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閩十年之夢影
關燈
小
中
大
說很盼望我到廈門去。
當時我就從一溫一州動身到上海,預備再到廈門;但許多朋友都說:時局不大安定,遠行頗不相宜,于是我隻好仍回一溫一州。
直到轉年(即一九三二年)十月,到了廈門,計算起來,已是第三回了! 到廈門之後,由性願老法師介紹,到山邊岩去住;但其間妙釋寺也去住了幾天。
那時我雖然沒有到南普陀來住;但佛學院的學僧和教職員,卻是常常來妙釋寺談天的。
一九三三年正月廿一日,我開始在妙釋寺講律。
這年五月,又移到開元寺去。
當時許多學律的僧衆,都能勇猛精進,一天到晚的用功,從沒有空過的工夫;就是秩序方面也很好,大家都啧啧地稱贊着。
有一天,已是黃昏時候了!我在學僧們宿舍前面的大樹下立着,各房燈火發出很亮的光;誦經之一聲,又複朗朗入耳,一時心中覺得有無限的歡慰!可是這種良好的景象,不能長久地繼續下去,恍如昙花一現,不久就消失了。
但是當時的景象,卻很深的印在我的腦中,現在回想起來,還如在大樹底下目睹一般。
這是永遠不會消滅,永遠不會忘記的啊! 十一月,我搬到草庵來過年。
一九三四年二月,又回到南普陀。
當時舊友大半散了;佛學院中的教職員和學僧,也沒有一位認識的! 我這一回到南普陀寺來,是準了常惺法師的約,來整頓僧教育的。
後來我觀察情形,覺得因緣還沒有成熟,要想整頓,一時也無從着手,所以就作罷了。
此後并沒有到閩南佛學院去。
講到這裡,我順便将我個人對于僧教育的意見,說明一下: 我平時對于佛教是不願意去分别哪一宗、哪一派的,因為我覺得各宗各派,都各有各的長處。
但是有一點,我以為無論哪一宗哪一派的學僧,卻非深信不可,那就是佛教的基本原則,就是深信善惡因果報應的道理。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同時還須深信佛菩薩的靈感!這不僅初級的學僧應該這樣,就是升到佛教大學也要這樣! 善惡因果報應和佛菩薩的靈感道理,雖然很容易懂;可是能徹底相信的卻不多。
這所謂信,不是口頭說說的信,是要内心切切實實去信的呀! 咳!這很容易明白的道理,若要切切實實地去信,卻不容易啊! 我以為無論如何,必須深信善惡因果報應和諸佛菩薩靈感的道理,才有做佛教徒的資格! 須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種因果報應,是絲毫不爽的!又須知我們一個人所有的行為,一舉一動,以至起心動念,諸佛菩薩都看得清清楚楚! 一個人若能這樣十分決定地信着,他的品行道德,自然會一天比一天地高起來! 要曉得我們出家人,就所謂“僧寶”,在俗家人之上,地位是很高的。
所以品行道德,也要在俗家人之上才行! 倘品行道德僅能和俗家人相等,那已經難為情了!何況不如?又何況十分的不如呢?……咳!……這樣他們看出家人就要十分的輕慢,十分的鄙視,種種譏笑的話,也接連地來了。
…… 記得我将要出家的時候,有一位在北京的老朋友寫信來勸告我,你知道他勸告的是什麼,他說:“聽到你要不做人,要做僧去。
……” 咳!……我們聽到了這話,該是怎樣的痛心啊!他以為做僧的,都不是人,簡直把僧不當人看了!你想,這句話多麼厲害呀! 出家人何以不是人?為什麼被人輕慢到這地步?我們都得自己反省一下!我想這原因都由于我們出家人做人太随便的緣故;種種太随便了,就鬧出這樣的話柄來了。
至于為什麼會随便呢?那就是由于不能深信善惡因果報應和諸佛菩薩靈感的道理的緣故。
倘若我們能夠真正生信,十
當時我就從一溫一州動身到上海,預備再到廈門;但許多朋友都說:時局不大安定,遠行頗不相宜,于是我隻好仍回一溫一州。
直到轉年(即一九三二年)十月,到了廈門,計算起來,已是第三回了! 到廈門之後,由性願老法師介紹,到山邊岩去住;但其間妙釋寺也去住了幾天。
那時我雖然沒有到南普陀來住;但佛學院的學僧和教職員,卻是常常來妙釋寺談天的。
一九三三年正月廿一日,我開始在妙釋寺講律。
這年五月,又移到開元寺去。
當時許多學律的僧衆,都能勇猛精進,一天到晚的用功,從沒有空過的工夫;就是秩序方面也很好,大家都啧啧地稱贊着。
有一天,已是黃昏時候了!我在學僧們宿舍前面的大樹下立着,各房燈火發出很亮的光;誦經之一聲,又複朗朗入耳,一時心中覺得有無限的歡慰!可是這種良好的景象,不能長久地繼續下去,恍如昙花一現,不久就消失了。
但是當時的景象,卻很深的印在我的腦中,現在回想起來,還如在大樹底下目睹一般。
這是永遠不會消滅,永遠不會忘記的啊! 十一月,我搬到草庵來過年。
一九三四年二月,又回到南普陀。
當時舊友大半散了;佛學院中的教職員和學僧,也沒有一位認識的! 我這一回到南普陀寺來,是準了常惺法師的約,來整頓僧教育的。
後來我觀察情形,覺得因緣還沒有成熟,要想整頓,一時也無從着手,所以就作罷了。
此後并沒有到閩南佛學院去。
講到這裡,我順便将我個人對于僧教育的意見,說明一下: 我平時對于佛教是不願意去分别哪一宗、哪一派的,因為我覺得各宗各派,都各有各的長處。
但是有一點,我以為無論哪一宗哪一派的學僧,卻非深信不可,那就是佛教的基本原則,就是深信善惡因果報應的道理。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同時還須深信佛菩薩的靈感!這不僅初級的學僧應該這樣,就是升到佛教大學也要這樣! 善惡因果報應和佛菩薩的靈感道理,雖然很容易懂;可是能徹底相信的卻不多。
這所謂信,不是口頭說說的信,是要内心切切實實去信的呀! 咳!這很容易明白的道理,若要切切實實地去信,卻不容易啊! 我以為無論如何,必須深信善惡因果報應和諸佛菩薩靈感的道理,才有做佛教徒的資格! 須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種因果報應,是絲毫不爽的!又須知我們一個人所有的行為,一舉一動,以至起心動念,諸佛菩薩都看得清清楚楚! 一個人若能這樣十分決定地信着,他的品行道德,自然會一天比一天地高起來! 要曉得我們出家人,就所謂“僧寶”,在俗家人之上,地位是很高的。
所以品行道德,也要在俗家人之上才行! 倘品行道德僅能和俗家人相等,那已經難為情了!何況不如?又何況十分的不如呢?……咳!……這樣他們看出家人就要十分的輕慢,十分的鄙視,種種譏笑的話,也接連地來了。
…… 記得我将要出家的時候,有一位在北京的老朋友寫信來勸告我,你知道他勸告的是什麼,他說:“聽到你要不做人,要做僧去。
……” 咳!……我們聽到了這話,該是怎樣的痛心啊!他以為做僧的,都不是人,簡直把僧不當人看了!你想,這句話多麼厲害呀! 出家人何以不是人?為什麼被人輕慢到這地步?我們都得自己反省一下!我想這原因都由于我們出家人做人太随便的緣故;種種太随便了,就鬧出這樣的話柄來了。
至于為什麼會随便呢?那就是由于不能深信善惡因果報應和諸佛菩薩靈感的道理的緣故。
倘若我們能夠真正生信,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