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卷第二

關燈
谛中真勝義。

    文彩未兆一槌未落。

    把斷要津不通凡聖。

    不于言下薦。

    不向意中求。

    既然草偃風行。

    不免随波逐浪。

    還有共相證據者麼。

    師乃雲。

    爍迦羅眼頂上放大光明。

    摩醯首羅面門現奇特相。

    一言含衆象。

    一句逗群機。

    何止猛虎穴裡橫身。

    萬仞峰頭側足。

    所以道。

    顯大機明大用。

    得失俱喪是非杳忘。

    絕塵絕迹透色透聲。

    重重無盡事事圓融。

    又如華嚴法界無邊香水海。

    不可說浮幢王刹。

    盡向這裡一時開現。

    即此現成。

    即此受用。

    不以眼見。

    不以耳聞。

    不以口談。

    不以心知。

    還證得麼。

    若也證得。

    不必覺城東際初見文殊。

    樓閣門開方參慈氏。

    敢問大衆。

    且道。

    即今是什麼人境界。

    舉拂子雲。

    盧舍本身全體現。

    當機直下沒纖毫。

    到洛浦上堂雲。

    萬木萦纡一迳遙。

    耽耽古屋枕山腰。

    今朝喜到深深處。

    幾度飛書辱見招。

    爍爍山桃似火。

    絲絲溪柳拖金。

    日暖風和莺吟燕語。

    所以不離普光殿。

    不出菩提場。

    遍遊華藏海無邊刹境。

    左穿右穴重重無盡一一交羅。

    且作麼生是洛浦深深處。

    觌面若無宗正眼。

    回頭隻見翠山岩。

     留首座上堂。

    古路坦然真規不墜。

    紀綱得所表帥得人。

    内肅外甯安家樂業。

    以大千界為一真境。

    以十方佛同一舍那。

    文殊普賢交光相羅。

    觀音彌勒擎拳合掌。

    臨濟德山互相贊成。

    白牯狸奴了無向背。

    可以演無生曲唱太平歌。

    且超情離見一句作麼生道。

    木人把闆雲中拍。

    石女含笙井底吹。

     上堂雲。

    三春已過九夏方新。

    聚玄徒雲間。

    扇真風世外。

    不促一念不涉三祇。

    當人随處見成。

    個個頂門有眼。

    若便恁麼承當得去。

    放行把住全不由他。

    出沒縱橫更非外物。

    若使上流觀見正在半途。

    明眼相逢難為透脫。

    山僧雖無金剛寶劍衲僧向上鉗錘。

    昔在五祖白雲拾得數個金剛圈一籃栗棘蓬。

    九夏之中與諸人共相切磋。

    遂舉拂子雲。

    大衆還見麼。

    且道。

    這個是金剛圈。

    是栗棘蓬。

    不容淺見衲僧會。

    唯許通方作者知。

     上堂雲。

    丁一卓二本分鉗錘。

    捏聚放開作家受用。

    灰頭土面處壁立千仞。

    壁立千仞處土面灰頭。

    自然雙放雙收。

    到處為祥為瑞。

    還委悉麼。

    掬水月在手。

    弄華香滿衣。

     上堂雲。

    太虛寥廓萬彙森然。

    正眼洞明纖毫不立。

    孤峻處祖師莫近。

    坦夷處人天共知。

    擊開大解脫門。

    識取無面目底。

    且作麼生是無面目底。

    芍藥華開菩薩臉。

    棕榈葉現夜叉頭。

     解夏上堂雲。

    圓覺伽藍豁開戶牖。

    華嚴刹海大座當軒。

    促百千億劫為一念。

    豈止百二十日長期。

    延一念作百千億劫。

    甯論此世來生。

    始見流金爍石。

    俄然玉露垂珠。

    時節不相饒。

    物理有變複。

    當時結夏。

    普天匝地一時結。

    此時解制。

    普天匝地一時解。

    結時初不相著。

    解時初不相離。

    到這裡通一線曉一機去。

    爾為爾我為我。

    長底長矩底短。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于中也無去來亦無動轉。

    浩然太均同歸一緻。

    然後放收擒縱得大解脫。

    更喚什麼作爾作我作長作短。

    一時截斷。

    且自恣一句作麼生道。

    雲在嶺頭閑不徹。

    水流澗下太忙生。

     謝維那直歲上堂雲。

    烹金琢玉。

    須資作者鉗槌。

    荷教扶宗。

    必仗本分兄弟。

    交為肘臂互作主賓。

    便可以顯大機發大用。

    布慈雲灑甘露。

    駕慈航觀斷岸。

    超生死越涅槃。

    令他天下衲僧頂門上放光。

    腳跟下曆落。

    個個如龍如虎。

    人人玉轉珠回。

    非唯扶豎叢林。

    亦乃流通正眼。

    豈不是奇特事。

    敢問大衆。

    奇特一句作麼生道。

    妙舞更須誇遍拍。

    三台須是大家催。

     開爐上堂。

    僧問。

    古者道。

    敲空作響。

    擊木無聲。

    如何是敲空作響。

    師雲。

    釋迦老子來也。

    師乃雲。

    三世諸佛向火焰裡轉大法輪。

    熱發作什麼火焰。

    為三世諸佛說法。

    三世諸佛立地聽。

    也須照顧眉毛。

    若是聊聞徹骨徹髓。

    信得及見得徹。

    直下與三世諸佛同生同死。

    與火焰同起同滅。

    當處解脫得大安隐。

    衲被蒙頭便是個清涼世界。

    苟或未然。

    隻知事逐眼前過。

    不覺老從頭上來。

     上堂雲。

    一向不恁麼。

    目視雲漢不狥人情。

    一向恁麼。

    灰頭土面帶水拖泥。

    恁麼中不恁麼。

    就下平高。

    不恁麼中卻恁麼。

    從空放下。

    或有個恁麼不恁麼總不管。

    亦無明亦無暗。

    亦不放亦不收。

    且道如何。

    到頭霜夜月。

    任運落前溪。

     上堂雲。

    天寒人寒。

    大家在個裡。

    滴水滴凍。

    無這閑工夫。

    庭際之人。

    蓦地覓心不得。

    衲衣下事。

    誰谙野火燒山。

    千重百匝沒遮欄。

    漢去胡來絕回換。

    且作麼生是不離當處底一句。

    鶴飛千尺雪。

    龍起一潭冰。

     上堂雲。

    雪窦道。

    義出豐年。

    儉生不孝。

    于衲僧門下是放行是把住。

    若人道得。

    老僧分半院與伊住。

    師雲雪窦病多谙藥性。

    經效始傳人。

    個中或有知豐知儉知放行知把住底。

    亦何必分半院與伊住。

    燒香發願。

    隻圖他早有個院子住。

    使嘗些滋味。

    且免得窮厮煎餓厮炒。

     上堂雲。

    滿天和氣匝地韶光。

    柳眼迸開桑條憋破。

    華枝似錦鳥語如簧。

    八穴七穿。

    篆不雕之心印。

    百頭千緒。

    演不說之妙門。

    物物上明頭頭上現。

    當處截得斷去。

    死火不重燃。

    直下信得及去。

    枯荄生物外。

    不涉程途則且置。

    和泥合水一句作麼生道。

    還家盡是兒孫事。

    祖父從來不出門。

     上堂雲。

    韶華二月半。

    漏逗渾莫算。

    米少食無鹽。

    釘菜崖空飯。

    吞底栗棘蓬。

    跳底金剛圈。

    分外展家風。

    秦時[車*度]轹鑽。

     圓悟佛果禅師語錄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