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阿彌陀佛經序

關燈
宋王日休校輯

    大藏經中。有十餘經。言阿彌陀佛濟度衆生。其間四經本為一種。譯者不同。故有四名。一名無量清淨平等覺經。乃後漢月支三藏支婁加谶譯。二曰無量壽經。乃曹魏康僧铠譯。三曰阿彌陀過度人道經。乃吳月支支謙譯。四曰無量壽莊嚴經。乃本朝西天三藏法賢譯。其大略雖同。然其中甚有差互。若不觀省者。又其文或失于太繁。而使人厭觀。或失于太嚴。而喪其本真。或其文适中。而其意則失之。由是釋迦文佛所以說經。阿彌陀佛所以度人之旨。紊而無序。郁而不章。予深惜之。故熟讀而精考。叙為一經。蓋欲複其本也。其校正之法。若言一事。抂此本為安。彼本為杌陧。則取其安者。或此本為要。彼本為泛濫。則取其要者。或此本為近。彼本為迂。則取其近者。或彼本有之。而此本阙。則取其所有。或彼本彰明。而此本隐晦。則取其明者。大概乃取其所優。去其所劣。又有其文碎雜而失統。錯亂而不倫者。則用其意。以修其辭。删其重以暢其義。其或可疑者。則阙焉而不敢取。若此之類。皆欲訂正聖言。發明本旨。使不惑于四種之異。而知其指歸也。又各從其事類。析為五十六分。欲觀者易見。而喜于讀誦。庶幾流傳之廣。而一切衆生。皆受濟度也。予每校正。必禱于觀音菩薩求冥助。以開悟識性。使無舛誤。始末三年而後畢。既畢乃拜而自喜。目之曰大阿彌陀經。蓋佛與舍利弗說者。亦阿彌陀經。彼則其文少。故此言大以别之。然佛說經。非若吾聖人所說也。吾聖人所說。或深其文而叢其意。使人索之而愈見其多。或簡其文而晦其意。使人思而後得。佛則不然。必欲詳陳曲布。使人人可曉。雖至愚下者。亦知其意焉。然而有辭直而意愈深者。經所謂須信佛語深是也。切不可以輕其辭而忽其意。诏興壬午秋。國學進士龍舒王日休謹序。

    禮祝儀式。

    誦淨口業真言。

    唵修利修利摩诃修利修修利娑婆诃

    次誦五淨真言。

    唵尾鼠提娑婆诃

    淨身器神咒。

    唵秫殿都戌陀那耶娑婆诃

    次向西頂禮祝雲。

    弟子(某甲)謹為盡虛空界一切衆生。歸依盡虛空界一切諸佛。一切正法一切聖僧。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一切菩薩。聲聞諸上善人。(某甲)今為盡虛空界一切衆生。持誦大阿彌陀經。及贊佛忏罪回向發願。願如此等衆生各各自誦經。贊佛忏罪回向發願。願盡拔濟生于極樂世界。乃念大慈菩薩。贊佛忏罪回向發願。偈雲。

    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

    九品度衆生威德無窮極

    我今大歸依忏悔三業罪

    凡有諸善福至心用回向

    願同念佛人盡生極樂國

    見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如為薦亡。或禳災或保安。則随意祝願不須如前祈禱。亦須誦真言。先歸依三寶及西方四聖。然後祝願。若為自身往生。則宜一一如前。其功德甚大矣。