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卷第五

關燈
在。

     十月一日上堂雲。

    無邊刹海廓同太虛。

    昨宵秋盡今日冬初。

    曾無變易豈有親疏。

    直下歇去蘇噜蘇噜。

     上堂雲。

    我我我渠渠渠。

    千聖頂[寧*頁]乃穗廬。

    不是心不是物。

    一口吞盡三世佛。

    浮幢王香水海。

    拈起擲向他方外。

    淨裸裸赤灑灑萬象森羅無縫罅。

    平懷的實鎮巍然。

    饑來吃飯困來眠。

     大禮令節上堂。

    七日來複。

    各歸至盡之本。

    一陽生起。

    聿見天地之心。

    徹底辟重玄。

    當陽闡正眼。

    直得萬國共慶四海同歡。

    福聚一人。

    位隆無極。

    有個奇特。

    應時應節因緣。

    舉似大衆。

    還委悉麼。

    皇帝有敕大赦天下。

     今上皇帝在藩邸時。

    請升座。

    僧問。

    一月在天影含衆水。

    一佛出世各坐一華。

    隻如佛未出世時如何。

    師雲。

    風飒飒地。

    進雲。

    恁麼則霧起龍吟。

    風生虎嘯。

    師雲。

    猶較些子。

    進雲。

    佛出世後如何。

    師雲。

    遍界不曾藏。

    進雲。

    但存心地無諸惡。

    刀劍叢中也立身。

    師雲。

    鐵石身心報國恩。

    進雲。

    古今無異路。

    達者共同途。

    師雲。

    要得瞻之仰之大家贊歎。

    師乃雲。

    金剛心真華藏界闊。

    一佛出世千界擁衛。

    一華開敷萬華周匝。

    現殊勝因作奇特事。

    可以保安家國。

    可以入聖超凡。

    唯仗不思議神通。

    難思微妙作用。

    車不橫推理不曲斷。

    豈不見。

    昔日波斯匿王問釋迦老子。

    聖義谛中。

    還有世俗谛否。

    若言其有智不應一。

    若言其無智不應二。

    一二之義其事雲何。

    釋迦老子道。

    大王。

    汝于龍光王佛時。

    曾問此義。

    吾今無說。

    汝亦無聞。

    無說無聞是真聖義谛。

    是名一理二義。

    一二之義其事如是。

    釋迦老子。

    頂[寧*頁]放光。

    肘下懸符。

    于百千萬億境界中。

    提起當陽一著。

    諸人還證據得麼。

    若證據得。

    按頭獲敕。

    如證據不得。

    伏聽處分。

    正當恁麼時如何。

    放開一線道。

    觸處現神通。

    複舉。

    昔日有一王者。

    往見西天祖師。

    既相見已。

    遂命祖師說法。

    祖師雲。

    大王來時好道。

    去如來時。

    師拈雲。

    佛法即是世法。

    世法即是佛法。

    以真道而行。

    風行草偃。

    山僧有個小頌。

    至簡至易最尊最貴。

    往還千聖頂[寧*頁]頭。

    世出世間不思議。

    彈指圓成八萬門。

    一超直入如來地。

     莘王請升座。

    僧問。

    普光明殿在人間。

    凡聖交羅絕往還。

    若向一塵觑得見。

    舒光照處奉慈顔。

    正當恁麼時。

    毗盧遮。

    那在什麼處。

    師雲。

    在爾頂[寧*頁]上。

    進雲。

    學人為什麼撞不著。

    師雲。

    隻為爾不是銅頭鐵額。

    進雲。

    大小天甯和尚。

    語脈裡轉卻。

    師雲。

    大小禅客随人腳跟走。

    進雲。

    須知同途不同轍。

    師雲。

    也不是這個道理。

    進雲。

    天共白雲曉。

    水和明月流。

    師雲。

    蝦跳不出鬥。

    進雲。

    昔日趙州端居丈室。

    侍者報雲。

    大王來也。

    州雲。

    大王萬福。

    此理。

    如何。

    師雲。

    頂[寧*頁]金剛眼放光。

    進雲雖然入草求人。

    争奈拖泥帶水。

    師雲。

    莫謗趙州好。

    進雲。

    忽然莘國大王今日親臨。

    又且如何。

    師雲。

    八字打開說法了也。

    師乃雲。

    大衆。

    以佛見佛無異見。

    以法說法無别說。

    佛法聞見總現成。

    當陽直下全超越。

    當陽一著非佛非法。

    非見非說。

    非有非無。

    非異非如。

    寬若太虛明如杲日。

    所以三世如來于此示生。

    于此修行。

    于此悟道。

    于此成佛。

    全不由他。

    獨承渠力。

    即如今千聖頂[寧*頁]上拈出了也。

    不以眼見不以耳聞。

    不以口宣不以心知。

    正當恁麼時。

    須是個人始得。

    所以道。

    大人具大見。

    大智得大用。

    舉一明三告往知來。

    正當恁麼時。

    不涉夤緣一句作麼生道。

    還委悉麼。

    楚澤蓂開五百歲。

    蟠桃暗長一千年。

    複頌雲。

    一塵才舉一刹現。

    一華開時一佛生。

    克證金剛得長壽。

    六根晝夜放光明。

     濟王請升座。

    以無漏根作奇特事。

    以解脫智種金剛緣。

    不于他處現身。

    長在頂門獨露。

    非心非佛非異非如。

    等閑拈一莖草。

    作丈六金身。

    等閑說一句。

    可以當金剛寶劍。

    人人皆禀此用。

    各各悉禀此心。

    若能返照回光。

    便是毗盧正體。

    豈不見。

    波斯匿王問釋迦老子雲。

    我昔未承佛誨。

    見迦栴延鹹言。

    此身死後斷滅。

    我雖值佛心猶狐疑。

    此身念念遷變。

    不知有不變者。

    于是釋迦世尊謂波斯匿王言。

    爾雖知遷變不停。

    還知身中有不變者否。

    王合掌白佛雲。

    我實不知。

    佛言大王。

    汝年幾歲時見恒河水。

    王言。

    我生三歲時見。

    佛言。

    如今雲何。

    王雲。

    經今六十二年。

    見與三歲時無異。

    佛言大王。

    汝面雖皺。

    皺者為變。

    而此見精性未曾變。

    變者受滅。

    不變者元無生滅。

    釋迦老子。

    向千聖頂[寧*頁]萬仞峰頭。

    指出金剛性。

    不變不易。

    湛寂凝然。

    堂堂顯露。

    由是波斯匿王。

    識其本心。

    敢問大衆。

    隻如今一切人。

    皆見山僧升堂。

    且道。

    此見從何而得。

    與威音已前空劫那畔。

    是同是别。

    若見得無異無别。

    則見現前。

    正當恁麼時。

    一句作麼生道。

    觌面擊開無盡藏。

    頭頭湧出夜明珠。

    複雲。

    濟國大王具大根器。

    有上乘種性。

    生為帝子。

    身極貴榮。

    不忘諸佛付囑。

    知有此大因緣。

    垂神教典深識果因。

    凡所施為心源洞照。

    所以此之作善因緣。

    行陰骘保。

    其富貴長久福祿彌隆。

    有福修福。

    若大海之衲衆流。

    唯利根種智之人。

    具如是作用。

    隻此便是普光殿無相身為盧舍那。

    萬行因華圓果海。

    福源洪注溢天河。

     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