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竭清信女品第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何以故?闿士求想盡滅者,即可得應儀。
闿士變謀明慧不滅想得證。
向無想随是教矣。
秋露子謂善業。
有三事向定守定門。
空不願無想是為三。
有益於明度。
不但晝益。
夜於夢中亦複益。
何以故?晝日夜夢中佛說等無異。
善業語秋露子。
若闿士晝日有益夜於夢中亦有益。
又問夢中所作甯有所得不。
如經等之。
善業曰:夢中作善者喜為益。
惡者愠慼為減。
設於夢中殺人。
覺已喜歎快之雲何。
善業言:心不枯爾皆有所緣。
若見聞。
若念為因緣。
是故知耳從是中令人心有所著。
或無所著。
是為不妄。
爾皆有所緣。
秋露子言:所作為空耳。
何因心有所緣。
善業言:心想因緣即因緣興矣。
秋露子言:闿士夢中布施。
持是施與作無上正真道。
有施與者無也。
報言:彌勒闿士近在前。
旦暮當補佛處。
子欲知當從問。
秋露子問彌勒。
彌勒言:如我字彌勒。
當色解慧耶。
當痛癢思想生死識解乎持是身解乎。
若空五陰解五陰空無力。
當所解法不見。
亦不見當所解人得道者,秋露子曰所說為有證。
不答。
曰我所說不得證。
秋露子便作是念。
彌勒所入慧甚深。
甚深。
何以故?行明度以來久遠。
佛言:雲何見若作應儀不乎。
曰不也天中天。
佛言:闿士不作是念我受決。
是法若於法中得正覺。
亦無得正覺者,作是行為求明度。
不恐我不得正覺。
随是法中教。
是故勇無所畏。
至大劇處虎狼中念。
設有啖我者,為當布施。
行布施度無極。
近無上正真道。
願我作佛時令我刹中無禽獸道。
至賊中設於中死。
心念言:我身會當棄捐。
設殺我我不當瞋恚。
為具足行忍辱度無極近佛道。
我作佛時令我刹中無賊盜。
至無水漿處。
心念言:人民無德使爾。
我作佛時令我刹中人民皆得一切知八味。
用一切故當精進。
至穀貴處念當精進取佛。
願曰:吾作佛時令我刹中無穀貴處。
皆使人民在所願所索食悉在前。
如忉利天上所有。
用衆生故當精進。
有惡歲正使身遭惡歲死我心無異。
必當降伏邪官屬。
行精進索佛道。
我作佛時令我刹中人民無惡歲死亡者,我所語後我作佛時無異。
複次秋露子。
闿士聞是便呼無上正真道。
或卻後久遠乃得佛者亦不恐怖。
從本際以來呼如一意轉頃。
何以故?無本際乃得佛者,心安然不恐怖。
時有清信女從坐起。
前至佛所作禮長跪言:我聞是不怖。
必除恐怖之處索佛道。
得佛已當說經。
佛笑口中金光出。
清信女即持金花散佛上。
佛威神故花不堕地。
阿難從坐起更奮袈裟。
前作禮長跪言:佛不妄笑。
既笑當有所說,佛語阿難。
是恒竭清信女卻後當來劫。
劫名星宿。
中有佛名金花。
是清信女後於此時棄女為男。
後當生無怒佛刹。
從一刹生一佛刹。
譬如金輪聖王從一觀遊一觀。
從生至終足不蹈地。
是清信女如是,從一佛刹到一佛刹。
未常不見佛。
足不蹈地自緻得佛。
阿難心念。
如無怒佛刹諸闿士會者,是為佛會耳。
佛即知阿難心所念曰:然阿難。
諸會者悉度生死已,清信女後作佛名金花佛。
度不可計應儀令三毒荊刹中無禽獸賊盜斷水穀處病瘦。
及馀惡事悉無有。
又問佛。
清信女從何佛作功德。
佛言:於定光佛所作功德初發意求佛。
時亦持金花散佛上。
願持是功德施與作無上正真道。
佛言:如我持五花散定光佛上。
即逮得無所從生法樂於中立。
佛即授我決。
卻後九十一劫。
若當作佛名釋迦文。
是清信女爾時見我從佛受決。
其心念我。
當受決得無上正真道。
阿難白佛言:是清信女所求已度。
闿士變謀明慧不滅想得證。
向無想随是教矣。
秋露子謂善業。
有三事向定守定門。
空不願無想是為三。
有益於明度。
不但晝益。
夜於夢中亦複益。
何以故?晝日夜夢中佛說等無異。
善業語秋露子。
若闿士晝日有益夜於夢中亦有益。
又問夢中所作甯有所得不。
如經等之。
善業曰:夢中作善者喜為益。
惡者愠慼為減。
設於夢中殺人。
覺已喜歎快之雲何。
善業言:心不枯爾皆有所緣。
若見聞。
若念為因緣。
是故知耳從是中令人心有所著。
或無所著。
是為不妄。
爾皆有所緣。
秋露子言:所作為空耳。
何因心有所緣。
善業言:心想因緣即因緣興矣。
秋露子言:闿士夢中布施。
持是施與作無上正真道。
有施與者無也。
報言:彌勒闿士近在前。
旦暮當補佛處。
子欲知當從問。
秋露子問彌勒。
彌勒言:如我字彌勒。
當色解慧耶。
當痛癢思想生死識解乎持是身解乎。
若空五陰解五陰空無力。
當所解法不見。
亦不見當所解人得道者,秋露子曰所說為有證。
不答。
曰我所說不得證。
秋露子便作是念。
彌勒所入慧甚深。
甚深。
何以故?行明度以來久遠。
佛言:雲何見若作應儀不乎。
曰不也天中天。
佛言:闿士不作是念我受決。
是法若於法中得正覺。
亦無得正覺者,作是行為求明度。
不恐我不得正覺。
随是法中教。
是故勇無所畏。
至大劇處虎狼中念。
設有啖我者,為當布施。
行布施度無極。
近無上正真道。
願我作佛時令我刹中無禽獸道。
至賊中設於中死。
心念言:我身會當棄捐。
設殺我我不當瞋恚。
為具足行忍辱度無極近佛道。
我作佛時令我刹中無賊盜。
至無水漿處。
心念言:人民無德使爾。
我作佛時令我刹中人民皆得一切知八味。
用一切故當精進。
至穀貴處念當精進取佛。
願曰:吾作佛時令我刹中無穀貴處。
皆使人民在所願所索食悉在前。
如忉利天上所有。
用衆生故當精進。
有惡歲正使身遭惡歲死我心無異。
必當降伏邪官屬。
行精進索佛道。
我作佛時令我刹中人民無惡歲死亡者,我所語後我作佛時無異。
複次秋露子。
闿士聞是便呼無上正真道。
或卻後久遠乃得佛者亦不恐怖。
從本際以來呼如一意轉頃。
何以故?無本際乃得佛者,心安然不恐怖。
時有清信女從坐起。
前至佛所作禮長跪言:我聞是不怖。
必除恐怖之處索佛道。
得佛已當說經。
佛笑口中金光出。
清信女即持金花散佛上。
佛威神故花不堕地。
阿難從坐起更奮袈裟。
前作禮長跪言:佛不妄笑。
既笑當有所說,佛語阿難。
是恒竭清信女卻後當來劫。
劫名星宿。
中有佛名金花。
是清信女後於此時棄女為男。
後當生無怒佛刹。
從一刹生一佛刹。
譬如金輪聖王從一觀遊一觀。
從生至終足不蹈地。
是清信女如是,從一佛刹到一佛刹。
未常不見佛。
足不蹈地自緻得佛。
阿難心念。
如無怒佛刹諸闿士會者,是為佛會耳。
佛即知阿難心所念曰:然阿難。
諸會者悉度生死已,清信女後作佛名金花佛。
度不可計應儀令三毒荊刹中無禽獸賊盜斷水穀處病瘦。
及馀惡事悉無有。
又問佛。
清信女從何佛作功德。
佛言:於定光佛所作功德初發意求佛。
時亦持金花散佛上。
願持是功德施與作無上正真道。
佛言:如我持五花散定光佛上。
即逮得無所從生法樂於中立。
佛即授我決。
卻後九十一劫。
若當作佛名釋迦文。
是清信女爾時見我從佛受決。
其心念我。
當受決得無上正真道。
阿難白佛言:是清信女所求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