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關燈
小
中
大
子彼佛世尊壽百千劫。
其一切天灌頂王。
於四十中劫承事彼佛。
一日之中用千俱胝上妙資具。
積高須彌以為供養。
所積福聚不可思議。
其王諸子及諸眷屬。
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舍利子彼時一切天灌頂王莫作異觀今虛空藏菩薩是。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甚奇世尊,此大虛空藏菩薩。
被不可思議甲胄。
乃至久遠住於大乘。
能證如是威德法行。
佛言舍利子,是大虛空藏菩薩。
所供養佛超過無量恒河沙數。
於彼佛所淨菩提心。
恒河沙數佛所菩提心淨則意樂淨。
恒河沙數意樂淨則加行淨。
恒河沙數加行淨則增上意樂淨。
恒河沙數增上意樂淨則檀波羅蜜多淨。
恒河沙數檀波羅蜜多淨則屍羅波羅蜜多淨。
恒河沙數屍羅波羅蜜多淨則忍辱波羅蜜多淨。
恒河沙數忍辱波羅蜜多淨則精進波羅蜜多淨。
恒河沙數精進波羅蜜多淨則禅那波羅蜜多淨。
恒河沙數禅那波羅蜜多淨則般若波羅蜜多淨。
恒河沙數般若波羅蜜多淨則方便波羅蜜多淨。
恒河沙數方便波羅蜜多淨則一切有情無礙心無礙光淨。
恒河沙數有情無礙心無礙光淨則大慈淨。
乃至大悲大喜大舍大神通智淨則身語心淨。
由恒河沙數心清淨則一大人相淨。
如是廣說三十二大人相乃至一切大人相善根淨則虛空庫藏淨。
舍利子由如是故。
此虛空藏菩薩。
能於空中示現一切菩薩之行。
舍利子譬如虛空無有窮荊善男子如是菩薩一切願行清淨無盡亦複如是,是故名為虛空庫藏。
說是法時會中有一萬菩薩。
獲得無盡财寶幹虛空庫藏滿足願忍。
爾時會中複有菩薩名曰法王。
白大虛空藏菩薩言:我願從空中聞妙法音。
虛空藏言善男子汝極生恭敬。
心住虛空作大師想。
我當令汝聞妙法音。
爾時法王菩薩,并諸大衆一心合掌。
向空禮敬瞻仰而祝以虛空藏菩薩加持力故。
即於空中出伽陀曰: 心意與諸法,皆如於虛空。
我今說少分,汝等次第聽。
虛空無高故,下亦不可得。
諸法亦如是,其性無高下。
虛空無有生,滅亦無所得。
諸法亦如是,生滅不可得。
空中無損減,複無增益性。
諸法如虛空,平等無增減。
空中無有暗,亦無於所染。
心性亦如是,無暗亦無染。
譬如日月光,虛空無愛染。
心亦同虛空,無愛亦無染。
譬如於虛空,鉾槊無傷損。
菩薩觀衆苦,亦無憂懼心。
如空雨甘露,虛空無愛悅。
菩薩於名利,不生染愛心。
毀譽空不動,苦樂心恒靜。
大地雖搖動,虛空性常祝菩薩於世法,遠離分别心。
如空火不燒,菩薩惑無染。
虛空離生滅,法界無去來。
衆色現於空,諸法依心祝空無色非色,心性亦複然。
虛空唯假名,心意識如見。
如空無邊故,智者德如斯。
猶空迹難成,菩提行無相。
虛空無前際,五蘊性亦然。
過現四大空,未來亦如是, 如劫燒空界,難滿諸有情。
五欲流注心,難滿亦如是,佛說大法句,離欲出世間。
教法廣無涯,如空無所得。
了知真實法,不壞不住性。
知性即無性,正見住實際。
聲性空無有,言說性亦然。
法體本無言,無聲亦無說。
諸法如幻炎,夢影響皆空。
寂靜無比方,引導故為喻。
法無相說相,能所相皆無。
菩薩了真如,如空無所得。
無著無所有,無覺無戲論。
不度有情故,如性為菩薩。
有情本涅槃,聞此不驚怖。
被勇猛甲胄,名住菩提者, 猶如於幻師,害多幻化衆。
實無有所害,所度生亦然。
幻化及有情,諸佛法亦爾。
若悟同一性,無自性為性。
虛空藏菩薩,得虛空庫藏。
充足諸有情,此藏無窮荊無邊功德聚,得此清淨藏。
汝觀諸法性,其性無移動。
應知一切法,因緣和合生。
由此無有窮,法藏難思故。
世尊常演說,四種法無荊有情及虛空,菩提心佛法。
如諸世間物,可說有窮荊無物無所盡,是故說無荊究竟滅盡法,盡法無所荊無盡無不盡,是故說無荊 若人聞此法,名菩薩覺悟。
則知如是人,速住菩提道。
爾時大衆聞是伽陀已,即於會中有八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一萬二千天子住虛空中。
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其一切天灌頂王。
於四十中劫承事彼佛。
一日之中用千俱胝上妙資具。
積高須彌以為供養。
所積福聚不可思議。
其王諸子及諸眷屬。
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舍利子彼時一切天灌頂王莫作異觀今虛空藏菩薩是。
爾時舍利子白佛言:甚奇世尊,此大虛空藏菩薩。
被不可思議甲胄。
乃至久遠住於大乘。
能證如是威德法行。
佛言舍利子,是大虛空藏菩薩。
所供養佛超過無量恒河沙數。
於彼佛所淨菩提心。
恒河沙數佛所菩提心淨則意樂淨。
恒河沙數意樂淨則加行淨。
恒河沙數加行淨則增上意樂淨。
恒河沙數增上意樂淨則檀波羅蜜多淨。
恒河沙數檀波羅蜜多淨則屍羅波羅蜜多淨。
恒河沙數屍羅波羅蜜多淨則忍辱波羅蜜多淨。
恒河沙數忍辱波羅蜜多淨則精進波羅蜜多淨。
恒河沙數精進波羅蜜多淨則禅那波羅蜜多淨。
恒河沙數禅那波羅蜜多淨則般若波羅蜜多淨。
恒河沙數般若波羅蜜多淨則方便波羅蜜多淨。
恒河沙數方便波羅蜜多淨則一切有情無礙心無礙光淨。
恒河沙數有情無礙心無礙光淨則大慈淨。
乃至大悲大喜大舍大神通智淨則身語心淨。
由恒河沙數心清淨則一大人相淨。
如是廣說三十二大人相乃至一切大人相善根淨則虛空庫藏淨。
舍利子由如是故。
此虛空藏菩薩。
能於空中示現一切菩薩之行。
舍利子譬如虛空無有窮荊善男子如是菩薩一切願行清淨無盡亦複如是,是故名為虛空庫藏。
說是法時會中有一萬菩薩。
獲得無盡财寶幹虛空庫藏滿足願忍。
爾時會中複有菩薩名曰法王。
白大虛空藏菩薩言:我願從空中聞妙法音。
虛空藏言善男子汝極生恭敬。
心住虛空作大師想。
我當令汝聞妙法音。
爾時法王菩薩,并諸大衆一心合掌。
向空禮敬瞻仰而祝以虛空藏菩薩加持力故。
即於空中出伽陀曰: 心意與諸法,皆如於虛空。
我今說少分,汝等次第聽。
虛空無高故,下亦不可得。
諸法亦如是,其性無高下。
虛空無有生,滅亦無所得。
諸法亦如是,生滅不可得。
空中無損減,複無增益性。
諸法如虛空,平等無增減。
空中無有暗,亦無於所染。
心性亦如是,無暗亦無染。
譬如日月光,虛空無愛染。
心亦同虛空,無愛亦無染。
譬如於虛空,鉾槊無傷損。
菩薩觀衆苦,亦無憂懼心。
如空雨甘露,虛空無愛悅。
菩薩於名利,不生染愛心。
毀譽空不動,苦樂心恒靜。
大地雖搖動,虛空性常祝菩薩於世法,遠離分别心。
如空火不燒,菩薩惑無染。
虛空離生滅,法界無去來。
衆色現於空,諸法依心祝空無色非色,心性亦複然。
虛空唯假名,心意識如見。
如空無邊故,智者德如斯。
猶空迹難成,菩提行無相。
虛空無前際,五蘊性亦然。
過現四大空,未來亦如是, 如劫燒空界,難滿諸有情。
五欲流注心,難滿亦如是,佛說大法句,離欲出世間。
教法廣無涯,如空無所得。
了知真實法,不壞不住性。
知性即無性,正見住實際。
聲性空無有,言說性亦然。
法體本無言,無聲亦無說。
諸法如幻炎,夢影響皆空。
寂靜無比方,引導故為喻。
法無相說相,能所相皆無。
菩薩了真如,如空無所得。
無著無所有,無覺無戲論。
不度有情故,如性為菩薩。
有情本涅槃,聞此不驚怖。
被勇猛甲胄,名住菩提者, 猶如於幻師,害多幻化衆。
實無有所害,所度生亦然。
幻化及有情,諸佛法亦爾。
若悟同一性,無自性為性。
虛空藏菩薩,得虛空庫藏。
充足諸有情,此藏無窮荊無邊功德聚,得此清淨藏。
汝觀諸法性,其性無移動。
應知一切法,因緣和合生。
由此無有窮,法藏難思故。
世尊常演說,四種法無荊有情及虛空,菩提心佛法。
如諸世間物,可說有窮荊無物無所盡,是故說無荊究竟滅盡法,盡法無所荊無盡無不盡,是故說無荊 若人聞此法,名菩薩覺悟。
則知如是人,速住菩提道。
爾時大衆聞是伽陀已,即於會中有八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一萬二千天子住虛空中。
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