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章 三人同心
關燈
小
中
大
世民渾體劇震,不能置信的道:"竟有此驚人之事?"徐子陵道:"此事千真萬确,絕無戲言。
"李世民瞪目結舌好一會後,朝寇仲瞧來,道:"若你揮軍巴蜀,取得漢中,豈非可輕易攻入長安?"寇仲苦笑道:"這正是我們原本的計劃,可惜被我們師仙子破壞,妃暄沒對你說嗎?"李世民茫然搖頭,沉聲道:"她沒說!我隻知道寇仲你放過擊垮我李唐的機會,改而助我,如此胸懷,我李世民自問拍馬難追。
"徐子陵笑道:"說感激話的該是小仲,他正為會當皇帝頭痛,難得你肯代勞哩!"李世民雙目射出堅定的神色,沉聲道:"我想通哩!你們是真的對我好,若我李世民仍婆婆媽媽,成事不足敗事有馀的,怎配作你們的兄弟。
"雨雪随天亮終止,三人聚在艙廳的圓桌,共進早點,頗有點悠閑寫意的味兒。
宋魯因不願在宋缺同意支持李世民前,與他關系密切,故乘的是另一艘戰船。
寇仲忽然笑道:"世民兄可知因何我不畏冒大險要你到嶺南去?"徐子陵和李世民明白他的"冒大險",指的是若此事洩出,李世民将難逃勾結外敵的叛國大罪。
李世民放下稀飯,訝道:"難道不是你所說的是為表示對宋閥主的尊重,以行動說明我的決心和親自說服他這三個原因嗎?"寇仲岔開道:"世民兄是否有胡人的血統?"李世民微一錯愕,坦然道:"我李氏祖輩世代為武将,跟西北外族關系密切,娘的先世更來自西北。
我現在的妻子長孫氏,其先世為北魏皇族拓跋氏,因擔任過宗室長,故改姓長孫。
所以看說我帶有胡人血統,我絕不否認。
"寇仲看着北方民族大融和這眼前實例,微笑道:"宋缺和清惠齋主的分歧,在乎究竟是北方與外族融和的民族、抑或是南方的純漢系,才是我們中土的未來帝主這争論上。
而唯一可說服宋缺的方法,必須從此至關鍵的一環入手,由世民兄親作示範,向宋缺展示胡化的漢人可以是如世民兄般優秀,且可吸納外族民風文化用以振與和壯大後世的漢統。
"李世民老臉一紅道:"給你說得我很不好意思哩!希望效果不是适得其反。
"寇仲欣然道:"這個你可放心,宋缺眼力的高明,會出乎你意料之外,他的話就像他的天刀,幾個回合即可把你摸個通透。
宋缺既看大局,也重視個人,曾說過曆史是由人創造出來的,所以我有信心他會作出最正确的選擇。
唉!"徐子陵不解道:"既是信心十足,因何歎氣?"寇仲苦笑道:"不要誤會。
我歎氣是因想起緻緻,想起天下事物陰陽相對,愛的另一面是恨,受有多深多複雜,恨便有多深多複雜,故心生感慨。
"李世民低聲問徐子陵道:"是否宋家二小姐玉緻?"徐子陵微微點頭,安慰寇仲道:"勿要多想,隻要你肯把心掏出來,精誠所至,定可挽回玉緻對你的感情。
"寇仲朝李世民瞧去,忽然問道:"秀甯公主好嗎?"李世民愕然點頭,為寇仲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乏言以對。
寇仲目光投往窗外,露出黯然神色,再歎一口氣。
李世民不知想起甚麼,有感而發的道:"我愈來愈信緣份,試想若當初不是兩位到我的船上來偷東西,怎會有後來的所有事,今天我們更坐在這裡,為一統天下群策群力。
唉!緣份來時,沒法推掉,緣來緣去,誰都捉摸不着。
"徐子陵想起龍泉城與師妃暄的相逢,一句言語上的誤會,把他們的關系扭轉過來,莫非也是緣份的一種形式? "咯!咯!咯!"徐子陵應道:"進來吧!我還未睡。
"寇仲推門入房,見徐子陵呆坐一隅,在他旁隔幾坐下,歎道:"明天黃昏時可抵嶺南,唉!我真有點擔心。
"徐子陵道:"擔心那一方面?"寇仲苦笑道:"那一方面也擔心,既擔心宋缺震怒下不肯接見李世民,還把我們轟走。
又害怕緻緻對我說覆水難收,着我像乞兒般另過别家,乞求全不管用。
我怕作噩夢,故不敢睡覺,來找你聊天。
"徐子陵道:"你不過份樂觀,我反安心點兒。
到嶺南後第一步棋最難走,好的開始至關重要,如何令宋缺平心靜氣的見世民兄,乃關鍵所在。
"寇仲道:"我和魯叔商量好,先由他向宋缺陳情,唉!這好像有點不安當,是否該由我親去見他呢?"徐子陵皺眉道:"可是若你和他鬧僵,事情再無轉圜馀地。
"寇仲苦思道:"有甚麼奇招可想?應否我先和玉緻說,再由她向她爹說項?"徐子陵道:"以南統北為唯一振興漢統的想法,在他老人家心中
"李世民瞪目結舌好一會後,朝寇仲瞧來,道:"若你揮軍巴蜀,取得漢中,豈非可輕易攻入長安?"寇仲苦笑道:"這正是我們原本的計劃,可惜被我們師仙子破壞,妃暄沒對你說嗎?"李世民茫然搖頭,沉聲道:"她沒說!我隻知道寇仲你放過擊垮我李唐的機會,改而助我,如此胸懷,我李世民自問拍馬難追。
"徐子陵笑道:"說感激話的該是小仲,他正為會當皇帝頭痛,難得你肯代勞哩!"李世民雙目射出堅定的神色,沉聲道:"我想通哩!你們是真的對我好,若我李世民仍婆婆媽媽,成事不足敗事有馀的,怎配作你們的兄弟。
"雨雪随天亮終止,三人聚在艙廳的圓桌,共進早點,頗有點悠閑寫意的味兒。
宋魯因不願在宋缺同意支持李世民前,與他關系密切,故乘的是另一艘戰船。
寇仲忽然笑道:"世民兄可知因何我不畏冒大險要你到嶺南去?"徐子陵和李世民明白他的"冒大險",指的是若此事洩出,李世民将難逃勾結外敵的叛國大罪。
李世民放下稀飯,訝道:"難道不是你所說的是為表示對宋閥主的尊重,以行動說明我的決心和親自說服他這三個原因嗎?"寇仲岔開道:"世民兄是否有胡人的血統?"李世民微一錯愕,坦然道:"我李氏祖輩世代為武将,跟西北外族關系密切,娘的先世更來自西北。
我現在的妻子長孫氏,其先世為北魏皇族拓跋氏,因擔任過宗室長,故改姓長孫。
所以看說我帶有胡人血統,我絕不否認。
"寇仲看着北方民族大融和這眼前實例,微笑道:"宋缺和清惠齋主的分歧,在乎究竟是北方與外族融和的民族、抑或是南方的純漢系,才是我們中土的未來帝主這争論上。
而唯一可說服宋缺的方法,必須從此至關鍵的一環入手,由世民兄親作示範,向宋缺展示胡化的漢人可以是如世民兄般優秀,且可吸納外族民風文化用以振與和壯大後世的漢統。
"李世民老臉一紅道:"給你說得我很不好意思哩!希望效果不是适得其反。
"寇仲欣然道:"這個你可放心,宋缺眼力的高明,會出乎你意料之外,他的話就像他的天刀,幾個回合即可把你摸個通透。
宋缺既看大局,也重視個人,曾說過曆史是由人創造出來的,所以我有信心他會作出最正确的選擇。
唉!"徐子陵不解道:"既是信心十足,因何歎氣?"寇仲苦笑道:"不要誤會。
我歎氣是因想起緻緻,想起天下事物陰陽相對,愛的另一面是恨,受有多深多複雜,恨便有多深多複雜,故心生感慨。
"李世民低聲問徐子陵道:"是否宋家二小姐玉緻?"徐子陵微微點頭,安慰寇仲道:"勿要多想,隻要你肯把心掏出來,精誠所至,定可挽回玉緻對你的感情。
"寇仲朝李世民瞧去,忽然問道:"秀甯公主好嗎?"李世民愕然點頭,為寇仲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乏言以對。
寇仲目光投往窗外,露出黯然神色,再歎一口氣。
李世民不知想起甚麼,有感而發的道:"我愈來愈信緣份,試想若當初不是兩位到我的船上來偷東西,怎會有後來的所有事,今天我們更坐在這裡,為一統天下群策群力。
唉!緣份來時,沒法推掉,緣來緣去,誰都捉摸不着。
"徐子陵想起龍泉城與師妃暄的相逢,一句言語上的誤會,把他們的關系扭轉過來,莫非也是緣份的一種形式? "咯!咯!咯!"徐子陵應道:"進來吧!我還未睡。
"寇仲推門入房,見徐子陵呆坐一隅,在他旁隔幾坐下,歎道:"明天黃昏時可抵嶺南,唉!我真有點擔心。
"徐子陵道:"擔心那一方面?"寇仲苦笑道:"那一方面也擔心,既擔心宋缺震怒下不肯接見李世民,還把我們轟走。
又害怕緻緻對我說覆水難收,着我像乞兒般另過别家,乞求全不管用。
我怕作噩夢,故不敢睡覺,來找你聊天。
"徐子陵道:"你不過份樂觀,我反安心點兒。
到嶺南後第一步棋最難走,好的開始至關重要,如何令宋缺平心靜氣的見世民兄,乃關鍵所在。
"寇仲道:"我和魯叔商量好,先由他向宋缺陳情,唉!這好像有點不安當,是否該由我親去見他呢?"徐子陵皺眉道:"可是若你和他鬧僵,事情再無轉圜馀地。
"寇仲苦思道:"有甚麼奇招可想?應否我先和玉緻說,再由她向她爹說項?"徐子陵道:"以南統北為唯一振興漢統的想法,在他老人家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