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卷第六

關燈
塵勞久世間。

    憑仗護身個符子。

    強扶衰疾且歸山。

     住金山龍遊語錄。

    師在高郵乾明受敕。

    拈起示衆雲。

    見麼。

    拈時十日并照。

    舉處千界光輝。

    九重天上降來。

    宰輔手中親付。

    更不敢囊藏被蓋。

    請僧正一為敷宣。

    次拈疏雲。

    毫端寶刹阃外威權。

    有卷有舒有照有用。

    字字珠回玉轉。

    一一草偃風行。

    雖然文彩已彰。

    更請重新拈出。

     指法座雲。

    竿木随身逢場作戲。

    須彌燈王隻今見在。

    目前更不須作禮。

    還信得及麼。

    千聖不傳微妙訣。

    妙峰孤頂有人行。

     升座雲。

    正令已行十方同應。

    獻華借水全藉傍人。

    還有共相證明底麼。

    僧問。

    唱罷禦樓一曲。

    高升浮玉孤峰。

    未過揚子江。

    如何道得接手句。

    師雲。

    風不來樹不動。

    進雲。

    隻這裡何異妙峰頂。

    師雲。

    吹毛寶劍當頭截。

    進雲。

    忽若德雲比丘出來道個隔。

    和尚如何轉身。

    師雲。

    也則摸索不著。

    進雲。

    争奈處處無回互。

    頭頭不讓機。

    師雲。

    七日何曾得見來。

    進雲。

    設使親見也。

    隻是山上底。

    師雲。

    苦屈之詞最難吐。

    進雲。

    學人苦也通消息。

    隻恐揚子江水逆流去。

    師雲。

    三十棒且待别時。

    師雲。

    大道無背面。

    真機有卷舒。

    撮大地如陶家輪。

    運大千向針鋒上。

    猶未是寰中正令阃外全威。

    所以萬國仰瞻同歸舜日。

    靈光一道共照皇家。

    重興佛祖道場。

    追還普天寶所。

    正令全提主賓同用。

    山僧今日得奉一人聖诏。

    傍資宰輔威權。

    共建法幢豎立宗旨。

    揚子江心滔天輥浪。

    妙峰孤頂舒卷閑雲。

    是處著眼不前頂[寧*頁]正令全現。

    若是個同得同用同殺同活底。

    共一眼見共一耳聞。

    同一口宣同一音演。

    更無異緣亦無異見。

    說什麼九十六種二十五有。

    正要當頭辨取一時列在下風。

    且如今日。

    應時應節事作麼生道。

    一句迥超今古格。

    萬年仰祝聖明天。

     升座。

    僧問。

    遠辭帝阙。

    已屆南徐。

    不涉程途。

    請師垂示。

    師雲。

    到此已六日。

    進雲。

    竹密不妨流水過。

    山高豈礙白雲飛。

    師雲。

    猶涉唇吻在。

    進雲。

    不涉唇吻。

    請師道。

    師雲。

    高高處有餘。

    進雲。

    衲僧家入林不動草。

    入水不動波。

    且以何為證。

    師雲。

    猶較些子。

    進雲。

    隻許老胡知。

    不許老胡會。

    師雲。

    且莫詐明頭。

    師乃雲。

    三十年前曾到此。

    如今樓閣碧參差。

    善财參處真消息。

    誰識德雲閑古錐。

    還有識得底麼。

    未渡瓜洲時有一句子。

    已與諸人道了也。

    若以心思若以意識。

    若以眼見若以耳聞。

    則沼交涉。

    直得七佛已前威音那畔薦得。

    猶是話會在。

    若委悉得。

    更不用如之若何。

    便請丹霄獨步。

    苟或未然。

    不免落第二義門去也。

    江心一峰樓台相映。

    水面雙塔金碧交輝。

    誠聖帝福田。

    乃禅林上刹。

    為琳宮為佛宇。

    為淨土為穢邦。

    建立法幢弘荷祖道。

    若非今上皇帝睿聖文明深信此道。

    安能首降诏書。

    複此寶坊以為福地。

    如今所以與諸人。

    向此古道場中。

    各得相見。

    既到這裡。

    直須念德修德知恩報恩。

    若也如此。

    則佛法付囑有在。

    正當恁麼時一句作麼生道。

    銀山鐵壁無回互。

    草偃風行得自由。

     開堂。

    判府延康度疏與師。

    師接了雲。

    斷盡現成公案。

    擲地金聲。

    發明古刹家風。

    耀天光彩。

    出自大手筆。

    顯示最上乘。

    正欲四海普聞。

    便請僧正宣過。

     指法座雲。

    須彌燈王如來。

    見居此座。

    放大光明。

    說法了也。

    還聞麼。

    苟或未聞。

    既爾當爐不避火。

    更須撥轉上頭關。

    遂升座拈香雲。

    此一瓣香。

    奉為今上皇帝祝嚴聖壽。

    恭願。

    文明齊二曜。

    睿算等乾坤。

    奪少康複禹迹之功。

    成宣光興漢室之業。

    萬邦歸聖化。

    八表偃幹戈。

    此一瓣香。

    奉為判府安撫延康通判學士合郡文武官僚。

    伏願。

    位隆磐石功濟維城。

    居方面則魯衛晉齊。

    陟岩廊則臯夔稷[├/(咼-┌+乂)]。

    此一瓣香。

    佛眼也觑不見。

    江淮十載受盡辛勤。

    一旦白雲打破漆桶。

    六處忝領大刹。

    七回拈出此香。

    奉為蕲州五祖山真慧禅院第十二代演禅師。

    以酬法乳。

    遂斂衣升座。

    焦山和尚白槌雲。

    法筵龍象衆。

    當觀第一義。

    師乃雲。

    适來未升此座。

    第一義已自現成。

    如今槌下分疏。

    知他是第幾義也。

    還有打成一片解觀得底麼。

    試出來對衆舉看。

    僧問。

    目視雲漢。

    德雲不下妙高峰。

    至化難逃。

    金山且通一線路。

    報恩一句請和尚道。

    師雲。

    萬年長祝聖明君。

    進雲。

    可謂帝力丘山重。

    君恩宇宙寬。

    師雲。

    愈令心似鐵。

    進雲。

    金枝永茂千年秀。

    玉葉長芳萬古春。

    師雲。

    又得阇黎共證明。

    進雲。

    昔日裴相公入寺。

    石霜借笏垂慈。

    今日台旆親臨。

    未審如何相見。

    師雲。

    隻了個見成公案。

    進雲。

    瑞氣直從天上降。

    祥雲元自日邊來。

    師雲。

    高著眼。

    進雲。

    隻如和尚六處開堂為人說法。

    還有人相肯也無。

    師雲。

    一時不肯。

    進雲。

    為什麼不肯。

    師雲。

    獨許。

    師乃雲。

    大道絕中邊。

    至真離言說。

    諸佛莫能提。

    祖師莫能傳。

    透聲透色絕遮欄。

    蓋地蓋天無向背。

    豈止棒頭取證喝下承當。

    直饒千眼頓開。

    未免依草附木。

    到這裡要須是針劄不入風吹不倒。

    把斷要津不通凡聖底始得。

    是故靈山會上。

    廣額屠兒放下屠刀雲。

    我是千佛一數。

    大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