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八 章 矛盾性格
關燈
小
中
大
情冷酷地處死劉文靜,對虎落平陽者如李密、窦建德更無情殺害。
他對李建成、李元吉,又成心腹寵臣裴寂呵護惟恐不周,原諒他們一切過失,但對李世民這為他立下無數汗馬軍功的兒子,則嫌怨極深,即使沒有确鑿證據下,仍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逐步把李世民推入絕地,偏見固執得使人難以相信。
李淵既對以前闖蕩江湖的生涯回味無窮,卻又耽于深宮糜爛的生活,被風花雪月和虛假的逸樂完全消磨壯志,加上圍剿石之軒不果的嚴重打擊,再不敢以身涉險,緻令他在塞外聯軍直接指向長安的壓力和威脅下,進退失據,使他和自己的聯盟不能落實,眼看要坐失良機。
他看似堅強,事實上仍是莫名其妙地脆弱,表現出來變成看似豪氣,實是猶豫不決,暗存僥悻之心。
要命的是他們現在的成敗系於李淵一念之間,而他卻是如此難以測度,令他寇仲感到有點筋疲力盡,對未來再沒有先前的把握。
李淵的聲音傳入他耳内道:“突利與颉利不是勢成水火嗎?因何忽然變得同一鼻孔出氣?” 寇仲生出不願别頭去看他的情緒,目光落在窗外,淡淡道:“關鍵在于畢玄,在突厥人中他有着天神般的超然地位,是突厥人的凝聚力。
突厥是個由大小部落組成的民族,颉利或突利分别為不同部落的領袖,任何牽涉到各部落利益的事,均須看各酋頭的意向,在這情況下,個人私怨并不重要,而畢玄的作用更大。
所以當畢玄出馬拉攏突利和颉利,突利很難另有異議,否則将地位不保。
” 李淵沉默下去。
寇仲别頭望向他,一字一字的緩緩道:“要被突厥人的聯盟,打擊他們的士氣,最佳途徑莫如擊倒畢玄,戳破他無敵的神話。
” 李淵吓得一跳,忙道:“此事非同小可,成功的機會微乎其微,少帥勿要輕舉妄動。
” 寇仲心中暗歎,他與可達志的一戰在李淵這種态度下将是勢在必行,惟有這樣方可迫畢玄與跋鋒寒進行決戰,而這更要冒上絕大風險,因為無論跋鋒寒近年如何精進,但對手是無敵塞外的“武尊”畢玄,誰敢斷言勝負。
如跋鋒寒落敗身亡,後果實不堪想像。
但他們入長安的一刻早騎上虎背,再沒有回頭的可能。
李淵在龍台上唯我獨尊的主席比階下諸席大上一半,坐位置于靠北的一邊,令坐入主席者大緻上均面向大殿,方便欣賞歌舞表演。
李淵的龍位設于正北,蓋蘇文居左,寇仲居右。
蓋蘇文依次而下是李世民、韓朝安、李南天、金正宗和李神通。
寇仲以下是李建成、徐子陵、李元吉、跋鋒寒、獨孤峰。
看人數對稱的安排,當知下過一番心思,盡量令寇、蓋兩位同感被看重,沒有大小輕重之分。
獨孤峰是代表主人家方唯一非主族人馬,可見其與李淵深厚的淵源和同為舊隋大臣的交情。
宇文傷沒有出席,顯是因仇恕不肯出席,而非因李淵厚此薄彼。
蓋蘇文首先發言,以他充滿磁性和陽剛有力的聲音铿锵動人的道:“徐兄和跋兄與少帥在龍泉玩的那一手确非常漂亮,坦白說,我自懂人事以來,從未吃過這樣的啞巴虧,末動手即敗興而回,不過事後回想,又大有新鮮有趣的感覺,佩服佩服!” 徐子陵目光接着移往生入尹祖文那席的烈瑕身上,見此子正以奸笑回敬,遂收回目光,迎上蓋蘇文,淡淡道:“我們和蓋師道雖不同,目标卻差異不大,都是為龍泉軍民着想,否則若失去龍泉這緩沖,對貴國有害無利。
” 韓朝安冷哼道:“徐兄此言差矣,拜紫亭的立國大計籌備經年,準備充足,大有成功希望,如非給你們橫加破壞,拜紫亭豈會含恨而終,敝國上下對此永志不忘。
” 他的話充滿火藥味,李建成等隻有聽的份兒,難以插口,因兩方都是貴賓,作主人家的必須保持禮貌上的中立。
當然在深心内,李建成、李元吉和李南天均暗裡稱快。
跋鋒寒啞然失笑道:“拜紫亭之所以鬥膽公然立國,皆因看準突利、颉利不和,豈料此舉反促成兩人聯手對付他,強弱勝敗之勢早不言可知,韓兄該像龍泉人般感激我們才對。
”蓋蘇文含笑不語,一副令人莫測高深的神态。
徐子陵隐隐感到他的目标是寇仲,所以不想費神附和韓朝安與跋鋒寒作無謂的口舌之争。
由此推之,此人不但有勇有謀,且城府極深,有大将之風。
李神通為緩和席間劍拔弩張的氣氛,打岔道:“我雖未能親曆其事,仍可想像當時危城授命,迫退突厥金狼軍的驚險情況,令人神往。
哈!皇上與少帥必是談得非常投契,耽擱了赴宴時間。
” 話猶未已,鼓樂喧天而起,布于殿門兩旁的鼓樂手起勁奏演,殿内衆人全體起立,高呼萬歲。
李淵與寇仲并肩進場,李世民随後。
他對李建成、李元吉,又成心腹寵臣裴寂呵護惟恐不周,原諒他們一切過失,但對李世民這為他立下無數汗馬軍功的兒子,則嫌怨極深,即使沒有确鑿證據下,仍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逐步把李世民推入絕地,偏見固執得使人難以相信。
李淵既對以前闖蕩江湖的生涯回味無窮,卻又耽于深宮糜爛的生活,被風花雪月和虛假的逸樂完全消磨壯志,加上圍剿石之軒不果的嚴重打擊,再不敢以身涉險,緻令他在塞外聯軍直接指向長安的壓力和威脅下,進退失據,使他和自己的聯盟不能落實,眼看要坐失良機。
他看似堅強,事實上仍是莫名其妙地脆弱,表現出來變成看似豪氣,實是猶豫不決,暗存僥悻之心。
要命的是他們現在的成敗系於李淵一念之間,而他卻是如此難以測度,令他寇仲感到有點筋疲力盡,對未來再沒有先前的把握。
李淵的聲音傳入他耳内道:“突利與颉利不是勢成水火嗎?因何忽然變得同一鼻孔出氣?” 寇仲生出不願别頭去看他的情緒,目光落在窗外,淡淡道:“關鍵在于畢玄,在突厥人中他有着天神般的超然地位,是突厥人的凝聚力。
突厥是個由大小部落組成的民族,颉利或突利分别為不同部落的領袖,任何牽涉到各部落利益的事,均須看各酋頭的意向,在這情況下,個人私怨并不重要,而畢玄的作用更大。
所以當畢玄出馬拉攏突利和颉利,突利很難另有異議,否則将地位不保。
” 李淵沉默下去。
寇仲别頭望向他,一字一字的緩緩道:“要被突厥人的聯盟,打擊他們的士氣,最佳途徑莫如擊倒畢玄,戳破他無敵的神話。
” 李淵吓得一跳,忙道:“此事非同小可,成功的機會微乎其微,少帥勿要輕舉妄動。
” 寇仲心中暗歎,他與可達志的一戰在李淵這種态度下将是勢在必行,惟有這樣方可迫畢玄與跋鋒寒進行決戰,而這更要冒上絕大風險,因為無論跋鋒寒近年如何精進,但對手是無敵塞外的“武尊”畢玄,誰敢斷言勝負。
如跋鋒寒落敗身亡,後果實不堪想像。
但他們入長安的一刻早騎上虎背,再沒有回頭的可能。
李淵在龍台上唯我獨尊的主席比階下諸席大上一半,坐位置于靠北的一邊,令坐入主席者大緻上均面向大殿,方便欣賞歌舞表演。
李淵的龍位設于正北,蓋蘇文居左,寇仲居右。
蓋蘇文依次而下是李世民、韓朝安、李南天、金正宗和李神通。
寇仲以下是李建成、徐子陵、李元吉、跋鋒寒、獨孤峰。
看人數對稱的安排,當知下過一番心思,盡量令寇、蓋兩位同感被看重,沒有大小輕重之分。
獨孤峰是代表主人家方唯一非主族人馬,可見其與李淵深厚的淵源和同為舊隋大臣的交情。
宇文傷沒有出席,顯是因仇恕不肯出席,而非因李淵厚此薄彼。
蓋蘇文首先發言,以他充滿磁性和陽剛有力的聲音铿锵動人的道:“徐兄和跋兄與少帥在龍泉玩的那一手确非常漂亮,坦白說,我自懂人事以來,從未吃過這樣的啞巴虧,末動手即敗興而回,不過事後回想,又大有新鮮有趣的感覺,佩服佩服!” 徐子陵目光接着移往生入尹祖文那席的烈瑕身上,見此子正以奸笑回敬,遂收回目光,迎上蓋蘇文,淡淡道:“我們和蓋師道雖不同,目标卻差異不大,都是為龍泉軍民着想,否則若失去龍泉這緩沖,對貴國有害無利。
” 韓朝安冷哼道:“徐兄此言差矣,拜紫亭的立國大計籌備經年,準備充足,大有成功希望,如非給你們橫加破壞,拜紫亭豈會含恨而終,敝國上下對此永志不忘。
” 他的話充滿火藥味,李建成等隻有聽的份兒,難以插口,因兩方都是貴賓,作主人家的必須保持禮貌上的中立。
當然在深心内,李建成、李元吉和李南天均暗裡稱快。
跋鋒寒啞然失笑道:“拜紫亭之所以鬥膽公然立國,皆因看準突利、颉利不和,豈料此舉反促成兩人聯手對付他,強弱勝敗之勢早不言可知,韓兄該像龍泉人般感激我們才對。
”蓋蘇文含笑不語,一副令人莫測高深的神态。
徐子陵隐隐感到他的目标是寇仲,所以不想費神附和韓朝安與跋鋒寒作無謂的口舌之争。
由此推之,此人不但有勇有謀,且城府極深,有大将之風。
李神通為緩和席間劍拔弩張的氣氛,打岔道:“我雖未能親曆其事,仍可想像當時危城授命,迫退突厥金狼軍的驚險情況,令人神往。
哈!皇上與少帥必是談得非常投契,耽擱了赴宴時間。
” 話猶未已,鼓樂喧天而起,布于殿門兩旁的鼓樂手起勁奏演,殿内衆人全體起立,高呼萬歲。
李淵與寇仲并肩進場,李世民随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