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十之一

關燈
仲冬雨窻有感】 朔風吹大漠。

    群雀愁寒雨。

    戢羽訴無糧。

    競向茅檐聚。

    哀昔祇陀林。

    久喪樵人斧。

    誰為獅子蟲。

    最是輸金祖。

    納粟笑儒冠。

    輸金歎禅譜。

    握麈徧城村。

    觌面如軍伍。

    奚哉畫革囊。

    幻作羊質虎。

    救得眼前饑。

    畱卻恒沙苦。

    達人鑿始終。

    頓吐虛名蠱。

    一笑老深山。

    不屑歡虞補。

     【送用晦還新安兼寄堅密三首】 繁霜一夜萬林空。

    千裡歸帆挂朔風。

    道在未嫌離别憾。

    情忘終藉琢磨功。

    恥觀野犴登獅背。

    遙囑潛龍寝梵宮。

    明月北窻催曉夢。

    坐聽蓮漏鼓逢逢。

     五十餘年客作人。

    悠悠斯世幾知辛。

    早占牛順同羊逆。

    悔不狼貪易虎嗔。

    冰水本來唯濕性。

    空花從古絕陳新。

    相期盡拭朦胧眼。

    彈指瞻依樂土親。

     澹泊忘機入道難。

    誵譌公案幾能看。

    無人踏得随身影。

    有句旋成賣法奸。

    愧我跛翁唯坐歎。

    知君雛鳳可離竿。

    他年共浴珍池水。

    不負靈峰徹骨寒。

     【病起感時七偈】 直捷根源道有餘。

    尋枝摘葉欲何如。

    葛藤千七無端設。

    之楚神駒北駕輿。

     小見狐疑急轉遲。

    誤分根本與條枝。

    平平大道無難易。

    羊質徒勞挂虎皮。

     左右逢源觸目真。

    才生取舍便迷真。

    家和鄰裡難欺侮。

    分貝同田驗富貧。

     牛皮穿透終難認。

    虎穴冥行暗未通。

    兩個半斤皆八兩。

    吠聲籬犬共憧憧。

     識情未轉無塵智。

    知有依然堕法塵。

    怖影迷頭空自擾。

    求真真露卻非真。

     博文約禮孔顔心。

    個事何容鑽仰尋。

    養氣知言通線路。

    拍盲告子豈知音。

     王賊元從一著争。

    如何佛法當人情。

    名聞利養空華事。

    痛煞求卿反得烹。

     【癸巳元旦過秋曙拈花庵四偈】 曠劫陰移一刹那。

    滔滔法運駛如河。

    未明微笑非迷悟。

    誰向拈花辯佛魔。

    雲外有聲知是鶴。

    燈前弄影便同蛾。

    羨君不入輸金社。

    好與山侬誦伐柯。

     萬緣何啻似寒灰。

    拟入千山誓不回。

    瞖盡光含清淨目。

    情忘身育寶蓮胎。

    珠王滴水能盈器。

    義賊戕材甫作杯。

    倒腹傾腸無别語。

    莫分少室與天台。

     五十餘年夢幻身。

    寥寥斯世久無鄰。

    從頭覰破非我。

    此外何容别有真。

    寄宿不須求大廈。

    登舟正可就偏津。

    東風吹亂殘詩卷。

    未許人閑肉眼掄。

    (時秋曙出法主詩乃祖寂生求選) 檐矮牆欹聊自安。

    肎将溫飽換饑寒。

    未經世路風波急。

    那信茅庵法界寬。

    野老對譚知米價。

    扁舟舉桌覩回瀾。

    尋常聞見無疑滞。

    誰謂圓通克證難。

     【籲嗟篇六章(有序)】 佛祖之道。

    戒定慧而已矣。

    戒卽法身。

    直法身非法身也。

    定卽解脫。

    直解脫非解脫也。

    慧卽般若。

    直般若非般若也。

    弘戒學曰律師。

    果以般若解脫。

    嚴顯法身乎。

    弘定學曰禅師。

    果以法身般若。

    成就不思議解脫乎。

    弘慧學曰法師。

    果以解脫法身。

    趣歸般若乎。

    我思古人。

    實獲我心。

    我悲今人。

    不求其實而圖其名。

    正法埽地。

    相牽以淪。

    乃賦籲嗟。

    寫此哀情。

     籲嗟律兮。

    豈曰虛文。

    一止一作。

    持犯斯分。

    為斷有漏。

    以破魔軍。

    三千八萬。

    赜矣匪紛。

    護彼無作。

    協此缁群。

    煩惑乃怖。

    賢聖乃欣。

    自性清淨。

    萬法之君。

    律哉律哉。

    衣雲鉢雲。

     籲嗟禅兮。

    豈曰鬬機。

    厥廣唯海。

    川渎攸歸。

    此一是。

    融彼百非。

    匪疾而速。

    匪翼而飛。

    理必無舛。

    行必無違。

    法法通僃。

    門門入闱。

    逢源左右。

    何顯何微。

    哀此末季。

    唯拂與衣。

     籲嗟教兮。

    豈曰言诠。

    明月之指。

    良骥之鞭。

    昏塗之炬。

    暴流之船。

    以簡邪正。

    以辨偏圓。

    法印所印。

    四依所傳周道坦坦。

    乃實乃權。

    目足無缺。

    直往弗愆。

    哀此叔世。

    葉附枝牽。

     籲嗟淨土。

    豈曰小補。

    圓頓之宗。

    萬靈之祖。

    厥旨唯心。

    厥門唯普。

    非自非他。

    亦橫亦豎。

    躍冶莫逃。

    弱喪亦撫。

    格外洪慈。

    異鄉親怙。

    龍樹摩肩。

    文殊接武。

    哀彼生盲。

    目為旁戶。

     籲嗟大法。

    何正何像。

    何是何非。

    何偏何黨悲此愚頑。

    各任厥想。

    逆之則非。

    順之則仰。

    率彼妄情。

    誰納忠谠。

    始惰弗芸。

    繼唯助長。

    逐影迷形。

    镂空捕響。

    哀矣群盲。

    争趨見網。

     維茲末季。

    亦豈無人。

    缁曰紫柏。

    素如陽明。

    暨楚之袁。

    西方指津。

    山陰之鮑。

    天樂以陳。

    可師可步。

    不鹜其名。

    哀彼耳食。

    罔識斯真。

    争馳虛譽。

    慕彼宵磷。

    何時憬覺。

    以蔔我鄰。

     【西窻自喻步寂音韻三首】 初志何能不自新。

    每嗟涉世未忘真。

    行慈依舊還成愛。

    責善無端己堕嗔。

    萬古是非渾短夢。

    十方淨穢總長春。

    西窻對月披殘卷。

    獨向先賢語笑頻。

     五十五年過未寡。

    鏡中徒歎頭顱光。

    觀音十句淨業苦。

    佛号一聲超骊黃。

    歴盡寒酸無片實。

    由來悲喜空萦腸。

    蓮華叢裡清魂逸。

    消盡人閑炎與涼。

     綠水青山任往回。

    那堪睡眼未全開。

    十虛猶較微塵窄。

    一息非從曠劫來。

    才拟辯真徒眯目。

    創觀唯識已亡埃。

    同仁欲和無生曲。

    但聽空山猿語哀。

     【和寂音尊者達磨四種行偈】 三界有為。

    終歸敗壞。

    才有所求。

    便成窒礙。

    死安可憎。

    生安可愛。

    憎愛兩捐。

    便是三昧。

    (無求行) 十二牽連。

    如環輪轉。

    釋梵奚貴。

    乞匈奚賤。

    旣難強求。

    複何希羨。

    俯仰塵寰。

    蕭然無戀。

    (随緣行) 入我未忘。

    袈裟可醜。

    唾面勿拭。

    刀杖宜受。

    谛察法空。

    逆境何有。

    動心忍性。

    苦師恩厚。

    (報冤行) 生卽無生。

    是名法忍。

    豈用自矛。

    還攻自盾。

    恒觀意言。

    徧計斯盡。

    後觸無得。

    依然本性。

    (稱法行) 【将遊湯泉示三子三首】 客氣消忘心便安。

    全身放下亦何難。

    分明萬象無藏覆。

    山自高高水自寒。

     泰山不如平地大。

    陽明隻語度迷津。

    平平蕩蕩遵王路。

    莫效岩岩萬仞神。

     相名分别本如如。

    真俗休将一異誣。

    萬水千山供見聽。

    韓須超出是非塗。

     【容溪觀池魚】 循環帀帀覓江湖。

    活水雖流活路無。

    長者不須重施水。

    好将金鼓應金桴。

     【帶雨觀白龍潭】 石磴嶙峋未易攀。

    半溪煙霧鎖玄關。

    每哀獅座偏多染。

    卻喜鷗群盡自閑。

    塵累幸随波已逝。

    鬓眉聊似草同斑。

    白龍何處潭如鑒。

    畱與幽人照古顔。

     【登文殊院疾作而返】 文殊徧界元無二。

    何必登高别覓真。

    興到便遊興盡返。

    任從夢裡梗萍身。

     【和答吳粲如四首】 深崖亦有淨名居。

    坐對龍潭勘掠虛。

    君拟賦詩超漢魏。

    我甘遁世傲孫吳。

    文殊已見不更見。

    能祖無書善解書。

    此日蓮華峰畔霧。

    應同天際卷還舒。

     士也懷山不戀居。

    澄潭幽閣日憑虛。

    昔從鹿洞星瞻婺。

    今似牛刀學啟吳。

    已薦朝聞夕可意。

    勤觀約禮博文書。

    泉聲演偈百千萬。

    直下令人見網舒。

     何事紛紛競覓居。

    大千不異一漚虛。

    蠅頭富貴燕盟趙。

    蝸角功名越報吳。

    舉世盡誇出格語。

    無人肎讀剖塵書。

    白龍潭内泉聲潔。

    滌去塵襟眼自舒。

     白牛車裡肎安居。

    今昔相逢自不虛。

    澤老尋山方入越。

    龐公帶仆又稱吳。

    但能一博輸金注。

    何必三生镌石書。

    瞖眼空花才撤盡。

    此身何異岫雲舒。

     【坐狎浪樓二首】 雨過三日瀑聲微。

    五色潭光映晚晖。

    坐久不知身在客。

    丹楓黃菊兩依依。

     法門寥落少知音。

    偶與維摩論古今。

    莫怪泉聲太饒舌。

    低徊難訴老婆心。

     【坐西竺庵偶成三偈】 燈光五色分明現。

    目眚無多未易亡。

    何處金錍堪借力。

    洪名六字足良方。

     兔角豈須争曲直。

    龜毛不用辨黃玄。

    蟭螟眉裡三千界。

    楖[木*栗]芒鞵任所便。

     覓心不得複調心。

    最是神光祖意深。

    勤掐數珠頻換線。

    靈雞終許出餘燖。

     【示寶樹】 修行無巧法。

    隻要生死切。

    谛觀百年身。

    露電同生滅。

    千古大聖賢。

    皆從一念決。

    一念識重輕。

    群妄自超越。

    事不益真修。

    何能強屑屑。

    心逸乃日休。

    心勞乃日拙。

    六字大經王。

    勤誦無休歇。

    能念所念本無二。

    熾然能所相交徹。

    譬如萬裡淨無雲。

    百千江渎一輪月。

    不是渠兮盡是渠。

    非親疎處難分别。

     【臨塘寺閱埋庵集】 象教維持世所難。

    可憐魔惱不成歡。

    埋庵一變已至魯。

    畱與諸方作鏡看。

    (埋庵有書名象教四維頗箴時弊) 【答無住生心義】 生心複無住。

    兩個木人同拽鋸。

    無住複生心。

    泥牛卧。

    聽牧童吟。

    無住生心若有二。

    水波應辨東西位。

    生心無住若定一。

    日光照處應無色。

    亦一亦二兩相違。

    非一非二是何物。

    三世諸佛絕不知。

    何況嶺南賣柴客。

     【寄贈德水法主】 剖盡籓籬見自心。

    去來諸佛足知音。

    支那國裡無相識。

    肎把鍮銅漫博金。

     【芙蓉苑】 菡萏初标蓮社名。

    十千天子共尋盟。

    瑤階行樹垂珠網。

    寶岸樓台映石城。

    無數妙華供佛事。

    幾多春色淡塵情。

    幢王最喜香河繞。

    趺坐時聞法樂鳴。

     【題大蘇庵二首】 頹垣小露薜蘿門。

    田畔依稀見别村。

    月到不知檐外白。

    雨餘猶覩壁閑痕。

    一龛佛火明兼昧。

    半座蒲團冷亦溫。

    徧吉願王勤徹夜。

    香煙堆裡度清魂。

     直向須摩禮願王。

    肎從塵世借螢光。

    門常晝掩室生白。

    齑作晨餐面欲黃。

    唯有貝多恒寓目。

    更無些子暫關腸。

    娑婆歲月消磨盡。

    周帀俱時火宅涼。

     【入山二偈】 鬬诤啀喍不忍聞。

    蟭螟眉裡盡浮雲。

    宗風斷續何關我。

    教網弛張一任君。

    蝕芥便窺空界迥。

    剖塵方信大千文。

    如來慧命同真際。

    笑殺從前河飲分。

     染習難忘每自悲。

    調心無術幾人知。

    浮名何異斬頭劔。

    逆境誠為抉膜錍。

    骨肉首丘同野獸。

    袈裟登壟似優兒。

    山靈莫笑歸來晚。

    病未膏肓尚可醫。

     【雨窻偶詠二偈】 一卧靈峰萬慮灰。

    檐聲滴滴印蒼苔。

    已忘世上狐蹤擾。

    但聽林閑鳥語哀。

    野老乍逢商稼穑。

    山農常共蔔風雷。

    宣尼任斥樊須小。

    我較乘桴有取材。

     浃旬風雨怯春寒。

    牀折心安夢亦安。

    半世浮名同唾委。

    餘生課願與時完。

    展開古藏非文字。

    閱盡今時驗肺肝。

    天外舉頭誰似此。

    夜來高枕日加餐。

     【五月二十七日大病初起偶述三偈】 山深日聽水漫漫。

    小暑依然似小寒。

    無意避人人已避。

    有心刊病病難刊。

    卧餘十晝甘随死。

    痛徹千肌苦較寬。

    慙愧歸情猶未決。

    又從與餌獲輕安。

     如何閱藏便招魔。

    慎疾偏令疾更苛。

    覰破革囊無一淨。

    赢來壞想略成科。

    虎銜犬子逾垣去。

    庭滿苔紋拒客過。

    絕後再蘇渾似夢。

    夕陽斜映鬓眉皤。

     及門諸子并天涯。

    拟作遺書筆欲斜。

    秘藏豈難開肉眼。

    會權終恐滞牛車。

    嗤他苦诤全迷筏。

    慶我偷安别有艖。

    病退身閑重展藏。

    珊瑚擊碎燦雲霞。

     【病起警策偈六章】 幻身夢世。

    刹那遷逝。

    趨向死門。

    如囚赴刿。

    辯智神通。

    何能稍制。

    唯有持名。

    斯為上計。

     四大六情。

    唯苦相撄。

    一句佛名。

    如篁出聲。

    虛空可隕。

    名德弗傾不生不滅。

    本自圓成。

     病苦旣劇。

    涕淚悲号。

    類彼孺子。

    取诮同曹。

    夙業所緻。

    寕敢自弢。

    庶幾慈父。

    哀此塵勞。

     痛旣難脫。

    發心代苦。

    已願代苦。

    何又求愈。

    性非異同。

    情遞參伍。

    脫則俱脫籲我慈父。

     革囊盛穢。

    有何可愛。

    況複瘡門。

    其惡彌倍。

    積劫癡迷。

    沉溺弗悔。

    一念聞思。

    魔軍永退。

     嗟爾幻客。

    聽我誨言。

    勿恃慧解。

    疎此定門。

    日幹夕惕。

    成性存存。

    赴爾初志。

    報爾深恩。

     【閱藏畢偶成二偈】 佛語何嘗離佛心。

    禅流義學枉沉吟。

    百千公案水洗水。

    八萬修多金博金。

    閱盡始知無一字。

    拍盲安可透稠林。

    馬鳴龍樹雖難企。

    智覺芳蹤庶許尋。

     山房悄悄絕音書。

    縱有桃源恐不如。

    展卷分明唯一事。

    出門何用覓三車。

    黃花徧地鋪新景。

    翠竹參天擁舊居。

    般若真如休寱語。

    饑餐渴飲任狂疎。

     【雨窻自喻四偈(九月十九日)】 萬仞寒岩枯木身。

    夢魂高揖謝芳春。

    佛名信是千生伴。

    梵冊元非五眼塵。

    食母婆和憐病子。

    乾坤老大笑畸人。

    閻浮何處尋知己。

    獨寄清思落日濱。

     盤曲樗材與世違。

    自欣從未蹈時機。

    興來舉首看黃葉。

    倦去支頤送落晖。

    無客不須商野馔。

    有風聊複被鹑衣。

    來麰盞飯天遺我。

    絕勝當年賦采薇。

     百年瞤動計何長。

    郵寄紛紛客夢狂。

    來去未知生死寂。

    賢愚偏诤是非忙。

    梨華蛱蝶邀成果。

    柳絮毛毬佩作珰。

    輸與深山閑納子。

    數珠百分理歸裝。

     極化窮神皆妄想。

    喚回妄想想如來。

    但令當念一聲切。

    便覺從前萬慮灰。

    截斷去來明暗句。

    結成實報寂光胚。

    唯心作佛唯心是。

    不假針錐正眼開。

     【獨坐書懷二首】 克期取果志。

    慙愧未能酬。

    病後知身苦。

    貧來幻想休。

    但将三際念。

    總附四弘舟。

    彈指歸安養。

    閻浮不可畱。

     半世傾腸腑。

    寥寥有幾知。

    庶幾二三子。

    慰我半生思。

    舍盡從前得。

    方開格外奇。

    殷勤末後句。

    奚啻黍離詩。

     【病中口号(十一月十八日)】 夏病不知暑。

    冬病不知寒。

    夜長似小劫。

    痛烈如刀山。

    人間尚複爾。

    何況三塗閑。

    歸命大慈父。

    早出娑婆關。

     【病閑偶成(十二月初三日)】 業緣叢簇病緣頻。

    痛苦呻吟徹暮晨。

    早發菩提猶若此。

    未全正信拟誰親。

    身經九死渾亡力。

    心本無生獨自甄。

    名字位中真佛眼。

    未知畢竟付何人。

     【大病初起求生淨土六首】 閻浮百苦鎮煎熬。

    賴有摩提路匪遙。

    六字洪名真法界。

    一聲凡念海全潮。

    濁流寸寸清珠映。

    暗室塵塵寶炬招。

    千古東林風未墜。

    不須方便自橫超。

     沈疴危笃是吾師。

    消卻從前多少癡。

    已破百年閑活計。

    定開塵劫大通逵。

    遙瞻落日增哀慕。

    夢禮慈容長智悲。

    六八願王恒攝取。

    金蓮育質可無疑。

     持名真實是單傳。

    念念圓成深妙禅。

    能所本來無二體。

    果因交徹卽重玄。

    廣長舌相堅真信。

    周徧身光結法緣。

    大事分明唯此事。

    同仁共策祖生鞭。

     病經累月皮纏骨。

    仿佛冥塗薜荔多。

    脾弱羨人甘六味。

    根嬴僅我順三和。

    軒岐伎倆非雙善。

    忉利酥酡柰異柯。

    最是樂邦慈父願。

    含生永永離沈疴。

     久向阿彌誓力深。

    浮生無柰染相侵。

    聞聲見色多忘念。

    計後思前轉昧心。

    痛極色聲緣自斷。

    病危前後影方沈。

    孤明六字全提出。

    百獸群中師子音。

     幹慧初幹業未枯。

    病深無計可支吾。

    稱名不異兒号乳。

    忏罪何殊囚伏辜。

    乍慶此時方得主。

    更慙歴劫枉成逋。

    丁寕法侶勤相助。

    共解輪王髻裡珠。

     【贈王雪友】 洙泗源從鹫嶺來。

    唯心一語正傳開。

    聖狂究竟由當念。

    舜跖何嘗禀異材。

    自昔靈根培旣久。

    而今正信發應恢。

    文人慧業元無二。

    好把家聲續老裴。

     【甲午除夕】 東西南北枉趑趄。

    乍息狂心複舊居。

    正喜竹泉不用買。

    那堪疾疢久難祛。

    力從枕席消磨盡。

    心向華台畢竟舒。

    薦取寶池春富樂。

    從茲貧與病俱除。

     【乙未元旦二首】 爆竹聲傳幽谷春。

    蒼松翠竹總維新。

    泉從龍樹味如蜜。

    石鎮雄峰苔似鱗。

    課續三時接蓮漏。

    論開百部拟天親。

    況兼已結東林社。

    同志無非法藏臣。

     法藏當年願力宏。

    于今曠劫有同行。

    歲朝選佛歸圓覺。

    月夜傳燈顯性明。

    萬竹并沾新令早。

    千梅已露舊芳英。

    諸仁應信吾無隐。

    快與高賢繼宿盟。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十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