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卷第七
關燈
小
中
大
上堂七
到南康軍開堂。
于知府手中接得疏示衆雲。
見麼。
當陽顯示直截現成。
百匝千重七通八達。
一一宗師巴鼻。
頭頭向上宗乘。
直下承當猶較些子。
苟或未證。
卻請僧正重為敷宣。
指法座雲。
狻猊親踞衆寶莊嚴。
不從須彌燈王借來。
元是兜率内院本有。
既是快便難逢。
須教出一頭地高著眼。
便升座拈香雲。
此一瓣香。
奉為祝嚴今上。
皇帝聖壽萬歲。
恭願。
位隆劫石。
壽等芥城。
奮宣光之中興。
複大禹之舊迹。
次一瓣香。
奉為判府府判運使殿撰通判大夫阖郡尊官在筵僚采。
仍願。
乃忠乃孝。
為國為民。
為聖主之股肱。
作明時之拄石。
此一瓣香。
得處幸勤收來。
劫遠廣衆中數回拈出。
嶽面上不敢覆藏。
奉為蕲州五祖山真慧禅院第十二代演禅師。
爇向爐中以酬法乳。
便敷座。
歸宗和尚白槌雲。
法筵龍象衆。
當觀第一義。
師雲。
包融萬有聲振大千。
乃佛乃祖頂門開。
若天若人方寸闊。
便恁麼薦得。
不妨省要。
苟或踟蹰。
落在第二義門去也。
還有箭鋒相拄底衲僧麼。
出來相共激揚。
僧問。
宗乘一唱三藏絕诠。
祖令當行十方坐斷。
報恩一句作麼生道。
師雲。
天長地久無餘事。
萬年長祝聖明君。
進雲。
恁麼則文明齊二曜。
睿算等乾坤。
師雲。
草偃風行得自由。
進雲。
可謂金枝永茂千年秀。
玉葉聯芳萬古春。
師雲。
阖國人證明。
進雲。
古人道。
楖栗橫擔不顧人。
直入千峰萬峰去。
未審阿那個是他住處。
師雲。
騰蛇纏足露布繞身。
進雲。
朝看雲片片。
暮聽水潺潺。
師雲。
卻須截斷始得。
進雲。
此回不是夢。
真個到廬山。
師雲。
高著眼。
僧問。
古釋迦不先。
新彌勒不後。
正當今日佛法委付雲居。
千聖不借底機。
如何提掇。
師雲。
剔起眉毛直下行。
進雲。
徙上來事。
還有分付處也無。
師雲。
分付阇黎。
進雲。
争奈有句非宗旨。
無言絕聖凡。
師雲。
還有金剛王寶劍來。
進雲。
直下便是。
更不周由。
師便喝。
進雲。
忽遇頂門具眼底出來道。
個隔身句又作麼生。
師雲。
賊過後張弓。
進雲。
青山不鎖長飛勢。
滄海合知來處高。
師雲。
分作兩段。
進雲。
一舉四十九。
師雲确。
師乃雲。
以祖佛為标準。
興祖佛作師。
以人天為梯航。
與人天作眼。
忽若不倚一物。
孤回回峭巍巍。
千聖莫能知。
萬靈沒照鑒。
截斷一切不涉廉纖。
把斷世界不漏絲發。
人天衆前如何剖露。
若向個裡。
上絕攀仰。
下絕己躬。
等閑如金翹鳥擘海直取龍吞。
似師子兒出窟妖狐絕迹。
當鋒略露。
不免道個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
開慈悲方便門。
留通途受用底。
忽若轉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僧不是僧俗不是俗。
到個裡還有出身處麼。
若有出身處。
便可以高揖釋迦不拜彌勒。
坐斷毗盧頂。
不禀釋迦文。
束虛空作拄杖。
也打他不得。
合用千萬聚雷作一喝。
也驚他不動。
且道。
此人畢竟如何親近。
隻如今各各當陽不背不向。
不立一絲毫頭解路。
不作一纖塵機關。
正當恁麼時。
把斷乾坤一句作麼。
生道。
雕弓已挂狼煙息。
萬國歌讴賀太平。
複雲。
龍床角頭親賜得。
天上雲居古道場。
安樂樹邊藏拙讷。
更無佛法可商量。
既無佛法。
卻舉個古人公案。
記得神鼎山諲禅師開堂示衆雲。
山僧行腳。
也無正因。
隻待向東京城裡聽一兩本經論。
于古寺閑房且恁麼過時。
不謂行到汝州葉縣。
被一陣業風吹到首山。
曲錄木床上見個老和尚。
當時把不住。
禮卻他三拜。
直至如今悔之不得。
師雲。
這老漢。
參到生鐵鑄就處。
窮到無絲毫解路時。
所以向鐵壁銀山處斬釘截鐵。
若不知有向上宗乘。
争解與麼道。
然雖如是。
檢點将來。
二祖少林也禮三拜。
忽若水乳不分金鍮不辨。
有條攀條無條攀例。
山僧元豐末年為疑著個祖師西來意十數載江表逢見大善知識。
便投誠咨參玄妙理性。
棒喝機關直是費盡工夫。
終無個休歇去處。
及到海會遇見個老和尚。
被他腦後一槌。
從此喪卻目前機。
去卻胸中物。
直至如今。
也分疏不下。
且道。
與古人是同是别。
還委悉麼。
羚羊挂角千峰外。
更有羚羊在上峰。
入院至方丈雲。
個是天下叢林。
鍛佛祖不洪爐奕世宗師。
烹衲子鉗錘底處。
所以山僧到此。
老老倒倒。
跛跛挈挈。
百事無能。
向個裡如何施設。
然雖如是。
當爐不避火。
還委悉麼。
銅頭鐵額如龍虎。
看取金圈栗棘蓬。
上堂雲。
耳聞不如眼見。
眼辦不如手親。
四百州天上。
雲居今之
于知府手中接得疏示衆雲。
見麼。
當陽顯示直截現成。
百匝千重七通八達。
一一宗師巴鼻。
頭頭向上宗乘。
直下承當猶較些子。
苟或未證。
卻請僧正重為敷宣。
指法座雲。
狻猊親踞衆寶莊嚴。
不從須彌燈王借來。
元是兜率内院本有。
既是快便難逢。
須教出一頭地高著眼。
便升座拈香雲。
此一瓣香。
奉為祝嚴今上。
皇帝聖壽萬歲。
恭願。
位隆劫石。
壽等芥城。
奮宣光之中興。
複大禹之舊迹。
次一瓣香。
奉為判府府判運使殿撰通判大夫阖郡尊官在筵僚采。
仍願。
乃忠乃孝。
為國為民。
為聖主之股肱。
作明時之拄石。
此一瓣香。
得處幸勤收來。
劫遠廣衆中數回拈出。
嶽面上不敢覆藏。
奉為蕲州五祖山真慧禅院第十二代演禅師。
爇向爐中以酬法乳。
便敷座。
歸宗和尚白槌雲。
法筵龍象衆。
當觀第一義。
師雲。
包融萬有聲振大千。
乃佛乃祖頂門開。
若天若人方寸闊。
便恁麼薦得。
不妨省要。
苟或踟蹰。
落在第二義門去也。
還有箭鋒相拄底衲僧麼。
出來相共激揚。
僧問。
宗乘一唱三藏絕诠。
祖令當行十方坐斷。
報恩一句作麼生道。
師雲。
天長地久無餘事。
萬年長祝聖明君。
進雲。
恁麼則文明齊二曜。
睿算等乾坤。
師雲。
草偃風行得自由。
進雲。
可謂金枝永茂千年秀。
玉葉聯芳萬古春。
師雲。
阖國人證明。
進雲。
古人道。
楖栗橫擔不顧人。
直入千峰萬峰去。
未審阿那個是他住處。
師雲。
騰蛇纏足露布繞身。
進雲。
朝看雲片片。
暮聽水潺潺。
師雲。
卻須截斷始得。
進雲。
此回不是夢。
真個到廬山。
師雲。
高著眼。
僧問。
古釋迦不先。
新彌勒不後。
正當今日佛法委付雲居。
千聖不借底機。
如何提掇。
師雲。
剔起眉毛直下行。
進雲。
徙上來事。
還有分付處也無。
師雲。
分付阇黎。
進雲。
争奈有句非宗旨。
無言絕聖凡。
師雲。
還有金剛王寶劍來。
進雲。
直下便是。
更不周由。
師便喝。
進雲。
忽遇頂門具眼底出來道。
個隔身句又作麼生。
師雲。
賊過後張弓。
進雲。
青山不鎖長飛勢。
滄海合知來處高。
師雲。
分作兩段。
進雲。
一舉四十九。
師雲确。
師乃雲。
以祖佛為标準。
興祖佛作師。
以人天為梯航。
與人天作眼。
忽若不倚一物。
孤回回峭巍巍。
千聖莫能知。
萬靈沒照鑒。
截斷一切不涉廉纖。
把斷世界不漏絲發。
人天衆前如何剖露。
若向個裡。
上絕攀仰。
下絕己躬。
等閑如金翹鳥擘海直取龍吞。
似師子兒出窟妖狐絕迹。
當鋒略露。
不免道個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
開慈悲方便門。
留通途受用底。
忽若轉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僧不是僧俗不是俗。
到個裡還有出身處麼。
若有出身處。
便可以高揖釋迦不拜彌勒。
坐斷毗盧頂。
不禀釋迦文。
束虛空作拄杖。
也打他不得。
合用千萬聚雷作一喝。
也驚他不動。
且道。
此人畢竟如何親近。
隻如今各各當陽不背不向。
不立一絲毫頭解路。
不作一纖塵機關。
正當恁麼時。
把斷乾坤一句作麼。
生道。
雕弓已挂狼煙息。
萬國歌讴賀太平。
複雲。
龍床角頭親賜得。
天上雲居古道場。
安樂樹邊藏拙讷。
更無佛法可商量。
既無佛法。
卻舉個古人公案。
記得神鼎山諲禅師開堂示衆雲。
山僧行腳。
也無正因。
隻待向東京城裡聽一兩本經論。
于古寺閑房且恁麼過時。
不謂行到汝州葉縣。
被一陣業風吹到首山。
曲錄木床上見個老和尚。
當時把不住。
禮卻他三拜。
直至如今悔之不得。
師雲。
這老漢。
參到生鐵鑄就處。
窮到無絲毫解路時。
所以向鐵壁銀山處斬釘截鐵。
若不知有向上宗乘。
争解與麼道。
然雖如是。
檢點将來。
二祖少林也禮三拜。
忽若水乳不分金鍮不辨。
有條攀條無條攀例。
山僧元豐末年為疑著個祖師西來意十數載江表逢見大善知識。
便投誠咨參玄妙理性。
棒喝機關直是費盡工夫。
終無個休歇去處。
及到海會遇見個老和尚。
被他腦後一槌。
從此喪卻目前機。
去卻胸中物。
直至如今。
也分疏不下。
且道。
與古人是同是别。
還委悉麼。
羚羊挂角千峰外。
更有羚羊在上峰。
入院至方丈雲。
個是天下叢林。
鍛佛祖不洪爐奕世宗師。
烹衲子鉗錘底處。
所以山僧到此。
老老倒倒。
跛跛挈挈。
百事無能。
向個裡如何施設。
然雖如是。
當爐不避火。
還委悉麼。
銅頭鐵額如龍虎。
看取金圈栗棘蓬。
上堂雲。
耳聞不如眼見。
眼辦不如手親。
四百州天上。
雲居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