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經全文

關燈
便報言:此珠有六十裡中寶追之。

    便以上仁者,若後得道。

    願為弟子智慧無比。

    當複供養過於今日。

    便受珠歡喜而去。

     於是大意轉前行。

    複見琉璃城。

    宮阙殿舍皆是琉璃。

    七寶之樹自然音樂。

    天女侍從轉倍於前。

    亦見一毒蛇繞城十二匝。

    見大意便舉頭視之。

    大意即複坐深思惟入定。

    蛇複低頭睡卧。

    大意欲進。

    時守門者入白王王出迎請前乞留一時三月。

    大意即留。

    王身自供養飲食衣服妓樂以娛樂之。

    乃曆二十日辭王欲去。

    王即取珍琦七寶以送之。

    大意不受其珍寶言:我聞王有一明月珠。

    願以相惠。

    王報言:此珠有八十裡中珍寶追之。

    便以上於仁者,願後得道時。

    我為弟子淨意供養過於今日。

    令長得智慧。

    大意便受珠。

    歡喜而去。

     大意念言:吾本來求寶今已如志。

    當從是還。

    便尋故道欲還本國。

    經曆大海。

    海中諸神王因共議言:我海中雖多衆珍名寶。

    無有如此輩珠。

    便敕使海神要奪其珠。

    神便化作人與大意相見。

    問言:聞卿得琦異之物。

    甯可借視之乎。

    大意舒手示其四珠海神便搖其手使珠堕水中。

    大意念言:王與我言時。

    但道此珠難保。

    我幸已得之。

    今為此子所奪非趣也。

    即謂海神言:我自勤苦經涉崄岨得此珠來。

    汝反奪我今不相還。

    我當抒盡海水耳。

    海神知之問言:卿志何高乃爾。

    海深三百三十六萬由延。

    其廣無涯奈何竭之。

    譬如日終不堕地。

    大風不可攬束。

    日尚可使堕地。

    風尚可攪束。

    大海水終不可抒令竭也。

    大意笑答之言:我自念前後受身生死壞。

    積其骨過於須彌山。

    其血流五河四海未足以喻。

    吾尚欲斷是生死之根本。

    但此小海何足不抒。

    複說言:我憶念昔供養諸佛誓願言:令我志行勇於道決所向無難。

    當移須彌山竭大海水。

    終不退意。

    便一其心以器抒海水。

    精誠之感達於第一四天。

    王來下助大意。

    抒水三分已抒其二。

    於是海中諸神王皆大振怖。

    共議言:今不還其珠者非小故也。

    水盡泥出子便壞我宮室。

    海神便出衆寶以與大意。

    大意不齲告言:不用是輩但欲得我珠耳。

    促還我珠終不相置也。

    海神知其意感便出珠還之。

     大意得珠。

    過取婆羅門女。

    還其本國恣意大布施。

    自是之後境界無複饑寒窮乏者,四方士民皆去其舊土襁負歸仁。

    如是布施曆載。

    恩逮蜎飛蚑行蠕動靡不受潤。

    其後壽終上為帝釋。

    或下為飛行皇帝。

    積累功德。

    自緻成佛三界特尊。

    皆由宿行非自然也佛告諸比丘大意者我身是。

    時居士摩诃檀者,今現悅頭檀是。

    時母栴陀者,今現夫人摩耶是。

    時歡樂無憂國王者,即摩诃迦葉是。

    時婆羅門女者俱夷是。

    時女父者彌勒是。

    時銀城中王者,阿難是也。

    時金城中王者,目犍蘭是。

    時水精城中王者,舍利弗是也。

    時琉璃城中王者,比丘須陀是也。

    時第四天王助大意抒海水者,即優陀是也。

    時奪其珠者,即調達是也。

    時四城門守者,即須颰般特蘇偈披拘留是。

    時繞四城毒蛇者,即是共殺酸陀利四臣是也。

     阿難整衣服作。

    禮白佛言:是時大意以何功德。

    乃緻是四寶城處處得供養。

    及獲四明月珠。

    衆寶随之。

     佛言:乃昔惟衛佛世。

    大意嘗以四寶為佛起塔。

    供養三尊持齋七日。

    是時有五百人同時共起寺。

    或懸缯然燈者,或燒香散花者,或供養比丘僧者,或誦經講道者,今皆來會此。

    阿難及四輩弟子。

    聞經歡喜前為佛作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