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行品第十一

關燈
見無病人 當願衆生 入真實慧 永無病惱 見疾病人 當願衆生 知身空寂 離乖諍法 見端正人 當願衆生 於佛菩薩 常生淨信 見醜陋人 當願衆生 於不善事 不生樂著 見報恩人 當願衆生 於佛菩薩 能知思德 見背恩人 當願衆生 於有惡人 不加其報 若見沙門 當願衆生 調柔寂靜 畢竟第一 見婆羅門 當願衆生 永持梵行 離一切惡 見苦行人 當願衆生 依於苦行 至究竟處 見操行人 當願衆生 堅持志行 不捨佛道 ******************** 見著甲胃 當願衆生 常服善鎧 趣無師法 見無鎧仗 當願衆生 永離一切 不善之業 見論議人 當願衆生 於諸異論 悉能摧伏 見正命人 當願衆生 得清淨命 不矯威儀 若見於王 當願衆生 得爲法王 恆轉正法 若見王子 當願衆生 從法化生 而爲佛子 若見長者 當願衆生 善能明斷 不行惡法. 若見大臣 當願衆生 恆守正念 習行習善。

     若見城郭 當願衆生 得堅固身 心無所屈 若見王都 當願衆生 功德共聚 心恆喜樂 見處林藪 當願衆生 應爲天人 之所歎仰 ******************** 入裡乞食 當願衆生 入深法界 心無障礙 到人門戶 當願衆生 入於一切 佛法之門 入其家已 當願衆生 得入佛乘 三世平等 見不捨人 當願衆生 常不捨離 勝功德法 見能捨人 當願衆生 永得捨離 三惡道苦 若見空鉢 當願衆生 其心清淨 空無煩惱 若見滿鉢 當願衆生 具足成滿 一切善法 若得恭敬 當願衆生 恭敬修行 一切佛法 不得恭敬 當願衆生 不行一切 不善之法 見慙恥人 當願衆生 具慙恥行 藏護諸根 見無慙恥 當願衆生 捨離無慙 住大慈道 ******************** 若得美食 當願衆生 滿足其願 心無羨欲 得不美食 當願衆生 莫不獲得 諸三昧味 得柔輭食 當願衆生 大悲所熏 心意柔輭 得麤澀食 當願衆生 心無染著 絕世貪愛 若飯食時 當願衆生 禪悅爲食 法喜充滿 若受味時 當願衆生 得佛上味 甘露滿足 飯食已訖 當願衆生 所作皆辦 具諸佛法 若說法時 當願衆生 得無盡辯 廣宣法要。

     從舍出時 當願衆生 深入佛智 永出三界 若入水時 當願衆生 入一切智 知三世等 洗浴身體 當願衆生 身心無垢 內外光潔 ******************** 盛暑炎毒 當願衆生 捨離衆惱 一切皆盡 暑退涼初 當願衆生 證無上法 究竟清涼。

     諷誦經時 當願衆生 順佛所說 總持不忘 若得見佛 當願衆生 得無礙眼 見一切佛 諦觀佛時 當願衆生 皆如普賢 端正嚴好 見佛塔時 當願衆生 尊重如塔 受天人供 敬心觀塔 當願衆生 諸天及人 所共瞻仰 頂禮於塔 當願衆生 一切天人 無能見頂 右繞於塔 當願衆生 所行無逆 成一切智 繞塔三帀 當願衆生 勤求佛道 心無懈歇 讚佛功德 當願衆生 衆德悉具 稱歎無盡 ******************** 讚佛相好 當願衆生 成就佛身 證無相法。

     若洗足時 當願衆生 具神足力 所行無礙 以時寢息 當願衆生 身得安隱 心無動亂 睡眠始寤 當願衆生 一切智覺 周顧十方。

     佛子若諸菩薩如是用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一切世間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乾闥 婆阿修羅等.及以一切聲聞緣覺.所不能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