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衆生。
時彼母象以頌答曰: 雖知被法服,而執持弓箭。
是惡旃荼羅,樂惡無悲愍。
時大象王複說頌曰:見袈裟一相,知是慈悲本。
此必歸佛者,愍念諸衆生。
汝勿懷疑慮,宜應速攝心。
被此法衣人,欲渡生死海。
時旃荼羅即以毒箭彎弓審射中象王心。
母象見之舉聲号呴悲哀哽噎。
以頌白言:被此法衣人,宜應定歸佛。
威儀雖寂靜,而懷毒惡心。
應速踏彼身,令其命根斷。
滅此怨令盡,以射天身故。
時大象王以頌答曰:甯速舍身命,不應生惡心。
彼雖懷詐心,猶似佛弟子。
智者非為命,而壞清淨心。
為度諸有情,常習菩提行。
時大象王心生悲愍。
徐問人曰:汝何所須。
彼人答曰:欲須汝牙。
象王歡喜。
即自拔牙施旃荼羅。
而說頌曰:我以白牙今施汝,無忿無恨無貪惜。
願此施福當成佛,滅諸衆生煩惱玻 善男子當觀。
如是過去象王。
雖受無叚傍生趣身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而能棄舍身命無吝。
恭敬尊重著袈裟人。
雖彼為怨而不加報。
然未來世有刹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
實是愚癡懷聰明慢。
谄曲虛詐欺诳世間。
不見不畏後世苦果。
於歸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諸弟子所惱亂呵罵或以鞭杖楚撻其身或閉牢獄乃至斷命。
此於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犯諸大罪。
決定當趣無間地獄。
斷滅善根焚燒相續。
一切智者之所遠離。
彼既造作如是重罪複懷傲慢诳惑世間。
自稱我等亦求無上正等菩提。
我是大乘當得作佛。
譬如有人自挑其目盲無所見。
而欲導他登上大山。
終無是處。
於未來世有刹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
亦複如是,於歸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諸弟子所惱亂呵罵或以鞭杖楚撻其身或閉牢獄乃至斷命。
此於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犯諸大罪。
斷滅善根焚燒相續。
一切智者之所遠離。
決定當趣無間地獄。
彼既造作如是重罪。
複懷傲慢诳惑世間。
自稱我等亦求無上正等菩提。
我是大乘當得作佛。
彼由惱亂出家人故。
下賤人身尚難可得。
況當能證二乘菩提。
無上大乘於其絕分。
又善男子,過去有國名般遮羅。
王号勝軍。
統領彼國。
時彼有一大丘圹所名藍婆。
甚可怖畏藥叉羅刹多住其中。
若有入者心驚毛豎。
時國有人罪應合死。
王敕典獄縛其五處。
送藍婆大丘圹所。
令諸惡鬼食啖其身。
罪人聞已為護命故。
即剃須發求覓袈裟。
遇得一片自系其頸。
時典獄者如王所敕。
縛其五處送丘圹中。
諸人還已至於夜分。
有大羅刹母名刀劍眼。
與五千眷屬來入冢間。
罪人遙見身心驚悚。
時羅刹母見有此人被縛五處剃除須發片赤袈裟系其頸下。
即便右繞尊重頂禮合掌恭敬。
而說頌言: 人可自安慰,我終不害汝。
見剃發染衣,令我憶念佛。
時羅刹子白其母曰:母我為饑渴,甚逼切身心。
願聽食此人,息苦身心樂。
時羅刹母便告子言:被克伽沙佛,解脫幢相衣。
於此起惡心,定堕無間獄。
時羅刹子與諸眷屬右繞此人尊重頂禮合掌恭敬。
而說頌曰:忏悔染衣人,我甯於父母。
造身語意惡,於汝終無害。
爾時複有大羅刹母名驢騾齒。
亦有五千眷屬圍繞來入冢間。
時羅刹母亦見此人被縛五處剃除須發片赤袈裟系其頸下。
即便右繞尊重頂禮合掌恭敬。
而說頌言: 人於我勿怖,汝頸所系服。
是仙幢相衣,我頂禮供養。
時羅刹子白其母曰:人血肉甘美,願母聽我食。
增長身心力,勇猛無所畏。
時羅刹母便告子言:人天等妙樂,由恭敬出家。
故供養染衣,當獲無量樂。
時羅刹子與諸眷屬。
右繞此人尊重頂禮合掌恭敬。
而說頌曰:我今恭敬禮,剃發染衣人。
願常於未來,見佛深生信。
爾時複有大羅刹母名鬇鬤發。
亦有五千眷屬圍繞來入冢間。
時羅刹母亦見此人被縛五處剃除須發片赤袈裟系其頸下。
即便右繞尊重頂禮合掌恭敬。
而說頌言: 大仙幢相衣,智者應贊奉。
若能修供養,必斷諸有縛。
時羅刹子白其母曰:此人身血肉,國王之所賴。
願聽我飲啖,得力承事母。
時羅刹母便告子言:如是染衣人,非汝所應食。
於此起惡者,當成大苦器。
時羅刹子與諸眷屬右繞此人尊重頂禮合掌恭敬。
而說頌曰:汝是大仙種,堪
時彼母象以頌答曰: 雖知被法服,而執持弓箭。
是惡旃荼羅,樂惡無悲愍。
時大象王複說頌曰:見袈裟一相,知是慈悲本。
此必歸佛者,愍念諸衆生。
汝勿懷疑慮,宜應速攝心。
被此法衣人,欲渡生死海。
時旃荼羅即以毒箭彎弓審射中象王心。
母象見之舉聲号呴悲哀哽噎。
以頌白言:被此法衣人,宜應定歸佛。
威儀雖寂靜,而懷毒惡心。
應速踏彼身,令其命根斷。
滅此怨令盡,以射天身故。
時大象王以頌答曰:甯速舍身命,不應生惡心。
彼雖懷詐心,猶似佛弟子。
智者非為命,而壞清淨心。
為度諸有情,常習菩提行。
時大象王心生悲愍。
徐問人曰:汝何所須。
彼人答曰:欲須汝牙。
象王歡喜。
即自拔牙施旃荼羅。
而說頌曰:我以白牙今施汝,無忿無恨無貪惜。
願此施福當成佛,滅諸衆生煩惱玻 善男子當觀。
如是過去象王。
雖受無叚傍生趣身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而能棄舍身命無吝。
恭敬尊重著袈裟人。
雖彼為怨而不加報。
然未來世有刹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
實是愚癡懷聰明慢。
谄曲虛詐欺诳世間。
不見不畏後世苦果。
於歸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諸弟子所惱亂呵罵或以鞭杖楚撻其身或閉牢獄乃至斷命。
此於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
犯諸大罪。
決定當趣無間地獄。
斷滅善根焚燒相續。
一切智者之所遠離。
彼既造作如是重罪複懷傲慢诳惑世間。
自稱我等亦求無上正等菩提。
我是大乘當得作佛。
譬如有人自挑其目盲無所見。
而欲導他登上大山。
終無是處。
於未來世有刹帝利旃荼羅王宰官居士長者沙門婆羅門等旃荼羅人。
亦複如是,於歸我法而出家者若是法器若非法器諸弟子所惱亂呵罵或以鞭杖楚撻其身或閉牢獄乃至斷命。
此於一切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犯諸大罪。
斷滅善根焚燒相續。
一切智者之所遠離。
決定當趣無間地獄。
彼既造作如是重罪。
複懷傲慢诳惑世間。
自稱我等亦求無上正等菩提。
我是大乘當得作佛。
彼由惱亂出家人故。
下賤人身尚難可得。
況當能證二乘菩提。
無上大乘於其絕分。
又善男子,過去有國名般遮羅。
王号勝軍。
統領彼國。
時彼有一大丘圹所名藍婆。
甚可怖畏藥叉羅刹多住其中。
若有入者心驚毛豎。
時國有人罪應合死。
王敕典獄縛其五處。
送藍婆大丘圹所。
令諸惡鬼食啖其身。
罪人聞已為護命故。
即剃須發求覓袈裟。
遇得一片自系其頸。
時典獄者如王所敕。
縛其五處送丘圹中。
諸人還已至於夜分。
有大羅刹母名刀劍眼。
與五千眷屬來入冢間。
罪人遙見身心驚悚。
時羅刹母見有此人被縛五處剃除須發片赤袈裟系其頸下。
即便右繞尊重頂禮合掌恭敬。
而說頌言: 人可自安慰,我終不害汝。
見剃發染衣,令我憶念佛。
時羅刹子白其母曰:母我為饑渴,甚逼切身心。
願聽食此人,息苦身心樂。
時羅刹母便告子言:被克伽沙佛,解脫幢相衣。
於此起惡心,定堕無間獄。
時羅刹子與諸眷屬右繞此人尊重頂禮合掌恭敬。
而說頌曰:忏悔染衣人,我甯於父母。
造身語意惡,於汝終無害。
爾時複有大羅刹母名驢騾齒。
亦有五千眷屬圍繞來入冢間。
時羅刹母亦見此人被縛五處剃除須發片赤袈裟系其頸下。
即便右繞尊重頂禮合掌恭敬。
而說頌言: 人於我勿怖,汝頸所系服。
是仙幢相衣,我頂禮供養。
時羅刹子白其母曰:人血肉甘美,願母聽我食。
增長身心力,勇猛無所畏。
時羅刹母便告子言:人天等妙樂,由恭敬出家。
故供養染衣,當獲無量樂。
時羅刹子與諸眷屬。
右繞此人尊重頂禮合掌恭敬。
而說頌曰:我今恭敬禮,剃發染衣人。
願常於未來,見佛深生信。
爾時複有大羅刹母名鬇鬤發。
亦有五千眷屬圍繞來入冢間。
時羅刹母亦見此人被縛五處剃除須發片赤袈裟系其頸下。
即便右繞尊重頂禮合掌恭敬。
而說頌言: 大仙幢相衣,智者應贊奉。
若能修供養,必斷諸有縛。
時羅刹子白其母曰:此人身血肉,國王之所賴。
願聽我飲啖,得力承事母。
時羅刹母便告子言:如是染衣人,非汝所應食。
於此起惡者,當成大苦器。
時羅刹子與諸眷屬右繞此人尊重頂禮合掌恭敬。
而說頌曰:汝是大仙種,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