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聞如是,一時佛遊於舍衛祇樹給孤獨園。
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衆比丘飯已後。
會於講堂上。
坐共議言:可怪未曾有。
是天地雲何破壞。
雲何成就。
佛徹聽遙聞。
諸比丘飯已後。
於講堂共坐議此事。
佛即起到講堂坐。
問諸比丘,向者會議此何等。
諸比丘白佛言:飯已後。
於講堂上共議。
可怪未曾有。
是天地雲何破壞。
雲何成就。
但共議是事耳。
佛告諸比丘,欲從如來聞知是天地成敗時不。
諸比丘白佛言:唯天中天。
今正是時,應為諸比丘說。
知天地成敗時。
比丘從佛聞。
即當持之。
佛告諸比丘,谛聽善思念之。
今為汝說。
諸比丘言:唯然世尊,願欲聞知。
佛言諸比丘如一日月。
旋照四天下時。
爾所四千天下世界。
有千日月。
有千須彌山王。
有四千天下。
四千大海水。
四千大龍宮。
四千大金翅鳥。
四千惡道。
四千大惡道。
七千種種大樹。
八千種種大山。
萬種種大泥梨。
是名為一小千世界。
如一千小世界。
爾所小千千世界。
是名為中千世界。
如一中千世界。
爾所中千千世界。
是名為三千世界。
悉燒成敗。
是為一佛刹。
佛言:比丘。
是地深六百八十萬由旬。
其邊無限。
其地立水上。
其水深四百六十萬由旬。
其邊際無有限礙。
大風持水。
其風深二百三十萬由旬。
其邊際無限。
比丘其大海深八百四十萬由旬。
其邊際無崖底。
比丘須彌山王入大海水。
深八萬四千由旬。
高亦八萬四千由旬。
下狹上稍稍廣。
上正平。
種種合四類在上止。
悉滿無空缺處。
諸大尊神亦在上止。
諸尊複尊大神。
悉在上居止。
忉利天宮。
在須彌山上。
過忉利天。
上有焰天。
過炎天。
有兜率天。
上過兜率天。
有尼摩羅天。
過尼摩羅天。
上有波羅尼蜜和耶越緻天。
過是上有梵迦夷天。
過是天上有魔天。
其宮廣長二十四萬裡。
宮壁七重。
欄楯七重。
刀分七重。
行樹七重。
周匝皆以七寶。
畫妙好。
金銀水精琉璃馬瑙赤真珠車磲。
金壁銀門。
銀壁金門。
琉璃壁水精門。
水精壁琉璃門。
赤真珠壁馬瑙門。
馬瑙壁赤真珠門。
車磲壁一切衆寶門。
采畫妙好。
皆以七寶作之。
金欄楯金柱栿銀桄。
銀欄楯銀柱栿金桄。
琉璃欄楯琉璃柱栿。
水精欄楯水精柱栿琉璃桄。
赤真珠欄楯赤真珠柱栿馬瑙桄。
馬瑙欄楯馬瑙柱栿赤真珠桄。
車磲欄楯車磲柱栿一切妙寶作之。
金刀分者銀垂。
銀刀分者金垂。
琉璃刀分者水精垂。
水精刀分者琉璃垂。
赤真珠刀分者馬瑙垂。
馬瑙刀分者赤真珠垂。
車磲刀分者一切寶垂。
金樹金根金莖。
銀枝葉花實。
銀樹銀根銀莖。
金枝葉華實。
琉璃樹琉璃根莖。
水精枝葉華實。
水精樹水精根莖。
琉璃枝葉華實。
赤真珠樹赤真珠根。
馬瑙莖枝葉華實。
瑪瑙樹馬瑙根莖。
赤真珠枝葉華實。
車磲樹車磲根莖。
一切寶枝葉華實。
彩畫殊好。
皆以七寶。
金銀琉璃水精赤真珠車磲馬瑙。
其門上有曲箱蓋。
欄楯上有交露。
樓觀下有園觀舍宅。
浴地生華種種樹種種葉種種華種種實。
出種種香。
種種飛鳥。
各各悲鳴。
過魔天。
上有梵迦夷天。
過梵迦夷天。
上有阿衛貨天。
過是上有首皮斤天。
過是有比呼破天。
過是已有無人想天。
過是已有阿和天。
過是已有答和天。
過是已有名須達稱天。
過是已有須陀屍天。
過是已有阿迦尼吒天。
過是已有天。
名阿竭禅天。
過是已有天。
名識知。
過是已有天。
名阿因。
過是已有天。
名無有思想亦不無想。
乃至其上有人。
生老病死。
往還不複過其上數。
佛言:比丘。
須彌山王以四寶作城。
琉璃水精金銀。
須彌山王北有天下。
名郁單曰:廣長各四十萬裡。
正方。
須彌山王東有天下。
名弗于逮。
廣長各三十六萬裡。
周匝正圓。
須彌山王西有天下。
名俱耶尼。
廣長各三十二萬裡。
如半月形。
須彌山王南有天下。
名閻浮利。
廣長各二十八萬裡。
北廣南狹。
須彌山王北脅天金照北方天下。
須彌山王東脅天銀照東方天下。
須彌山王西脅天水精照西方天下。
須彌山王南脅天琉璃照南方天下。
北方天下有樹名銀莖。
圍二百八十裡高四千裡。
枝葉分布二千裡。
東方天下有大樹名條莖。
圍二百八十裡高四千裡。
枝葉分布二千裡。
俱耶尼天下有樹名斤莖。
圍二百八十裡高四千裡。
枝葉分布二千裡。
其樹上有石牛。
高四十裡。
閻浮利天下。
有大樹名閻。
高四千裡。
莖圍二百八十裡。
枝葉分布二千裡。
金翅鳥王及龍有樹名駒利睒。
高四千裡。
莖圍二百八十裡。
枝葉分布二千裡。
阿須倫有大樹名善晝過度。
高四千裡莖圍二百八十裡。
枝葉分布二千裡。
忉利天有樹名度晝。
高四千裡莖圍二百八十裡。
枝葉分布二千裡。
大海北有大樹名閻。
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衆比丘飯已後。
會於講堂上。
坐共議言:可怪未曾有。
是天地雲何破壞。
雲何成就。
佛徹聽遙聞。
諸比丘飯已後。
於講堂共坐議此事。
佛即起到講堂坐。
問諸比丘,向者會議此何等。
諸比丘白佛言:飯已後。
於講堂上共議。
可怪未曾有。
是天地雲何破壞。
雲何成就。
但共議是事耳。
佛告諸比丘,欲從如來聞知是天地成敗時不。
諸比丘白佛言:唯天中天。
今正是時,應為諸比丘說。
知天地成敗時。
比丘從佛聞。
即當持之。
佛告諸比丘,谛聽善思念之。
今為汝說。
諸比丘言:唯然世尊,願欲聞知。
佛言諸比丘如一日月。
旋照四天下時。
爾所四千天下世界。
有千日月。
有千須彌山王。
有四千天下。
四千大海水。
四千大龍宮。
四千大金翅鳥。
四千惡道。
四千大惡道。
七千種種大樹。
八千種種大山。
萬種種大泥梨。
是名為一小千世界。
如一千小世界。
爾所小千千世界。
是名為中千世界。
如一中千世界。
爾所中千千世界。
是名為三千世界。
悉燒成敗。
是為一佛刹。
佛言:比丘。
是地深六百八十萬由旬。
其邊無限。
其地立水上。
其水深四百六十萬由旬。
其邊際無有限礙。
大風持水。
其風深二百三十萬由旬。
其邊際無限。
比丘其大海深八百四十萬由旬。
其邊際無崖底。
比丘須彌山王入大海水。
深八萬四千由旬。
高亦八萬四千由旬。
下狹上稍稍廣。
上正平。
種種合四類在上止。
悉滿無空缺處。
諸大尊神亦在上止。
諸尊複尊大神。
悉在上居止。
忉利天宮。
在須彌山上。
過忉利天。
上有焰天。
過炎天。
有兜率天。
上過兜率天。
有尼摩羅天。
過尼摩羅天。
上有波羅尼蜜和耶越緻天。
過是上有梵迦夷天。
過是天上有魔天。
其宮廣長二十四萬裡。
宮壁七重。
欄楯七重。
刀分七重。
行樹七重。
周匝皆以七寶。
畫妙好。
金銀水精琉璃馬瑙赤真珠車磲。
金壁銀門。
銀壁金門。
琉璃壁水精門。
水精壁琉璃門。
赤真珠壁馬瑙門。
馬瑙壁赤真珠門。
車磲壁一切衆寶門。
采畫妙好。
皆以七寶作之。
金欄楯金柱栿銀桄。
銀欄楯銀柱栿金桄。
琉璃欄楯琉璃柱栿。
水精欄楯水精柱栿琉璃桄。
赤真珠欄楯赤真珠柱栿馬瑙桄。
馬瑙欄楯馬瑙柱栿赤真珠桄。
車磲欄楯車磲柱栿一切妙寶作之。
金刀分者銀垂。
銀刀分者金垂。
琉璃刀分者水精垂。
水精刀分者琉璃垂。
赤真珠刀分者馬瑙垂。
馬瑙刀分者赤真珠垂。
車磲刀分者一切寶垂。
金樹金根金莖。
銀枝葉花實。
銀樹銀根銀莖。
金枝葉華實。
琉璃樹琉璃根莖。
水精枝葉華實。
水精樹水精根莖。
琉璃枝葉華實。
赤真珠樹赤真珠根。
馬瑙莖枝葉華實。
瑪瑙樹馬瑙根莖。
赤真珠枝葉華實。
車磲樹車磲根莖。
一切寶枝葉華實。
彩畫殊好。
皆以七寶。
金銀琉璃水精赤真珠車磲馬瑙。
其門上有曲箱蓋。
欄楯上有交露。
樓觀下有園觀舍宅。
浴地生華種種樹種種葉種種華種種實。
出種種香。
種種飛鳥。
各各悲鳴。
過魔天。
上有梵迦夷天。
過梵迦夷天。
上有阿衛貨天。
過是上有首皮斤天。
過是有比呼破天。
過是已有無人想天。
過是已有阿和天。
過是已有答和天。
過是已有名須達稱天。
過是已有須陀屍天。
過是已有阿迦尼吒天。
過是已有天。
名阿竭禅天。
過是已有天。
名識知。
過是已有天。
名阿因。
過是已有天。
名無有思想亦不無想。
乃至其上有人。
生老病死。
往還不複過其上數。
佛言:比丘。
須彌山王以四寶作城。
琉璃水精金銀。
須彌山王北有天下。
名郁單曰:廣長各四十萬裡。
正方。
須彌山王東有天下。
名弗于逮。
廣長各三十六萬裡。
周匝正圓。
須彌山王西有天下。
名俱耶尼。
廣長各三十二萬裡。
如半月形。
須彌山王南有天下。
名閻浮利。
廣長各二十八萬裡。
北廣南狹。
須彌山王北脅天金照北方天下。
須彌山王東脅天銀照東方天下。
須彌山王西脅天水精照西方天下。
須彌山王南脅天琉璃照南方天下。
北方天下有樹名銀莖。
圍二百八十裡高四千裡。
枝葉分布二千裡。
東方天下有大樹名條莖。
圍二百八十裡高四千裡。
枝葉分布二千裡。
俱耶尼天下有樹名斤莖。
圍二百八十裡高四千裡。
枝葉分布二千裡。
其樹上有石牛。
高四十裡。
閻浮利天下。
有大樹名閻。
高四千裡。
莖圍二百八十裡。
枝葉分布二千裡。
金翅鳥王及龍有樹名駒利睒。
高四千裡。
莖圍二百八十裡。
枝葉分布二千裡。
阿須倫有大樹名善晝過度。
高四千裡莖圍二百八十裡。
枝葉分布二千裡。
忉利天有樹名度晝。
高四千裡莖圍二百八十裡。
枝葉分布二千裡。
大海北有大樹名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