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摩提女經之二
關燈
小
中
大
萬億光未敢能熟視
是時須摩提女長跪叉手向如來。
以此偈報長者曰。
非日非有日而放千種光 為一切衆生亦複是我師 皆共歎如來如前之所說 今當獲大果勤加供養之 是時滿财長者右膝著地複以偈歎如來曰。
自歸十力尊圓光金色體 天人所歎敬今日自歸命 尊今是日王如月星中明 以度不度者今日自歸命 尊如天帝像如梵行慈心 自脫脫衆生今日自歸命 天世人中尊諸鬼神王上 降伏諸外道今日自歸命 是時須摩提女長跪叉手。
歎世尊曰。
自降能降他自止複止人 以度度人民已解複脫人 度岸使度岸自照照群萌 靡不有度者除鬥無鬥訟 極自淨潔住心意不傾動 十力哀愍世重自頂禮敬 有慈悲喜護之心。
具空無相願。
于欲界中最尊第一。
天中之上七财具足。
擁護天人自然梵生。
亦無與等亦可不像貌。
我今日歸命。
是時六千梵志。
見世尊作如此神變各各自相謂言。
我等可離此國更适他土。
此沙門瞿昙已降此國中人民。
是時六千梵志尋出國去。
更不複入國。
猶如師子獸王出于山谷。
而觀四方複三鳴吼。
方行而求。
諸有獸蟲之類各奔所趣莫知所。
如飛逝沉伏。
若伏有力神象聞師子聲。
各奔所趣不能自安。
所以然者。
由師子獸王極有威神故。
此亦如是。
彼六千梵志聞世尊音響之聲。
各各馳走不得自甯。
所以然者。
由沙門瞿昙有威力故。
是時世尊還舍神足。
如常法則入滿富城中。
是時世尊足蹈門阈上。
是時天地大動。
諸尊神天散華供養。
是時人民見世尊容貌諸根寂靜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自莊嚴人民之類便說此偈。
二足尊極妙梵志不敢當 無故事梵志失此人中尊 是時世尊往詣長者家。
就座而坐。
爾時彼國人民極為熾盛。
時長者家有八萬四千人民之類。
皆悉雲集。
欲壞長者坊舍。
方見世尊及比丘僧。
爾時世尊便作是念。
此人民之類必有所損。
可作神力使舉國人民盡見我身及比丘僧。
爾時世尊化長者屋舍。
作琉璃色内外相視。
如似觀掌中珠。
爾時須摩提女前至佛所。
頭面禮足悲喜交集。
便說此偈。
一切智慧具盡度一切法 複斷欲愛網我今自歸命 甯使我父母而毀我雙目 不來适此間邪見五逆中 宿作何惡緣得來至此處 如鳥入羅網願斷此疑結 爾時世尊複以偈報女曰。
汝今快勿慮憺怕自開意 亦莫起想著如來今當演 汝本無罪緣得來至此間 願誓之果報欲度此衆生 今當拔根源不堕三惡趣 數千衆生類汝前當得度 今日當淨除使得智慧眼 使天人民類汝見如觀珠 是時須摩提女聞此語已。
歡喜踴躍不能自勝。
是時長者将已仆從。
供給飲食種種甘馔。
見世尊食已訖。
行清淨水更取一小座。
在如來前坐。
及諸營從及八萬四千衆各各次第坐。
或有自稱姓名而坐。
爾時世尊漸與彼長者及八萬四千人民之類。
說于妙論。
所謂論者。
戒論施論生天之論。
欲不淨想漏為穢惡。
出家為要。
爾時世尊以見長者及須摩提女八萬四千人民之類心開意解。
諸佛世尊常所說法。
苦集盡道普與此衆生說之。
彼各于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猶如極淨白[疊*毛]易染為色。
此亦如是。
滿财長者須摩提女。
及八萬四千人民之類。
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無複狐疑得無所畏。
皆歸三尊受持五戒。
是時須摩提女即于佛前。
而說此偈。
如來耳清徹聞我遇此苦 降神至此化諸人得法眼 爾時世尊已說法訖。
即從座起還詣所在。
是時諸比丘白佛言。
須摩提女本作何因緣生富貴家。
複作何因緣堕此邪見之家。
複作何善功德今得法眼淨。
複作何功德使八萬四千人皆得法眼淨。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過去久遠此賢劫中。
有迦葉佛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号佛衆祐。
在波羅奈國界于中遊化。
與大比丘衆二萬人俱。
爾時有王名曰哀愍。
有女名須摩那。
是時此女極有敬心。
向迦葉如來奉持禁戒恒好布施。
又四事供養。
雲何為四。
一者施。
二者愛敬。
三者利人。
四者等利。
于迦葉如來所而誦法句。
在高樓上高聲誦習。
并作此願。
恒有此四愛之法。
又于如來前而誦法句。
其中設有毫厘之福者。
所生之處不堕惡趣亦莫堕貧家。
當來之世。
亦當複值如此之尊。
使我莫轉女人身。
即于女身得法眼淨。
是時城中人民之類。
聞王女作如此誓願。
皆共聚集。
至王女所而作是說。
王女今日極為笃信作諸功德。
四事不乏布施兼愛利人等利。
複作誓願。
使當來之世值如此之尊。
若為我說法尋得法眼淨。
今日王女已作誓願。
并及我等國土人民同時得度。
時王女報曰。
我持此功德并施汝等。
設值如來說法者同時度。
汝等比丘。
豈有疑乎莫作是觀。
爾時哀愍王今須達長者是。
爾時王女者今須摩提女是也。
爾時國土人民之類。
今八萬四千衆是。
由彼誓願今值我身聞法得道。
及彼人民之類。
盡作法眼淨。
此是其義當念奉行。
所以然者。
此四事者最是福田。
若有比丘。
親近四事便獲四谛。
當求方便成四事法。
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須摩提女經
以此偈報長者曰。
非日非有日而放千種光 為一切衆生亦複是我師 皆共歎如來如前之所說 今當獲大果勤加供養之 是時滿财長者右膝著地複以偈歎如來曰。
自歸十力尊圓光金色體 天人所歎敬今日自歸命 尊今是日王如月星中明 以度不度者今日自歸命 尊如天帝像如梵行慈心 自脫脫衆生今日自歸命 天世人中尊諸鬼神王上 降伏諸外道今日自歸命 是時須摩提女長跪叉手。
歎世尊曰。
自降能降他自止複止人 以度度人民已解複脫人 度岸使度岸自照照群萌 靡不有度者除鬥無鬥訟 極自淨潔住心意不傾動 十力哀愍世重自頂禮敬 有慈悲喜護之心。
具空無相願。
于欲界中最尊第一。
天中之上七财具足。
擁護天人自然梵生。
亦無與等亦可不像貌。
我今日歸命。
是時六千梵志。
見世尊作如此神變各各自相謂言。
我等可離此國更适他土。
此沙門瞿昙已降此國中人民。
是時六千梵志尋出國去。
更不複入國。
猶如師子獸王出于山谷。
而觀四方複三鳴吼。
方行而求。
諸有獸蟲之類各奔所趣莫知所。
如飛逝沉伏。
若伏有力神象聞師子聲。
各奔所趣不能自安。
所以然者。
由師子獸王極有威神故。
此亦如是。
彼六千梵志聞世尊音響之聲。
各各馳走不得自甯。
所以然者。
由沙門瞿昙有威力故。
是時世尊還舍神足。
如常法則入滿富城中。
是時世尊足蹈門阈上。
是時天地大動。
諸尊神天散華供養。
是時人民見世尊容貌諸根寂靜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而自莊嚴人民之類便說此偈。
二足尊極妙梵志不敢當 無故事梵志失此人中尊 是時世尊往詣長者家。
就座而坐。
爾時彼國人民極為熾盛。
時長者家有八萬四千人民之類。
皆悉雲集。
欲壞長者坊舍。
方見世尊及比丘僧。
爾時世尊便作是念。
此人民之類必有所損。
可作神力使舉國人民盡見我身及比丘僧。
爾時世尊化長者屋舍。
作琉璃色内外相視。
如似觀掌中珠。
爾時須摩提女前至佛所。
頭面禮足悲喜交集。
便說此偈。
一切智慧具盡度一切法 複斷欲愛網我今自歸命 甯使我父母而毀我雙目 不來适此間邪見五逆中 宿作何惡緣得來至此處 如鳥入羅網願斷此疑結 爾時世尊複以偈報女曰。
汝今快勿慮憺怕自開意 亦莫起想著如來今當演 汝本無罪緣得來至此間 願誓之果報欲度此衆生 今當拔根源不堕三惡趣 數千衆生類汝前當得度 今日當淨除使得智慧眼 使天人民類汝見如觀珠 是時須摩提女聞此語已。
歡喜踴躍不能自勝。
是時長者将已仆從。
供給飲食種種甘馔。
見世尊食已訖。
行清淨水更取一小座。
在如來前坐。
及諸營從及八萬四千衆各各次第坐。
或有自稱姓名而坐。
爾時世尊漸與彼長者及八萬四千人民之類。
說于妙論。
所謂論者。
戒論施論生天之論。
欲不淨想漏為穢惡。
出家為要。
爾時世尊以見長者及須摩提女八萬四千人民之類心開意解。
諸佛世尊常所說法。
苦集盡道普與此衆生說之。
彼各于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猶如極淨白[疊*毛]易染為色。
此亦如是。
滿财長者須摩提女。
及八萬四千人民之類。
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無複狐疑得無所畏。
皆歸三尊受持五戒。
是時須摩提女即于佛前。
而說此偈。
如來耳清徹聞我遇此苦 降神至此化諸人得法眼 爾時世尊已說法訖。
即從座起還詣所在。
是時諸比丘白佛言。
須摩提女本作何因緣生富貴家。
複作何因緣堕此邪見之家。
複作何善功德今得法眼淨。
複作何功德使八萬四千人皆得法眼淨。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過去久遠此賢劫中。
有迦葉佛明行成為善逝世間解無上士道法禦天人師号佛衆祐。
在波羅奈國界于中遊化。
與大比丘衆二萬人俱。
爾時有王名曰哀愍。
有女名須摩那。
是時此女極有敬心。
向迦葉如來奉持禁戒恒好布施。
又四事供養。
雲何為四。
一者施。
二者愛敬。
三者利人。
四者等利。
于迦葉如來所而誦法句。
在高樓上高聲誦習。
并作此願。
恒有此四愛之法。
又于如來前而誦法句。
其中設有毫厘之福者。
所生之處不堕惡趣亦莫堕貧家。
當來之世。
亦當複值如此之尊。
使我莫轉女人身。
即于女身得法眼淨。
是時城中人民之類。
聞王女作如此誓願。
皆共聚集。
至王女所而作是說。
王女今日極為笃信作諸功德。
四事不乏布施兼愛利人等利。
複作誓願。
使當來之世值如此之尊。
若為我說法尋得法眼淨。
今日王女已作誓願。
并及我等國土人民同時得度。
時王女報曰。
我持此功德并施汝等。
設值如來說法者同時度。
汝等比丘。
豈有疑乎莫作是觀。
爾時哀愍王今須達長者是。
爾時王女者今須摩提女是也。
爾時國土人民之類。
今八萬四千衆是。
由彼誓願今值我身聞法得道。
及彼人民之類。
盡作法眼淨。
此是其義當念奉行。
所以然者。
此四事者最是福田。
若有比丘。
親近四事便獲四谛。
當求方便成四事法。
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須摩提女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