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狹路相逢

關燈
徐子陵重由東門入城,解晖撤去戒嚴,大街逐漸回複生氣,部分店鋪更搶着啟門營業,雖仍是人車疏落,比之剛才有如鬼城,自是另一番氣象。

     解文龍換回一般武士裝束,在城門口候他,感激的道:“巴蜀得免戰火摧殘,全賴徐兄支持妃暄小姐,否則若少帥接受挑戰,情況不堪設想。

    ” 兩人并肩漫步長街,徐子陵微笑道:“解兄隻因不清楚寇仲為人,故有此誤會若沒有我,寇仲也是甯退兵不會與妃暄動手的。

    卻不知巴盟方面情況如何?” 解文龍道:“巴蜀又保持中立,爹往城南與四大族酋商議,事情應可和平解決,既有少帥點頭,大家是明白事理的人,一向關系良好,當不會出現新的問題。

    ”接着道:“徐兄若不急,玉華可盡地主之誼。

    ” 解文龍注意到雷九指離開對街,打出詢問的手号。

     徐子陵剛見到雷九指現身會合,然後立即離去,歉然道:“我回城是為與三位好有會合,解兄的好意心領哩!請代問候嫂夫人。

    ” 解文龍隻好依依不舍的與他握手道别,道:“下趟來成都,徐兄須來探訪我們,讓小弟一盡地主之誼。

    ” 徐子陵對他的爽快大生好感,與他握手道别。

     寇仲沿江全速飛馳,抛開一切擔心和憂慮,再不去想師妃暄對付他的将會是什麼手段,而隻往好的方面着想。

     事實上他和宋缺心知肚明,縱使有楊公寶庫的攻城奇着,要收拾李淵仍是非常艱巨和代價極高的一場血戰。

     正如宋缺指出,楊堅是靠篡奪前朝得帝位,怎都會對手下防上一手,楊廣更變本加厲,針對内部謀反的可能而加強城防,特别是着重于皇城反擊的力量。

    即使寇仲能在城内設立堅強據點,從皇城來的反攻仍會很難捱擋。

    一天未能攻陷玄武門的禁衛所,一天長安仍在李淵手上。

     長安之戰最後的勝利或屬于他們,但傷亡必然慘重非常、元氣大傷。

    此時他們将要面對再不受李淵制肘的李世民,對方不用倉卒反攻,可改向南、北擴張,以洛陽為中心建立強大的新帝國。

    在這種形勢下,主動反落在李世民手上,演變為長期的對峙和連綿的戰亂是可預知。

     所以利用楊公寶庫之計被師妃暄破壞,從這角度去看未必是壞事。

    隻要攻下洛陽,擊垮李世民,李淵将被迫死守關中,他們可從容收拾關外所有土地,待時機成熟始入關收拾再無明帥主持的關中。

     這想法令寇仲心中釋然,再沒有受挫的感覺。

    何況巴蜀可保持和平,宋解兩家不用正面沖突,緻緻必為此欣悅,對他的觀感或會有少許改變。

     我寇仲是絕不會輸的。

    一聲長嘯,寇仲加速朝泸川的方向掠去。

     徐子陵、侯希白、雷九指、陰顯鶴四人正要從北門離城,後方有人喚道:“徐兄!” 四人訝然回首。

    徐子陵笑道:“原來是鄭兄。

    ” “河南狂士”鄭石如氣喘叮叮的來到四人身前,欣然道:“如非我消息靈通,就要與子陵失諸交臂。

    你們趕着出城嗎?我們邊走邊談如何?” 徐子陵把雷九指和陰顯鶴介紹予鄭石如認識,一起離城。

    雷九指三人識趣的領路前行,讓兩人叙舊。

    我剛見過解少堡主,得他指引來追子陵。

    哈!在下沒說錯吧!宋缺一出,天下形勢立即逆轉過來。

    ” 徐子陵點頭道:“鄭兄确是眼光獨到。

    ” 鄭石如謙虛道:“子陵隻因身在局中,關心則亂,不如我這旁觀者的一對冷眼。

    聽少堡主說與你們達成協議,巴蜀保持中立,你們不會碰巴蜀。

    ” 徐子陵道:“确有此事。

    ” 鄭石如壓低聲音道:“子陵可知胖賈安隆被解晖逐離巴蜀,不許他再踏入蜀境半步?” 徐子陵訝道:“安隆做過甚麼事?解晖對他如此決絕?” 鄭石如道:“聽淑明說,安隆與西突厥暗中勾結,還為統葉護穿針引線,搭上李元吉。

    此事犯了解晖大忌,故暗中部署,一夜間接管了安隆在蜀境内百多所造酒廠,更向與安隆關系密切的人發出最後通牒,着他們以後與安隆劃清界線,安隆在無力反擊下黯然離蜀。

    ” 徐子陵皺眉道:“如此秘密的事,怎會洩漏出來的?” 鄭石如道:“應是與吐谷渾的伏護有關系,他來成部拜見解晖,一行人來後即發出這轟動巴蜀武林的大事。

    ” 徐子陵一呆道:“伏護?” 鄭石如點頭道:“正是吐谷渾酋世伏允之子伏護,約有五十多名随從,住在五門逢街的五門客棧,出入均伴在他左右的兩名蠻女長得花容月貌、體态撩人,非常引人注目,成為近日城中談論的話題,大大沖淡巴盟和獨尊堡劍拔弩張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