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九 章 最後決擇

關燈
離城上,這就交給宋二哥和雷大哥處理,繼續進行錢莊事務。

    我們既不在,石之軒當不會幹預你們。

    ” 侯希白道:“石師若要揭發我們,當趁我們離開前發動。

    如到明天他尚未有異動,他揭發我們的機會相對減少、風險不大。

    ” 宋師道分析道:“李淵的目标是小仲和小陵,隻要你們肯應邀到長安來,他可袖手旁觀坐看畢玄或傅采林對你們的諸多為難,其他均為次要。

    ” 雷九指一呆道:“師道的意思是說李淵對結盟竟是不安好心,亦非借少帥的威望壓制塞外狼軍的野心。

    ” 宋師道歎道:“實情該是如此,問題不在李淵,而是在能影響李淵的人裡,大部份人均對小仲和小陵恨之入骨,不論我們是否肯應邀來長安,對建成一方仍是有利。

    來則令小仲小陵陷身危機四伏的險境,不來則可怪罪李世民。

    此正為建成同意此舉的主因。

    ” 寇仲欣然豎起指頭逐個計算道:“建成、元吉、楊虛彥、尹祖文、宇文閥、獨孤閥,哈!尚有四個指頭。

    他奶奶的熊,以前我已不怕他們,何況今天。

    我要證明給他們看,曆史是由我們創造出來的。

    ” 雷九指點頭道:“兵來将擋,水來土掩,隻要李淵不敢公然胡來,我們怕他的娘。

    ” 寇仲沉吟道:“長安勢将是連場劇戰,不過最艱苦的戰争肯定是面對塞外聯軍的大舉南侵。

    我必須立即趕返梁都,盡起手上所掌握的力量,除少帥軍外,尚有宋家軍和老爹的江淮軍,集結最精銳的戰士,于情況緊急時,坐船經運河北上大河,逆流人關,結合李唐的力量,老老實實的和颉利打一場決定中土命運的硬仗。

    颉利既然最擅長是全騎兵的平原會戰,小弟就在關中平原以其人之道還施被身,以事實證明誰是無敵的統帥。

    ” 宋師道愕然道:“你有把握嗎?若輸掉此仗,北方極可能重演當年五胡亂華的劣局。

    ” 雷九指咋舌道:“當年颉利借出狼軍,助宋金剛攻打太原,大唐軍望風披靡,即使以李世民的軍事才華,正面交鋒仍屢吃大虧,被迫閉城苦守,改采斷其糧道的策略,待宋金剛軍糧盡,始反擊成功。

    今趟則不但颉利傾巢而來,且聯結突利、室韋、回纥、契丹諸族,兵力達數十萬之衆,你最好三思而行。

    ” 任俊、彤彤、侯希白無不點頭同意兩人的話,自颉利崛起塞外,突厥狼軍的威勢如日中天,誰不聞之色變。

     寇仲露出充滿信心的燦爛笑容,道:“沒有人恍我更清楚塞外諸族的作戰方式,更了解他們的實力。

    若中土有人能擊敗塞外聯軍,那個人定是小弟。

    塞外話族悍勇成風,我在塞外遊曆所遇者,由杜興到馬吉、拜紫亭到颉利,又如菩薩、古納台兄弟之輩,又或與我稱兄道弟的突利,無不是硬朗強橫之輩,要這些人死去再犯我境之心,唯一方法是訴諸武力,且要在公平情況下令他們敗得口服心服。

    此仗等若高手決鬥,刀法就是兵法。

    從答應小陵助李世民那一刻開始,此戰一直萦繞心頭,是我熱切期待的最後一場大戰,其他的均不放在我寇仲心上。

    ” 侯希白道:“颉利會否因你們與李淵的結盟,打消南下之意?” 寇仲挨往椅背,搖頭道:“你有這個想法,是因為不明白颉利是怎樣的性格,更不明白塞外民族無懼任何人好勇鬥狠的特性,最關鍵是塞外諸族對我漢族人深刻的仇恨。

    我們和李淵聯手,隻會激發他們的兇性,加上有趙德言之徒在旁推波助瀾,又清楚李唐内部的分裂内亂,颉利不會錯過這千載一時的良機,否則他大汗的寶座勢坐不穩。

    ” 宋師道擔心道:“我非是對你沒有信心,更相信戰略才智你是在颉利之上,不過戰争可非二人對決,塞外諸族人人均在馬背上長大,騎射技能實非我漢人能及,以己之短對敵之長,縱使你謀略蓋世,仍難有回天之力。

    何不仍采李世民閉城堅守,堅壁清野的策略。

    ” 寇仲哈哈笑道:“此策今趟可能再不靈光,因為對方有擅于攻城的趙德言,我在龍泉時曾親睹金狼軍攻城的準備工夫。

    突厥人最擅以戰養戰,更令人懼怕是他們打的是消耗戰,若讓他把長安重重圍困,然後分兵蠶食關中各處城鄉,縱使守得住長安,後果仍是不堪想像。

    我既肯助李世民登上帝座,當然希望以後天下太平。

    而這隻能由一場史無先例最轟烈的大戰決定,再沒有另一個辦法。

    ” 宋師道等聽他不但言之成理,且曾經深思熟慮而來的分析,縱使擔心得要命,再沒有話說。

     寇伸向雷九指欣然道:“将來的事将來算,今晚侍弄妥雲帥的事後,我們到風雅閣鬧到天明,就當是我們太行雙傑被貶谪蠻荒的餞别宴如何?當然由我們的福榮爺親自主持。

    哈!陵少的夜會佳人不知情況進展如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