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章 暫息風波
關燈
小
中
大
寇仲睡夢正酣,忽然被遠方某處傳來的馬嘶人喊聲吵醒,猛地從卧榻坐起。
侯希白氣急敗壞的搶門而入道:“報告少帥,大事不妙,大批人馬從長安方面殺至,小卒奉徐、跋兩位大人之命請小帥立即動身。
” 寇仲稍作定神,笑道:“這等時刻,你這小子竟來耍我,哈!難怪我忽然夢到上戰場,李淵真好脍。
” 倏地彈離睡榻,拿起放在床邊,内藏井中月和刺日弓的外袍,就那麼搭在肩上,沖出房門,問道:“徐小子、老跋何在?” 侯希白追在他旁笑道:“所有人均聚往東門去,他們先行一步去湊熱鬧,着我來不理你是醒是睡都把你弄去。
” 寇仲忽然停步,站在通往東門的廊道間,向侯希白訝道:“你該是比任何人更戀棧生命才對!為何你卻像全不把生死放在眼内漫不在乎的樣兒?” 侯希白欣然道:“生命此來彼往,有若季節轉移,是自然之道,沒有值得恐懼的地方。
生命之所以令人感到珍貴,全因死亡每一刻均在虎視眈眈,在戰場上這感覺尤甚,使我份外珍惜生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恍然原來活着本身竟是如斯動人。
哈!我既然在享受生命的賜予,心情怎會不好呢?” 寇仲一手摟上他眉頭道:“事實上你是不用來淌這渾水的,隻因你夠兄弟。
哈!不過小心中了我師公的毒。
” 侯希白笑道:“中他的毒不會太差吧?我們先上戰場去!” 寇仲和侯希白登上牆頭,李世民、跋鋒寒、徐子陵和李靖、尉遲敬德、長孫無忌、秦叔寶、龐玉等十多名天策府大将,正柱立牆頭,遙觀從長安開來的大隊唐軍。
旌旗飄揚下,來者達三千之衆,清一色騎兵,似是先頭部隊,因為宏義官與長安城雖是小巫大巫之别,但守城的是李世民和他麾下能征慣戰的兵将,又有寇仲四人助陣,以這樣的兵力攻打宏義宮實與自殺沒有絲毫分别。
寇仲尚未在李世民身旁站穩說話,李世民喝道:“撤去防禦、開門!我要親自出迎。
” 手下傳令開去。
寇仲仍未弄清楚是甚麼一回事。
徐子陵長長叮出一口氣,歎道:“成功哩!來的是世民兄的尊翁,而他并非來攻打宏義宮。
” 寇仲凝神瞧去,來軍仍在裡許遠處,在揚起的塵頭裡,一枝大旗高舉,飄揚的正是代表李淵的徽号。
大喜道:“又過一關,他娘的!” 再看看天色,轉向跋鋒寒道:“别忘記你佳人有約,現在立即趕去,該可準時赴會。
” 跋鋒寒搖頭道:“我已失去赴約的心情。
” 徐子陵不悅道:“大丈夫有諾必守,你怎可言而無信。
” 跋鋒寒苦笑道:“她有答應去嗎?” 李世民訝道:“我從沒想過鋒寒竟會約會佳人,這位美人兒是誰?” 侯希白欣然道:“老跋是怕獨坐呆等,這樣吧,大家一場兄弟,讓我捱義氣陪老跋去,她若爽約我們便當吃早點好啦!” 一手抓着跋鋒寒手臂,硬把他扯下城樓。
手下來報戰馬備妥。
李世民道:“我們出宮迎駕如何?” 寇仲笑道:“這個當然,耍戲當然要耍全套,我們去也!” 陪同李淵來的,除劉弘基和常何兩名大将外,出乎寇仲等料外的尚有李建成和李元吉,不過後兩者都是木無表情,笑容勉強。
顯是此行非是甘心情願,隻是不敢違反李淵聖意。
李淵穿的是輕騎便服,腰佩長劍,看似精神抖擻,但眉宇間隐露倦容,看來昨夜并不好受。
兩方相遇,李淵拍馬而出,呵呵笑道:“待我先處置家事,再重迎少帥和徐先生入城。
” 李淵方面全軍勒馬停下,建成、元吉兩人策騎來到李淵馬後,成品字形。
寇仲方面隻有他和徐子陵、李世民三人,後者聞言立即滾下馬背,跪地垂首高聲道:“孩兒願負起昨夜掖庭宮爆炸一切責任,請父皇處置。
” 李淵俯視馬前地上的李世民,雙目殺機一閃,瞬即斂去,換上笑容,沉聲道:“昨夜之事,本是罪無可恕,但朕念在王兒多年來立下無數汗馬功勞,戰功彪炳,功可抵過,賜你戴罪立功,可重返掖庭宮,一切如舊,平身。
” 寇仲和徐子陵聽他一字不提李建成的東宮怪火,心中暗歎,均知李世民心中的恨意正如火上添油。
李世民高呼“謝父皇隆恩”,緩緩立起。
寇仲正要說話,李淵欣然笑道:“少帥心意,李淵清楚明白,一切待回宮再說如何?” 寇仲以微笑回報道:“我寇仲終相信閥主确有誠意合作,疑慮盡去,當然悉從閥主之意。
” 轉向徐子陵道:“子陵不是約了老跋
侯希白氣急敗壞的搶門而入道:“報告少帥,大事不妙,大批人馬從長安方面殺至,小卒奉徐、跋兩位大人之命請小帥立即動身。
” 寇仲稍作定神,笑道:“這等時刻,你這小子竟來耍我,哈!難怪我忽然夢到上戰場,李淵真好脍。
” 倏地彈離睡榻,拿起放在床邊,内藏井中月和刺日弓的外袍,就那麼搭在肩上,沖出房門,問道:“徐小子、老跋何在?” 侯希白追在他旁笑道:“所有人均聚往東門去,他們先行一步去湊熱鬧,着我來不理你是醒是睡都把你弄去。
” 寇仲忽然停步,站在通往東門的廊道間,向侯希白訝道:“你該是比任何人更戀棧生命才對!為何你卻像全不把生死放在眼内漫不在乎的樣兒?” 侯希白欣然道:“生命此來彼往,有若季節轉移,是自然之道,沒有值得恐懼的地方。
生命之所以令人感到珍貴,全因死亡每一刻均在虎視眈眈,在戰場上這感覺尤甚,使我份外珍惜生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恍然原來活着本身竟是如斯動人。
哈!我既然在享受生命的賜予,心情怎會不好呢?” 寇仲一手摟上他眉頭道:“事實上你是不用來淌這渾水的,隻因你夠兄弟。
哈!不過小心中了我師公的毒。
” 侯希白笑道:“中他的毒不會太差吧?我們先上戰場去!” 寇仲和侯希白登上牆頭,李世民、跋鋒寒、徐子陵和李靖、尉遲敬德、長孫無忌、秦叔寶、龐玉等十多名天策府大将,正柱立牆頭,遙觀從長安開來的大隊唐軍。
旌旗飄揚下,來者達三千之衆,清一色騎兵,似是先頭部隊,因為宏義官與長安城雖是小巫大巫之别,但守城的是李世民和他麾下能征慣戰的兵将,又有寇仲四人助陣,以這樣的兵力攻打宏義宮實與自殺沒有絲毫分别。
寇仲尚未在李世民身旁站穩說話,李世民喝道:“撤去防禦、開門!我要親自出迎。
” 手下傳令開去。
寇仲仍未弄清楚是甚麼一回事。
徐子陵長長叮出一口氣,歎道:“成功哩!來的是世民兄的尊翁,而他并非來攻打宏義宮。
” 寇仲凝神瞧去,來軍仍在裡許遠處,在揚起的塵頭裡,一枝大旗高舉,飄揚的正是代表李淵的徽号。
大喜道:“又過一關,他娘的!” 再看看天色,轉向跋鋒寒道:“别忘記你佳人有約,現在立即趕去,該可準時赴會。
” 跋鋒寒搖頭道:“我已失去赴約的心情。
” 徐子陵不悅道:“大丈夫有諾必守,你怎可言而無信。
” 跋鋒寒苦笑道:“她有答應去嗎?” 李世民訝道:“我從沒想過鋒寒竟會約會佳人,這位美人兒是誰?” 侯希白欣然道:“老跋是怕獨坐呆等,這樣吧,大家一場兄弟,讓我捱義氣陪老跋去,她若爽約我們便當吃早點好啦!” 一手抓着跋鋒寒手臂,硬把他扯下城樓。
手下來報戰馬備妥。
李世民道:“我們出宮迎駕如何?” 寇仲笑道:“這個當然,耍戲當然要耍全套,我們去也!” 陪同李淵來的,除劉弘基和常何兩名大将外,出乎寇仲等料外的尚有李建成和李元吉,不過後兩者都是木無表情,笑容勉強。
顯是此行非是甘心情願,隻是不敢違反李淵聖意。
李淵穿的是輕騎便服,腰佩長劍,看似精神抖擻,但眉宇間隐露倦容,看來昨夜并不好受。
兩方相遇,李淵拍馬而出,呵呵笑道:“待我先處置家事,再重迎少帥和徐先生入城。
” 李淵方面全軍勒馬停下,建成、元吉兩人策騎來到李淵馬後,成品字形。
寇仲方面隻有他和徐子陵、李世民三人,後者聞言立即滾下馬背,跪地垂首高聲道:“孩兒願負起昨夜掖庭宮爆炸一切責任,請父皇處置。
” 李淵俯視馬前地上的李世民,雙目殺機一閃,瞬即斂去,換上笑容,沉聲道:“昨夜之事,本是罪無可恕,但朕念在王兒多年來立下無數汗馬功勞,戰功彪炳,功可抵過,賜你戴罪立功,可重返掖庭宮,一切如舊,平身。
” 寇仲和徐子陵聽他一字不提李建成的東宮怪火,心中暗歎,均知李世民心中的恨意正如火上添油。
李世民高呼“謝父皇隆恩”,緩緩立起。
寇仲正要說話,李淵欣然笑道:“少帥心意,李淵清楚明白,一切待回宮再說如何?” 寇仲以微笑回報道:“我寇仲終相信閥主确有誠意合作,疑慮盡去,當然悉從閥主之意。
” 轉向徐子陵道:“子陵不是約了老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