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大系

關燈
  一人天乘二小乘法三大乘法

  古今諸德判釋如來一代時教,或一或二,或五或十,種種數目不一而足,今總括之分為大小二乘與人天乘。

    而此人天乘法,全系大小乘之出世階梯,或大小乘之化他方便;故佛法之根本唯大小乘。

    其大小乘法修證法門之次序,與對于各宗之關系,極其缜密,試皆表列于左:

┌小乘──出世解脫│(出世階梯)│人天善法──人天乘佛法│(化他方便)禅宗─宗下教下│┌加行入根本─法性空慧宗──律宗─诠教制教│┌─菩薩因果┤天台─權教實教││└根本起後得─法相唯識宗賢首─本教末教└大乘┤淨土─難行易行└─如來果因─理量同時──法界圓覺宗──真言─顯教密教

一、人天乘

其中所言人天乘者,以諸有情若乘五戒之法可到人的地位;若行十善禅定之法可到天的地位。

    然此人天乘法非是有佛方有,即印度、中國、泰西各國皆有之。

    如佛法未來中國之際,儒教教人由士希賢,由賢希聖,由聖希天;道家老莊之徒使人得仙入天;西洋的基督教說生天;印度之婆羅門教說由人道而生梵天等。

    此可見人天之善法,為世間共同之教。

    但世間以此人天之教為其極歸,而佛教則以此為出世之階梯。

    化他之方便。

    蓋立此人天教法有二種意:一則保持人天之道,由人天道而至小乘或至大乘;一則立此人天之教,示其迷謬之處,使其知非究竟而求出世究竟了義。

    若不爾者,則衆生非但驚悸大乘不肯信受,抑且永沒在苦。

    所以世尊說法,立人天教以培其出世之資糧,斥其迷謬之局執,而漸引入于大小乘出世者也。

    可見此人天乘法非佛教所獨有,亦非佛教之特質。

    

二、小乘法

小乘法已是佛教出世的法,而一般人一聞小乘即意謂必甚狹劣,殊不知若生色無色界已為常人之思想所達不到,而況超出世間者哉!不過此小乘之教理行果,比之大乘則不為深廣;故小乘的根機為狹劣遲鈍,而大乘的根機為利疾超勝也。

    小乘知我空而五蘊皆有,大乘知我空而五蘊亦空;以有法執為障故,遂名其為小乘也。

    吾人已知乘人乘之法可到人的地位,乘天乘法可到天的地位;進而更覺為人常受種種之逼迫,經種種之苦惱,一事方成兩鬓同絲,老病相催,悠然死去!生為仁聖,死則枯骨;生為盜賊,死亦枯骨,則人生之價值何存?縱信神識不滅,仁聖死得升天,受種種之娛樂,但其五衰相現,流轉何定!如是以不滅之精神,疲奔于業報之途,今生之所經營,已得而複失!來世之所經營,亦已得而複失!由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得而複失,失而複得,盡未來際靡所底止;甯不勤苦無益?于是遂生一不滿足之觀念而求出世之方法。

    如世之求進化者,以萬物皆有進化,則進化複進化,必将有超出人天以上之法可求得之,于是求所以脫雕人天之業牽及苦惱之一種進化,即是出世間之小乘法。

    此小乘法,即佛法中解脫人生苦痛之一種法門也。

    

三、大乘法

大乘分為因果二位,在因位為菩薩乘;在果位為佛乘,又名如來乘。

    依此因果位,即作二層:一者行因趣果的大乘,二者彰果化因的大乘。

    行因趣果的大乘,即菩薩乘;彰果化因的大乘,即如來乘。

    彰果化因的如來乘,是由所證佛果之境界而開示衆生,使衆生依此法門以悟入佛之知見,達到佛之究竟地位。

    由因至果的菩薩乘,就是衆生從無始以來之佛性,與過現之一切正聞熏習,發心修行,經四十一因位、而至圓滿果海也。

    

然此由因至果,菩薩乘法,就主要點有二位别:一者由加行入根本;一者由根本起後得。

    此二類中,初者如法性空慧宗攝。

    後者屬法相唯識宗攝。

    屬法性空慧宗之教典,即般若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