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章 世事難料

關燈
寇仲和徐子陵談笑自若的沿官道朝東門走,徐子陵固是沒有武器,寇仲因把井中月和刺日弓藏在楚楚為他縫制、曾飽受劫難的羊皮外袍内,表面亦呈兩手空空,沒有絲毫殺伐的意味。

     寇仲笑道:“生命最動人的地方,是沒有人能預知下一刻會發生甚麼事,有甚麼變化?像我們現在的情況,入城後解晖會怎樣對付我們,或索性拒絕我們入城,想想也覺有趣。

    ” 徐子陵歎道:“你的膽子愈來愈大,會否是過于自信?以現在的形勢,我們這樣入城,是迫解晖不惜一切的殺死我們,否則他威信何存?” 寇仲不同意道:“解晖終在江湖混過,俗語又有雲兩國相争不斬來使。

    至少解晖會和我們見個面,聽聽我們有甚麼話說。

    ”接着苦笑道:“若非看在玉緻的情分上,我定不會到城内冒險,所以有一線機會,我亦要争取,希望隻須動口不用動手。

    ” 徐子陵沉聲道:“我是因同一理由,陪你做送兩頭肥羊入虎口的傻瓜。

    不過仍擔心一個不好,會立即觸發解晖跟四大族的内戰。

    ” 寇仲聳肩道:“解晖應不是如此愚蠢的人,所以危與機兩者并存,就看我們的應對。

    ” 城門在望,他們從外望去,不覺任何異常的情況,唯一令人不安的,是沒有平民百姓出入,整條官道空寂無人,隻他兩兄弟悠然漫步。

     蓦地蹄聲響起,十多騎從城門沖出,筆直朝兩人馳來。

     徐子陵立定道:“帶頭的是解文龍。

    ” 寇仲退回他旁,凝神瞧去,沉聲道:“見不到解晖嗎?” 徐子陵搖頭表示沒有見到。

     十多騎勒馬收缰,戰馬仰嘶,在解文龍帶頭下,十多騎同時下馬,整齊劃一,人人年青力壯,體型壯碩膘悍,均是獨尊堡後起一代的高手。

     解文龍趨前兩步,來到兩人半丈許處施禮道:“解文龍謹代表獨尊堡恭迎少帥和徐公子大駕。

    ” 兩人聽得你眼望我眼,這樣的接待,大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當然也可能是解晖來個先禮後兵,待他們陷入絕境時方顯露真面目。

     寇仲呵呵一笑,還禮道:“解兄不用多禮,折煞小弟哩!我們不請自來,唐突無禮,解兄勿要見怪。

    ” 解文龍忙道:“哪裡!哪裡!”說罷令人牽來兩匹空騎,道:“家父在城中恭候兩位大駕,請讓文龍引路。

    ” 雙方踏蹬上馬,寇仲居中,徐子陵和解文龍策騎左右,在十多騎簇擁下,往東門緩馳而去。

    寇仲在馬上向解文龍問道:“嫂子好嗎?” 解文龍可能沒想過寇仲會以如此親切友善的态度語氣跟他說話,微一錯愕,接着神色轉黯,頹然道:“近日發生的每一件事,均是她不願見到的,少帥認為她近況會是如何呢?” 寇仲歎道:“這正是我和子陵來訪成都的原因,希望化戾氣為詳和。

    坦白說,直至此刻小弟仍不明白大家因何弄至此等田地?” 解文龍目注前方,木無表情的道:“有些事文龍不方便說,家父自會給少帥一個明白。

    ” 寇仲聽得心中一沉,照解文龍的神态語調,與解晖和氣收場的機會微乎其微。

    尚叫慶幸的是解晖願意與他們說話,表現出與宋缺齊名的巴蜀武林大豪的氣度。

     徐子陵卻于解文龍說這番話時,心中湧起奇異莫名的感覺,似像在城内等待他們的,不隻是解晖和他的解家軍那麼簡單,至于還有甚麼人,他卻沒法具體想出來。

     三騎領頭馳進門道,守城軍列隊兩旁,排至城門入口處,每邊約五十人,同時高聲舉兵器緻敬,揚聲緻諾,回蕩于門道的空間内。

    可是比起龍泉城外面對金狼軍的千兵萬馬,這種氣勢隻屬小兒科。

     見微即着,解家軍無可否認是一支精銳的勁旅,非是烏合之衆,能令解晖于隋亡後穩撐着巴蜀的場面,保持偏安,沒人敢來犯。

    而這情況終被本與解晖關系密切的宋缺打破。

     連接城門出口的大街不見半個行人,店鋪閉門,充滿山雨欲來前的緊張氣氛。

     寇仲和徐子陵的目光直抵長街遠處負手獨立,際此寒冬峙分,仍隻是一襲苗衣,外單風斃的中年人,比對起兩旁全副武裝的戰士,便他有種超然的味道。

     此人額高鼻挺,膚色黜黑,神情倔傲冷漠,随随便便的站在那裡,自有一股威震八方的霸道氣勢,雖稍遜宋缺那種鐵腕天下、大地任我縱橫的氣慨,仍可令任何人見而起敬,印象深刻。

    身上沒佩任何兵器,不過誰也不敢懷疑他具有淩厲的殺傷力。

     寇仲和徐子陵暗叫不妙,解晖正是那種絕不受威脅的人,擺出此等陣仗,道明不怕硬撼的鬥志和信心。

     解晖隔遠淡然左右道:“本人解晖!歡迎少帥與子陵光臨成都。

    ”聲音悠然傳來,沒有提氣揚聲,每句每字均在兩人耳鼓内震鳴,單是這份功力,足令兩人生出謹慎之心,不敢大意輕敵,連可從容逃退的信心亦生動搖。

    人的名兒,樹的影子,解晖能與宋缺齊名,當然非是等閑之輩。

     寇仲在馬上抱拳應道:“堡主于百忙中仍肯抽空見我們兩個未成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