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卷第十一

關燈
不恁麼中。

    以總不恁麼總不恁麼接人去。

    落在總不恁麼總不恁麼中。

    到這裡羅籠他不住處。

    千聖出頭來也。

    不敢正眼觑他。

    雖是當頭脫卻。

    向那邊承當也隻得個沒交涉。

    且作麼生合殺去。

    若有大根大器人。

    向合殺處挨得一線。

    便可以拈一莖草作丈六金身用。

    有時将丈六金身作一莖草用。

    有時拈燈籠作露柱用。

    有時拈露柱作燈籠用。

    有時騎佛殿出三門。

    放一線遣。

    拈新羅與占波國鬥額。

    且道。

    是何宗旨。

    是何境界。

    正當恁麼時當頭一句作麼生道。

    滿目光輝無向背。

    優缽羅華火裡開。

     小參。

    師雲。

    千差一舉。

    舉處絕遮攔。

    萬化一拈。

    拈時無向背。

    隻如道上古諸佛未出世未成道未發心已前。

    還有這個消息也無。

    若道有。

    有在什麼處。

    若道無争得這個來。

    所以前賢後賢前佛後佛。

    隻是提持得他景仰得他。

    要且未解從機境上把定處作得主。

    山僧今夜與他作主去也。

    諸佛未出世未發心未成道。

    盡在山僧手裡。

    放行教他通一口氣。

    若不放行。

    不消一搦搦殺。

    所以黃檗道。

    牛頭橫說豎說。

    不知有向上關捩子。

    若教他知向上關捩子。

    祖佛亦提掇不出。

    實為土曠人稀相逢者少。

    忽若有個同死同生來與天甯相見。

    且須容他何故。

    他若坐山僧須下禅床。

    山僧若坐他須側足而立。

    直得如此。

    雖然同途。

    要且不同轍。

    雖然同明要且不同暗。

    雖然同得。

    要且不同失。

    且畢竟作麼生。

    出頭天外看。

    誰是個中人。

    複舉。

    京兆蚬子和尚參洞山後。

    居止無定。

    不循律儀。

    每日沿岸采掇蝦蚬以充朝。

    夜即宿白馬廟紙錢叢中。

    時有華嚴靜禅師。

    聞之欲決真假。

    先潛入紙錢中。

    蚬于深夜歸。

    靜把住問雲。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

    蚬子答雲。

    神前酒台盤靜奇之。

    忏謝而退師雲。

    諸人若未委悉。

    山僧下個注腳。

    神前酒台盤。

    鐵彈大如拳。

    一擊便擊碎。

    不直半分錢。

     益國夫人請小參。

    僧問。

    最初威音王。

    末後樓至佛。

    未審威音參見什麼人。

    師雲。

    參見無面目底。

    僧雲。

    隻如無面目人。

    複見阿誰。

    師雲。

    狂狗趁塊。

    僧雲。

    争奈拄杖子在學人手裡。

    師雲。

    爾試用看。

    僧雲。

    到這裡直得無言可說無理可伸。

    師雲。

    隻得七成。

    僧雲。

    可謂師承不立遞代相傳。

    師雲。

    一刀截斷。

    僧雲。

    既然如是。

    和尚何用更覓白雲。

    師雲。

    爾道威音樓至佛。

    即今在什麼處。

    僧雲。

    一穿穿卻。

    師雲。

    頂[寧*頁]上更添一隻眼始得。

    師雲。

    三世諸佛也恁麼。

    曆代祖師也恁麼。

    德山也恁麼。

    臨濟也恁麼。

    天甯豈可不恁麼。

    所以早朝也恁麼。

    而今也恁麼。

    且道。

    恁麼恁麼是個什麼。

    還委悉麼。

    所以道。

    向上一路千聖不傳。

    學者勞形如猿捉影。

    隻如遇達者而前。

    作麼生提掇。

    作麼生谙悉說理性玄妙得麼。

    喝一喝得麼。

    劃一劃得麼。

    口吧吧地得麼。

    六六三十六九九八十一得麼。

    且總不是這個道理。

    況此乃千聖不傳之妙。

    這一片田地。

    唯佛與佛乃能知之。

    畢竟知後。

    還傳與人。

    不傳與人。

    若傳得去。

    龍頭蛇尾。

    若傳不得。

    千聖萬聖。

    一個個到這裡。

    若佛若祖。

    于一切人機境不到處發明。

    于一切人用不及處提掇。

    一切人情識計較不得處。

    坐斷千差路頭。

    雖然拈一句。

    簇錦攢華攢華簇錦。

    可以趣向及至到那畔。

    若也承當則沒交涉。

    到這裡有棒有喝有權有實有殺有活有擒有縱。

    唯許諸佛知。

    不許諸佛會。

    既許諸佛知。

    為什麼不許諸佛會。

    會則傳得去也。

    所以要人心機絕智境。

    忘得失遣是非。

    一時落謝萬境枞然。

    而無何礙。

    可以與千聖把手共行。

    同用同證。

    一切處光輝。

    一切處澄湛去。

    抽釘拔楔解粘去縛。

    隻如今山僧。

    對衆恁麼說。

    還當得千聖不傳底麼。

    灼然當不得。

    既當不得。

    又說作什麼。

    千人萬人管取不奈何。

    所以古人道。

    雖然點破綱宗意在。

    文彩未生時。

    要一觑便透一咬便斷。

    若也未會。

    切不得疑著如今不惜性命。

    向這裡與諸人通個消息。

    還會麼。

    千聖共傳無底缽。

    大千沙界一浮漚。

     小參雲。

    截斷千差路。

    坐卻是非頭。

    報化不容身。

    語默絕消息。

    正當恁麼時。

    若有祖師西來意。

    正是撒土撒沙。

    若無西來意。

    大似對面相謾。

    去此二途。

    須知他家有出身底路。

    大衆。

    灼然不是目前事。

    亦非目前機。

    有一句子。

    千聖觑他不見。

    有一句子。

    千聖出頭不得有一句子。

    千聖同廛共用。

    且道。

    此一句畢竟從什麼處流出。

    若有識得流出去處。

    則淨裸裸赤灑灑也不說一即三三即一。

    不用行棒不用行喝。

    不用道見成公案。

    不消瞬目揚眉。

    不用談玄說妙。

    所以釋迦彌勒文殊普賢。

    猶是他走使。

    他本不作一切。

    不為一切。

    坐斷一切。

    初無動搖。

    各各當人腳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