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品第三

關燈
佛。

    出十誠功德。

    開士大士從中生佛未出於世時。

    闿士悉出說照明四棄四拔苦四事空五通。

    譬如月盛滿時從空中出照明於星。

    闿士求功德盛滿如是,皆從權德大明中出。

    當作是知學持誦是經。

    為至德悉具足佛言:其人終不為邪毒水火兵刃王法所橫死。

    何以故?是明度所擁護。

    若複有馀事起。

    若至王所及太子傍臣所。

    與之相見辄歡喜言笑。

    所以然者,以其普慈等濟恕惠群生潤功無量用。

    是故見者悉起立。

    爾時有異道人。

    遙見佛大會欲壞亂坐衆。

    疾至佛所。

    釋作是念。

    當雲何盡我壽在佛邊受誦是法。

    即從佛聞受誦。

    彼異道人遙遠繞天中天一匝。

    從彼間道徑去。

    秋露子念。

    是中雲何異道人從彼間道徑去。

    心念是佛即知。

    秋露子釋念明度。

    異道人無善意來故弊邪念。

    佛與四部弟子共坐。

    愛欲天梵天諸天子悉複在中會無異人。

    闿士大士受決者會。

    當為人中之将自緻作佛。

    我當往亂之。

    是弊邪乘一轅之車駕馬四匹稍至佛所。

    釋作是念。

    弊邪所乘非國王瓶沙。

    非波斯匿。

    非釋種。

    非維耶利。

    四馬車皆不類之。

    正是弊邪所作也。

    邪常晝夜索佛短亂世人。

    能常持心究竟明度。

    邪便道還。

    忉利迦翼天子持天花在空中立便散佛上。

    四面散而尊歎曰:究竟道原明度之謂也。

    閻浮提人民乃得聞見。

    複持雜華四散佛上曰:其有求者守者,終不為邪衆所害也。

    是輩人民福德弘大。

    何況乃學持諷誦用是法祝其人前世已得見佛淨心供養。

    欲一切知得一切智寶。

    當從明度索之。

    佛言然。

    阿難白佛言:無舉名布施重戒忍辱精進棄定。

    但舉明度名。

    何以故?天中天。

    佛言:明度於度中最尊。

    雲何阿難。

    不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者,當緣為六度無極一切知乎。

    阿難言:唯然天中天。

    不行六行不為六度。

    誠非大明度無極一切知之明矣。

    佛言:然大明最尊。

    譬如地種。

    散。

    其中同時出生衆生得命。

    如是阿難。

    明度如地。

    五度如種。

    從中生成。

    釋白佛言:如來所說善士學持誦明度者功德未竟。

    佛語釋。

    我不說是功德未竟。

    我自說書持經卷承事作禮花香名寶雜缯蓋幡功德者耳。

    釋白言:我身護視是人。

    佛語釋。

    誦明度者有若幹千天到是經師。

    聽經不解義者欲問所疑。

    用慈於經中即自曉了。

    是人作功德悉自見知。

    若於四部弟子中說經時。

    其心無所難。

    若形試者終不畏。

    何以故?明度所護兇試者去。

    佛言:我不見人當明度者,人亦不見明度明度所厭也。

    無有輕者,心不恐怖無所畏。

    父母重之。

    沙門哀之。

    諸親賢友愛之。

    或惡事來持忠正法為解之。

    是善士所作功德悉自見心。

    當作是知。

    十方無數佛國諸天人鬼龍。

    質諒神執樂神胸臆行神似人形神。

    皆至經師所問訊聽受作禮緻敬繞畢各去。

    斯行德使然。

    四天大王忉利天鹽天兜術天不驕樂天化應聲天。

    梵天梵衆天梵輔天大梵天。

    水行天水微天無量水天。

    水音天約淨天遍淨天淨明天守妙天玄妙天福德天德純天近際天快見天。

    無結愛天上諸天子皆往問訊聽受作禮繞竟各去。

    諸無結愛天尚悉來下在諸天中。

    何況是三千大千國土諸愛欲無色天子耶。

    彼所處常完堅無堯者,除宿不請馀不能動。

    其功德悉受。

    是時諸天來當知之。

    釋言:雲何知天中天。

    佛言:是善士女歡喜時知來已當避去。

    聞鬼神香。

    或龍鬼神蛇軀神。

    來到聞鬼神香。

    以為曾知已當避去。

    當淨身體用清淨故鬼神皆大歡喜。

    小天見大天來便避去。

    尊天威神巍巍其光重明。

    稍安徐往尊天入至經所。

    是善士女則踴躍喜所。

    止處悉當淨住是。

    人病終不著身。

    所止處常安隐未常有惡夢。

    夢中但見佛見塔聞明度。

    但見諸弟子。

    見極過度。

    見佛坐。

    見自然經輪。

    見粗欲成佛時。

    見諸佛得佛。

    見自然新經輪。

    見若幹闿士。

    見六度種種解說是當作佛。

    見馀佛刹。

    見佛及尊經無與等者,某方刹如來無所著正真道最正覺弟子衆。

    如來在其中說經。

    是輩善士夢如是已安隐。

    覺身體淨潔且輕。

    不複思食身軟美飽。

    若比丘得定自定覺心軟不思食身軟美飽如是,何以故?鬼神不敢近是欲取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