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十善業道經
關燈
小
中
大
大乘律
佛說十善業道經一卷
唐于阗三藏法師實叉難陀奉制譯
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
與八千大比丘衆三萬二千菩薩摩诃薩俱。
爾時世尊告龍王言。
一切衆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
由是故有諸趣輪轉。
龍王。
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别不耶。
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
身業語業意業所緻。
而心無色不可見取。
但是虛妄諸法集起。
畢竟無主無我我所雖各随業所現不同。
而實于中無有作者。
故一切法皆不思議自性如幻。
智者知已應修善業。
以是所生蘊處界等。
皆悉端正見者無厭。
龍王。
汝觀佛身。
從百千億福德所生。
諸相莊嚴光明顯曜蔽諸大衆。
設無量億自在梵王悉不複現。
其有瞻仰如來身者。
莫不目眩。
汝又觀此諸大菩薩妙色嚴淨。
一切皆由修集善業福德而生。
又諸天龍八部衆等大威勢者。
亦因善業福德所生。
今大海中所有衆生。
形色粗鄙或大或小。
皆由自心種種想念。
作身語意諸不善業。
是故随業各自受報。
汝今當應如是修學。
亦令衆生了達因果修習善業。
汝當于此正見不動。
勿複堕在斷常見中。
于諸福田歡喜敬養。
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養。
龍王。
當知菩薩有一法。
能斷一切諸惡道苦。
何等為一。
謂于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
令諸善法念念增長。
不容毫分不善間雜。
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
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衆。
言善法者。
謂人天身。
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
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
故名善法。
此法即是十善業道。
何等為十。
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绮語貪欲嗔恚邪見。
龍王若離殺生。
即得成就十離惱法。
何等為十。
一于諸衆生普施無畏。
二常于衆生起大慈心。
三永斷一切嗔恚習氣。
四身常無病。
五壽命長遠。
六恒為非人之所守護。
七常無惡夢寝覺快樂。
八滅除怨結衆怨自解。
九無惡道怖。
十命終生天。
是為十。
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後成佛時得佛随心自在壽命。
複次龍王。
若離偷盜。
即得十種可保信法。
何等為十。
一者資财盈積。
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
二多人愛念。
三人不欺負。
四十方贊美。
五不憂損害。
六善名流布。
七處衆無畏。
八财命色力安樂。
辯才具足無缺。
九常懷施意。
十命終生天。
是為十。
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後成佛時得證清淨大菩提智。
複次龍王。
若離邪行。
即得四種智所贊法何等為四。
一諸根調順。
二永離諠掉。
三世所稱歎。
四妻莫能侵。
是為四。
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後成佛時得佛丈夫隐密藏相。
複次龍王。
若離妄語。
即得八種天所贊法。
何等為八。
一口常清淨優缽華香。
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
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
四常以愛語安慰衆生。
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
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
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
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
是為八。
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後成佛時即得如來真實語。
複次龍王。
若離兩舌。
即得五種不可壞法。
何等為五。
一得不壞身無能害故。
二得不壞眷屬無能破故。
三得不壞信順本業故。
四得不壞法行所修堅固故。
五得不壞善知識不诳惑故是為五。
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後成佛時得正眷屬。
諸魔外道不能沮壞。
複次龍王。
若離惡口。
即得成就八種淨業。
何等為八。
一言不乖度。
二言皆利益。
三言必契理。
四言詞美妙。
五言可承領。
六言則信用。
七言無可譏。
八言盡愛樂。
是為八。
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後成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複次龍王。
若離绮語。
即得成就三種決定。
何等為三。
一定為智人所愛。
二定能以智如
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
與八千大比丘衆三萬二千菩薩摩诃薩俱。
爾時世尊告龍王言。
一切衆生心想異故造業亦異。
由是故有諸趣輪轉。
龍王。
汝見此會及大海中形色種類各别不耶。
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
身業語業意業所緻。
而心無色不可見取。
但是虛妄諸法集起。
畢竟無主無我我所雖各随業所現不同。
而實于中無有作者。
故一切法皆不思議自性如幻。
智者知已應修善業。
以是所生蘊處界等。
皆悉端正見者無厭。
龍王。
汝觀佛身。
從百千億福德所生。
諸相莊嚴光明顯曜蔽諸大衆。
設無量億自在梵王悉不複現。
其有瞻仰如來身者。
莫不目眩。
汝又觀此諸大菩薩妙色嚴淨。
一切皆由修集善業福德而生。
又諸天龍八部衆等大威勢者。
亦因善業福德所生。
今大海中所有衆生。
形色粗鄙或大或小。
皆由自心種種想念。
作身語意諸不善業。
是故随業各自受報。
汝今當應如是修學。
亦令衆生了達因果修習善業。
汝當于此正見不動。
勿複堕在斷常見中。
于諸福田歡喜敬養。
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養。
龍王。
當知菩薩有一法。
能斷一切諸惡道苦。
何等為一。
謂于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
令諸善法念念增長。
不容毫分不善間雜。
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
常得親近諸佛菩薩及餘聖衆。
言善法者。
謂人天身。
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
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
故名善法。
此法即是十善業道。
何等為十。
謂能永離殺生偷盜邪行妄語兩舌惡口绮語貪欲嗔恚邪見。
龍王若離殺生。
即得成就十離惱法。
何等為十。
一于諸衆生普施無畏。
二常于衆生起大慈心。
三永斷一切嗔恚習氣。
四身常無病。
五壽命長遠。
六恒為非人之所守護。
七常無惡夢寝覺快樂。
八滅除怨結衆怨自解。
九無惡道怖。
十命終生天。
是為十。
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後成佛時得佛随心自在壽命。
複次龍王。
若離偷盜。
即得十種可保信法。
何等為十。
一者資财盈積。
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
二多人愛念。
三人不欺負。
四十方贊美。
五不憂損害。
六善名流布。
七處衆無畏。
八财命色力安樂。
辯才具足無缺。
九常懷施意。
十命終生天。
是為十。
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後成佛時得證清淨大菩提智。
複次龍王。
若離邪行。
即得四種智所贊法何等為四。
一諸根調順。
二永離諠掉。
三世所稱歎。
四妻莫能侵。
是為四。
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後成佛時得佛丈夫隐密藏相。
複次龍王。
若離妄語。
即得八種天所贊法。
何等為八。
一口常清淨優缽華香。
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
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
四常以愛語安慰衆生。
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
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
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
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
是為八。
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後成佛時即得如來真實語。
複次龍王。
若離兩舌。
即得五種不可壞法。
何等為五。
一得不壞身無能害故。
二得不壞眷屬無能破故。
三得不壞信順本業故。
四得不壞法行所修堅固故。
五得不壞善知識不诳惑故是為五。
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後成佛時得正眷屬。
諸魔外道不能沮壞。
複次龍王。
若離惡口。
即得成就八種淨業。
何等為八。
一言不乖度。
二言皆利益。
三言必契理。
四言詞美妙。
五言可承領。
六言則信用。
七言無可譏。
八言盡愛樂。
是為八。
若能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後成佛時具足如來梵音聲相複次龍王。
若離绮語。
即得成就三種決定。
何等為三。
一定為智人所愛。
二定能以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