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章 義釋金剛
關燈
小
中
大
寇仲在筏尾搖橹,目光落在面向前方河道盤膝打坐,雄峙如山的宋缺背影,雪花落到他頭上半尺許處,坐,雄峙如山的宋缺背影,雪花落到他頭上半尺許處,立即似被某種神秘莫測的力量牽引般,自然而然避過他飄飛一旁,沒半團落在他身上。
大雪仍是鋪天蓋地的撒下來,木閥鋪上數寸積雪。
大大增加閥身的重量,累得寇仲要多次清理,在白茫茫的風雪裡,伊水兩岸變成模糊不清的輪廓,不論木筏如何在河面抛擲颠簸;宋缺仍坐得穩如泰山,不晃半下。
名震天下的天刀平放膝上,以雙手輕握,感受到宋缺“舍刀之外,再無他物”的境界。
令寇仲更宋缺此戰,實是吉兇難料。
寇仲曾分别和丙人交過手,卻完全設法分辨誰高誰低,他們均像深不可測的淵海,無從捉摸把握其深淺。
假若甯道奇敗北,當然一切如舊進行,這場決戰隻是統一天下之路上的插曲;如宋缺落敗身亡,那寇仲将沒有任何退路,隻能秉承宋缺的遺志,完成宋缺的夢想,義無反顧。
透過來缺的說話更深入了解他與梵清惠的分歧後,他再沒法弄清楚誰對誰錯的問題。
大家各自有其立場和見地,不但是思想之争,更是地域之争。
無獨有偶,秦皇赢政結束春秋戰國的長期分裂,國勢盛極一時,卻僅傳一代而亡;隋文帝楊堅令魏晉南北勢盛極一時,卻僅傳一代而亡;隋文帝楊堅令魏晉南北朝的亂局重歸一統,也是經兩代土崩瓦解。
這樣的巧合是曆史的宿命?還是思想、文化差異下強要求同的必然後果? 秦之後漢朝的長治久安,隋之後的中土會否享有同樣的幸運? 寇仲在宋缺的啟發下,超越本身所處的時代。
以鳥瞰的角度俯視古今治亂興衰及其背後深層的原因,令他更深入地自省身在的處境。
木筏在他操縱下往北挺進,把宋缺送往決戰的場地。
這不但是中土最轟動的一場生死對決,更是決定天下命運的關鍵住決戰。
寇仲深切感受到無論戰局結果如何,決戰後的中原形勢将永不會回複原先那樣子。
驿館内溫暖如春,香氣四溢,七個作商旅平民打扮的漢子圍着臨時堆砌起的火爐,燒烤一對狼腿,煙屑從兩邊破窗洩出,館内空氣并不嗆悶。
見徐子陵和陰顯鶴這兩個不速之客推門而入,隻目光的的的朝他們打量。
卻沒有招呼說話,頓使他們感到頗有一觸即發殺氣騰騰的緊張氣氛。
徐陰兩人跑慣江湖,見他們每人的随身行羹呈長形徐陰兩人跑慣江湖,見他們每人的随身行羹呈長形且放在探手可及的近處,均曉得内中藏的必是兵器,這七名壯漢不但是會家子,說不定更是專劫行旅殺人搶掠的盜賊。
塗子陵把門關上,置漫天風雪于門外,目光落在坐在烤爐旁面對大門一位年約二十六、八歲的壯漢身上,此人神态沉凝冷靜,雖一臉風塵仍難掩其英氣,顯非一般攔路剪徑的小賊,而是武功極高的高手。
他絲毫不讓地迎上徐子陵的目光,亦露驚異神色。
顯示出高明的眼力。
其他人唯他馬首是瞻,均以目光征詢他的意向,待他發令。
徐子陵直覺感到他們非是盜賊之流,遂露出笑容。
抱拳問好道,“請恕我們打擾之罪,隻因嗅得肉香,忍不住進來,别無他意。
” 那一身英氣的硬朗漢子長身而起,抱拳回敬道:“兄台神态樣貌,令在下想起一個人,敢問高姓大名。
” 他的語調帶有濃厚的塞北口音,徐子陵心中一動,但然道:“本人徐子陵。
” 包括那英偉漢子在内,人人露出震動神色,坐着的連忙起立,向他施禮,态度友善。
英偉漢子露出英雄氣短的感慨神色,苦笑道:“原來真是徐兄,小弟宋金剛。
” 來真是徐兄,小弟宋金剛。
” 徐子陵一呆道:“宋兄怎會來到這裡?” 宋金剛頹然道:”敗軍之将不足言勇,此事說來話長,我們何不坐下詳談。
” 衆人圍着烤爐重新坐好,徐子陵和陰顯鶴分坐宋金剛左右,介紹過陰顯鶴,衆人輪流以利刃割下狼肉,邊嚼邊談。
宋金剛道:“能在此和徐兄、陰兄共享狼肉,是老天爺對我的特别恩寵,柏壁大敗後,我和定揚可汗被李世民派兵窮追猛打,守不住太原,惟有退往塞外投靠颉利,那知卻中了趙德言的奸謀。
"定揚可汗就是劉武周,宋金剛的主子。
徐于陵皺眉道:”趙德言和你們有什麼恩怨,因何要陷害你們?” 宋金剛道:“問題在颌利頗看得起我宋金剛,故令趙德言生出顧忌,遂向定揚可汗進言,謊稱颌利希望我們重返上谷、馬邑,招集舊部,部署對唐軍的反擊。
豈知我們依言率衆回中原途上,趙德言竟向颌利稱我們意圖謀反。
為此我們被金狼軍追擊,定揚可汗當場身死,近千兄弟無一幸免,僅我們七人成功逃出。
” 另一人道:“全賴宋帥想出金蟬蛻殼之計,以一位死去兄弟穿上他的衣服,弄糊他的臉孔,趙德
大雪仍是鋪天蓋地的撒下來,木閥鋪上數寸積雪。
大大增加閥身的重量,累得寇仲要多次清理,在白茫茫的風雪裡,伊水兩岸變成模糊不清的輪廓,不論木筏如何在河面抛擲颠簸;宋缺仍坐得穩如泰山,不晃半下。
名震天下的天刀平放膝上,以雙手輕握,感受到宋缺“舍刀之外,再無他物”的境界。
令寇仲更宋缺此戰,實是吉兇難料。
寇仲曾分别和丙人交過手,卻完全設法分辨誰高誰低,他們均像深不可測的淵海,無從捉摸把握其深淺。
假若甯道奇敗北,當然一切如舊進行,這場決戰隻是統一天下之路上的插曲;如宋缺落敗身亡,那寇仲将沒有任何退路,隻能秉承宋缺的遺志,完成宋缺的夢想,義無反顧。
透過來缺的說話更深入了解他與梵清惠的分歧後,他再沒法弄清楚誰對誰錯的問題。
大家各自有其立場和見地,不但是思想之争,更是地域之争。
無獨有偶,秦皇赢政結束春秋戰國的長期分裂,國勢盛極一時,卻僅傳一代而亡;隋文帝楊堅令魏晉南北勢盛極一時,卻僅傳一代而亡;隋文帝楊堅令魏晉南北朝的亂局重歸一統,也是經兩代土崩瓦解。
這樣的巧合是曆史的宿命?還是思想、文化差異下強要求同的必然後果? 秦之後漢朝的長治久安,隋之後的中土會否享有同樣的幸運? 寇仲在宋缺的啟發下,超越本身所處的時代。
以鳥瞰的角度俯視古今治亂興衰及其背後深層的原因,令他更深入地自省身在的處境。
木筏在他操縱下往北挺進,把宋缺送往決戰的場地。
這不但是中土最轟動的一場生死對決,更是決定天下命運的關鍵住決戰。
寇仲深切感受到無論戰局結果如何,決戰後的中原形勢将永不會回複原先那樣子。
驿館内溫暖如春,香氣四溢,七個作商旅平民打扮的漢子圍着臨時堆砌起的火爐,燒烤一對狼腿,煙屑從兩邊破窗洩出,館内空氣并不嗆悶。
見徐子陵和陰顯鶴這兩個不速之客推門而入,隻目光的的的朝他們打量。
卻沒有招呼說話,頓使他們感到頗有一觸即發殺氣騰騰的緊張氣氛。
徐陰兩人跑慣江湖,見他們每人的随身行羹呈長形徐陰兩人跑慣江湖,見他們每人的随身行羹呈長形且放在探手可及的近處,均曉得内中藏的必是兵器,這七名壯漢不但是會家子,說不定更是專劫行旅殺人搶掠的盜賊。
塗子陵把門關上,置漫天風雪于門外,目光落在坐在烤爐旁面對大門一位年約二十六、八歲的壯漢身上,此人神态沉凝冷靜,雖一臉風塵仍難掩其英氣,顯非一般攔路剪徑的小賊,而是武功極高的高手。
他絲毫不讓地迎上徐子陵的目光,亦露驚異神色。
顯示出高明的眼力。
其他人唯他馬首是瞻,均以目光征詢他的意向,待他發令。
徐子陵直覺感到他們非是盜賊之流,遂露出笑容。
抱拳問好道,“請恕我們打擾之罪,隻因嗅得肉香,忍不住進來,别無他意。
” 那一身英氣的硬朗漢子長身而起,抱拳回敬道:“兄台神态樣貌,令在下想起一個人,敢問高姓大名。
” 他的語調帶有濃厚的塞北口音,徐子陵心中一動,但然道:“本人徐子陵。
” 包括那英偉漢子在内,人人露出震動神色,坐着的連忙起立,向他施禮,态度友善。
英偉漢子露出英雄氣短的感慨神色,苦笑道:“原來真是徐兄,小弟宋金剛。
” 來真是徐兄,小弟宋金剛。
” 徐子陵一呆道:“宋兄怎會來到這裡?” 宋金剛頹然道:”敗軍之将不足言勇,此事說來話長,我們何不坐下詳談。
” 衆人圍着烤爐重新坐好,徐子陵和陰顯鶴分坐宋金剛左右,介紹過陰顯鶴,衆人輪流以利刃割下狼肉,邊嚼邊談。
宋金剛道:“能在此和徐兄、陰兄共享狼肉,是老天爺對我的特别恩寵,柏壁大敗後,我和定揚可汗被李世民派兵窮追猛打,守不住太原,惟有退往塞外投靠颉利,那知卻中了趙德言的奸謀。
"定揚可汗就是劉武周,宋金剛的主子。
徐于陵皺眉道:”趙德言和你們有什麼恩怨,因何要陷害你們?” 宋金剛道:“問題在颌利頗看得起我宋金剛,故令趙德言生出顧忌,遂向定揚可汗進言,謊稱颌利希望我們重返上谷、馬邑,招集舊部,部署對唐軍的反擊。
豈知我們依言率衆回中原途上,趙德言竟向颌利稱我們意圖謀反。
為此我們被金狼軍追擊,定揚可汗當場身死,近千兄弟無一幸免,僅我們七人成功逃出。
” 另一人道:“全賴宋帥想出金蟬蛻殼之計,以一位死去兄弟穿上他的衣服,弄糊他的臉孔,趙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