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關燈
小
中
大
村的孩子正等待着我呢?」
一個小孩天真的問道:「你說的故事是真的嗎?」
老人緩緩起身,道:「你當它是真的,它便是真的;你當它是假的,它便是假的。
真真假假,人生本來就是這麼一回事。
」 接着從紛紛起立的小孩之間穿過,踏上通往村口的石闆路。
衆小孩追在他身後,直送他至村口。
老人轉身張開雙手,攔着孩童,笑道:「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龐老闆的婚宴雖長,七天後還是結束了。
回家睡覺吧!願你們今晚人人有個好夢。
」 接着轉身便去。
其中一個小女孩高聲叫道:「邊荒集還在嗎?」 老人長歎道:「為何要知道呢?」接着以他蒼老沙啞的聲音唱道:「北望邊荒猶萬裡,狂歌烈酒惜凋殘!英雄美人今何在?孤石大江獨釣魚。
」 歌聲遠去,随老人沒入林木間的暗黑裡,但他悲怆的歌聲,仍萦繞衆人的耳際。
義熙十二年八月,劉裕大舉北伐,先鋒部隊分四路挺進,一路由王鎮惡、檀道濟自淮、泗進取許昌、洛陽;一路由沈林子、劉遵考率領水師,以配合和支持王鎮惡;一路由沈田子、傅弘之領軍,進攻武關;最後一路是王仲德的水軍,自淮入泗,自泗入清,由清水進入大河。
劉裕則親率主力大軍,進入邊荒,直撲邊荒集,當他抵達邊荒集,荒人早作鳥獸散,人去樓空彷如鬼域。
劉裕在衆将簇擁下,由東門入城,策騎于東大街上,第一樓矗立前方, 記起前塵往事,當年在邊荒集的日子,不勝稀獻。
「邊荒集終有一天,毀在你的手裡。
」 屠奉三這句話,言猶在耳,似是在昨天說的,但眨眼已過十多個寒暑。
劉裕生出無奈的哀傷感覺。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今次北伐不論成敗,邊荒集将再不存在。
勝的話,邊荒重歸版圖之内,變成帝國其中一座城池;如是無功而返,他必須下令徹底摧毀邊荒集,以免落入勁敵拓跋珪手上,成為拓跋珪最前線的基地、攻打南方的踏腳石。
憶起了往昔在邊荒集的動人歲月,比對起眼前荒涼圮毀的情景,尤添愁緒。
邊荒集的故人中,他見過高彥,前年高小子從兩湖攜妻兒來見他,方曉得小白雁為他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劉裕還破戒陪他喝了三晚酒。
自手刃桓玄後,他沒有一天閑着,無法抽身到邊荒集去探一衆老朋友,到得知燕飛和紀千千離開邊荒集,也就大感意興索然,再沒有動過到邊荒集來的念頭。
今天終于來了,卻是這麼的一個局面。
正想得入神,親兵來報,說在古鐘樓上發現一個鐵箱,以條子封着,條子上寫着「劉裕親啟」四個字。
劉裕大訝,連忙催馬朝古鐘場奔去,直上鐘樓之巅,隻見在觀遠台正中處,四平八穩放着一個尺半見方、高二尺的鐵箱子,封條果然寫着「劉裕親啟」四字。
劉裕認得是卓狂生的墨迹,心中一動,道:「你們給我退下去。
」 衆親兵親将依言離開,到隻剩下他一個人,劉裕在鐵箱前曲膝跪坐,撕去封條,找到鐵盒的開關,揭開盒蓋,一看下熱淚登時奪眶而出,再忍不住被邊荒集勾起緬懷不能挽回的過去的深刻情緒。
鐵盒内裝載的是一疊厚厚的手抄本,上書《邊荒傳說》。
(全書完)
真真假假,人生本來就是這麼一回事。
」 接着從紛紛起立的小孩之間穿過,踏上通往村口的石闆路。
衆小孩追在他身後,直送他至村口。
老人轉身張開雙手,攔着孩童,笑道:「天下無不散之筵席,龐老闆的婚宴雖長,七天後還是結束了。
回家睡覺吧!願你們今晚人人有個好夢。
」 接着轉身便去。
其中一個小女孩高聲叫道:「邊荒集還在嗎?」 老人長歎道:「為何要知道呢?」接着以他蒼老沙啞的聲音唱道:「北望邊荒猶萬裡,狂歌烈酒惜凋殘!英雄美人今何在?孤石大江獨釣魚。
」 歌聲遠去,随老人沒入林木間的暗黑裡,但他悲怆的歌聲,仍萦繞衆人的耳際。
義熙十二年八月,劉裕大舉北伐,先鋒部隊分四路挺進,一路由王鎮惡、檀道濟自淮、泗進取許昌、洛陽;一路由沈林子、劉遵考率領水師,以配合和支持王鎮惡;一路由沈田子、傅弘之領軍,進攻武關;最後一路是王仲德的水軍,自淮入泗,自泗入清,由清水進入大河。
劉裕則親率主力大軍,進入邊荒,直撲邊荒集,當他抵達邊荒集,荒人早作鳥獸散,人去樓空彷如鬼域。
劉裕在衆将簇擁下,由東門入城,策騎于東大街上,第一樓矗立前方, 記起前塵往事,當年在邊荒集的日子,不勝稀獻。
「邊荒集終有一天,毀在你的手裡。
」 屠奉三這句話,言猶在耳,似是在昨天說的,但眨眼已過十多個寒暑。
劉裕生出無奈的哀傷感覺。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今次北伐不論成敗,邊荒集将再不存在。
勝的話,邊荒重歸版圖之内,變成帝國其中一座城池;如是無功而返,他必須下令徹底摧毀邊荒集,以免落入勁敵拓跋珪手上,成為拓跋珪最前線的基地、攻打南方的踏腳石。
憶起了往昔在邊荒集的動人歲月,比對起眼前荒涼圮毀的情景,尤添愁緒。
邊荒集的故人中,他見過高彥,前年高小子從兩湖攜妻兒來見他,方曉得小白雁為他生了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劉裕還破戒陪他喝了三晚酒。
自手刃桓玄後,他沒有一天閑着,無法抽身到邊荒集去探一衆老朋友,到得知燕飛和紀千千離開邊荒集,也就大感意興索然,再沒有動過到邊荒集來的念頭。
今天終于來了,卻是這麼的一個局面。
正想得入神,親兵來報,說在古鐘樓上發現一個鐵箱,以條子封着,條子上寫着「劉裕親啟」四個字。
劉裕大訝,連忙催馬朝古鐘場奔去,直上鐘樓之巅,隻見在觀遠台正中處,四平八穩放着一個尺半見方、高二尺的鐵箱子,封條果然寫着「劉裕親啟」四字。
劉裕認得是卓狂生的墨迹,心中一動,道:「你們給我退下去。
」 衆親兵親将依言離開,到隻剩下他一個人,劉裕在鐵箱前曲膝跪坐,撕去封條,找到鐵盒的開關,揭開盒蓋,一看下熱淚登時奪眶而出,再忍不住被邊荒集勾起緬懷不能挽回的過去的深刻情緒。
鐵盒内裝載的是一疊厚厚的手抄本,上書《邊荒傳說》。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