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野園中初轉法輪度人寶塔。
舍衛國中給孤獨園與諸外道六月論議得一切智聲名寶塔。
安達羅國曲女城邊昇忉利天為母說法共梵天王及天帝釋十二萬衆從三十三天現三道寶階下閻浮時神異寶塔。
摩竭陀國王舍城邊耆阇崛山說大般若法華一乘心地經等大乘寶塔。
毗舍離國菴羅衛林維摩長者不可思議現疾寶塔。
拘屍那國跋提河邊。
娑羅林中圓寂寶塔。
如是八塔大聖化儀。
人天有情所歸依處。
供養恭敬為成佛因。
如是音聲及諸塔影。
而於三世難思議事。
悉皆影現大光明中。
又十方界三世諸佛。
及大菩薩道場衆會。
神通變化希有之事。
及諸如來所說妙法。
皆如響應。
於此金色大光明中無不見聞。
一切衆生遇此光明見彼瑞相。
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時諸大衆睹佛神力不可思議。
歎未曾有。
各相謂言:如來今日入於三昧。
放大光明照十方界。
得見如來往昔所有難思議事。
調伏惡世邪見衆生。
令生正解趣向菩提。
希有如來。
能為一切世間之父。
無量劫中難可得見。
我等累劫修諸行願。
得遇三界人天大師。
唯願慈尊。
哀愍世間。
從定而起。
說甚深法示教利喜一切衆生。
作是語已,瞻仰尊顔默然而祝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師子吼。
三僧企邪修行福智。
於賢劫中次補佛處。
受灌頂位作大法王。
四向觀視海曾大衆。
發大音聲。
而作是言:我於往昔無量劫中。
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曆事恒沙一切諸佛。
會於第一衆會道常見不思議神通變化。
未嘗睹此金色光明。
影現一切菩薩行願。
及現如來種種相貌。
令見三世難思議事。
唯願仁者,一心合掌瞻仰尊顔。
從定而起授甘露藥。
除熱惱病令證法身常樂我淨。
是諸如來有二種法。
於三昧中不複久祝一者大慈。
二者大悲。
依大慈故與衆生樂。
依大悲故拔衆生苦。
以是二法於無數劫熏修其心而成正覺。
世間衆生多諸苦惱。
以是因緣如來不久從三昧起。
當為演說心地觀門大乘妙法。
告諸大衆無求一切人天福樂。
速求出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者何。
今日世尊,從胸臆中放金色光。
所照之處皆如金色。
佛所顯示意趣甚深。
一切世間聲聞緣覺。
盡思度量所不能知。
汝等凡夫不觀自心。
是故漂流生死海中。
諸佛菩薩能觀心故。
度生死海到於彼岸。
三世如來法皆如是,放此光明非無因緣。
是諸衆會聞大士言:心懷踴躍得未曾有。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诃薩。
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敬禮天人大覺尊,恒沙福智皆圓滿。
金光百福莊嚴相,發起衆生愛樂心。
超過三界獨居尊,功德最勝無倫匹。
普用神通自在力,随所造業現其前。
我以天眼觀世間,一切無有如佛者,希有金容如滿月,希有過於優昙華。
無邊福智利群生,大光普照如千日。
愚癡衆生長夜苦,蒙光所照悉皆除。
我觀如來昔所行,親近供養無數佛。
經曆僧祇無量劫,為衆生故趣菩提。
常於生死苦海中,作大船師濟群品。
演說甘露真淨法,令入無為解脫門。
三僧祇劫度衆生,勤修八萬波羅蜜。
因圓果滿成正覺,住壽凝然無去來。
一一相好周法界,十方諸佛相皆然。
甚深境界難思議,一切人天莫能測。
諸佛體用無差别,如千燈照互增明。
智慧如空無有邊,應物現形如水月。
無邊法界常寂然,如如不動等虛空。
如來清淨妙法身,自然具足恒沙德。
周遍法界無窮盡,不生不滅無去來。
法王常住妙法宮,法身光明靡不照。
如來法性無罣礙,随緣普應利群生。
衆生各見在其前,為我宣說甘露法。
随心能滅諸煩惱,人天衆苦悉皆除。
破有法王甚奇特,光明照曜如金山。
為度衆生出世間,能然法炬破昏暗。
衆生沒在生死海,輪回五趣無出期。
善逝恒為妙法船,能截愛流超彼岸。
大智方便不可量,恒與衆生無盡樂。
能為世間大慈父,憐愍一切諸有情。
如來出世甚難值,無數億劫時一現。
譬如優昙妙瑞華,一切人天所希有。
於無量劫時一現,睹佛出世亦同然。
是諸衆生無福慧,恒處沈淪生死海。
億劫不見諸如來,随諸惡業恒受苦。
我等無數百千劫,修四無量三解脫。
今見大聖牟尼尊,猶如盲龜值浮木。
願於來世恒沙劫,念念不舍天人師。
如影随形不暫離,晝夜勤修於種智。
唯願世尊哀愍我,常令得見大慈尊。
三業無倦常奉持,願共衆生成正覺。
今者三界大導師,座上跏趺入三昧。
獨處凝然空寂舍,身心不動如須彌。
世間一切梵天魔,莫能警覺如來定。
此界佗方凡聖衆,悉知調禦住於禅。
廣設
舍衛國中給孤獨園與諸外道六月論議得一切智聲名寶塔。
安達羅國曲女城邊昇忉利天為母說法共梵天王及天帝釋十二萬衆從三十三天現三道寶階下閻浮時神異寶塔。
摩竭陀國王舍城邊耆阇崛山說大般若法華一乘心地經等大乘寶塔。
毗舍離國菴羅衛林維摩長者不可思議現疾寶塔。
拘屍那國跋提河邊。
娑羅林中圓寂寶塔。
如是八塔大聖化儀。
人天有情所歸依處。
供養恭敬為成佛因。
如是音聲及諸塔影。
而於三世難思議事。
悉皆影現大光明中。
又十方界三世諸佛。
及大菩薩道場衆會。
神通變化希有之事。
及諸如來所說妙法。
皆如響應。
於此金色大光明中無不見聞。
一切衆生遇此光明見彼瑞相。
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時諸大衆睹佛神力不可思議。
歎未曾有。
各相謂言:如來今日入於三昧。
放大光明照十方界。
得見如來往昔所有難思議事。
調伏惡世邪見衆生。
令生正解趣向菩提。
希有如來。
能為一切世間之父。
無量劫中難可得見。
我等累劫修諸行願。
得遇三界人天大師。
唯願慈尊。
哀愍世間。
從定而起。
說甚深法示教利喜一切衆生。
作是語已,瞻仰尊顔默然而祝 爾時會中有一菩薩名師子吼。
三僧企邪修行福智。
於賢劫中次補佛處。
受灌頂位作大法王。
四向觀視海曾大衆。
發大音聲。
而作是言:我於往昔無量劫中。
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曆事恒沙一切諸佛。
會於第一衆會道常見不思議神通變化。
未嘗睹此金色光明。
影現一切菩薩行願。
及現如來種種相貌。
令見三世難思議事。
唯願仁者,一心合掌瞻仰尊顔。
從定而起授甘露藥。
除熱惱病令證法身常樂我淨。
是諸如來有二種法。
於三昧中不複久祝一者大慈。
二者大悲。
依大慈故與衆生樂。
依大悲故拔衆生苦。
以是二法於無數劫熏修其心而成正覺。
世間衆生多諸苦惱。
以是因緣如來不久從三昧起。
當為演說心地觀門大乘妙法。
告諸大衆無求一切人天福樂。
速求出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者何。
今日世尊,從胸臆中放金色光。
所照之處皆如金色。
佛所顯示意趣甚深。
一切世間聲聞緣覺。
盡思度量所不能知。
汝等凡夫不觀自心。
是故漂流生死海中。
諸佛菩薩能觀心故。
度生死海到於彼岸。
三世如來法皆如是,放此光明非無因緣。
是諸衆會聞大士言:心懷踴躍得未曾有。
爾時師子吼菩薩摩诃薩。
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敬禮天人大覺尊,恒沙福智皆圓滿。
金光百福莊嚴相,發起衆生愛樂心。
超過三界獨居尊,功德最勝無倫匹。
普用神通自在力,随所造業現其前。
我以天眼觀世間,一切無有如佛者,希有金容如滿月,希有過於優昙華。
無邊福智利群生,大光普照如千日。
愚癡衆生長夜苦,蒙光所照悉皆除。
我觀如來昔所行,親近供養無數佛。
經曆僧祇無量劫,為衆生故趣菩提。
常於生死苦海中,作大船師濟群品。
演說甘露真淨法,令入無為解脫門。
三僧祇劫度衆生,勤修八萬波羅蜜。
因圓果滿成正覺,住壽凝然無去來。
一一相好周法界,十方諸佛相皆然。
甚深境界難思議,一切人天莫能測。
諸佛體用無差别,如千燈照互增明。
智慧如空無有邊,應物現形如水月。
無邊法界常寂然,如如不動等虛空。
如來清淨妙法身,自然具足恒沙德。
周遍法界無窮盡,不生不滅無去來。
法王常住妙法宮,法身光明靡不照。
如來法性無罣礙,随緣普應利群生。
衆生各見在其前,為我宣說甘露法。
随心能滅諸煩惱,人天衆苦悉皆除。
破有法王甚奇特,光明照曜如金山。
為度衆生出世間,能然法炬破昏暗。
衆生沒在生死海,輪回五趣無出期。
善逝恒為妙法船,能截愛流超彼岸。
大智方便不可量,恒與衆生無盡樂。
能為世間大慈父,憐愍一切諸有情。
如來出世甚難值,無數億劫時一現。
譬如優昙妙瑞華,一切人天所希有。
於無量劫時一現,睹佛出世亦同然。
是諸衆生無福慧,恒處沈淪生死海。
億劫不見諸如來,随諸惡業恒受苦。
我等無數百千劫,修四無量三解脫。
今見大聖牟尼尊,猶如盲龜值浮木。
願於來世恒沙劫,念念不舍天人師。
如影随形不暫離,晝夜勤修於種智。
唯願世尊哀愍我,常令得見大慈尊。
三業無倦常奉持,願共衆生成正覺。
今者三界大導師,座上跏趺入三昧。
獨處凝然空寂舍,身心不動如須彌。
世間一切梵天魔,莫能警覺如來定。
此界佗方凡聖衆,悉知調禦住於禅。
廣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