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七

關燈
風。

    [山*突]屼峰頭火把子。

     問雲。

    如何是照用同時 師雲。

    [山*突]屼峰頭無火把。

    長安城裡絕人行。

     問雲。

    如何是照用不同時 師雲。

    昨日十五。

    今日十六。

     問。

    學人開旗。

    請師展陣 師雲。

    你誠呈者醜拙看 僧拟議 師便喝 僧喚侍者 師雲。

    瞎 僧禮拜 師雲。

    旗又開了。

    陣又展了。

    争祭地上七蹤八橫。

    便歸方丈。

     因作清涼河。

    僧問。

    忽遇洪水滔天。

    還堰待也無 師雲。

    上柱天。

    下柱地 進雲。

    劫火洞然時。

    又作麼生 師雲。

    橫出豎沒 問。

    王子未登九五時如何 師雲。

    六宮深處坐 進雲。

    登九五後如何 師雲。

    當殿不稱尊 天禧四年。

    請住谷隐山。

    開堂日。

    師乃拈香示衆雲。

    此一瓣香。

    十五年前呈醜拙了也。

    如今還有人委悉麼。

    若相委悉。

    對衆商量。

     時有僧問。

    祖令未行時如何 師雲。

    猶守卧沙場 進雲。

    學人未曉。

    乞師再指 師雲。

    寒灰無再焰。

     問。

    如何是奪境不奪人 師雲。

    岘首亭邊好用功 進雲。

    如何是奪人不奪境 師雲。

    雪消流水慢 進雲。

    如何是人境兩俱奪 師雲。

    冰結滿庭寒 進雲。

    如何是人境俱不奪 師雲。

    放你一線道 問。

    古人道。

    見色便見心。

    露柱是色。

    那個是心 師雲。

    晝見簸箕星 進雲。

    未審意旨如何 師雲。

    柳營節級橫階上。

     問。

    虎逼臨崖時如何 師雲。

    險 學雲。

    苦 師雲。

    然他誰。

     問。

    如何是出袖藏鋒 師雲。

    箭發離弦易 問。

    如何是入袖藏鋒 師雲。

    霜刃出匣難 問。

    如何是袖裡藏鋒 師雲。

    大家惜取好 僧拟議 師便喝。

     問。

    伯牙未遇鐘子期時如何 師雲。

    夜靜更深彈一曲 進雲。

    遇後如何 師雲。

    琴破弦斷一時休 問。

    如何是道 師雲。

    善大帶牌 進雲。

    為什麼如此 師雲。

    令人懼見。

     問。

    如何是沙門行 師雲。

    三三兩兩。

    若不相知 進雲。

    畢竟事如何 師雲。

    截舌有分。

     三玄三要 報你諸方道  三玄句下分  若言親的旨 臘月太陽春  一喝分賓主  照用一時行 要會個中意  日午打三更 三玄句 第一句  點刻分明早莽鹵 更拟進前問如何  西天移來安此土 第二句  妙田臨機無差互 開口動舌沒交涉  棒下分明須薦取 第三句  問答分明有言句 諸方盡有好商量  三歲童子皆息苦 綱宗須 馬師足下出雄兒  大展綱宗吐舌時 臨濟解彰黃檗喝  三聖瞎驢少人知 興化妙對同光帝  寶壽萬壽用及時 西禅南院剃刀話  風穴寶塔至今持 汾陽師子當門距  廣教落字須錐門碑 石門後輩都說了  誰人敢和目前機 師拴天聖四年。

    驸馬都尉李遵勖緻書迎請。

    不容固辭。

    後于五月一日就本宅正堂。

    創嚴法座。

    會諸黑白。

    請師升座。

     有僧問。

    昔日龍女靈山親獻。

    南方作佛。

    今日都尉躬親。

    得何果報 師雲。

    明明似日連天照。

    暗暗昏昏人自迷 進雲。

    未審什麼人知委 師雲。

    大衆現前。

     又有僧問。

    今朝已赴公俟命。

    向上綱宗請略提 師雲。

    當初猶自可。

    妄想至如今。

     師雲。

    祖意難窮。

    得之者。

    可越階梯。

    教裡易明。

    失之者。

    毫厘永隔。

    是以禅律同途。

    凡聖不異。

    自是迷情不了。

    背覺合塵。

    向他人口裡取則。

    若是了者。

    天堂地獄。

    镬湯爐炭。

    牛頭獄卒。

    乃至五無間。

    旃陀羅舍。

    并是清淨道場。

    若是不了者。

    十二時中向什麼處安身立命。

    約諸名士。

    盡是了者。

    略與山僧相見。

     都尉出禮拜。

    拜起。

    捧香爐去 師雲。

    伶利人難得。

    便下座 師之存逝事迹。

    即有李導勖所撰塔銘具之(塔銘付卷)。

     先慈照聰禅師塔銘(并序) 天聖十号。

    歲壬申。

    暮春三月八日。

    國東神岡資國寺涅槃先師示疾。

    酬子問。

    四大如何。

     黑豆堪合醬。

    蘆菔好和齑。

    作偈曰。

     故疾發動不多時。

    寅夜賓主且相依。

     六十八歲看雲水。

    雲散青天月滿池。

     午映趣寂。

     後三日茶毗。

    趺坐如生。

    既就薪火。

    卒無煙。

    五色成焰。

    觀者如市。

    随光所照。

    各得祖見。

    舍利大如豆。

    小如秫。

    宋雜不可計。

    白色如珠末者。

    與燼相錯又盈鬥。

    阙地丈袤。

    舉锸複出。

    土亦香。

    黑白競杯取。

    踏踞彌月。

    未易強塞。

    何靈應之如是。

    得不為震旦異人乎。

    蓋聖化之攸感。

    近代之罕倫也。

    白嬰[病-丙+何]瘵。

    罔倦提撕。

    問疾誰堪多。

    自病而不詣。

    克亡預定知。

    神會之必同。

     始悟于決汝州首山念。

    念為馬祖九世嫡。

    襄陽虎溪.鳳凰兩山聚千徒。

    曆二紀。

    天下仰之。

    予表賜紫方袍。

    再号慈照。

    名蘊聰。

    南海人也。

    姓清河氏。

    幼不雜戲。

    終日習坐。

    裡人異之。

    自落發。

    不執愛行書。

    而自義了。

    未三十。

    達寶所。

    有奇相。

    洪鐘衽虡。

    小扣小聞。

    明鑒當台。

    胡來胡見。

    識是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