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法輪品第二十六之一
關燈
小
中
大
受如說修行。
即於現身得盡諸漏。
智慧明了解脫而祝梵行成就所作皆辦不受後有。
又告五人。
汝昔嫌我俱作是言:長老瞿昙耽著世樂不堅持戒欲斷煩惱便即退堕。
我適近汝各自不安。
是故當知不得稱呼如來為長老也。
五跋陀羅俱白佛言:世尊我今願得於佛法中而為沙門。
佛言:善來比丘。
須發自落法服著身便成沙門。
須發長短如剃經七日。
威儀整肅如百臘比丘。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忏悔先罪。
即於如來為大師想。
尊重瞻仰生歡喜心。
爾時世尊入池澡裕浴訖複於一處靜坐思惟過去諸佛當於何座而轉法輪。
作是念時。
忽於是處有千寶座從地湧出。
如來爾時從本座起恭敬圍繞。
初三高座至第四座結加趺坐。
時五跋陀羅頂禮佛足坐於佛前。
諸比丘,爾時世尊放大光明。
其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
於光明網中。
而說頌曰: 從彼兜率宮,降生龍毗園。
梵釋鹹承捧,威猛如師子。
十方行七步,曾無迷惑心。
即以梵音詞,而作如是唱。
我今於一切,為最尊最勝。
舍轉輪王位,當利益衆生。
六年苦行已,即詣菩提座。
降伏諸魔軍,疾成無上道。
梵釋諸天衆,勸請轉法輪。
哀愍諸世間,嘿然而受請。
以堅固願力,向於鹿苑中。
仙人所堕處,演說無上法。
此法無數劫,修習之所證。
汝等樂聞者,速應來聽受。
人天身難得,佛出世甚難。
聞法起信心,斯人亦複難。
汝不生八難,今獲人天身。
值佛聞正法,而能有淨信。
汝於百千劫,未曾聞正法。
今者得值遇,宜應善修習。
佛告諸比丘,光明網中說如是偈。
覺悟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人天等衆。
汝可速來。
今佛世尊轉于法輪。
諸天龍等聞是語已,從其本宮來詣佛所。
爾時地神以神通力。
令此道場縱廣正等七百由旬。
種種莊嚴周遍清淨。
虛空天神複将種種幢幡寶蓋以為嚴飾。
欲界色界諸天子等。
将八萬四千寶師子座置道場中。
各自請言:世尊哀愍我故為坐此座轉正法輪。
諸比丘,爾時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刹土。
無量拘胝諸菩薩衆。
宿植德本來至佛所。
頂禮佛足右繞三匝。
合掌恭敬勸請如來轉于法輪。
十方三千大千世界。
所有釋梵護世及馀無量諸天子衆。
皆悉頂禮佛足右繞三匝合掌向佛。
勸請如來轉于法輪。
是諸衆會鹹作是言:唯願世尊,利益安樂愍念諸衆生故。
雨大法雨。
建大法幢。
吹大法螺。
擊大法鼓。
佛告諸比丘,爾時衆中有一菩薩。
名曰轉法。
持衆寶輪備有千輻。
莊嚴绮麗不可稱比。
放千光明。
又以花鬘寶鈴微妙缯采無量寶具以為嚴飾。
由是菩薩先願力故感此輪生供養如來過去諸佛。
皆有此輪然後轉法。
時彼菩薩持是輪寶。
奉獻如來而說偈言: 尊憶過去時,然燈佛授記。
當得成正覺,号名曰牟尼。
我亦於彼時,發此弘誓願。
導師得成佛,當奉此輪寶。
一切人天等,及諸菩薩衆。
其數無有量,皆為轉法輪。
各以己神力,赍種種供具。
寶台花蓋等,窮劫說不荊 三千大千界,天人阿修羅。
諸龍神衆等,鹹悉一心請。
佛告諸比丘,如來於初夜時默然而過於中夜分安慰大衆令生歡喜。
至後夜已喚五跋陀羅而告之言:汝等應知。
出家之人有二種障。
何等為二。
一者心著欲境而不能離。
是下劣人無識凡愚非聖所行。
不應道理。
非解脫因。
非離欲因。
非神通因。
非成佛因。
非涅槃因。
二者不正思惟自苦其身而求出離。
過現未來皆受苦報。
比丘汝等當舍如是二邊。
我今為汝說於中道。
汝應谛聽常勤修習。
何謂中道。
正見正思惟。
正語正業。
正命正精進。
正念正定。
如是八法名為中道。
佛告諸比丘,有四聖谛。
何等為四。
所謂苦谛。
苦集谛。
苦滅谛。
證苦滅道谛。
比丘何等名為苦聖谛。
所謂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愛别離苦。
怨憎會苦。
求不得苦。
五盛蘊苦。
如是名為苦聖谛。
何等名為苦集聖谛。
所謂愛取有喜與貪俱悕求勝樂。
如是名為苦集聖谛。
何等名為苦滅聖谛。
所謂愛取有喜與貪俱悕求勝樂。
盡此一切。
如是名為苦滅聖谛。
何等名為證苦滅聖道谛。
即八聖道。
所謂正見乃至正定。
此即名為證苦滅聖道谛。
複告比丘。
如是苦法我先不從他聞。
由善随順如理思惟。
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
比丘。
如是苦集法。
我先不從他聞。
由善随順如理思惟。
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
比丘。
如是苦集滅法。
我先不從他聞。
由善随順如理思惟。
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
比丘。
如是苦滅證道。
我先不從他聞。
由善随順如理思惟。
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
複告比丘。
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
如是四法我先不從他聞。
由善随順如理思惟。
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
複告比丘。
我已知苦。
已斷集。
已證滅。
已修道。
即於現身得盡諸漏。
智慧明了解脫而祝梵行成就所作皆辦不受後有。
又告五人。
汝昔嫌我俱作是言:長老瞿昙耽著世樂不堅持戒欲斷煩惱便即退堕。
我適近汝各自不安。
是故當知不得稱呼如來為長老也。
五跋陀羅俱白佛言:世尊我今願得於佛法中而為沙門。
佛言:善來比丘。
須發自落法服著身便成沙門。
須發長短如剃經七日。
威儀整肅如百臘比丘。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忏悔先罪。
即於如來為大師想。
尊重瞻仰生歡喜心。
爾時世尊入池澡裕浴訖複於一處靜坐思惟過去諸佛當於何座而轉法輪。
作是念時。
忽於是處有千寶座從地湧出。
如來爾時從本座起恭敬圍繞。
初三高座至第四座結加趺坐。
時五跋陀羅頂禮佛足坐於佛前。
諸比丘,爾時世尊放大光明。
其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
於光明網中。
而說頌曰: 從彼兜率宮,降生龍毗園。
梵釋鹹承捧,威猛如師子。
十方行七步,曾無迷惑心。
即以梵音詞,而作如是唱。
我今於一切,為最尊最勝。
舍轉輪王位,當利益衆生。
六年苦行已,即詣菩提座。
降伏諸魔軍,疾成無上道。
梵釋諸天衆,勸請轉法輪。
哀愍諸世間,嘿然而受請。
以堅固願力,向於鹿苑中。
仙人所堕處,演說無上法。
此法無數劫,修習之所證。
汝等樂聞者,速應來聽受。
人天身難得,佛出世甚難。
聞法起信心,斯人亦複難。
汝不生八難,今獲人天身。
值佛聞正法,而能有淨信。
汝於百千劫,未曾聞正法。
今者得值遇,宜應善修習。
佛告諸比丘,光明網中說如是偈。
覺悟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人天等衆。
汝可速來。
今佛世尊轉于法輪。
諸天龍等聞是語已,從其本宮來詣佛所。
爾時地神以神通力。
令此道場縱廣正等七百由旬。
種種莊嚴周遍清淨。
虛空天神複将種種幢幡寶蓋以為嚴飾。
欲界色界諸天子等。
将八萬四千寶師子座置道場中。
各自請言:世尊哀愍我故為坐此座轉正法輪。
諸比丘,爾時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十方刹土。
無量拘胝諸菩薩衆。
宿植德本來至佛所。
頂禮佛足右繞三匝。
合掌恭敬勸請如來轉于法輪。
十方三千大千世界。
所有釋梵護世及馀無量諸天子衆。
皆悉頂禮佛足右繞三匝合掌向佛。
勸請如來轉于法輪。
是諸衆會鹹作是言:唯願世尊,利益安樂愍念諸衆生故。
雨大法雨。
建大法幢。
吹大法螺。
擊大法鼓。
佛告諸比丘,爾時衆中有一菩薩。
名曰轉法。
持衆寶輪備有千輻。
莊嚴绮麗不可稱比。
放千光明。
又以花鬘寶鈴微妙缯采無量寶具以為嚴飾。
由是菩薩先願力故感此輪生供養如來過去諸佛。
皆有此輪然後轉法。
時彼菩薩持是輪寶。
奉獻如來而說偈言: 尊憶過去時,然燈佛授記。
當得成正覺,号名曰牟尼。
我亦於彼時,發此弘誓願。
導師得成佛,當奉此輪寶。
一切人天等,及諸菩薩衆。
其數無有量,皆為轉法輪。
各以己神力,赍種種供具。
寶台花蓋等,窮劫說不荊 三千大千界,天人阿修羅。
諸龍神衆等,鹹悉一心請。
佛告諸比丘,如來於初夜時默然而過於中夜分安慰大衆令生歡喜。
至後夜已喚五跋陀羅而告之言:汝等應知。
出家之人有二種障。
何等為二。
一者心著欲境而不能離。
是下劣人無識凡愚非聖所行。
不應道理。
非解脫因。
非離欲因。
非神通因。
非成佛因。
非涅槃因。
二者不正思惟自苦其身而求出離。
過現未來皆受苦報。
比丘汝等當舍如是二邊。
我今為汝說於中道。
汝應谛聽常勤修習。
何謂中道。
正見正思惟。
正語正業。
正命正精進。
正念正定。
如是八法名為中道。
佛告諸比丘,有四聖谛。
何等為四。
所謂苦谛。
苦集谛。
苦滅谛。
證苦滅道谛。
比丘何等名為苦聖谛。
所謂生苦。
老苦。
病苦。
死苦。
愛别離苦。
怨憎會苦。
求不得苦。
五盛蘊苦。
如是名為苦聖谛。
何等名為苦集聖谛。
所謂愛取有喜與貪俱悕求勝樂。
如是名為苦集聖谛。
何等名為苦滅聖谛。
所謂愛取有喜與貪俱悕求勝樂。
盡此一切。
如是名為苦滅聖谛。
何等名為證苦滅聖道谛。
即八聖道。
所謂正見乃至正定。
此即名為證苦滅聖道谛。
複告比丘。
如是苦法我先不從他聞。
由善随順如理思惟。
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
比丘。
如是苦集法。
我先不從他聞。
由善随順如理思惟。
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
比丘。
如是苦集滅法。
我先不從他聞。
由善随順如理思惟。
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
比丘。
如是苦滅證道。
我先不從他聞。
由善随順如理思惟。
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
複告比丘。
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
如是四法我先不從他聞。
由善随順如理思惟。
生智生眼生明生遍生慧生光。
複告比丘。
我已知苦。
已斷集。
已證滅。
已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