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日歸日歸

關燈
寇仲登上帥座。

     除高占道、牛奉義、蔔天志、麻常、左孝友等人因在外不能出席,少帥軍的重要人物共聚一堂,宋家軍由宋魯作代表。

     右席依次是宋魯、虛行之、陳長林、白文原、焦宏進;左席由宣、水居首,接着是陳老謀、跋野剛、邴元真、任媚媚等人。

     人人屏息靜氣,曉得事不尋常。

     寇仲很想向宋魯探問宋智的事情,不過時間地點均不适宜,隻好暫時擱起,親切地逐一向各人問好打招呼。

     到他把眼前形勢和所起變化交待清楚,衆人無不動容。

     寇仲總結道:“子陵親赴洛陽,向李世民傳遞我要領軍與以颉利為首的外族大軍決戰關中平原的意願,以李世民的為人,為我說話的又是子陵,應該沒有任何問題。

    ” 衆人一陣轟然起哄,他們追随寇仲曆經災劫,對寇仲信心十足,且寇仲有奔狼原之役大敗颉利的往績,故沒有人認為寇仲是口出狂言。

     宋魯拈須微笑道:“此仗将令少帥名留千古,為曆史寫下百世不滅的威名,不但一舉粉碎颉利對中土觊觎之心,且可同時鎮懾在西域虎視眈眈的統葉護。

    ” 跋野剛激動的道:“天下間隻有少帥敢有此豪情壯舉,我們誓死追随左右,全力以赴。

    ” 衆人起立齊聲誓師,氣氛熾熱。

     到衆人重新坐定,陳老謀長笑道:“天應人、人應天,天人交感。

    少帥和小陵于李建成搬走火器前誤打誤撞巧破火器庫,過程如有神助,實乃天大吉兆,對建成一方卻是大兇兆啊!” 衆人全體同意。

     寇仲欣然道:“由此也可證明李世民是真命天子。

    江湖流傳的‘楊公寶庫、和氏寶璧,二者得一,可統天下’,看來确屬老天爺的意旨,我和子陵因兩者盡得,故過猶不及,隻好讓李小于承受恩澤。

    哈!我說得有道理嗎?” 虛行之欣然道:“隻要是少帥金口說出來的,不但有道理,且是天理。

    ” 寇仲啞然失笑道:“行之确是我的好知心。

    ” 宣永道:“潛入關中的行動由麻常将軍指揮,該可在短期内完成,我們則聚集在此恭候少帥指示。

    ” 任媚媚妮聲道:“天命既在我們一方,不論少帥說什麼,最後勝利總該是我們的。

    ” 衆人一陣哄笑。

     鬼神之說,深入人心,既是吉兆頻現,衆人當然信心倍增,士氣大振。

     寇仲道:“麻常方面有雷大哥這位人面廣的老江湖接應,更得地頭蟲黃河幫照拂安排,當不會出任何問題。

    ” 頓了頓問道:“飛馬牧場方面有什麼好消息?” 虛行之道:“我們昨天剛接到商場主的飛馬傳書,五千匹經改良和受嚴格訓練的優質戰馬,經由水道運來梁都,船艦由蔔鎮負責供應。

    ” 寇仲大喜道二竟有五千匹之多,大大出乎我意料之外。

    ” 宋魯道:“嶺南方面的事情順利解決,少帥可放心調兵遣将,不用分心。

    ” 堂内隻有寇仲明白宋魯說話背後含意,指的是宋智被宋缺處理妥當,不能為患。

     寇仲喜上加喜,笑道:“現下當務之急,是須把大軍和艦隊集中梁都,俾能迅速調動,從水路開赴關中。

    兵貴精不貴多,此戰人選者不但要久經戰陣的精銳,且必須膽氣過人,精于騎術。

    ” 虛行之提議道:“我軍方面可由宣鎮全權處理。

    ” 寇仲對他的見地極有信心,欣然道:“就如此決定,其他人從旁協力。

    ” 衆人目光落到宋魯身上。

     宋魯油然道:“我宋家方面更無問題。

    事實上這步工夫我們早做妥當,隻須把軍隊調來梁都便成。

    ” 寇仲道:“魯叔估計有多少人手可用呢?” 宋魯答道:“我們向以騎兵為主,适合參與者可達四萬至五萬之衆。

    ” 寇仲大樂道:“加上老爹作戰經驗豐富的江淮精銳,我們可組成一支十萬精騎的勁旅,隻要李唐方面多供應十萬精兵,我們兵力共有二十萬之衆。

    對方雖說兵力達數十萬,說到底仍分屬不同族系,予我們離間分化的可能性。

    加上我熟悉他們作戰方式而作出針對性的策略,對地理形勢的掌握更遠非他們能及。

    且敵方始終是勞師遠征,深入我境,比較種種優劣條件,我長彼消,雙方勢力扯個平手。

    剩下的就看是他颉利了得,還是我寇仲高明,哈!” 衆人齊聲呐喊,聲震梁柱,士氣昂揚。

     待平靜下來,寇仲發令道:“宣鎮得我戰術真傳,當三方大軍在梁都結集,自該由宣鎮指揮操演,練習平原馬戰之術。

    裝備由陳公花心思籌劃,糧草物資供應勞煩魯叔。

    務要養精蓄銳,上下一心,人人均曉得迎擊颉利關乎天下蒼生的榮辱禍福。

    當外族聯軍南下之際!将是我們振興中土,盡雪前恥的一刻。

    ” 衆将轟然應諾。

     兩船緩緩靠岸。

     出乎徐子陵意料之外,船上不但有單琬晶,尚有跋鋒寒、王玄恕和近五十名飛雲衛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