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卷第八

關燈
人發真歸源。

    十方虛空築著磕著。

    山僧即不然。

    若有一人發真歸源。

    十方虛空錦上鋪華。

     上堂雲。

    新月如鈎輕雲映火。

    山前麥熟筐裡蠶缲。

    田夫戢戢栽苗。

    柳岸垂垂之線。

    風調雨順盜賊消禳。

    我輩林下之人。

    一饷非常慶快。

    才作此語。

    蓦地有個符使。

    出來道。

    山前諸處五瘟行疫病太甚。

    欲就和尚覓個神符。

    往前驅逐。

    山僧遂以拄杖畫一圓相與之。

    瞥然不見。

    逡巡卻來道。

    五瘟疫鬼已驅。

    向他方世界去也。

    隻有一事待請益和尚。

    此靈驗神符從何處得來。

    山僧劈脊便打。

    當下滅迹消聲。

    因行掉臂。

    成個頌子。

    五月五日天中節。

    赤口毒舌盡消滅。

    五月五日五時書。

    放下蛇頭捋虎須。

     上堂雲。

    迥無依倚超宗越格。

    非佛非心萬仞壁立。

    桑樹上著箭。

    柳樹上汁出。

     上堂雲。

    粥足飯足飽柴飽水。

    廬陵米價高。

    山前麥熟走。

    盡乾坤刹海。

    都盧是個自己。

    撮向眉毛眼睫間。

    直得放光動地。

    不是如來禅。

    亦非第一義。

    更說甚衲僧巴鼻。

    争如撒手懸崖去卻藥忌。

    且唱個啰啰哩哩。

    參。

     上堂。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旋風車上定盤星。

    百尺竿頭吹筚栗。

    咦複舉。

    雲門一日示衆雲。

    和尚子莫妄想。

    山是山水是水。

    僧是僧俗是俗。

    時有僧出雲。

    學人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時如何。

    雲門以手劃一劃雲。

    佛殿為什麼從這裡去。

    師拈雲。

    似地擎山如石含玉。

    透得過者盡在無盡藏中。

    透不過者未免搏量。

    隻如雲門以手劃一劃雲。

    佛殿因什麼從這裡去。

    又且如何。

    一葉落知天下秋。

     蔣運使寄雲居山三大字。

    仍請升座雲。

    法法圓融心心虛寂。

    大包無外文彩已彰。

    細入無間眼莫能觀。

    所以道。

    萬法是心光。

    諸緣唯性曉。

    本無迷悟人。

    隻要今日了。

    今日便與麼。

    坐斷報化佛頭。

    喚什麼作心。

    喚什麼作性恁麼說話已是截斷諸根了也。

    且作麼生是截斷諸根處。

    放一線道通個消息。

    還委悉麼。

    大旱得甘雨。

    大熱得清涼。

    複有頌雲。

    衆峰盤屈屋耽耽。

    天上泓澄雨碧潭。

    渴骥怒猊三大字。

    高蹤千古振名藍。

     住南康軍雲居真如禅院。

    送化主上堂雲。

    火不待日而熱性相類。

    風不待月而涼氣相合。

    獨樹不成林。

    單絲不成線。

    建大廈非一木之能。

    濟巨川非一桌之力。

    所以道衆毛成毬。

    聚鐵成斧。

    要須内外相應賓主知容。

    自然氣類相同羽毛相似。

    正與麼時如何。

    八萬四千非鳳毛。

    三十三人入虎穴。

    複有頌雲。

    三十餘員雲水客。

    諸方分化力行持。

    山門庶事渾依賴。

    正是金毛奮迅時。

     上堂雲。

    有句無句已絕誵訛。

    非色非心直超路布。

    到個裡有啟口分也無。

    莫道是勤上座口似匾檐。

    設使三世諸佛曆代祖師出來。

    辯似懸河機如掣電。

    未免亡鋒結舌。

    何故。

    隻為風頭太硬。

    然雖如此。

    若向個裡直下承當得去。

    如龍得水似虎靠山。

    有丈夫志氣。

    具絕羅籠手段。

    所以道。

    殺人刀活人劍。

    則這邊那邊向上向下有事無事佛界魔界一時坐斷。

    忽有人問。

    未審刀劍在什麼處。

    委悉麼。

    從前汗馬無人識。

    隻要重論蓋代功。

    複舉。

    僧問雲門。

    樹凋葉落時如何。

    雲門雲。

    體露金風。

    師雲。

    雲門眼似流星機如掣電。

    拈得将來不妨奇特。

    如今忽有人問山僧。

    樹凋葉落時如何。

    隻向伊道。

    千山雲霧卷。

    一望見前村。

     上堂雲。

    十方同聚會。

    個個學無為。

    此是選佛場。

    心空及第歸。

    大丈夫俱決烈志氣。

    慷慨英靈。

    踏破化城直截承當。

    外不見有一切境界。

    内不見有自己。

    上不見有諸聖。

    下不見有凡愚。

    淨裸裸赤灑灑。

    一念不生桶底剔脫。

    豈不是心空。

    到個裡還容棒喝麼。

    還容玄妙理性麼。

    還容彼我是非麼。

    直下如紅爐上一點雪相似。

    豈不是選佛場中擎頭戴角。

    雖然如此。

    子細檢點将來。

    猶涉階梯。

    且不涉階梯一句作麼生道。

    還委悉麼。

    千聖不留無朕迹。

    萬人叢裡奪高标。

    複有頌雲。

    住山隻貴衆和諧。

    表裡通明應整齊。

    折腳濫兒幸無恙。

    相憑出手共提攜。

     上堂雲。

    清秋晴色苗稼豐登。

    四海晏清萬民樂業。

    林下之士歇意休心。

    直下當陽坐斷報化。

    饑餐渴飲倦卧閑行。

    無事無為得大自在。

    當陽一句不可重宣。

    回避不行直須漏洩。

    還委悉麼。

    八月秋何處熱。

    複雲。

    昨夜夢登樓。

    蓦然得個時節因緣。

    今朝舉似大衆。

    四野迥澄澄。

    端如坐少林。

    雲籠高嶽頂。

    月在碧波心。

     中秋上堂雲。

    隻恁麼透得。

    已是涉泥水。

    何堪更廉纖。

    沒頭又沒嘴。

    到個裡也須是個似大死底人卻活始得。

    還委悉麼。

    棒頭能取證。

    喝下絕承當。

    複雲。

    光景急如梭。

    賢明争柰何。

    千林凋敗葉。

    一雁度秋河。

    風急砧聲遠。

    山高月色多。

    誰當此時節。

    解唱紫芝歌。

     退院上堂雲。

    七處住持三十載。

    今朝方作地行仙。

    上蒙聖主從卑願。

    亭毒之恩遠似天。

    見可而進知難而退。

    權柄在手舒放非他。

    住既無心動亦非我。

    所以二六時中與他同得同證同出同入。

    豈有心于彼此。

    何有象于去來。

    所以道。

    欲識佛性義。

    當觀時節因緣。

    時節若至其理自彰。

    正當與麼時。

    還委悉麼。

    林間蕭散處。

    世外一閑人。

    複有頌雲。

    禅月昔年曾有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