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卷第四十六

關燈
餘處。

    失第二禅。

    滅定也。

    彼知如真已。

    于如不退。

    意不失定。

    如是行禅者衰退則知衰退如真。

     複次。

    行禅者所行.所相.所标。

    離欲.離惡不善之法。

    有覺.有觀。

    離生喜.樂。

    得初禅成就遊。

    彼不受此行。

    不念此相.标。

    唯行欲樂相應念想本退具。

    彼行禅者便作是念。

    我心離本相。

    更趣餘處。

    失初禅。

    滅定也。

    彼知如真已。

    于如不退。

    意不失定。

    如是行禅者衰退則知衰退如真。

     雲何行禅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彼行禅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

    有覺.有觀。

    離生喜.樂。

    得初禅成就遊。

    彼心修習正思。

    快樂息寂。

    則從初禅趣第二禅。

    是勝息寂。

    彼行禅者便作是念。

    我心修習正思。

    快樂息寂。

    則從初禅趣第二禅。

    是勝息寂。

    彼知如真已。

    便覺彼心而不失定。

    如是行禅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複次。

    行禅者覺.觀已息。

    内靖.一心。

    無覺.無觀。

    定生喜.樂。

    得第二禅成就遊。

    彼心修習正思。

    快樂息寂。

    從第二禅趣第三禅。

    是勝息寂。

    彼行禅者便作是念。

    我心修習正思。

    快樂息寂。

    從第二禅趣第三禅。

    是勝息寂。

    彼知如真已。

    便覺彼心而不失定。

    如是行禅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複次。

    行禅者離于喜欲。

    舍無求遊。

    正念正智而身覺樂。

    謂聖所說.聖所舍.念.樂住.空。

    得第三禅成就遊。

    彼心修習正思。

    快樂息寂。

    從第三禅趣第四禅。

    是勝息寂。

    彼行禅者便作是念。

    我心修習正思。

    快樂息寂。

    從第三禅趣第四禅。

    是勝息寂。

    彼知如真已。

    便覺彼心而不失定。

    如是行禅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複次。

    行禅者樂滅.苦滅。

    喜.憂本已滅。

    不苦不樂.舍.念.清淨。

    得第四禅成就遊。

    彼心修習正思。

    快樂息寂。

    從第四禅趣無量空處。

    是勝息寂。

    彼行禅者便作是念。

    我心修習正思。

    快樂息寂。

    從第四禅趣無量空處。

    是勝息寂。

    彼知如真已。

    便覺彼心而不失定。

    如是行禅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複次。

    行禅者度一切色想。

    滅有對想。

    不念若幹想。

    無量空。

    是無量空處成就遊。

    彼心修習正思。

    快樂息寂。

    從無量空處趣無量識處。

    是勝息寂。

    彼行禅者便作是念。

    我心修習正思。

    快樂息寂。

    從無量空處趣無量識處。

    是勝息寂。

    彼知如真已。

    便覺彼心而不失定。

    如是行禅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複次。

    行禅者度一切無量空處。

    無量識。

    是無量識處成就遊。

    彼心修習正思。

    快樂息寂。

    從無量識處趣無所有處。

    是勝息寂。

    彼行禅者便作是念。

    我心修習正思。

    快樂息寂。

    從無量識處趣無所有處。

    是勝息寂。

    彼知如真已。

    便覺彼心而不失定。

    如是行禅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複次。

    行禅者度一切無量識處。

    無所有。

    是無所有處成就遊。

    彼心修習正思。

    快樂息寂。

    從無所有處趣非有想非無想處。

    是勝息寂。

    彼行禅者便作是念。

    我心修習正思。

    快樂息寂。

    從無所有處趣非有想非無想處。

    是勝息寂。

    彼知如真已。

    便覺彼心而不失定。

    如是行禅者熾盛則知熾盛如真。

    世間實有是四種行禅者。

    因此故說。

     佛說如是。

    彼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行禅經第五竟(二千五百七十七字)。

     (一七七)中阿含心品說經第六(第四分别誦) 我聞如是。

     一時。

    佛遊拘樓瘦劍摩瑟昙拘樓都邑。

     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

    我今當為汝等說法。

    初妙.中妙.竟亦妙。

    有義有文。

    具足清淨。

    顯現梵行。

    名四種說經。

    如四種說經分别其義。

    谛聽。

    谛聽。

    善思念之。

    我今當說。

     時。

    諸比丘受教而聽。

     佛言。

    雲何四種說經分别其義。

    若有比丘所行.所相.所标。

    離欲.離惡不善之法。

    有覺.有觀。

    離生喜.樂。

    得初禅成就遊。

    彼不受此行。

    不念此相.标。

    唯行欲樂相應念想退轉具。

    彼比丘應當知。

    我生此法。

    不住.不進。

    亦複不厭。

    我生此法而令我退。

    然我此定不得久住。

    彼比丘應如是知。

     複次。

    比丘所行.所相.所标。

    離欲.離惡不善之法。

    有覺.有觀。

    離生喜.樂。

    得初禅成就遊。

    彼受此行。

    念此相.标。

    立念如法。

    令住一意。

    彼比丘應當知。

    我生此法。

    不退.不進。

    亦複不厭。

    我生此法能令我住。

    而我此定必得久住。

    彼比丘應如是知。

     複次。

    比丘所行.所相.所标。

    離欲.離惡不善之法。

    有覺.有觀。

    離生喜.樂。

    得初禅成就遊。

    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