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章 飛箭傳書
關燈
小
中
大
“照我猜皇上應是默許此事,否則太子豈敢如此大膽?聽說颉利向皇上開出條件,隻要獻上少帥人頭,保證三年内不會進犯中原。
” 劉政會顫聲道:“颉利狼子之心,他的話豈能輕信。
且若少帥遇害,定觸怒宋缺,更令天下群情洶湧,皇上怎可如此甘冒天下的大不諱?” 常何道:“江湖上盛傳宋缺決鬥嶽山身負重傷,短期内難以領兵上戰場,這個傳言影響皇上對結盟的心意。
” 外面的寇仲聽得心中一震,心忖原來如此,難怪李淵竟容畢玄對付他。
劉政會道:“如少帥遇害,長安還有秦王容身之所嗎?” 常何歎道:“所以你現在應明白,為何我要來找你商量。
” “笃!” 寇仲彈出指風,擊中窗門。
窗門張開,露出常何和劉政會震駭的面容。
化身為醜神醫莫一心的寇仲現身窗外,微笑道:“兩位老哥大人好,讓我進來說幾句話好嗎?” 董淑妮去後,徐子陵失去呆候的心情,匆匆下樓,正思忖該否去找寇仲,告知他這關乎生死成敗的重大消息。
跋鋒寒神态悠閑的回來,微笑道:“子陵欲外出嗎?須否跋某人送你一程?” 徐子陵暫把心事撇開,訝然審視跋鋒寒神情,道:“你究竟溜到那裡去,因何心情竟似大佳?” 跋鋒寒聳肩笑道:“我剛去向畢玄發出挑戰書,跨過可達志這讨厭的障礙迫他決戰,當然心情大佳。
” 徐子陵一呆道:“你如何向畢玄發挑戰書。
” 跋鋒寒一拍外袍内暗藏的射月弓,欣然道:“當然是以神弓送書,我在皇宮旁的修德坊一所寺院揀得最高的佛塔,一箭射越掖庭宮,直抵陶池,以突厥文寫明畢玄親敞,保證挑戰書可落在他手上。
若他有點羞恥心,隻好準時赴會。
” 徐子陵色變道:“決戰定于何時何地?” 跋鋒寒若無其事道:“就在明天日出前,地點任他選擇,我正靜候他的佳音。
” 徐子陵大感頭痛,心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事情如脫疆野馬,再不受控制。
常何和劉政會把老朋友“莫一心”從窗門迎入書齋,都有百感交集、心情矛盾為難,不知從何說起的感覺。
寇仲以莫一心的招牌和難聽的聲音反客為主道:“兩位大人坐下再說,我今趟來是念在兄弟之情,為你們和全城軍民的身家性命财産着想,提供唯一可行之法。
你們萬勿猶豫,因為活路隻有一條。
” 常何和劉政會憂心忡忡的在他左右坐下,前者歎道:“我們早因你犯下欺君之罪。
唉!你叫我們怎辦才好。
” 劉政會道:“在現今的情勢下,莫兄……噢!不!少帥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作為。
” 寇仲淡淡道:“假設我立即拉隊離開,兩位以為長安會是怎樣的一番局面?” 常何和劉政會欲言又止,終說不出話來。
寇仲肅容道:“你們不敢說的話,由小弟代你們說出來,那時我唯一選擇,是趕返梁都,全力備戰,待塞外聯軍南來攻打長安,即揮軍洛陽。
而李淵在那時隻好褫奪秦王兵權,甚或以叛國罪處死秦王,大樹既去,長城已倒,軍心渙散,大唐國不但無力抗拒塞外聯軍入侵,更沒有能與我撷抗之人,我可保證秦王轄下諸将領會逐一向我寇仲投誠,因為那是最明智的選擇,那時中土的安危将是我和颉利之争,大唐國隻餘待宰的份兒。
” 他的樣子是醜神醫莫一心,聲音神态卻是名震天下的少帥寇仲,對常劉兩人生出詭異的震懾力。
常何道:“這對少帥有百利無一害,為何仍要留在這裡冒險?” 寇仲撕下面具,納入懷内,雙目閃着光輝,正容道:“我為的不是自己,而是中土的老百姓,他們已苦透了,再不堪大規模連年累月的戰火摧殘。
你們或已猜到,我不是要自己做皇帝,而是希望在統一天下後,讓有德有能者居之,此君正是李世民。
我寇仲若有一字虛言,教我不得好死。
我曉得兩位是忠君愛國的人,不過民為重,若為次,際此動辄國破家亡的時刻,有志為民生着想者均應作出正确的取舍,否則錯很難返,更要為可怕的後果負上責任。
” 常何苦笑道:“我們絕對相信少帥的誠意,但問題是即使我們肯投向少帥,于此皇上、太子、齊王全力防備的時刻,我們仍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 寇仲喜道:“有常大人這番話,我已感不虛此行。
首先我想問你們,像你們般看不過皇上厚建成薄世民者有多少人?大唐臣将裡又有多少人認同建成不顧羞恥地讨好和勾結對我們懷有狼子野心的突厥人的所作所為?” 劉政會道:“少帥是
” 劉政會顫聲道:“颉利狼子之心,他的話豈能輕信。
且若少帥遇害,定觸怒宋缺,更令天下群情洶湧,皇上怎可如此甘冒天下的大不諱?” 常何道:“江湖上盛傳宋缺決鬥嶽山身負重傷,短期内難以領兵上戰場,這個傳言影響皇上對結盟的心意。
” 外面的寇仲聽得心中一震,心忖原來如此,難怪李淵竟容畢玄對付他。
劉政會道:“如少帥遇害,長安還有秦王容身之所嗎?” 常何歎道:“所以你現在應明白,為何我要來找你商量。
” “笃!” 寇仲彈出指風,擊中窗門。
窗門張開,露出常何和劉政會震駭的面容。
化身為醜神醫莫一心的寇仲現身窗外,微笑道:“兩位老哥大人好,讓我進來說幾句話好嗎?” 董淑妮去後,徐子陵失去呆候的心情,匆匆下樓,正思忖該否去找寇仲,告知他這關乎生死成敗的重大消息。
跋鋒寒神态悠閑的回來,微笑道:“子陵欲外出嗎?須否跋某人送你一程?” 徐子陵暫把心事撇開,訝然審視跋鋒寒神情,道:“你究竟溜到那裡去,因何心情竟似大佳?” 跋鋒寒聳肩笑道:“我剛去向畢玄發出挑戰書,跨過可達志這讨厭的障礙迫他決戰,當然心情大佳。
” 徐子陵一呆道:“你如何向畢玄發挑戰書。
” 跋鋒寒一拍外袍内暗藏的射月弓,欣然道:“當然是以神弓送書,我在皇宮旁的修德坊一所寺院揀得最高的佛塔,一箭射越掖庭宮,直抵陶池,以突厥文寫明畢玄親敞,保證挑戰書可落在他手上。
若他有點羞恥心,隻好準時赴會。
” 徐子陵色變道:“決戰定于何時何地?” 跋鋒寒若無其事道:“就在明天日出前,地點任他選擇,我正靜候他的佳音。
” 徐子陵大感頭痛,心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事情如脫疆野馬,再不受控制。
常何和劉政會把老朋友“莫一心”從窗門迎入書齋,都有百感交集、心情矛盾為難,不知從何說起的感覺。
寇仲以莫一心的招牌和難聽的聲音反客為主道:“兩位大人坐下再說,我今趟來是念在兄弟之情,為你們和全城軍民的身家性命财産着想,提供唯一可行之法。
你們萬勿猶豫,因為活路隻有一條。
” 常何和劉政會憂心忡忡的在他左右坐下,前者歎道:“我們早因你犯下欺君之罪。
唉!你叫我們怎辦才好。
” 劉政會道:“在現今的情勢下,莫兄……噢!不!少帥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作為。
” 寇仲淡淡道:“假設我立即拉隊離開,兩位以為長安會是怎樣的一番局面?” 常何和劉政會欲言又止,終說不出話來。
寇仲肅容道:“你們不敢說的話,由小弟代你們說出來,那時我唯一選擇,是趕返梁都,全力備戰,待塞外聯軍南來攻打長安,即揮軍洛陽。
而李淵在那時隻好褫奪秦王兵權,甚或以叛國罪處死秦王,大樹既去,長城已倒,軍心渙散,大唐國不但無力抗拒塞外聯軍入侵,更沒有能與我撷抗之人,我可保證秦王轄下諸将領會逐一向我寇仲投誠,因為那是最明智的選擇,那時中土的安危将是我和颉利之争,大唐國隻餘待宰的份兒。
” 他的樣子是醜神醫莫一心,聲音神态卻是名震天下的少帥寇仲,對常劉兩人生出詭異的震懾力。
常何道:“這對少帥有百利無一害,為何仍要留在這裡冒險?” 寇仲撕下面具,納入懷内,雙目閃着光輝,正容道:“我為的不是自己,而是中土的老百姓,他們已苦透了,再不堪大規模連年累月的戰火摧殘。
你們或已猜到,我不是要自己做皇帝,而是希望在統一天下後,讓有德有能者居之,此君正是李世民。
我寇仲若有一字虛言,教我不得好死。
我曉得兩位是忠君愛國的人,不過民為重,若為次,際此動辄國破家亡的時刻,有志為民生着想者均應作出正确的取舍,否則錯很難返,更要為可怕的後果負上責任。
” 常何苦笑道:“我們絕對相信少帥的誠意,但問題是即使我們肯投向少帥,于此皇上、太子、齊王全力防備的時刻,我們仍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 寇仲喜道:“有常大人這番話,我已感不虛此行。
首先我想問你們,像你們般看不過皇上厚建成薄世民者有多少人?大唐臣将裡又有多少人認同建成不顧羞恥地讨好和勾結對我們懷有狼子野心的突厥人的所作所為?” 劉政會道:“少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