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三天之約

關燈
是安世清。

    ” 燕飛道:“我不是故意隐瞞,而是遭遇的離奇,若對其他人說不說出來,并不會有任何分别,隻有獨叟一聽明白。

    ” 宋悲風不悅道:“你仍不打算告訴我嗎?安爺若曉得我答應你不把事情說出來,他是絕不會再追問半句的。

    ” 燕飛心知肚明,若得不到宋悲風的支持,謝安怎都不容許他單獨行動,苦笑道:“好吧!”于是把如何得到“丹劫”,因何服食一五一十說将出來。

     聽得宋悲風目瞪口呆,長籲一口氣道:“世間竟有如許奇事,如非你活勾勾在我眼前,我真不會相信。

    ” 燕飛道:“生死有命,禍福有數,這個險我是不能不冒的。

    請老哥予我一個方便。

    ” 宋悲風道:“若我是你,也肯定毫不猶豫去冒這個險。

    一切沒有問題,你放心吧!不過為安全計,我會使些小手法,把你神不知鬼不覺的送達獨叟的煉丹室。

    ” 燕飛對他更添好感,笑道:“任遙該以為早把我擊斃,即使他知我未死,也不會有那麼多空閑,不分晝夜的在烏衣巷外等我出現吧?” 宋悲風搖頭道:“小心點總是好的,現在建康形勢險惡,你适才進入獨叟處後,我曾在附近一帶搜查,幸好沒有發現。

    否則現在我早派人再去巡查,對獨叟加意保護,不教你稍有閃失,更使你得完成希望。

    ” 燕飛道:“獨叟的武功不在榮智之下,除非來的是任遙,自保,該是綽有裕餘的。

    ” 宋悲風道:“是‘小活彌勒’竺不歸又如何呢?” 燕飛一呆道:“怎可能是他呢?” 宋悲風道:“你清楚這個人嗎?” 燕飛道:“他在北為是大有名堂的人,武功在彌勒教中,輿尼惠晖齊名,僅次于竺法慶,北方武林對他是談虎色變,想來,他縱或及不上任遙,也是所差無幾。

    ” 宋悲風歎道:“在司馬曜和司馬道子兩兄弟的授意下,王國寶把竺不歸請來建康,又要為他建彌勒寺,刻下竺不歸正落腳于竺雷音的明日寺,這事可以令你産生甚麼聯想呢?” 燕飛喃喃道:“王國寶、竺不歸、竺雷音……一震道:有陰謀!” 宋悲風沉聲道:“現在建康城内安爺是唯一一個敢反對司馬曜建彌勒寺的人,其他人都敢怒而不敢言,現在司馬曜雖暫時讓步,停建彌勒寺,不過事情并沒有解決,還記得你們遇襲的時刻,剛好在安爺入宮向司馬曜攤牌之後嗎?” 燕飛明白過來,點頭道:“難怪老哥說,要等敵人來對付你。

    ” 宋悲風道:“突襲定都該是籌備已久,不是可急就章做得來的事。

    在你見獨叟前,我們在路上遇上竺雷音,更非巧合,而是向我發出警告,更或可讓暗中在旁窺伺的竺不歸,看清楚我的樣貌。

    ” 燕飛是老江湖,同意道:“路上這麼多馬車往來,竺不歸說不定是躲在其中一輛馬車内。

    ” 宋悲風道:“一切都是沖着宋某人而來,且是布局周詳,處心積慮,隻從竺雷音會在我們眼前及時出現,事情便大不簡單。

    ” 燕飛皺眉道:“老哥有否把此事告訴安公。

    ” 宋悲風苦笑道:“安爺要煩的事太多哩!我實在不想增添他的煩惱。

    而且他終不是江湖中人,不會明白江湖的事。

    這些年來,我為他暗中做的事,輿幫會打交道,隻讓他曉得結果,過程從來隻字不提。

    ” 燕飛心道隻有謝安如此人物,方有如此手下。

    道:“老哥現在的處境非常險惡。

    我真不明白,王國寶他怎都是安公的女婿,因何會變到像有血海深仇的冤家般似的。

    ” 宋悲風頹然道:“晉室南渡,定都江左,開始時王家能者輩出,風頭把謝家完全掩蓋。

    王導、王敦均為權傾朝野的人,不幸王敦興兵作反,雖被平定,司馬氏已對王家生出戒心,轉而扶謝抑王。

    安爺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接受朝廷的任命。

    ” 稍頓續道:“王謝兩家關系密切,且因家勢對等,故娉婷小姐嫁入王家,是順理成章的事。

    那時王國寶惡迹未顯,安爺雖不看好王國寶,指他相格涼薄,仍不得不接受王家的提親。

    豈知王國寶後來竟從事放貸,賺取暴利。

    此事惹來安爺不滿,在朝廷任命處鉗制他,令他對安爺含恨極深。

    娉婷小姐現在已返娘家,一直不肯回去,王國寶亦許久沒有踏進謝家半步,你可想見,現在雙方的關系,惡劣至甚麼地步。

    王阈寶是有野心的人,他想做的是另一個王敦,而安爺和玄少爺則是他最大的障礙。

    ” 燕飛心忖,若自己真能盡複武功,離開建康前,可順手幹掉王國寶,當作是報答謝安竭誠款待自己之恩。

     宋悲風道:“回家吧!免得安爺擔心。

    ” 燕飛的心神,轉往三天後輿獨叟之約,希望他不是胡謅吧!自失去内功後,他從未試過有一刻,比這一刻更想恢複内功修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