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 章 亡命天涯
關燈
小
中
大
桓度一劍當先,銅龍化作一片金光寒芒,護在身前,以勢如破竹之威,殺進敵陣。
想起家所流的血,登時殺氣騰騰,把僅馀的一點畏怯,抛之於九霄雲外。
他家獨門劍法,最重“守心”,這是把一切精神,維持在一個一塵不染、毫無雜質的境界。
也可以說是忘情,絲毫不起恐懼之心,所有喜怒哀樂,甚至父子親情、夫妻之愛,也棄於心外。
家“武書”認為人心譬如一潭湖水,若有絲毫情動,湖水便混濁和動湯起來,不能映物:隻有丢盡凡情,湖水才能歸原一池清水,照見衆生形相。
劍法才可不滞於情,發揮盡緻。
桓度自九歲開始練劍,他平日雖愛和族中美女混,練劍時卻極端專注,守心的功夫尤勝乃父,欠缺的隻是實戰經驗和飽飲敵人鮮血後生出的殺氣。
就在這沖進敵陣的刹那,他自然而然地步入這守心的境界,呼吸變得緩慢悠長,全身毛孔放松,所有感官,全部發揮作用。
不單隻眼耳口鼻,連全身的皮膚,也處在高度的警覺狀态,身旁四周敵人的每一下動作,一舉劍、一揚戈、一揮盾,敵人的欲前欲退,即使在眼光不及之處,他卻是了然於胸,可迅速決定策略。
桓度身内家戰士的血液奔騰流動,血管收窄,使鮮血迅速運轉,供給了最大的能量。
十多年的苦修,倏地具體表現出來,他的劍如毒龍出海,在萬道金芒的掩映下,像水銀瀉地般,硬撞進敵方的盾牌和劍陣裡。
敵方兵将,早先被他一劍斷樹的雄姿吓破了膽,現下再見到他這般威勢,紛紛退避。
桓度霍地殺入敵陣,銅龍到處,敵人即血倒下,竟遇不上叁合之将。
緊跟身後的二百家将,目睹少主武藝驚人,所向披靡,一時人心大振,積蓄着的那股逃命的窩囊氣、家破人亡的怨憤,像大山爆發般噴湧出來,上下一心,死命殺敵,霎時天慘地愁,血雨刀光,瞬眼間整隊人已深入敵陣。
火勢愈來愈猛烈,加上山風呼呼,不時引起新的火頭,就在一片大海裡,展開慘烈的突圍血戰。
白望庭在高處俯瞰戰局,山林處處火頭,冒起濃煙烈火,一方面照亮了整個戰場,另一方面又産生大量濃煙,加以雜樹叢生,使人視野不清,場面混亂,合圍之勢變成混戰局面,難以發揮以衆淩寡的戰術。
這時白望庭才深感後悔,不應低估這個養尊處優的家公子,心想若不能早殺此人,異日終成大患。
桓度剛劈飛了敵人的頭顱,忽感有異,他的身體告訴他,背後正有幾支利器,從極刁鑽的角度,向他急速刺來:幾乎在同一時間,他看到前方和左右兩側出現了十多名持戈戰士,同以極快的速度向自己推進,才醒悟自己已身陷重圍,遇上最棘手的局面。
他的銅龍蓦地反手回旋,立刻響起一連串叮當之聲,身後刺來的長戈紛紛被銅龍格飛,他心中反而大叫不好。
因他從與背後敵戈接觸的刹那,試出敵人力量沈雄,且有馀力,兼且每一個敵人的功力都非常平均,顯然精於合擊之術。
他方自心下懔然,面前又有叁支長戈閃電般刺到。
桓度大喝一聲,銅龍迅快出擊,幾乎在同一時間擋開眼前奪魄勾魂的叁擊,他絕不停滞,身子同時向前沖去,劍柄在擦身而過時,回手撞在左側大漢的脅下,一陣骨裂聲音中,大漢側跌開去,把另一個從旁攻來的大漢,撞得倒飛而去。
桓度身子前沖的同時,恰好避過背後刺來的四枝長戈。
他此刻雖然傷了兩人,心内卻知不妙。
他記起父親曾提過費無極除了精擅劍術外,對長戈也頗有心得,所以特别從手下中精選了一批天資過人的勇士,訓練戈術,将傑出的叁十六人,稱之為長戈叁十六騎。
這叁十六尤擅合圍之術,若果在平原之上,任他們乘馬持戈攻擊,據稱天下還沒有保得住性命的人。
所以長戈叁十六騎的威名,令人聞之色變。
費無極又不斷訓練後補,遇有人陣亡,立即補上,所以這叁十六騎,便像永不會短缺的鋼鐵陣容;幸好現在是荒山野嶺,兼且火頭處處,他們還未能盡展所長,否則縱多一個桓度,也隻有引頸待戮的份兒,但眼前形勢仍是相當危險。
在危急中桓度回頭一望,看見卓本長等被分隔在數丈外,浴血苦戰,敵人中赫然有中行在内,蓬的一聲!桓度胸中燃起熊熊烈火,仇恨直沖上腦際,就在這刹那,一股尖銳的勁風當空剌來。
桓度心下一懔,迅速橫移,肩頭一陣劇痛,被長戈叁十六騎的其中一戈所傷,他手中銅龍左右劃出,湯開刺來的另兩戈,又就地一滾,穿過一個火堆,這才避過另外兩戈。
他心下警惕,知道自己受仇恨之心所擾,所以心起波瀾,才有此失着。
連忙重守劍心。
此時眼前寒芒點點,數柄長戈如影附形,緊跟而來,這叁十六騎果真名不虛傳。
向他沖來的持戈戰士共有十多人,但最先攻到的隻有四人,這四人四枝長戈生出嗡嗡的震響,分攻他前額、持劍的右手、左腰和右腳,籠罩了他身體的每一個部分,而且刺來的時間拿捏奇準,縱使他當時避過,勢必引起敵人的連鎖反應,至死方休,桓度這時滾地一避,敵人立即把握利用,把他迫上死地。
桓度此時心底出奇平靜,忽然他發覺敵
想起家所流的血,登時殺氣騰騰,把僅馀的一點畏怯,抛之於九霄雲外。
他家獨門劍法,最重“守心”,這是把一切精神,維持在一個一塵不染、毫無雜質的境界。
也可以說是忘情,絲毫不起恐懼之心,所有喜怒哀樂,甚至父子親情、夫妻之愛,也棄於心外。
家“武書”認為人心譬如一潭湖水,若有絲毫情動,湖水便混濁和動湯起來,不能映物:隻有丢盡凡情,湖水才能歸原一池清水,照見衆生形相。
劍法才可不滞於情,發揮盡緻。
桓度自九歲開始練劍,他平日雖愛和族中美女混,練劍時卻極端專注,守心的功夫尤勝乃父,欠缺的隻是實戰經驗和飽飲敵人鮮血後生出的殺氣。
就在這沖進敵陣的刹那,他自然而然地步入這守心的境界,呼吸變得緩慢悠長,全身毛孔放松,所有感官,全部發揮作用。
不單隻眼耳口鼻,連全身的皮膚,也處在高度的警覺狀态,身旁四周敵人的每一下動作,一舉劍、一揚戈、一揮盾,敵人的欲前欲退,即使在眼光不及之處,他卻是了然於胸,可迅速決定策略。
桓度身内家戰士的血液奔騰流動,血管收窄,使鮮血迅速運轉,供給了最大的能量。
十多年的苦修,倏地具體表現出來,他的劍如毒龍出海,在萬道金芒的掩映下,像水銀瀉地般,硬撞進敵方的盾牌和劍陣裡。
敵方兵将,早先被他一劍斷樹的雄姿吓破了膽,現下再見到他這般威勢,紛紛退避。
桓度霍地殺入敵陣,銅龍到處,敵人即血倒下,竟遇不上叁合之将。
緊跟身後的二百家将,目睹少主武藝驚人,所向披靡,一時人心大振,積蓄着的那股逃命的窩囊氣、家破人亡的怨憤,像大山爆發般噴湧出來,上下一心,死命殺敵,霎時天慘地愁,血雨刀光,瞬眼間整隊人已深入敵陣。
火勢愈來愈猛烈,加上山風呼呼,不時引起新的火頭,就在一片大海裡,展開慘烈的突圍血戰。
白望庭在高處俯瞰戰局,山林處處火頭,冒起濃煙烈火,一方面照亮了整個戰場,另一方面又産生大量濃煙,加以雜樹叢生,使人視野不清,場面混亂,合圍之勢變成混戰局面,難以發揮以衆淩寡的戰術。
這時白望庭才深感後悔,不應低估這個養尊處優的家公子,心想若不能早殺此人,異日終成大患。
桓度剛劈飛了敵人的頭顱,忽感有異,他的身體告訴他,背後正有幾支利器,從極刁鑽的角度,向他急速刺來:幾乎在同一時間,他看到前方和左右兩側出現了十多名持戈戰士,同以極快的速度向自己推進,才醒悟自己已身陷重圍,遇上最棘手的局面。
他的銅龍蓦地反手回旋,立刻響起一連串叮當之聲,身後刺來的長戈紛紛被銅龍格飛,他心中反而大叫不好。
因他從與背後敵戈接觸的刹那,試出敵人力量沈雄,且有馀力,兼且每一個敵人的功力都非常平均,顯然精於合擊之術。
他方自心下懔然,面前又有叁支長戈閃電般刺到。
桓度大喝一聲,銅龍迅快出擊,幾乎在同一時間擋開眼前奪魄勾魂的叁擊,他絕不停滞,身子同時向前沖去,劍柄在擦身而過時,回手撞在左側大漢的脅下,一陣骨裂聲音中,大漢側跌開去,把另一個從旁攻來的大漢,撞得倒飛而去。
桓度身子前沖的同時,恰好避過背後刺來的四枝長戈。
他此刻雖然傷了兩人,心内卻知不妙。
他記起父親曾提過費無極除了精擅劍術外,對長戈也頗有心得,所以特别從手下中精選了一批天資過人的勇士,訓練戈術,将傑出的叁十六人,稱之為長戈叁十六騎。
這叁十六尤擅合圍之術,若果在平原之上,任他們乘馬持戈攻擊,據稱天下還沒有保得住性命的人。
所以長戈叁十六騎的威名,令人聞之色變。
費無極又不斷訓練後補,遇有人陣亡,立即補上,所以這叁十六騎,便像永不會短缺的鋼鐵陣容;幸好現在是荒山野嶺,兼且火頭處處,他們還未能盡展所長,否則縱多一個桓度,也隻有引頸待戮的份兒,但眼前形勢仍是相當危險。
在危急中桓度回頭一望,看見卓本長等被分隔在數丈外,浴血苦戰,敵人中赫然有中行在内,蓬的一聲!桓度胸中燃起熊熊烈火,仇恨直沖上腦際,就在這刹那,一股尖銳的勁風當空剌來。
桓度心下一懔,迅速橫移,肩頭一陣劇痛,被長戈叁十六騎的其中一戈所傷,他手中銅龍左右劃出,湯開刺來的另兩戈,又就地一滾,穿過一個火堆,這才避過另外兩戈。
他心下警惕,知道自己受仇恨之心所擾,所以心起波瀾,才有此失着。
連忙重守劍心。
此時眼前寒芒點點,數柄長戈如影附形,緊跟而來,這叁十六騎果真名不虛傳。
向他沖來的持戈戰士共有十多人,但最先攻到的隻有四人,這四人四枝長戈生出嗡嗡的震響,分攻他前額、持劍的右手、左腰和右腳,籠罩了他身體的每一個部分,而且刺來的時間拿捏奇準,縱使他當時避過,勢必引起敵人的連鎖反應,至死方休,桓度這時滾地一避,敵人立即把握利用,把他迫上死地。
桓度此時心底出奇平靜,忽然他發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