道法利樂衆生。
名凡夫僧。
雖未能得無漏戒定及慧解脫。
而供養者獲無量福。
如是三種名真福田僧。
複有一類名福田僧。
於佛舍利及佛形像。
并諸法僧聖所制戒深生敬信。
自無邪見令他亦然。
能宣正法贊歎一乘。
深信因果常發善願。
随其過犯悔除業障。
當知是人信三寶力。
勝諸外道百千萬倍。
亦勝四種轉輪聖王。
何況馀類一切衆生。
如郁金華雖然萎悴。
猶勝一切諸雜類華。
正見比丘亦複如是,勝馀衆生百千萬倍。
雖毀禁戒不壞正見。
以是因緣名福田僧。
若善男子善女人等。
供養如是福田僧者,所得福德無有窮荊供養前三真實僧寶。
所獲功德正等無異。
如是四類聖凡僧寶。
利樂有情恒無暫舍。
是名僧寶不思議恩。
爾時五百長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聞佛法音。
得悟三寶利益世間。
然今不知以何義故。
說佛法僧得名為寶。
願佛解說顯示衆會及未來世敬信三寶一切有情。
永斷疑網得不壞信。
令入三寶不思議海。
爾時佛告諸長者言:善哉善哉。
汝善男子,能問如來甚深妙法。
於未來世利益安樂一切衆生。
譬如世間第一珍寶具足十義。
莊嚴國界饒益有情。
佛法僧寶亦複如是。
一者堅牢。
如摩尼寶無人能破。
佛法僧寶亦複如是,外道天魔不能破故。
二者無垢。
世間勝寶清淨光潔不雜塵穢。
佛法僧寶亦複如是,悉能遠離煩惱塵垢。
三者與樂。
如天德瓶能與安樂。
佛法僧寶亦複如是,能與衆生世出世樂。
四者難遇。
如吉祥寶希有難得。
佛法僧寶亦複如是,業障有情億劫難遇。
五者能破。
如如意寶能破貧窮。
佛法僧寶亦複如是,能破世間諸貧苦故。
六者威德。
如轉輪王所有輪寶能伏諸怨。
佛法僧寶亦複如是,具六神通降伏四魔。
七者滿願。
如摩尼珠随心所求能雨衆寶。
佛法僧寶亦複如是,能滿衆生所修善願。
八者莊嚴。
如世珍寶莊嚴王宮。
佛法僧寶亦複如是,莊嚴法王菩提寶宮。
九者最妙。
如天妙寶最為微妙。
佛法僧寶亦複如是,超諸世間最勝妙寶。
十者不變。
譬如真金入火不變。
佛法僧寶亦複如是,世間八風不能傾動。
佛法僧寶具足無量神通變化。
利樂有情暫無休息。
以是義故。
諸佛法僧說名為寶。
善男子,我為汝等略說四種世出世間有恩之處。
汝等當知。
修菩薩行應報如是四種之恩。
爾時五百長者白佛言:世尊,如是四恩甚為難報。
當修何行而報是恩。
佛告諸長者言:善男子,為求菩提。
有其三種十波羅蜜。
一者十種布施波羅蜜多。
二者十種親近波羅蜜多。
三者十種真實波羅蜜多。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能以七寶滿於三千大千世界。
布施無量貧窮衆生。
如是布施但名布施波羅蜜多。
不名真實波羅蜜多。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發大悲心為求無上正等菩提。
以自妻子施與他人心無吝惜。
身肉手足頭目髓腦。
乃至身命施來求者,如是布施但名親近波羅蜜多。
未名真實波羅蜜多。
若善男子善女人。
發起無上大菩提心。
住無所得。
勸諸衆生同發此心。
以真實法一四句偈。
施一衆生。
使向無上正等菩提。
是名真實波羅蜜多。
前二布施未名報恩。
若善男子善女人。
能修如是第三真實波羅蜜多。
乃名真實能報四恩。
所以者何。
前二布施有所得心,第三施者無所得心。
以真實法施一有情。
令發無上大菩提心。
是人當得證菩提時。
廣度衆生無有窮荊紹三寶種使不斷絕。
以是因緣名為報恩。
爾時五百長者,從佛聞是昔所未聞報恩之法。
心懷踴躍得未曾有。
發心求趣無上菩提。
得忍辱三昧入不思議智。
永不退轉。
爾時會中八萬四千衆生。
發菩提心得堅固信。
及此三昧海會大衆。
悉得金剛忍辱三昧。
悟無生忍及柔順忍。
或證初地得不起忍。
無量衆生發菩提心住不退位。
爾時佛告五百長者,未來世中一切衆生。
若有得聞此心地觀報四恩品。
受持讀習解說書寫廣令流布。
如是人等福智增長。
諸天衛護。
現身無疾。
壽命延長。
若命終時即得往生彌勒内宮。
睹白毫相超越生死。
龍華三會當得解脫。
十方淨土随意往生。
見佛聞法入正定聚。
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