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學苑之佛法系統觀
關燈
小
中
大
因我不久要到下江去,所以将世界佛學苑之佛法系統,略為講明,以見圖書館亦即此中的一部份。
但這次不能詳說,不過把全部的佛法,列在世界佛學苑系統中,作一種簡要的叙述。
今年第三期海潮音中,有一篇「佛教的教史教法和今後的建設」,是我去年在廈門講的,比今日所講的寬廣些,可以作這次講演的參考。
世界佛學苑的工作,即對于佛法提綱挈領的分為「教」「理」「行」「果」四部份,從這四部份去作适當的工夫。
我們研究佛學,而釋迦牟尼佛已涅盤,我們從何研究起呢?即依據釋迦佛所遺留下的教法而研究。
此教法雖不全部是從釋迦佛的現身說法而有,然皆本佛陀遺教而發展。
遺教的流傳至今,已有二千餘年的曆史,先曾普遍亞洲,而現在已普及全世界。
佛法既經過很多的時代和環境的變遷,我們如要得到真正的教法,須有一番整頓治理的工夫,方可為全人類所共遵共信。
由此,須将世界各地的佛教,所有種種制度,寺院、佛像、經書等等,都能搜集整治到精确完美,以為人類研究佛教的共遵共信基礎。
故世苑有法物館、圖書館之施設焉。
又可分為二系:1美術系:此為法物之能表現佛教的莊嚴偉大,而使人們生起欣觀美感而恭敬信仰的,此即佛教中之美術。
近來歐美美術界甚為重視,而于亞洲的美術中,尤占一重要的位置!2史科系:此為法物之可作為研究佛教史所根據之材料的,如研究某一時代的塔幢等物,即可探知某一時代的佛教及社會情形。
以上種種的關系,故有法物館的施設。
亦有兩系:1考校系:以經書有原本不同,或譯本不同、或版本同異、或成立以後發展變化,以及假托僞造等等的羼雜。
凡有疑異之處,須細加考校,所謂「有疑則考,有異則校」。
沒有經過考校流行的經書,或來曆不清、或後人僞托,如開元釋教錄等,皆載明有疑僞的經書,故須經過一番考校工夫,乃有真确可依據研究的教典。
2編譯系:編即編輯,以經過考校之後,須進而編輯,如大藏經或某種叢書等。
譯即翻譯,如各國有的佛教經書或為我國沒有的,而我國有的亦或為别國沒有。
如錫蘭巴利文藏中猶有我國所無的小乘經論;而我國的大乘經論,則又為彼所無。
華文、藏文、亦互有無;且歐美各國所無的更多,此皆須翻譯,而後佛教才能普及。
要有真确的經典,須經考校的決定;要有共同的教法,須經編譯的溝通;然後可有共遵共信的佛教,宏揚到全世界,以成為通行全世界之世界的佛教。
但學理研究,在中國向來或泛覽經典而沒有系統,或從古來大德一宗一派為次第;今既為依據世界教史教法的佛學研究;則自與向來不同。
佛法在印度大約流傳了一千六七百年,已有七八百年完全沒有佛法。
然此流傳印度的千數百年佛法,可分三個五百年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